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584【陛下救我】

书名:大宋泼皮 作者:很废很小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2

韩桢手中朱笔不停,继续批阅奏折。

张俊心头忐忑,一动不敢动,就这么继续伏在地上,维持着叩首的姿态。

片刻后,韩桢停下手中朱笔,这才吩咐道:“免礼。”

张俊这才从地上爬起来。

韩桢缓缓开口道:“朕与张卿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山东一别,匆匆三载。”

张俊朗声道:“当年陛下神勇无双,驰骋沙场的雄姿,令罪臣心向往之,这些年时常于梦中回望。”

拍马屁么,不寒碜。

尤其是拍当今官家的马屁,多少人想拍都没机会呢。

“对招降你之事,军部一众武将,起初是不同意的,言你性情跋扈,治军不严。”

韩桢顿了顿,话音一转:“然,朕念你颇有韬略,作战勇猛,乃是一员虎将,因此力排众议。”

“陛下厚爱,罪臣感激不尽,当结草衔环,以死相报!”

张俊噗通一声,再次跪地叩首,神色感动。

官家这番话真也好,假也罢,但确确实实的拉了他一把,否则他的下场,只怕与辛兴宗、刘光世无异。

如今不但性命保住了,官职也保住了,说一句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韩桢沉声道:“你身中极乐丹之毒,始终是个隐患。先不说朕已下令铲除齐国境内所有罂粟,往后也不会再有极乐丹,况且极乐丹本身就是一种毒药,眼下看不出甚么,待再过几年,只怕你连刀都提不动了。”

“还请陛下救我!”

张俊神色一变,哀求道。

韩桢竖起两根手指:“朕给你两条路,一是戒掉极乐丹之毒,继续上前线领兵,二是去军部后勤处养老。”

话音落下,张俊没有丝毫犹豫,当即高声道:“臣选第一个!”

韩桢提醒道:“戒除极乐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中艰难,想必你也清楚,甚至还有性命危险,你可想好了?”

“臣想好了!”

张俊语气坚定道。

韩桢摆摆手:“既如此,你稍后便去大理寺,找间牢房住进去。何时戒了极乐丹的毒,何时再出来。”

这个时代,解毒没那么多讲究,就一个字,熬。

熬上两三个月后,等待身体自行修复,没了戒断反应,毒瘾也就断了。

熬不过去,那就死路一条。

要知道,福建八州之地,被方七佛用极乐丹控制的大小官员,足有三百余人。

然而活着被押送到京师的,却只有不到二百,剩余的一百多人,皆是死在路途之中。

有些官员死于戒断反应的并发症,更多的则是受不了折磨,精神崩溃,从而选择自尽。

那侥幸存活的二百官员,尽管没死,可也被毒瘾折磨的不成人样,基本算是废了,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留着他们,指不定还会闹出甚么事儿,所以干脆全砍了,省的麻烦。

“臣领命!”

张俊高声应道,而后起身离去,直奔大理寺。

目送张俊离去的背影,韩桢微微一笑。

没有药物的帮助下,若他真能凭借自身熬过毒瘾,将会彻底的脱胎换骨。

正应了那句话,福祸相依。

刘昌提醒道:“陛下,余伯庄求见。”

“宣。”

韩桢心头一喜,赶忙吩咐道。

不多时,余伯庄胳膊下夹着一卷图纸,匆匆走进大殿。

火炕着实没甚技术含量,起码对工科院的大匠来说是如此。

昨日出宫后,余伯庄回到工科院,当即招来十余名大匠研究改进,当天夜里便敲定了一套方案。

“臣见过陛下。”

余伯庄躬身作揖。

韩桢问道:“可是火炕改进完成了?”

“回禀陛下,确实如此。”

余伯庄说着迈步上前,将图纸展开,摊在御案之上,口中讲解道:“陛下请看,改良之后的火炕,将原先两道笔直的烟道,改为了蜿蜒之态,如此一来,热烟在烟道中流通的会更慢,从而提升保暖性能。此外……”

听完余伯庄的讲解后,韩桢满意的笑道:“此事你办的不错,记你一功。”

余伯庄心下大喜,大义凛然道:“为陛下分忧,乃微臣职责所在,岂敢邀功。”

看着图纸,韩桢问道:“四贯还是有些高了,造价不能再低一些么?”

