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三章 捡漏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青铜器馆位于魔都博物馆一楼,馆内以深浓墨绿为主色调,木质展柜肃穆厚重,顶部的射灯和柜内的照明幽幽呼应,青铜时代的独特气韵悄然而生。

此时还早,博物馆里的人数并不多,三三两两的游人徜徉在馆中,或交头接耳,或低声私语,更显得寂静。

向南缓缓地在馆内行走着,一件一件文物看了过去。

在一件铭牌上写着“春秋交龙纹鑑jiàn”的青铜器前,他站定了脚步。

这件青铜器他听说过,之前他还没来魔都跟随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在网上就曾看到过新闻报道,说是“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交龙纹鑑”,经过魔都博物馆专家16年的努力最终修复”。

新闻上说的,应该就是这件青铜器文物了。

青铜鑑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战国中期以后就几乎消失了。

此次修复的“交龙纹鑑”是魔都博物馆馆藏青铜鑑中体积最大的一件,由魔都博物馆原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牛建东从香江购回。

这件春秋交龙纹鑑是怎么购回来的

花了16年时间,魔都博物馆的专家又是怎么将它修复的呢

向南深吸了一口气,右眼之中,“时光回溯之眼”悄然开启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香江尚未回归,成为了文物走私的重灾区,为了保护国宝,许多博物馆都派了专家在香江古玩街头驻守。

这一天,一位年约六十多岁,戴着眼镜的矍铄老者将一双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在香江古玩街上慢慢地闲逛着,不时停下来看一看。

这矍铄老者不是别人,就是魔都博物馆当时的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牛建东。

他此来香江并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而是专程来古玩界走走看看,有机会的话,他当然不介意为魔都博物馆捡个“漏”。

走着走着,牛建东看到一家门面并不大的古玩店,便转个身走了进去。

这家并不大的古玩店里,两边的博古架上,乱七八糟地摆满了各种古色古香的老物件,从瓷器鼻烟壶到卷成一卷的古书画,再到绿锈斑驳的青铜器,什么类型的都有。

但那些青铜器,身为专家的牛建东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上面的绿锈都是假的,这是造假者用漆汁调和沙绿的矿物粉末涂抹而成,凝固之后,硬度和金属质感都不如真器矿化而来的漆皮绿锈蚀状态。

古玩店的老板也是一个老头,他正坐在店面里头戴着个老花眼镜翻一本书,看到客人来了,也不招呼,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又低下头去继续看书。

这古玩店每天想要捡漏的人多了去了,但大多数只是来看个新鲜,真正舍得掏钱来买的没几个。

牛建东看着就不像个有钱人,老板也懒得浪费口水。

牛建东也不在意,博古架上没看到有什么值得他注意的古玩,他便蹲了下来,看着堆在地上的一堆乱七八糟的古玩。

看着看着,他的目光忽然被一件青铜器给吸引住了。

这件青铜器,形状像个装水的大盆,盆沿处有把手,中部錾刻有繁密精美的龙形纹饰。

经验丰富的牛建东只是细细地看了一会儿,很快就以敏锐的眼光看出了门道,这种容器叫做鑑,其实就是鉴,用来装水的大盆子。

魔都博物馆本身就收藏了两件“吴王夫差鑑”,而这件交龙纹鑑比它们还要大,它高为45厘米、口径为79厘米、底径为39厘米。

最重要的是,交龙纹鑑不仅是大,上面的纹饰也极为精美,错综复杂的龙形图案让整件文物富丽堂皇。

“捡到宝了”

牛建东看了看上面的标价,并不高,顿时心里一阵激动,他明白,这老板估计也不知道这件交龙纹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重器,所以才标价这么低。

想到这里,他双手撑着膝盖,缓缓站了起来,看了看里面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的老板,笑着问道:

“老板,这个大盘一样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不清楚,我只知道它肯定是个古物件。”

老板抬头看了牛建东一眼,见他似乎是真有兴趣,这才将书放在一边,走了过来,笑道,“老哥有兴趣”

“也谈不上兴趣,刚好家里缺个冬天用的炭盆,我看这个就很合适。”

牛建东抬手指了指放在地上的交龙纹鑑,问道,“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摇了摇头,“便宜不了太多,最多给你抹个零。”

两个人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牛建东以一个相对而言很便宜的价格拿下了这件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龙纹鑑。

买下这件青铜文物之后,牛建东不敢耽搁,将它小心翼翼地包装好了之后,立刻就运回了魔都博物馆。

回到博物馆后,牛建东便叫来了青铜器修复师张春君,笑着对他说道:

“小张,这件交龙纹鑑,就交给你来修复保养了。”

张春君时年三十余岁,踏实肯干,牛建东对他也很是放心。

张春君围着这件交龙纹鑑转了几圈,实际上,这件青铜器文物整理上还算完整,只是因为长期积压,上面长了许多有害锈,将交龙纹鑑上的部分纹饰都给覆盖掉了。

事实上,青铜器表面锈层对器物的影响青铜器在地下受到环境影响,结构会发生变化,表面形成不同色彩的氧化覆盖层,这就是“锈“。

锈有很多种类:黑色的氧化铜、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色的硫酸铜、蓝色的硫酸铜、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白色的氧化锡等等,绝大多数属腐蚀产物,其性质比较稳定,它是历史遗存的见证。

有些锈对青铜器的保存是无害的,称为无害锈。

文物保护修复准则规定:对于状态稳定、不会继续发展的锈蚀产物,原则上不要求去除。

但有些锈是有害的,它会缩短文物的寿命,必须清理掉。

“好,我尽快将它修复保养好。”

张春君点了点头,让人将交龙纹鑑搬回了青铜器修复室。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以为很容易修复的交龙纹鑑,等到清洗过后,让他大吃了一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0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