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四百三十九章 怎么能不认识 (更新完毕)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这天色,看起来又要下雨了。”

一大早,李德坤便早早地起了床,又把刚刚五岁半的孙子哄了起来,给他穿戴好衣裳,陪着一起吃了早饭,这才牵着他的小手,紧赶慢赶地出了门,将他送到了离家一千多米远的幼儿园。

等亲眼看着小孙子,被幼儿园老师牵着手进了教室,他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转身继续往前走,走了大概两千多米,占地广阔的荆楚博物馆建筑群,就已经清晰可见了。

这就是荆楚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资深修复师李德坤每天上班必做的事情。

在半年前,听说拿到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一等奖,就有机会得到组委会的推荐,成为一名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已经五十六的他豁出了老脸,毅然决然地直奔长安去参加比赛了。

在古陶瓷修复领域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李德坤,一直到成绩公布之前,都是信心满满。

他有这个自信。更有支撑这个自信的实力。

在荆楚博物馆的这三十多年来,他也曾修复了明代青花瑶台赏月图瓷锺、元代青花莲花纹玉壶春瓶、清乾隆粉彩九子团转颈瓶等诸多价值不菲的古陶瓷器,还曾多次获得了荆楚文物局“古陶瓷文物修复特别贡献奖”、荆楚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业务能手”称号等多项殊荣。

李德坤缺的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级专家的称号而已。

但谁能想得到,他居然会在那场大比之中碰见向南这个异数,以至于折戟长安

心灰意冷的李德坤,在回到荆楚之后,就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了起来。

长安大比的打击是有的,但也没有那么不可承受,毕竟二等奖的奖项,也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只不过,最终输给了向南而已。

有时候想一想,都已经五十六了,还在乎一个国家级专家的头衔干什么

最多再过四年也就要退休了,到时候也不接受返聘了,和老伴两个人一起回乡下的老家,在院子前面弄一小块菜地,平日里养养花种种菜,天气好时就到长江边上钓钓鱼

这日子,也挺好的。

还别说,放下了心中多年的执念,他两鬓日渐增多的白发,也似乎少了。

李德坤不紧不慢地走到博物馆后面的古陶瓷修复中心门口时,时间刚刚好八点半钟,他伸手在指纹机上打了卡,正要走进去,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哎,老李,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他回过头来,笑着问道:“魏主任,找我有什么好事”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好事,不过,还是得麻烦你了。”

荆楚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魏海滨也就六十出头,可乍一眼看上去,他似乎比李德坤还要年轻几岁。

顿了顿,魏海滨继续说道,

“之前隽邑县那边不是发现了宋元古墓群吗现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也过来了,准备组织人员对发掘出来的那些个残损古陶瓷器物进行抢救性修复,咱们怎么说也算是主人,最起码也要派一个修复团队过去,所以,我打算让你领队,带几个修复师过去看一看。”

“主任”李德坤面现难色,开口说道,“我每天还要接送孙子去幼儿园呢。”

“你老伴不是退休了吗有困难克服一下嘛”

魏海滨伸手拍了拍李德坤的肩膀,一脸和蔼地说道,

“我这也是没办法呀,哪个人手上没有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荆州、襄阳这些地方都发掘出了古墓,哪个地方都要人去,问题是我手上也变不出人来啊”

“”

李德坤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魏海滨说的都是实话,这些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哪个地方都在开工动土,说不准什么时候又挖出古墓来了,可文物修复师就这么多,那就只能自己辛苦一些了。

“好吧,那我就带几个人去一趟。”

李德坤知道推托没有用,也就不推托了,很干脆地说道,“对了,什么时候出发”

魏海滨见李德坤答应了,顿时喜笑颜开,一边往办公室的方向走,一边说道:

“不用着急,你先把修复团队的人员给确定下来,然后回家带几件换洗的衣物,然后回来等着就行了,到时候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会先到这边过来,等他们过来了,再一起出发去隽邑县博物馆,发掘出来的文物,暂时都放在那儿。”

“好吧,我一会儿就选几个人跟我一起下去。”

李德坤脚下也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随口问道,“哦,对了,这次主持文物修复的人是谁”

“向南。”

魏海滨嘴里吐出了两个字,顿了顿,他似乎有些不放心,回过头来问道,

“你认识的吧”

“哦,我认识。”

李德坤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脚下却是停了下来,愣愣地看着魏海滨渐渐远去的背影,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难言,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

“向南怎么能不认识”

安排好了工作室里的各项工作之后,第二天一早,向南便带着魔都博物馆的两位资深修复师一起赶到了机场,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副处长颜文聪汇合后,登上了飞往江城的飞机。

向南带的两位资深修复师,一位是老戴,一位则是之前一起去“南海一号”博物馆援助的老余,都是老熟人。

等到了荆楚隽邑县之后,那边还有省博物馆、市博物馆派下来的修复团队,有这些人来修复这段时间发掘出来的残损古陶瓷文物,就已经足够了。

坐在飞机上,感受着飞机起飞时的超重状态,向南的心情却是很轻松,这一次,他们主要是去对发掘出来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并不需要像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那般精细。

所谓抢救性修复,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发现的保存状态不是很好的文物,比如说已经残损,并且受到病害侵蚀的文物。

文物的抢救性修复,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大多是考古修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修复。

这种修复方式,只需要把碎片表面的污垢、泥土清理干净后,粘接成型,把缺失的部位用石膏补配完整即可,无需上色、做旧等工艺。

相对于商品修复,考古修复就要简单得多了,工艺难度上,也降低了不少。

不过对于向南而言,这次荆楚之行,修复文物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临场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的锻炼。

“也不知道,这古墓里还会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的考古发现”

坐在飞机上,向南一脸期盼,还是要出现几件有趣的文物,才算不虚此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8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