余伯庄苦笑道:“陛下,这个微臣实在是没法子,火炕必须用到石块与青砖,否则无法保证安全。”

“四贯便四贯。”

韩桢点点头,吩咐道:“图纸留下,且退下罢。”

“微臣告退。”

余伯庄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

高兮若身着一席天青襦裙,肩头披着月白对襟长褙子,姿态优雅的走在皇宫之中。

身后一名貌美的小妇人,亦步亦趋,好奇的目光四下打量。

“禁宫之内不得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前头带路的黄门太监注意到小妇人,呵斥一声。

高兮若也皱起眉头:“婉婉。”

“哦。”

婉婉应了一声,这才收回目光。

老实说,皇宫之内的守备,并非她想象中三步一岗,十步一哨这般森严,反而松懈的很,这一路走来,几乎连巡逻禁军的都没有看到。

不过一想到宣德门驻守的玄甲军,以及那十名带御器械,她便又释然了。

入皇城前,都会经过玄甲军的严密搜查,莫说兵刃甲胄了,就是一根绣花针,也得被扣下。

就算混进了皇城,空手白刃面对带御器械,与送死有何区别?

“陛下在与相公们议政,你二人且在外候着。”

黄门叮嘱一句,正欲走进大殿。

婉婉闻言,忍不住朝大殿内探头望去,却听耳边传来一声轻咳,立马不动了。

“林相公您来了!”

黄门谄媚的声音响起。

高兮若与婉婉转头望去,却见一青年大步走来。

只看岁数与根骨,两女便知此人年纪不大,绝不超过三十岁,然对方身上的官服之上,却用金线绣着虎纹。

虎纹,乃是武官中的二品大员。

林丛瞥了眼高兮若两女一眼,旋即便不再关注,转头问道:“陛下在议政?”

“是,与常相公、刘相公在议政。”

黄门点点头,殷勤道:“林相公要觐见,奴婢这就去通报。”

作为宫中太监,看碟下菜乃是基本功。

朝中有三人身份特殊,分别是林丛、杨树以及谷菘。

这三位相公,乃是一路追随陛下起于微末,又是陛下儿时玩伴,情同手足。

说白了,陛下没有兄弟姐妹,而林丛这三人,就等同于宗室。

事实上,韩桢还真就是这么打算的。

仅从他对三人的安排,就能看出端倪。

密谍司、贸易院以及银行。

这三个机构,独立于朝廷之外,却又极为重要,不合适外臣担任,唯有宗室才合适。

林丛摆摆手:“不必了,我在此等一等。”

……

大殿中,韩桢正与刘宓、常玉坤二人商谈事宜。

刘宓苦笑道:“陛下,国库虽宽裕,可也禁不住这般折腾。南京道、西京道外加河北两路,共计二百一十余万户,即便火炕造价低廉,可三五贯钱总是要的罢?若免费给百姓修缮,这便去了近千万贯。”

他这个户部尚书,位高权重,掌管国库,看似风光无限,实则难当的很。

齐国一省四部六院七寺,外加二十三路,各个都要钱。

这个部给了,那个院不给,就容易得罪人。

常玉坤劝谏道:“陛下心怀百姓,乃万民之福,臣敬佩不已,可此举着实不妥。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陛下为北方百姓免费搭建火炕,南方百姓得知会怎么想?山东、蜀中百姓,又会如何想?”

“若是给南方等地补偿,那将是一笔巨款,只怕国库也承担不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闻言,韩桢沉声道:“两位爱卿所言有理,可北地百姓饱受兵灾战乱,食不果腹,近九成百姓没有余钱修建火炕,难不成让朕眼睁睁看着北地子民冻死么?”

