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章 敦煌文物流失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当年,唐朝和尚玄奘奉唐太宗之命,万里跋涉,西行取经,历时一十七年,方才抵达yd,方才取得真经,传播中原。”

斯坦因一脸虔诚,说一句,蒋师爷就翻译一句,“而我如今,便是循着玄奘和尚回返中原之路,从yd一路走来,寻找玄奘和尚的遗典真经。”

王道士坐在一旁,看着这个长着高鼻梁、深眼窝的洋人,沉默不语。

“啊,对了,王道长,我这里还有yd国王签发的令状。”

斯坦因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连忙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了一份第二次,用来骗一骗这个老农民似的道士,完全没有问题,他说道,

“其实,我和唐朝大和尚玄奘一样,也是奉旨寻经。”

王道士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像蚂蚁一样的文字,以及右下角上的签名和大红印章,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了。

这世上,居然还会有这么虔诚的人

见王道士神色有些缓和,斯坦因不动声色地朝身旁的蒋师爷使了个眼色。

“斯坦因大人不远万里,从yd一路行来,历尽了艰险,只为了寻找玄奘和尚的遗典,着实令人感动啊,道长你又怎么忍心看着他空手而归”

蒋师爷会意,连忙开始劝说起来,“再者说了,斯坦因大人并非贪图你这藏经洞内的经卷,他只是想看一看,这些是不是玄奘和尚的遗典,如果不是,他自然不会将它们带走的。”

“那,你晚上来,我拿几卷写本给你先看看。”

王道士心里面,实际上已经有劝,总算是松了口。

玄奘的经书,本就是从yd取来的,现在yd人来找玄奘的遗典真经,他一个道士,有什么理由来阻止他呢

王道士想都没有想过,斯坦因的这个故事,原本就是杜撰出来骗他的。

当天夜里,王道士偷偷摸摸抱出一捆写本交给了蒋师爷。

蒋师爷一刻也不耽搁,又交给斯坦因,斯坦因则让蒋师爷连夜辨查写本的内容。

“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为了辨查写本内容而一夜没睡的蒋师爷红着双眼,兴冲冲地跑到斯坦因的帐篷前,大声说道,“我发现一件写本的题记说明,这套经卷就是玄奘从yd得来,并译成汉文的。”

“好好好”

斯坦因大喜,这蒋师爷,果然是他的福星啊

找到“证据”后,斯坦因和蒋师爷立刻将这消息告诉给了王道士,将信将疑的王道士只好同意让他们看藏经洞的所有藏品。

于是斯坦因在蒋师爷的帮助下,在藏经洞外的甬道中,一件件检查王道士抱出的写本和绢画织物,他将自己认为好的经卷和绘画挑选出来,然后以相当于500卢比的40块马蹄银买下。

一个月后,斯坦因携带着12大箱写本、绘画、织物等各种文物,离开了莫高窟,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运回了y国。

和斯坦因不通汉语不同,f国探险家伯希和是个汉学家,他是传教士以外,西方汉学界中罕有的能讲流利京城话的学者。

1906年,伯希和带队开始中亚考察,并在柱州图木舒克发掘了大量的雕塑、壁画、陶器和杂物、雕刻品或版画,之后又于次年抵达库车,发现了库车绿洲西缘惟一的一处佛教大遗址群,又大肆发掘了书写的久已失传语言的文件。

1907年10月,伯希和的队伍抵达了乌市,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说了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并且获得了一卷藏经洞写本。

在看到这卷写本之后,伯希和当即意识到,这是物。他立刻取消了从乌市向西北方向前进的原订计划,立即赶赴敦煌。

在斯坦因离开敦煌大半年之后,年2月,伯希和的队伍抵达了敦煌莫高窟。

来到莫高窟后,伯希和一边开始对所有洞窟进行编号、测量、拍照和抄录各种文字题记,一边和王道士进行交涉,他一口流利的的汉语很快就博得了王道士的好感。

“道长,我是个汉学家,需要对藏经洞的经卷和文献进行一下梳理。”

伯希和面对着王道士侃侃而谈,他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脸诚恳地说道,“这样的石窟,是保护不了这些经卷、文献的,要么重建,要么换一个地方,让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去保管它们。”

王道士自从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之后,心里面一直都希望官府能够出面来保管藏经洞里面的这些经卷、写本,然而除了一个汪县令曾经来到藏经洞和自己一起检点、封存了里面的经卷、写本之外,再没有引起任何官员的重视,这让他感到很失望。

可藏经洞是他发现的,他又做不到撒手不管,如今听到这洋人说,石窟破败,无法好好保存这些经卷、写本之后,心里面就起了要重建莫高窟的想法。

可重建莫高窟,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

由于对伯希和有了好感,王道士在半推半就之下,让伯希和等人进入了藏经洞。

用了三周的时间,伯希和详细整理了藏经洞的经卷、写本和绘画,并从物。

计划重建莫高窟的王道人,最后同意以500两银子约90英镑的价钱把这些文物卖给了伯希和。伯希和从而获得了6600卷精品,其卷子3900卷,被打包装车。

因为斯坦因不懂,他带走的经卷、写本和绘画中有很多没有价值的东西,与之相反,通晓包括汉语在内的13国语言的伯希和选出的文物全都是绝品,其中也包括了新发现的唐代新罗僧人慧超所著的往五天竺国传。

1909年,伯希和让手下携带大量敦煌遗书运回巴里斯,自己仅带了一小部分辗转来到了京城,并认识了数位京城学者。

这些京城学者看到伯希和手中的这些敦煌遗书,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当时有一人上前说:“伯君,如此精品,世所罕见。这些宝卷随你回国,再也见不到了,可否将这些经卷拍成照片,赠送给我们一份”

本就做贼心虚的伯希和连忙答应,他劝京城学术界的这些人,敦煌石室中还有8000余卷遗书,应早日派人前往保护,以免被别人夺走。

得知敦煌文物大量流失,京城学术界大惊失色,立刻上书,要求清廷保护好这些敦煌文物。

宣统二年1910,清廷学部获悉敦煌石室文物流散消息后,电令驻金城的陇右总督,让敦煌县县令调查清点藏经洞文献,不许卖给外人,并让陇右布政使押运送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那时候,已经一心想要重修莫高窟的王道士,在官府来人之前,又私藏了若干经卷、写本和绘画。

同年前后,王道士将数十洞窟凿通,使各洞相通连,大量壁画遭破坏。他还修建“古汉桥”,以便利朝山拜佛者上下,又搬出各窟残塑,造“千相塔”,有廷学政撰文并雕刻敦煌千佛洞千相塔碑,以记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