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三百一十一章 谁也夺不走(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杨志宁宣布比赛开始之后,向南等人霍然感觉身上有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连平日里脸上总是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的许弋澄,这个时候也是脸色一整,严肃了不少。

这是一场不是比赛的比赛,与其说是和其他五位修复师同场竞技,不如说他们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突破极限,超越自我。

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修复过曜变天目盏,也从来没有处理过变色釉的仿釉工作,这将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次。

一旦他们中有人修复成功了,那将有机会获得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的资格。

这不仅仅是一种资格,还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荣耀。

沉默中,他们一个个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纷纷进入了各自抽签选中的小修复室里。

小修复室就在六号修复室走廊的对面。

那里原本是一个空置的大修复室,用来存放那些来不及修复的出水古陶瓷器物。

如今,这里已经被清空,用简易三合板隔成了六个不大的小修复室。

许弋澄进入3号小修复室后,朝四周扫了一眼,心里颇为满意。

小修复室里的设施很简单,一张工作台,一张椅子,外加一个工具箱和一个材料柜,再无他物。

这些东西,许弋澄并不在意,博物馆修复室里的陈设大同小异,没什么可挑剔的。

他最喜欢的是,小修复室门口对面是一堵玻璃幕墙,不仅自然光线充足,还能看到远处的碧蓝的大海,一波一波地冲刷着海岸线。

这让没怎么看过大海的许弋澄,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看了一会儿大海,许弋澄才有些恋恋不舍地回到工作台前坐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台上的一个木盒子里。

这盒子里,装着一只残损的曜变天目盏现代工艺品,已经裂成了八块碎片。

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只完整的茶盏来。

“嗯难道这是按照宋代曜变天目盏的碎裂形态来的”

许弋澄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

“博物馆这边,倒是真的费心了。”

他拿起其中稍大一点的碎片,仔细地看了看,这曜变天目盏内壁上的斑纹,如夜空上的星星一样,一圈一圈环绕整个盏壁,在这些圆形斑点的周边,又晕散出一圈蓝色耀眼的彩虹斑。

许弋澄稍稍转动了一下这块碎片,那些斑点上的颜色也随之变幻,色彩斑斓,熠熠生辉。

“真是漂亮,想必宋代曜变天目盏的斑点,会更加惊艳。”

事实上,建盏在烧制的过程中,曜变可遇不可求,虽然有无数代陶艺家跃跃欲试,然而因为这种黑釉作品的制作技术难于把握,至今也只有寥寥数人再现了曜变天目盏的曜变斑。

许弋澄看了一会儿,随即放下手中的茶盏碎片,将内心的种种心思深藏起来,双眼却是光芒四射,

“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谁也夺不走,一定是我的”

“这次比赛,向南拿到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的资格可能性应该比较大。”

在许弋澄的隔壁,坐在4号小修复室里的“南海一号”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罗建聪暗暗想道,

“我大概率就是个陪跑的。”

这不是他妄自菲薄,事实上,向南这段时间在四号修复室和六号修复室里,修复的那些出水古陶瓷器物,他全都一个个认真察看过。

尤其是向南在六号修复室里修复的那只南宋银毫建盏,他都观摩了不止一两次,每一次看到都会感觉心惊肉跳。

要知道,罗建聪之前是闽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专家,他可是专门研究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建窑建盏瓷器的修复工艺,比如今参加竞争宋代曜变天目盏修复资格的人,对建盏的修复要了解得多。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没把握将那只银毫建盏修复到向南的那种程度。

三十多块碎片,而且还有几处残缺部位,修复之后几乎看不出痕迹

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修复水平不如向南。

尽管他是专家,向南还是一个没毕业的学生,但技术活就是技术活,一眼就能看出高低。

“从故宫博物院里来的那个年轻人,想必也是个天才。”

罗建聪忽然想起了许弋澄,他是故宫博物院的老专家谢家松推荐来的,

“要不然的话,故宫博物院里那么多专家,谢老也不会单单推荐他来。”

“现在就看这许弋澄,他的修复水平究竟能不能比得过向南了。”

至于其他人,罗建聪没什么想法,技术一类的工种,水平提高得最快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多到五十岁之间,到了五十岁以后,精力、体力都跟不上了,想要突破自我,不是不可能,只是会更艰难。

像粤省博物馆的专家修复师邹卫国,都已经六十出头了,你还奢望他能有惊人的突破

不存在的。

5号小修复室里,汤家跃一进来,就先抬头看了看头顶,发现这小修复室只是用三合板隔断,并没有封顶的时候,他的脸色立刻就垮了。

“唉,好小气,连天花板都是共用的。”

汤家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摇头叹息起来,

“这样的话,我要是烟瘾犯了,还是得去厕所”

“我得控制我自己,这要是去厕所的次数多了,别人还以为我肾不行了呢。”

解决了这件“重大”的事情之后,汤家跃才将注意力集中到了面前的那只曜变天目盏上来。

说实话,如果不是鲍海推荐,他是不会上赶着跑来竞争什么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的。

他今年五十的儿子也结婚生子了,儿子儿媳也都很孝顺,汤家跃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雄心壮志。

都这把年纪了,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退休之后估计还会返聘,还能在工作了一辈子的博物馆里待上几年,还这么拼干什么

他又没打算出大名赚大钱。

人生一世,该努力的也努力过了,能得到的他都得到了,他很满足。

所以,即便这一次因为鲍海的推荐来到了这里,汤家跃实际上也没什么压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说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身为一个专家,那得有专家的实力,可不能让人瞧不起,认为这“专家”两个字里全是水分,那样的话,就尴尬了。

在座位上坐了一会儿,汤家跃这才从口袋里拿出眼镜盒来,将老花眼镜戴上,拿起一块茶盏的碎片细细打量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2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