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向专家名不虚传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落款还不是重点。”

向南扬起手中的这块五福同寿盘残片,一边将残片釉面亮给那姓何的金链子胖子看,一边说道,

“弘治年间的黄釉瓷器为明代之最,其黄娇嫩,如鸡油一般,釉面光亮,又似清水。比之成化黄釉显得黄色深且厚,比之正德黄釉又浅淡适中。”

“可你看这残片上的釉色,晦暗无光,色发暗黄,真假不言而喻。”

何胖子略显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额头上冒出了丝丝汗水,他干笑两声:

“呵呵,这屋子里的空调,冷气有点不足啊,好热,好热”

向南笑了一下,也不拆穿他,将手里拿着的这块赝品残片,放回了盒子之中。

他正要再说点什么时,那个又高又瘦有些娘的兰花指男人,忽然跳了出来,嗲声嗲气地说道:

“向南老师,您也帮我看一看呀,我也带了宝贝来呢”

向南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一小步,点了点头道:

“行,你把文物拿出来吧。”

那兰花指男人连连点头,俯身从放在地上的一个真皮提包里,也拿出一个古董盒来,打开之后,里面有两只茶盏,一只是完好无损的,而另一只虽然没有裂成碎片,但盏身上却是裂纹密布。

“我这两只是南宋吉州窑虎皮斑对盏,向南老师,您也给掌掌眼”

“这是真器。”

向南没有动那只裂纹密布的茶盏,而是将那只完好无损的茶盏拿起来翻看了一遍,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兰花指男人一听,顿时连连鼓掌,开心得都要跳起来了,他得意地瞥了那何胖子一眼,轻“哼”了一声,道:

“我就说嘛,我这南宋吉州窑虎皮斑对盏,怎么是可能是假的”

何胖子被人鄙视了一番,也没有生气,只是略显羡慕地看了向南手中的那只茶盏一眼。

他是真心喜欢古董,可惜,总是花大钱买赝品,到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真器,寥寥无几。

“等一下,先别急着激动。”

向南朝那个兰花指男人摆了摆手,笑道,“我是说,这只完好的是真器,那只有裂缝的,是伪造的。”

“啊这”

兰花指男人顿时傻眼了,他买来的对盏,一般不都是要么是全假的,要么是全真的,这怎么还带一只真一只假的

“咱们先来看看这只茶盏为什么是真器。”

向南举了举手里的那只完好无损的茶盏,说道,“这只虎皮斑纹盏,它的胎质与修足,是典型的宋代吉州窑特征,最重要的是,这只茶盏身上,还带有窑膜。”

窑膜,一般是由于古陶瓷长期埋藏于地下,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被泥土或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侵蚀,而产生的一类变化。

窑膜通常呈偏白色的,相对清晰,而且有些龟裂纹,认真看会感觉像塑料的材质。窑膜难以去除,也比较明显,所以是辨别老盏的一大重要依据。

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窑膜的一定是老盏,没有窑膜的不一定是老盏,但也有可能是老盏。”

所以,在看到窑膜的时候,向南就确定了这只虎皮斑纹盏是真器无疑。

但他的性格稳重,处事谨慎,除了窑膜之外,他还仔细查看了茶盏的胎质、修足与开片,所有特征都符合宋代吉州窑的特征,这才开口确认的。

“那,那这只呢”

兰花指男人现在是一半欣喜一半伤心,很明显,他是中了别人的圈套了,花了两只真器的钱,只买到了一只真器,想想都让人心疼。

不过,他心里面还是抱着点希望,希望向南之前是看差了。

他颤着声音,指了指另外一只有裂纹的茶盏,问道,“这只您再仔细看看我也找专家看了啊,专家都说没问题,我才敢买的。”

“好。”

向南也不推脱,小心翼翼地将那只裂纹密布的茶盏捧了起来,仔细地看了好几遍,这才将它放回原位,一脸认真地说道,

“宋代吉州窑瓷器的胎质较粗松,但很坚硬,器物胎壁较厚,界于瓷与陶之间。它的胎色以灰白、米黄为主,个别呈紫灰色。这种胎料,现在在当地还有留存,这就给制假者留下了有机可乘的条件。”

“但宋代吉州窑窑工的修胎是很有特点的,为了追求时效,熟练窑工往往就在快速的几刀之中完成了修坯的工作。因此,在器物上可见到修坯时所留下的明显刀痕和旋纹。而且,由于当时胎泥淘炼比较简单,烧成后胎体上常可见有杂质和孔隙。”

向南看了看兰花指男人,说了一句,“你可以看看这件真器的底足,是不是有刀痕或者旋纹,是不是有杂质和孔隙看完之后,再看另外一件。”

兰花指男人一脸紧张地看了起来,何胖子、覃小天和朱熙也在后面探头探脑,想要看个究竟。

“此外,吉州窑器的胎釉结合不是很好,釉面多数会出现开片。”

趁着他们几个人在看瓷器的时候,向南也没歇着,继续说道,

“但吉州窑的开片很细密,如果是出土物的话,放大镜下观看,应该还能看到土浸的痕迹。仿品有时也可做上开片,但这种假开片,一是开得不自然,二是很难做出开片中的土浸之痕。”

这些话,实际上向南是说给覃小天和王民琦听的,这么好的现场教学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王民琦原本是在楼上做事,他不愿意下来跟这帮人打交道,也是后来听到向南的声音后,这才匆匆赶了下来,正好给赶上了。

此刻,听到向南解释吉州窑瓷器鉴别方法,王民琦和覃小天都是一脸认真,他们生怕自己一下子记不住,还拿出手机来录了音。

只有朱熙傻傻地站在一旁,听又听不懂,看又看不懂,一脸便秘了似的,很难受样子。

“感觉好像很高大上的样子,可是我却什么都听不懂”

“很好,很精彩”

原先坐在沙发上,一直都没有吭声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忽然站了起来,一脸笑意地说道,

“向专家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