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第二天一早,张春君和向南起床之后,便继续回到修复室里,修复那件还未完成的青铜羊觥。

张春君在前一天已经锉好了焊口,接下来就可以焊接了。

由于青铜器的年代、种类、性质、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焊接的难易也不同,所以在焊接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措施也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文物焊接,主要应用的还是“锡焊法”。

锡焊法所需温度对焊件的影响比较小,对青铜器保养来说,这无疑是它最大的优点。缺点是焊接强度小,不能承担过重的物质或物体,不耐压力和冲击力,在较大外力作用下容易脱焊。

不过,这一缺点对于文物而言并不存在,因为青铜器无论是在博物馆里还是在收藏家手中,都会受到细心呵护,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小,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受到外力作用。

而且,这件青铜羊觥属于小件文物,锡焊法反而是最合适的。

张春君取来电烙铁插电加热,然后开始将断裂的羊角和羊腿一点一点小心地焊接起来。

这个过程对于老专家的他而言,并不复杂,做得很熟练。

而向南则仍然坐在一旁,用錾刀在素面铜片上錾刻纹饰。

他将錾刀刀刃紧贴素面铜片的表面,对准纹饰描线进行捶击,随錾刀进展,逐渐形成纹形,当所有的纹饰描线被雕刻一遍,形成阳纹图象后,再用细钢锉将纹饰两侧卷起的毛刺给锉平。

花纹的雕刻是青铜器修复技术中最难的一种技术,不仅十分耗时间,也很需要耐心,所幸的是,向南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一遍一遍地雕刻着纹饰,素面铜片上的纹饰也渐渐清晰了起来,逐渐朝着原器物上的纹饰靠拢。

“这小子,速度还蛮快的嘛,就是不知道雕刻的质量怎么样”

张春君速度很快,已经完成了羊角和羊腿的焊接,此刻正将青铜羊觥整个地放进蒸馏水中,洗刷焊口上残留的焊剂等物质。

他回头看了一眼向南,看到补块上的纹饰已经呈现出繁复、古朴的韵味,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看来,我还是先将变形的盖子矫正过来好了,等他雕刻完了,再一起做后面的工序。”

打定主意后,张春君回过头来,将洗刷干净的青铜羊觥从蒸馏水中取出来,放到一旁不再管它,等它自行晾干,转过头来拿起已经变形严重的青铜盖子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件青铜羊觥脊背上的青铜盖子并不厚,胎壁很薄,有着类似锅盖一样的弧形。

这盖子似乎是重物砸中了一般,隆起的部位往下凹了一块,而边缘处又像是被顶了一下,凸出来了一块,想要将它恢复成原状并没有那么容易。

捶打整形法显然是不行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铜质延展性好,韧性强的青铜器,这件青铜羊觥是商朝晚期的文物,至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延展性和韧性肯定谈不上好。

模压法也只适用于韧性好的青铜器,自然也不行。

工具整形法倒是可行,它是根据青铜器变形的程度及部位,利用不同的工具、夹具,采用支撑、顶压、撬、扳、扭及焊接等方法进行矫正。

只是用什么工具呢

此时,向南已经将铜片补块上的纹饰錾刻完毕,他拿着细锉刀将纹饰上锋利的毛刺细细地锉平,然后再用磨炭一点一点地将它磨得光滑圆润之后,这才有时间转过头来看张春君这边的情况。

张春君此时已经想到办法了,他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找来了两个长方形的木块,用两个长螺纹钉从两头将木块连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夹具,然后又分别在两个木块的中间穿孔,将一个个螺纹钉拧进去。

随后,张春君将变了形的青铜盖子侧着放进夹具当中,拧动木块上的螺纹钉,将凹进去的部位一点一点顶出来,又将凸出来的部位一点一点顶回去。

这一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慢。

因为青铜盖子胎壁很薄,再加上盖子的铜质老化严重,柔韧性很差,因此这一操作需要非常小心,而且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将青铜盖子顶出裂痕来,给文物造成二次损伤。

那样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张春君出了一头汗,这才将青铜盖子完美地复原了过来。

他回头看到向南歇下来了,便开口问道:“补块錾刻完了”

见向南点了点头,他便将放在工作台一旁的补块拿过来看了看。

单独看补块,纹饰的确雕刻得很精美,但究竟做得好不好,还是要配补到原器物身上,看补块上的纹饰是否和原器物身上的纹饰风格相一致,能否和原器物身上的纹饰断口完美衔接,这才是衡量配补补块质量的唯一的标准。

张春君伸手将青铜羊觥取了过来,将补块往羊觥臀部缺损的部位上贴了上去,然后脑袋往后仰了仰,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

缺损部位是带有弧形的,可补块却是平板,感觉还是看不大出来。

“我先把补块焊上去再看看。”

张春君对向南说了一声,也不管向南什么意见,将铜片先放到刚刚做到的夹具上做出弧形来,然后用点焊的方法,将补块配补到青铜羊觥缺损的部位。

严丝合缝

张春君这一下眼睛都瞪大了,他当然知道青铜器配补的难度有多大,光是在素面铜片上錾刻花纹,就是青铜器修复技术里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更别提配补补片上的纹饰,还要能和原器物身上的纹饰完美衔接。

哪怕是资深修复师,在做这一块工作时,都经常头疼不已,重复返工那都是很正常的事。

可向南居然只做了一次,不仅补片纹饰精美繁复,不亚于模具浇铸,竟然还能做到和原器物上的纹饰完美衔接,就连补片也能做到和缺损部位严丝合缝。

这真是一个刚刚接触青铜器修复没多久的人能做到的吗

他是怎么做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67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