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六十七章 对我期望太高了吧(更新完毕)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向南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又充实起来。

每天早上起来,先是在小区里锻炼一个小时,然后到外面吃一个早餐,接着回来便是钻进修复室里,一直忙到中午。

再下楼吃个午饭,回来继续修复文物,一直做到天色黑透了,这才作罢。

然后出去吃个晚饭,回到家里洗个澡,向南便可以舒舒服服地靠在床头,玩几把他的睡前小游戏。

只可惜,这第十一关怎么都过不去,每次都是只差一点点。

难道上次除夕夜的时候,是游戏之神附体,才让我轻松闯过了第十关吗

向南迷惑不解。

不过,他转念一想:玩游戏玩的是过程,结果什么的并不重要。

于是,他释然了。

每到周末的时候,康正勇都会连着过来两天时间,在修复室里拼了一张大桌子,兢兢业业地修复着向南从闫思远那里拿来的残破的古画。

而向南,则在一旁自顾自地修复着古陶瓷,偶尔也会来到康正勇的身边,看一看他修复古书画的情况。

每次向南过来察看时,康正勇都会神经紧绷,生怕自己没做好,被向南发现了什么纰漏。

骂人向南是不会的,但他脸色一沉下来,康正勇就感觉天都好像暗下来了,仿佛下一刻,狂风暴雨就会降临一般。

实在是太吓人了。

这一天又是周末,康正勇早早地便来到了向南的修复室里。

此时,向南已经开始工作了。

看到康正勇来了,他点了点头,说道:“自己拿古画做事吧。”

“哦,好的。”

康正勇应了一声,乖乖地从修复室的保险柜里,取出了上次没有修复完的古画,摊开了继续修复。

这保险柜原先是放在向南的卧室之中的,后来向南觉得还是放在修复室里比较方便一些,便和康正勇一起,将它挪了过来。

康正勇继续修复古画,向南则又开始修复起那把紫砂壶来。

经过了几次修复之后,紫砂壶已经完成了上黑漆的工序,并且打磨得相当透亮了。

而且向南在昨天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上金粉之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上金地漆。

目前网络上有不少金缮工艺教程,教大家用红推光漆上金。

实际上,金地漆和红推光漆,都是红色的漆,但红推光漆是色漆。

真正依靠古法制作的金地漆,是不需要稀释,拿来直接薄薄的一层涂上去,等二十四小时之后,就可以上金了,而且漆膜的平整度和光泽度都非常好。

金地漆的涂好之后的上金时间是可以控制的,三天之内都可以上金。

如此一来,就可以不用担心描绘过细,红推光漆上金时间不够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红推光漆上金的时间就要短许多了,只有几个小时,一般小修小补还能够应付,一旦残损过大,红推光漆上金的时间就明显不够用了。

向南昨天在紫砂壶的接缝处和配补部位,涂上的就是金地漆,此刻已经过了整整一天时间了。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上金。

上金,就是用羊毛刷子粘上金粉,慢慢地擦在涂抹了金地漆的紫砂壶接缝处和配补部位,擦匀之后,便不用再管了,等到金地漆阴干之后再接着下一道工序。

金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化工金粉,另一种就是进口的销金粉。

相对而言,进口的销金粉比国产的化工金粉贵多了,但上金的手法实际上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向南原先购买材料,本来就是练习用的,因此并没有购买太好的材料,用的都是国产的化工金粉。

因此,他给紫砂壶上的金粉,也是这种化工金粉。

上完金粉之后,向南便将紫砂壶放在一边,这一次,又要等个一个多星期时间,只有等到金地漆彻底阴干之后,才能再进行下一步。

自己手上的事情忙完了,向南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慢慢走到康正勇那边,侧头看了起来。

“呃,老师怎么来了”

康正勇不觉一阵肉紧,连修补画芯的动作都僵硬了起来。

“你紧张什么我又不吃人。”

向南看到康正勇这副模样,不觉有些好笑,以前可没发现康正勇这么怕自己啊,难道自己这段时间变得这么可怕了

“集中精力做你的事,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了。”

“好的,老师。”

康正勇点了点头,深呼吸了几口气,继续沉下心来做事。

他现在在修复的,是清朝著名画家高翔的山水竖轴图。

高翔,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扬州。

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

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

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

向南看了一会儿后,康正勇已经将画芯修复完毕,此刻正准备将画芯上墙,开始下一步的全色接笔。

画芯在纸墙上绷平之后,康正勇又回头看了看向南,见他没什么话要说,顿时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说实话,全色接笔这一块,还真不是他的强项。

不是因为画功不到位,而是他接触的古画比较少,就说这高翔,他光知道对方是“扬州,擅长画山水花卉之外,其他的了解得并不算多。

而接笔这一块,可不仅仅只是了解这幅古画的作者这么简单,你还得清楚得知道,对方擅长用什么样的技法,他的画作想表现什么样的意境,作者本身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接笔的人还得能够临摹对方的画作。

这一点对于康正勇来说,就有些为难了。

连高翔的画都接触得不多,还临摹

一点都不现实啊。

实际上,即便是在博物馆里,接笔都是有专人在做的。

“老师对我的期望,是不是太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3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