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年新气象(更新完毕)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傻儿子,让你买酒,你就买茅台,多贵呀”

老妈看到老爸一会儿一杯酒,一顿饭半瓶多酒都下去了,伸手一把抢过酒杯,闻了闻,感觉味道还不错,又喝了一小口,说道,“虽然贵了点,但是好像还挺好喝。”

“儿子孝敬的酒,当然好喝了。”

老爸一向好脾气,被抢了酒杯也不恼,一脸笑呵呵的模样。

“好喝你也不能再喝了,不知道自己血脂高吗”

老妈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又说道,

“儿子,多吃点菜,明天一早咱们都要去乡下爷爷家里拜年,菜不吃完就坏掉了。”

“我吃饱了,吃不下了。”

向南又喝了一碗老鸭汤,拿过纸巾擦了擦嘴,这才从身后拿出两个大红包来,分别递给老爸老妈,说道,

“老爸老妈,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

“哟呵,儿子都会给压岁钱了。”

老妈接过红包,乐不可支地对老爸说道,“你看看,我儿子厉害吧”

“我和你老妈还给你准备了红包呢,看来今年是不用给你压岁钱了。”

老爸也是笑呵呵地看着向南,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

“今年赚了点钱,就不用老爸老妈给钱了。”

向南笑了一下,又从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首饰盒来递给老妈,说道,“老妈,酒是孝敬老爸的,这金项链是孝敬你的。”

“哎哟,你这傻儿子,乱花钱干什么赚了钱不能存起来留着娶媳妇吗真是的”

老妈嘴里嘟嘟囔囔地说着责怪的话,手下却是不慢,放下筷子,拿了一张纸巾擦了擦手,便将首饰盒接过去了。

将首饰盒打开后,老妈将那金项链取出来看了看,喜笑颜开地说道,“真漂亮”

老爸在一旁插话道:“儿子给你买的,你戴起来看看。”

“戴起来干嘛要是丢了怎么办”

老妈看了一会儿,便将金项链又放回了首饰盒里,再将首饰盒放进了口袋。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她说道,“儿子送给我的礼物,我得藏好了,不能丢了。”

说完,她便急急忙忙起身离开了餐厅,跑到房间里藏金项链去了。

向南和老爸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无语。

这要是藏得太严实,自己都找不到了,可怎么办

吃过年夜饭后,老爸老妈便坐在客厅里看起了春晚。

向南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洗了澡之后,便回到房间里,拿出手机玩起了水果连连看。

今天晚上的运气居然出奇的好,才玩了十把,居然就过了第十关。

难道是新年新气象

可惜,到了第十一关,这游戏的难度增长了何止一倍,向南连一半水果都没找到,游戏就结束了。

不过,向南可不是那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他是越战越勇。

耗了一年多的第十关都过了,还会怕第十一关

早晚也能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的

第二天一早,向南起床后锻炼了一会儿,便匆匆洗漱了一番,简单吃了一点早饭,就和老爸老妈一起,驱车往乡下老家赶去。

去乡下爷爷家,向南还是很乐意的。

唯一可惜的是,乡下没有修复室,要不然,他就能把另外一幅还没修复的古画给带上了。

这一个春节,向南过得很是悠闲。

在乡下住了两天,走了一遍亲戚,初三下午就回了金陵市区的家里。

第二天,向南一早就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去给孙福民拜年。

孙福民的儿子孙卫安对向南很是热情,这个自己虽未曾谋面,但一直被父亲挂在嘴边的小师弟,也确实值得自己高看一眼。

想当年,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为出国考托福的事,天天抱着英语书苦读呢。

可向南却早已经是文物修复界里,最年轻的国家级专家了。

更骇人的是,他不止是在古书画修复方面成就惊人,在古陶瓷修复方面一样表现出色。

“向南,我常年在国外,我老爸年纪大了,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我也不放心,就要麻烦你多多费心了。”

午饭之后,孙卫安和向南站在阳台上,一边看着金陵大学的景色,一边说着话。

孙卫安这次回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劝老爷子跟他一起出国,他年纪越来越大了,一个人在这边生活,确实让人放心不下。

可看眼下这情况,孙卫安的说服行动显然没有成功。

孙福民这个老头子,倔得很。

他要留在国内,亲眼看着向南一步步成长起来呢。

“我会的,卫安哥请放心。”

向南一脸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这句话,在如今看来,显得有些过时,但在文物修复行业里,并不过分。

更何况,对于向南来说,孙福民不仅仅只是他老师这么简单,更是像亲人一样,事事都在为他考虑,为他谋划。

如今孙福民老了,身边的亲人们都不在,那么,向南去照顾他,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向南是这么觉得的。

“小老弟,那就拜托你了。”

孙卫安看着向南,一脸感激。

正月初五,向南又来到赵子和的家里,给他拜年。

赵子和在得知向南要来的时候,早早地就来到了小区门口接人。

几位邻居看见赵子和站在门口,一脸的好奇。

有一位没忍住,问了一句:“老赵,你当门神呢”

赵子和挥了挥手,一脸嫌弃:“去什么门神我来接人”

“谁呀这么大面子,还用得着你来接”

“我学生,向南”

赵子和一脸得意,抬着下巴,说道,“向南知道吧就是咱们金陵出的大才子,21岁的文物修复专家”

“是他这人我知道啊,那一阵子,咱们苏江电视台和金陵电视台天天播放他的新闻”

另一位邻居凑了下来,插话道,“他不是专门修复字画的吗怎么还是你学生”

“废话嘛这不是”

赵子和斜了他一眼,满脸自得地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他跟我学了古陶瓷修复技术”

远一些的几位老爷子,向南早就在大年初一时,就打了电话拜了年。

再给孙福民和赵子和两位老师拜了年,这个春节就没向南什么事情了。

正月初六,他又一个人来到金陵大学,在那位年轻老师的目瞪口呆之下,再次进入古书画修复室,用了一天时间,将第二幅古画修复完毕。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七。

向南心里默默计算着,姚嘉莹的电话也该打来了吧

那把紫砂壶上的麦漆,这么难干吗

心里正想着,放在一旁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2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