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九章 向南看走眼了?(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早在半个多月前,向南和江易鸿刚刚从“南海一号”博物馆那边回来,正忙着筹备文物修复工作室时,江易鸿就曾经提醒过向南,要小心有人会趁机来砸场子。

向南为人一向谨慎,得了提醒后,在工作室开张的前一天,就提前叮嘱了康正勇和覃小天,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今天开张典礼开始以后,向南自己也时刻注意着方方面面的动静,来参加开张典礼的大多是业内的大佬级人物,这真要是有人跳出来砸场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一直等到典礼顺利结束,将这帮老专家和收藏大家们都领上了二楼,向南原以为典礼已经完成,应该不会有人来闹事了,谁知道这一口气还没松下去,砸场子的居然就真的来了。

“哦,什么人这么有意思”

原本打算让向南修复古画的吴振峰一听到这事,两只手一缩,又飞快地将还没有完全展开的画卷收了起来,淡笑道,“这还能强迫别人接单子的”

“呃,这人说,不接可以,得给个能让他信服的理由。”

覃小天见到了老师,心绪也渐渐平定了下来,有些羞恼地说道,

“有几位老师看了这瓶子,说是宋代哥窑真器无疑,可以接下来,不过老师没看过,我就不敢接。然后,那个物修复工作室干脆关门算了。”

“哈哈,口气倒是不小。”

夏振宇哈哈大笑起来,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对向南笑道,“这人明显是来砸场子的嘛,你这个工作室负责人还不赶紧下去看看”

“是要去看看。”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也站了起来,拉开椅子就往外走,“一直坐在这里,也太枯燥无味了些。”

江易鸿和刘其正等人听了向南这话,相互间对视了一下,眼中满是讶异之色,随即又都一脸欣慰地笑了起来。

他们都没有想到,向南会说出这么自信而又霸气的话来。

以前的向南虽然也很自信,但这种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可如今,随着文物修复工作室的开张,他也将正式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之中,不再是以前那种只会躲在修复室里,跟在老师身边的学生了,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个工作室负责人应该具备的自信和霸气来。

向南真的是成长了太多。

一行人闲坐在会议室里,也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就跟着向南一起来到了楼下,一个是想看看向南怎么处理这件事,二一个,也有点保驾护航的意思。

这么多位老专家在场,总不可能让向南的工作室第一天开张,就栽了大跟头。

向南一路走下楼梯,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显得很是淡定。

对于砸场子,向南并不陌生。

当初他的大学同学小胖子钱小勇,在金陵的那家古玩店聚宝斋刚刚开业的时候,也有人拿着一幅揭了两层的古画来店里面砸场子。

如果最后不是向南出面,只怕会小胖子还真会栽一个大跟头。

如今他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开张的第一天,就有陌生人拿了宋代哥窑瓷器过来修复,如果是真器倒还好,如果是赝品,那百分百是有人来砸场子了。

在一楼的接待处,一位身穿灰色休闲西服,脑袋上有些秃顶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沙发上,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摆着一只全身布满小开片的米黄色陶瓷瓶子。

这瓶子的造型有些奇特,撇口、束颈、垂腹,尤其是瓶子两侧有一对螭龙耳,尾部与瓶肩相接,螭龙咬着瓶口,寓意吉祥。

只是,如今这瓶子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其中一只螭龙耳,从中断掉了一截龙身,瓶口处也有两处一元硬币大小的缺损。

无端端的,就让这只看上去淡雅的瓶子,破了本相。

这显然就是覃小天口中所说的,那只有些残损的宋代哥窑双龙耳瓶了。

“这位小师傅,之前那几位专家,可都说了这确实是宋代哥窑双龙耳瓶真器,你怎么就不相信呢难道你连专家的话也不信”

这中年人坐在沙发上,唉声叹气,对着站在一边的康正勇说道,

“我又不是要你把瓶子买下,只是看到你们工作室是专门修复文物的,想让你们帮我把这瓶子给修复好就行了,真不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你们老师出差了,是不是这工作室就得关门了要不然的话,你们也鉴定不了真假啊”

