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零四章 文物流失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吃了一餐丰盛的午饭后,向南就回到了宾馆,将自己的行李全都收拾好,刚刚准备坐下歇一口气,没过多久,刘其正和孙福民两个人就回来了。

刘其正和孙福民也是动作迅速,回房间一番收拾,就招呼上向南,三个人坐上湘楚博物馆派来的车,直奔星城国际机场。

上了车以后,向南才发现,楚天遥居然也在车上。

刘其正注意到了向南的表情,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次,楚教授也要到魔都去。”

“是有什么急事吗”

向南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忍不住低声问道。

之前没有丝毫征兆啊,这么匆匆忙忙地把人召回魔都,而且现在连湘楚博物馆的楚天遥楚教授也都召了去。

向南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全国各地的专家,包括京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也许此刻都在往魔都赶。

这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才会惊动这么多人

孙福民可不想让自己的得意门生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的,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用紧张,是急事没错,但不是坏事。”

“非但不是坏事,应该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吧”

刘其正说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颇有些复杂,这时候他也不逗向南了,继续说道,

“一位魔都籍的海外商人,这一次从海外一个私人收藏家那里,重金回购了一大批流失的华夏文物,数量多达三四十件,这些文物大多是纸质文物和陶瓷文物,还有一部分是丝绸制品。

他将这些文物全部捐赠给了魔都博物馆,因为那位私人收藏家并不懂得如何保养修复华夏古字画和善本古籍,因为纸质文物类可能受损得比较严重。

这一次紧急召集我们这些人,就是要对这一批文物进行抢救性修复,时间紧任务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向南听了这话,刚刚放松下来的心情,又凝重了一些。

文物流失海外,一直以来都是华夏之痛。

无论是在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还是后来的八年抗倭之战时期,无数珍贵的国宝文物源源不断地被盗走海外。

收藏华夏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当属不列颠博物馆。

据传,大约有三万件来自华夏的文物保存在那里,还有超过六万种珍稀的文献和书籍资料,其中两千多件属于珍宝级,还有一些已经成为了镇馆之宝。

在这些文物当中,东晋顾恺之名作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是绢本设色的仕女图精品,上面有宋徽宗亲题瘦金体诗句,属于无价之宝,在60年被不列颠士兵从圆明园中抢走。

其他价值连城的珍宝还有北宋苏轼的墨竹图、五代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范宽的携琴访友图以及一部分永乐大典等等。

从数千年前的石器时代,到清朝的珍贵文物,在不列颠博物馆都能够找到。

这还只是其中一家博物馆的馆藏而已。

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称,华夏出境文物总量约164万件,分布在47个国家的两百余家博物馆。

然而实际上,除了博物馆馆藏之外,世界其他组织机构如基金会、图书馆、拍卖行以及私人收藏家手物。

流失文物的实际数量,远远大于164万件这个数字。

华夏文物学会据此提出另一组数字,认为从华夏流出的文物总数达1000万件,是博物馆藏品的6倍。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部分通过合法贸易、移民携带等方式出境的文物。

由于涉及文物定义和信息不易获取等诸多困难,准确统计流失文物的数量,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近数十年来,华夏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官方渠道追索,或是重金回购,让一部分流失文物回归了祖国。

但回归的只是少数,更多的珍贵文物依然静静地躺在异国他乡的图书馆、博物馆和私人手中。

因为刘其正的一番话,车厢里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凝重了起来。

楚天遥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她之前一直没说话,此时看了刘其正一眼,接着对向南说道:“向南,别想那么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这刘老头,越老越会耍心机了。

自己做不到的事,偏偏要压在向南这么一个小年轻的身上,也不怕把他给压趴下了。

楚天遥当初在京城时,是参加了联名向国家文物局提起建议的,自然也是知道刘其正的心思。

这老头一是担心向南被国外的博物馆或收藏机构重金挖走,二一个也是希望培养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顶级文物修复师来。

他如今把流失文物回购说得这么沉重,是想干什么

让向南把那些流失文物给弄回来

真是搞笑,那也要向南有这个本事才行啊

孙福民虽然不知道刘其正的用意,但本着“想抢我徒弟的人,一切行为都很可疑”的态度,他也是狠狠地瞪了刘其正一眼,安慰向南道:

“楚教授说得对,有多大的碗就吃多少饭,你现在的目标就一个:在保持古书画修复技术水准的同时,尽快掌握古陶瓷修复技艺”

说着,他又斜着眼睛看了刘其正一眼,意有所指地说道,“可千万别学某些人,拿着民工的工资,却操着总统的心”

刘其正听了这话,脸色顿时黑得像是包青天。

楚天遥却是一时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她转身朝孙福民竖了竖大拇指,赞道:“孙老哥,跟你认识了几十年,你总算是说对了一句话”

孙福民的脸色顿时也黑了下来,怒道:“你说的是什么话我要是就只说对了这一句话,那向南是怎么成的国家级专家”

被这三个老人家这么一打岔,车厢里顿时笑声连连,之前的凝重气氛也是一扫而空。

向南也是轻舒了一口气。

他不是小孩子了,并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文物流失海外,的确是华夏人心中永远的痛。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当初,文物为什么会流失

因为国弱民穷

如今,文物又为什么会回归

因为国强民富

终有一天,当国家强盛到了一定地步,属于华夏的,最终还是会回到华夏来

车子抵达机场之后,向南跟在三位老专家的后面,先将行李箱办理了托运,然后取票,办理登机手续。

在机场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四个人总算是顺利登了机,随着飞机起飞,向南一行人为期两天的湘楚之行,算是匆匆结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