常玉坤说的也有道理,不患寡而患不均,朝廷给北地百姓免费修了火炕,山东、蜀中、南方的百姓定然会心生不满,本来南方就与蜀中刚刚纳入版图,还不太安定,有心人再一煽动,发生的暴乱的可能性极高。

刘宓提议道:“可折中一番,由朝廷拨款,低息借与百姓修建火炕,分三年还清。”

不管如何,反正免费给百姓修建,这个口子肯定是不能开。

否则口子一开,天下百姓一闹,国库真兜不住。

国库是有钱,但要知晓,如今天下可是有一亿三千余万百姓啊!

“不妥。”

韩桢摆摆手,沉声道:“此举弊端颇多,若当地官府为完成差事,强行逼百姓借贷,岂不与王安石的青苗法同出一辙?”

下面官员为了完成差事,搞好政绩,可不管那么多,只会强行让百姓借贷,修建火炕。

有些百姓明明不需要借钱,却也背上了债务。

除此之外,官员与胥吏也能借机做文章,上下其手,大捞特捞,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当然,韩桢治下与赵宋不同了,底层胥吏清明了许多,外加各地设有督察处,以及密谍司,监视官员与补官,可保不准就有人会铤而走险。

千万别高估了人性,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贪官,如何时代都禁不绝。

当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便是如此,本意是好的,但落实到地方后,却成了害民的恶政。

“是臣考虑不周。”

提起青苗法,刘宓立即意识到了自己这个提议的弊病所在,赶忙认错。

韩桢吩咐道:“此事不能拖,北地的天儿一日比一日冷,内阁尽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臣领命。”

常玉坤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差事。

告退之后,两人转身出了大殿。

见大殿外候着两名貌美女子,常玉坤与刘宓只是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

官家在女色之事上,一直很克制。

如今,后宫妃嫔只十人,不少官员上奏陛下纳些御侍,充实后宫,俱都被官家拒绝了。

而今就算纳两个女子,也算不得事儿。

这时,一声唱喏从殿中传来:“宣林丛、高兮若。”

高兮若神色一凛,款步迈进大殿,行了个万福礼:“民女见过陛下。”

“见过陛下。”

林丛也躬身行礼。

“免礼。”

韩桢一手虚抬。

高兮若识趣的从袖兜之中取出两份名册,用绵柔的声音说道:“陛下,这两份名单,一份是摩尼教、景教、沃教等邪教教众,在南方各地的名单。另一份,则是我弥勒教九百二十一人户籍极其亲眷名单。”

韩桢朝林丛使了个眼色,林丛当即接过两份名册。

韩桢下令道:“吩咐南方密谍司抓人,将摩尼教等邪教骨干一网打尽。此外,弥勒教教众的名册,印刷多份,分发各地密谍司,严密监控这些人的亲眷。”

“臣领命!”

林丛高声应道。

韩桢又将目光放在高兮若的身上:“高兮若。”

“民女在。”

高兮若一个激灵,心头一阵忐忑,尽管早有猜测,可对于官家如何安置自己,她心里还是没底。

韩桢朗声道:“朕授命你为密谍司从千户,负责监视拉拢两广土番,直属都指挥使统辖,往后林丛便是你的上官。”

因为两广土番事关重大,不单单涉及到岭南归属,还左右未来攻取交趾的战略,所以虽只是个从千户,韩桢却特许她却不受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统辖,直属林丛。

“民女……臣拜谢陛下!”

高兮若暗自松了口气,盈盈一拜。

果然与自己预期的一样,被招安了。

“此女是你亲信?”

韩桢目光落在婉婉身上。

高兮若赶忙答道:“回禀陛下,她名唤林婉婉,是臣在教中的左膀右臂。”

韩桢似笑非笑道:“既是亲信,便赏你个百户罢。”

林婉婉丝毫不怵,好奇地问道:“陛下,百户是几品官?”

韩桢答道:“正七品,你可满意?”

“臣满意。”

林婉婉学着林丛作揖行礼。

韩桢收敛笑意,正色道:“丑话说在前头,朕治下的官儿,可不是好当的。朕只给你们一年时间,届时若看不到成效,你二人罢职,弥勒教其余教众极其亲眷,全部发配北地。”

他可不养闲人,收编招安,只是觉得弥勒教还有价值。

可若是展现不出价值,那就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5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