康正勇站在一边,手足无措,额头上不停地冒冷汗。

他是修复古书画的,要是拿一幅古画来,他还能勉强应付一下,可这是古陶瓷,他不说是一窍不通,但鉴定真伪的本事,那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更何况,他原本就不擅长言辞,被这秃顶中年人一挤兑,顿时就忍不住汗如雨下了。

“怎么说呀”

中年人似乎觉得一个人自说自话太过无趣了,显得有些不耐烦起来,“这修复单子,接还是不接,你得给个痛快话啊,总不能让我在这里空耗着呀,我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前方有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了过来:

“接既然开了店,怎么能不接生意笑迎八方客,汇聚四海财嘛”

正愁着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康正勇一听到这声音,就好像听到了天籁之音一般,感觉浑身爽了个通透,连忙迎了上去,略带愧疚地喊了一声:“老师”

那秃顶中年猛地转头,就看到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正带着一脸自信的微笑,慢慢地朝这边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帮子上了年纪老头老太太,一个个都是神清气足,姿态不凡,一看就是一帮不好惹的角色。

秃顶中年心中顿时了然,这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小伙子,应该就是这工作室的负责人向南了,那些老头老太太,不用说,不是文物修复界的老专家,就是收藏界的大人物,每一个都是分量十足的大佬。

不过,秃顶中年一点也不怵。

他只是一个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的跑腿小人物,又不在文博界里混饭吃,这群人再牛也跟他没关系。

再者说了,冤有头债有主,向南这帮人要出气,也犯不着跟他一个小人物过不去,那样的话,就太跌份了。

想到这里,秃顶中年心安了不少,不过气势也小了许多,他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笑道:

“这位就是工作室的负责人吧你这么说话,我就很爱听,开店嘛,不就是为了求财,哪有把顾客往外推的道理”

“既然你说了要接这单子,那就给我开个修复单据,修复费用该怎么收就怎么收,大家都很忙,就别耽误各自的时间了。”

“可以。”

向南朝他笑了笑,随后转头对覃小天说道,“把修复单据填一下,记得要注明:哥窑双龙耳瓶现代仿品一件,至于修复费用,这是开业以来的第一单,就象征性地收个88块钱吧,图个吉利。”

“好嘞。”

覃小天一脸雀跃,立马就来到前面柜台处找出修复单据填写起来。

他心里面也是乐开了花,看情形,这是有好戏看了。

当初选择跟着向南老师来魔都,这一步棋是真走对了,要是留在“南海一号”博物馆里,哪能碰上今天这种事情

“哎,等等”

那秃顶中年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琢磨出味道来,连忙出声阻止,一脸气愤地说道,

“现代仿品你有没有搞错你连这瓶子都没碰过,就敢说这是现代仿品,我看啊,你这里就是黑店”

“哦”向南顿了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问道,“我这里怎么就成黑店了”

“你这明摆着的,想把我这宋代真器当成现代仿品留下来,过几天再给我一个真正的现代仿品,这还不是黑店”

秃顶中年说得理直气壮,他指了指门口的那几位,一脸嘲讽地说道,

“你从出现到现在,连摸都没摸一下这瓶子,就敢信口开河说这是现代仿品你以为你是孙悟空啊,有火眼金睛”

向南笑了起来,俯下身子,伸手摸了一下这瓶子,随后直起身子来,看着这秃顶中年,笑道:

“我摸了,确实是现代仿品。”

站在身边一直围观看戏的老专家、收藏家们,一个个忍俊不禁,向南这小子,以前一直都挺稳重的呀,怎么这会儿这么皮这是要气死这秃顶中年吗

“你你你”

秃顶中年真是差点气死了,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我说你没摸一下,你就真的只摸一下

再说了,你摸一下就能看出真伪来

你怎么就那么牛逼呢

他深呼吸了几口气,让自己飙升的血压降下来,可不能为了那么一点钱,入戏太深,要不然真气出毛病来,那可就真的亏大发了,他抬手指了指站在门口旁观的几个人,恨恨地说道,

“这几位专家之前都言之凿凿确认了这是宋代哥窑真器,莫非你比专家都要牛逼,摸一下就能鉴定古董的真伪”

