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六十八章 谁来管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回到莫高窟后,王道士又从藏经洞里取了一些经书、画本藏在床底下,然后买了糯米熬成汤,和着沙土,将之前自己刨开的那个洞口一点一点封好。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保险,他又取来一些干草,在洞窟里烧成灰,用水搅匀之后,将刚刚封好的地方,重新弄成烟熏火燎的样子,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如果不仔细看,应该看不出来了。”

王道士想着,莫高窟里有数百个佛窟,谁能想得到这个洞窟的墙壁里面,还有一个藏经洞呢

一年后,敦煌县来了一个姓邬的新县令,王道士心里又生出了希望,带上两卷经书、写本,又跑到了县衙里去了,可惜,姓邬的新县令对这些经书依然毫不在意。

“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贝,怎么可能没一个人关心”

王道士心里面感觉有些悲哀,他不相信这些经书、画本会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回到三清宫道观之后,他将之前藏在床底下的经卷装了两箱,赶了一头毛驴,直奔肃州而去。

这一路上,王道士风餐露宿,冒着被土匪抢劫、被野兽袭击的危险,赶了足足八百多里路程,总算是赶到了肃州,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大人。

“这是藏经洞的写卷、画本”

廷大人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王道士,又看了看放在面前的两箱子纸页泛黄的经卷,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是如何发现藏经洞的”

王道士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位廷大人没有说这些经卷是纸页发黄的废纸,他定了定神,一五一十地将杨儒生和自己怎么发现藏经洞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一脸恳切地请求道:

“大人,贫道认为,这些经卷十分珍贵,还望大人能派人将它们保管起来。”

“唔,这个嘛”

廷大人不置可否,随手拿起几卷经文翻了看,过了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经卷放下,对王道士说道,“你且先回去,让我考虑考虑。”

王道士无奈,只得退了下去。

但他并没有回莫高窟,趟多不容易,至少他也要等到道台大人的回音才能走得安心。

在肃州待了几天,王道士再次来到道台府衙,请求拜见道台大人。

守在门口的衙役认识王道士这个穷道士,一见到他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去去去大人说了,这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

王道士一呆,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原以为这道台大人会比之前那位县令靠谱一些,谁知竟是一路货色。

满心失望的王道士,只能骑着毛驴,一路回到了莫高窟,继续接待朝山进香的百姓,一边暗中守护着藏经洞。

光绪二十902年三月,敦煌又一名新县令上任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仿佛已经变成了习惯的王道士,又一次带着经书、画本,来到敦煌县城找到了刚刚上任的汪县令。

汪县令是一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看到这些经书、画本,又详细询问了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经过之后,十分重视,当即就向陇右省教育长官叶学政写了书面报告,汇报了此事。

“道长且在县衙里暂住,待学政大人有了批复,本官再随你一道前往藏经洞整理经卷。”

汪县令抬手扶着颔下短须,笑盈盈地问道,“这两卷经文,可否暂留此处,供本官研读一番”

原本不抱什么希望的王道士看到汪县令这么重视,反而吃了一惊,随后也激动了起来,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总算是有人管了

听到汪县令的话后,他连连点头,应道:“自无不可,大人请便。”

几天后,省教育长官叶学政叶大人的回复就来了:“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守。”

王道士听说之后,顿感失望,他不辞辛苦、不顾危险,来回上千公里,想的就是让官府来保管这些经卷,可到头来,还是让他来看守。

他只是一个身体赢弱的道士,怎么看守得了这么一大批宝贝

王道士失望了,但汪县令没失望,他对藏经洞里的这些经卷很感兴趣,拿到批复之后,立刻带了一队衙役,和王道士一起,急匆匆地赶到了莫高窟。

重新将洞窟内的砂石内墙打开以后,汪县令还与王道士一起,细心检点封存文物和文献,责成王道士看管,等候上级处理。

汪县令在送给叶学政的敦煌绢画上,还题写了“光绪三十年四月朔奉檄检点经卷画像”等报告文书。

只是,让王道士感到遗憾的是,汪县令在四年之后就被调离了敦煌县,未能继续保护敦煌文物。

但汪县令在任期间,对敦煌文物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离任后,还多次建议新任县令要竭力保护好藏经洞。这一点,也让王道士十分感激。

王道士看着藏经洞内,那些被检点得整整齐齐的经卷,一阵无力感席卷全身。

“县令不管,道台不管,学政也不管,那老佛爷也会不管吗”

在一天夜里,王道士翻来覆去睡不着,脑袋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来,等反应过来时,他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

“我这是在胡思乱想些什么老佛爷哪里会管这点小事”

苦笑一下,王道士无奈地摇了摇头,可这想法已经冒出来了,怎么赶也赶不走。

“罢了罢了我就斗胆一回”

王道士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摸黑下了床,将油灯点着,然后就着昏暗的火光,给远在京城深宫的里老佛爷写了一封密报信,将这藏经洞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请求老佛爷派人来保管。

信托人送到县城的邮局里去了,王道士便傻傻地等着回音。

他哪里知道,大清王朝此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身居京城的官员们,哪里还顾得上一个偏远西陲之地里发现的一个藏经洞

王道士的企盼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队探险家从荒无人烟的沙漠朝着敦煌而来。

这群人里,领头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人,他的名字,叫作斯坦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5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