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九十六章 《双喜图》的诞生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崔白伏于案前,一直忙了一整天,这才用细毫勾勒出了整幅画面的大致轮廓。

第二天一早,崔白吃过早饭后,连店门都不开,直接回到了书房里,继续开始对这幅画作进一步处理。

向南也是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崔白的一举一动。

他看得很真切:在描绘喜鹊和老兔时,崔白用了工笔双钩填彩法。

所谓双钩填彩法,是用线条钩描物象后再填色的画法,又称钩勒填彩法或双钩设色法,是从白描的基本上染色彩而成。

崔白在皮毛的处理上,用细腻的线条进行描绘,隐去了轮廓边线,将质感、量感都逼真地呈现出来,似有可触摸的感觉,使得喜鹊和老兔如在纸上活了一般。

竹子、竹叶、枯叶、野草同样采用双钩填色法,用线苍劲爽朗,线条粗细、浓淡干湿、顿挫转折随风动而灵性。

山坡则阔笔率性画出,落墨酣畅淋漓,用笔干湿结合,只在局部加以细微的皴擦;枯树则是用浓墨渴笔连勾带皴擦地刻画出蜿蜒苍劲的老树干,再用淡墨微微晕染,枯中含润,写意韵味十足。

此外,没骨法与勾线相结合来表现枯黄的树叶,这也是崔白的一种创新。

这种方法勾勒出的枯叶形状非常自然,更加真实的体现出大自然中风卷叶翻的景象。

画面勾勒出来后,接下来就是上色的过程了。

崔白略一思忖,从书房的柜子里取出了石青粉、砗磲粉、赭石粉,开始调制颜料。

颜料调制完毕,崔白将画面中灰喜鹤的背部、野兔、衰草、荆棘、老树和枯枝败叶都敷染了淡淡的墨赭色。

这样的用色,不仅符合了物象的固有色,又和画面表现出的大自然深秋的色调相一致。

而劲挺的竹干和竹叶在淡赭色打底的基础上,用了石青添染而成。

石青颜色虽清新鲜亮,但小面积的运用给整个画面确实增色不少。

灰喜鹊的顶部、鸟喙、翅羽以及腿部则用重墨提染,与鸟腹部大面积的白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拉出了前后层次和纵深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一幅画,崔白不眠不休,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大功告成。

而此时,他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开门了,整个人看上去邋遢不堪,衣袍之上,东一块西一块,全都是五颜六色的墨渍和颜料,须发也是很久未曾打理,结成了乱糟糟的一团。

崔白此刻完成了画作,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已经开始有些发臭了,连忙来到后院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感觉整个人都清爽可不少。

他正打算再去看看那幅画,忽然听得大门外传来了一阵“砰砰砰”地敲门声,紧接着,吕顾的大喊声便传了进来:

“子西兄,我已听到你的声音,速来开门”

说完,又是一阵重重地敲门声。

“来了来了再敲门就要破了”

对这吕顾,崔白颇觉无奈,在他闭门作画期间,这厮隔三差五就来砸一通门,几次都差点打断了他的思路。

若不是看在他老胳膊老腿的份上,非得拿棍子打他一顿不可。

将门打开后,吕顾一个箭步就走了进来,左右看了看,最后一脸狐疑地看向崔白,笑得跟个老狐狸似的:

“头发还是湿的,刚洗了澡莫非,你在偷欢”

“偷欢我是闭门作画,如今刚刚完成罢了。”

崔白哭笑不得,佯怒道,“这几日,你三番几次砸门扰我思路,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吕顾“嘿嘿”讪笑,一听崔白完成可新画,顿时又来了精神,大喜道:“又有新作问世快,快带我去看看”

崔白完成了新作,本就心情舒畅,吕顾磨了一磨,他便松口了:“也罢,就让你看一看好了。”

说完,他便带着吕顾来到了书房。

这书房,吕顾也是常来,自是熟悉无比,他来到窗前的长案之前,看到了一幅让他终生难忘的画作:

在一片秋风呼啸的旷野中,枯枝折倒,残叶飘零,小草伏地,一片萧瑟之中,两禽鸟扑翅鸣叫,顶风飞来。

其一刚攀在树枝上,目光俱向下,原来在残枝败草之中,有一只褐兔正回头向它们张望。

双禽的鸣叫,不知是因为褐兔的出现惊扰了它们,还是凛冽的寒风警示冬的来临令它们不安。

整个场景萧瑟寒凝,让人心生冷意,却又对大自然中小生命的挣扎和不屈而充满同情。

吕顾站在这幅画前,久久无言,他已经无法如评价崔白的这幅新作了,只觉得这幅画一旦面世,必将轰动整个画坛。

良久,吕顾问道:“此画何名”

侧立一旁得崔白思忖片刻,这才说道:“双喜图。”

“双喜图”吕顾愣了一下,随即摇头笑道,“秋风肃杀,何来之喜”

吕顾所料不错,双喜图一经传出,立刻在汴京画坛引发了一场小地震。

原来,花鸟画还可以这么画

原来,花鸟画可以不用浓墨重彩,彰显大富大贵,设色淡雅,也能表现处花鸟的生机与活力来

原来,花鸟画可以不用遵循“黄家体制”,依然能够画出如此震撼人心的画作来

崔白的名声愈发响亮了。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相国寺因为遭雨被部分破坏,已经广为人知的崔白参加了这次的壁画重绘。

宋神宗熙宁元年年,相国寺壁画重绘工作结束后,崔白因深受赏识,被召入了宫廷画院。

崔白进入画院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他很受宋神宗赏识。

因为他是个性格疏阔的人,宋神宗特批,若无御旨,任何人都不能安排崔白作画。

崔白进入了翰林图画院之后,他的花鸟画震动了当时的画坛,从画院人士大夫画家,从者甚多。

而北宋早期宫廷画院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开始崇尚新意,深入写生、写实。

这种趋势,到了后来的宋徽宗赵佶那里,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而那幅双喜图,也被收录进了宣和画谱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7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