“别别别,我可不是专家,我就是一个古玩爱好者,也不大懂的,要是说错了,您多见谅”

“我也不是专家,我就那么一说,您也就那么一听,可千万别当真”

“对对对,我们都是看个热闹,您可别把我们拉进去,我这小身板可吃不消”

“”

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几位,都连连摆手,赶紧开口否认。

开什么玩笑,别说他们不是真专家,就算是专家,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故意跟向南捣乱,人家文物修复工作室第一天开张,你就联合别人来砸场子,这是不死不休的大仇,他们闲着没事干,也不会往自己身上揽这种破事。

“哈哈,还真是欺人太甚啊”

秃顶中年是真的有点生气了,他二话不说,从随身携带的包里面掏出来一张纸,“砰”地一声,往茶几上重重一拍,大声说道,

“我这儿可是有华夏古陶瓷学会的鉴定证书的,有本事你再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我这证书也是假的”

向南没说话,站在他身后的那一群老专家,却都将目光投向了夏振宇。

“哟,老夏,原本咱们都是看戏的,没想到你居然也入戏啊。”

吴振峰转头看了看身边黑着脸的夏振宇,笑呵呵地打趣道,“快,快上去看看这证书,说不定真是伪造的。”

夏振宇是华夏古陶瓷学会的副会长,既然对方拿出了他们协会的鉴定证书,那这事他就不得不出面了。

他瞪了吴振峰一眼,缓缓走到茶几的前面,拿起那张鉴定证书仔细看了看,这才缓缓说道:

“这证书是真的。”

“咦这证书是真的,那就是说这只宋代哥窑双龙耳瓶是真器无疑了”

“那,那向南岂不是看走眼了哎哟,这事儿可闹笑话了”

“看走眼也正常,随便哪个专家也不可能说每次都能看得准的。”

“看走眼是正常,不过这向南也太托大了,随手摸了一下,就敢断言这是现代仿品,态度不端正啊”

“还是太年轻”

“”

围观的人群里,都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向南听力一向很好,自然听到了这些人的议论,不过他脸上表情不变,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在意。

“这位同志,我能不能上手看看这件宋代哥窑瓷器”

夏振宇虽然确定了这证书是真的,但还是不愿意相信向南会看走眼,他跟向南认识这么长时间了,心里很清楚,向南不会信口开河,或许是自家协会的鉴定师看走眼了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想自己再亲自鉴定一番。

秃顶中年虽然不知道这位干瘦的老头是谁,不过对方既然能一口咬定自己这证书是真的,至少说明他还是有点分量的,既然如此,让他看看这瓶子,又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他便很爽快地点了点头,一抬手,很有礼貌地说道:“当然可以,您老请随意。”

夏振宇朝他笑了笑,也不多说话,来到一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从口袋里取出老花眼镜戴上,又从手提包里拿出了放大镜,这才一手拿过那只宋代哥窑双龙耳瓶,一点一点地细细看了起来。

哥窑瓷器的鉴定,一般主要抓住三个特征就可以了,“金丝铁线”、“聚沫攒珠”和“紫足铁口”。

所谓“金丝铁线”,是指釉面开片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聚沫攒珠”,则是指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

最后一点,“紫足铁口”,指的是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

如果一件古瓷器的身上,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特点,那基本上就是真器无疑了。

夏振宇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细细地看了大约半个多小时,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过了好久,他知道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这才轻轻地将这只宋代哥窑双龙耳瓶放在茶几中间,然后摘下老花眼镜,看了看向南一眼,声音沙哑地吐出了一句话:

“老了,不中用了,我看来看去,都看着不像是仿品。”

这话一出,围观的人群又是一阵哗然。

那些老专家们也都一个个脸色凝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夏振宇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收藏大家,他更是圈内有名的鉴定专家,那一双眼睛,几乎可以做到“一眼定真假”,他看了这么长时间,都说看着不像是仿品了,那这还假得了

难道,向南真的看走眼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9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