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国工匠”邀请函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这个是什么”

向南坐在办公室,看着前台小姑娘焦佳拿过来的一封信函,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信函上写的是收件人是自己,寄信单位却是国家电视台。

“我也不知道啊。”

焦佳摇了摇头,说道,“这信本来是寄到工作室那边的,咱们搬了办公室后,我在墙上贴了一张新公司地址的通知,那个邮递员是看到了通知后,直接送到这里来的。”

“嗯嗯”

向南看了焦佳一眼,称赞了一句,“做得不错,我都没考虑到这一点。”

“向总,没事我就先出去了。”

焦佳见没自己什么事了,便转身出了门,顺带着将办公室的门给轻轻带上。

向南想了想,将信封撕开,从里面掏出了一个请柬模样的东西出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邀请函。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向南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仔细看了看内容,颁奖典礼的举行地点是在京城人民大会堂,时间是1月16日。

“这个邀请我去干嘛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向南摇了摇头,将邀请函又塞进信封里,随手扔进了抽屉里。

回魔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他不仅将之前指定由他修复的那些文物全部修复完毕了,而且还将工作室变更成了公司,换了新的办公室,忙得一塌糊涂。

如今一闲下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好久没有去看老师了。”

向南心里想的这个老师,是江易鸿,到了年底,江易鸿也很忙碌,三天两头就要开会,上次向南公司搬家,师徒俩也只是在酒席上小聊了几句,想多说几句话都不行,客人太多了。

“去看看老师,顺便,到青铜器修复中心拜访一下张春君老师。”

张春君老师是青铜器修复领域里的权威人物,那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就是他耗时十五年完成修复的。

向南如今所掌握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实际上也是通过“时光回溯之眼”,从张春君老师那儿“偷师”来的。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这么亲近的关系,离得也不远,向南有机会当然要亲自向张春君好好讨教一番。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传承于“古铜张派”,与京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同源,在华夏全国范围内,它的整体修复技术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明清及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分四大流派:京城、姑苏、鸢都和长安。

“古铜张派”便属于京城流派。

当时清廷造办处汇集了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中又以八个巧匠技术最高,被称为“的于老先生古铜器修复技艺超群,在为清皇室服务了几十年,退休后方才走出宫门。

本着天下手艺人都有的“手艺坚决不能失传”的情怀,于老先生用毕生攒下的积蓄,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开了个古铜器修复的作坊,并开始收徒授业,以给宫中和琉璃厂的古玩商修复青铜器为生。

于老先生共收了七个徒弟,最小也是最得意的一个姓张名泰恩,人称“张七”。

张七13岁时进京拜于老为师,于老先生百年之后,张七便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将余老先生的作坊正式改为“万隆和古铜局”,主要为古玩商们修复青铜器。

因为张七颇得先师真传,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味,所以万隆和一直生意兴隆。后来张泰恩扩大规模,将店铺搬到东晓市,人送外号“古铜张”。

张七先后收了十一位徒弟,其普手艺最精、授徒最多。

王德山13岁开始学徒,学成后带了普是张泰恩老先生的亲侄子,人称“小古铜张”,共带了七位徒弟。

这一十五人,在新华夏成立前后,分别进入了京城故宫博物院、华夏历史博物馆、魔都博物馆、豫省博物馆等著名文博单位从事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凭着各自的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化腐朽为神奇,拯救了大量国宝青铜器,为华夏青铜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后辈从业者们的导师跟引路人。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和古陶瓷修复物,而且还要承接修复其他兄弟博物馆的残损文物,修复任务繁重的同时,修复技艺也在快速提升,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向南和前台焦佳交代了一下,便离开了公司,徒步穿过广场,不多时,便进入了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小院,来到古陶瓷修复中心。

修复室里,老戴和小乔正坐在工作台前,一脸专注地修复着古陶瓷器。向南没有打扰他们,径直往走廊的尽头走去,在江易鸿的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

“咄咄咄”

抬起手来轻敲了几下门,办公室里就传来了江易鸿略显苍老的声音,“请进”

向南推开门,走了进去。

“向南来了。”

江易鸿正坐在沙发前把玩一件古陶瓷器,抬头看到向南来了,笑着招呼了一声,“随便坐,自己泡茶喝。”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烧了水,先给江易鸿换了茶叶,重新泡了茶,然后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

回到沙发上坐了下来,江易鸿一边把老花眼镜摘下来,一边问道:“换了新办公室,感觉怎么样这段时间不忙吧”

“嗯,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大家都挺满意的。”

向南将茶水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笑着应道,“现在刚刚把工作室变更为公司,原先的人员架构就要重新调整了,所以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还是招人,把行政和财务这一块给搭起来。”

“嗯,虽然文物修复公司和别的企业不一样,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服务类企业。”

江易鸿尽管没有开过公司,但他毕竟见多识广,对这些还是有些了解的,“要想把工作做好,还是应该把制度建立起来,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人身兼多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是正理。”

“老师说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对了,我有个事想问一下老师。”

江易鸿喝了一口水,瞥了坐在对面的向南一眼,示意他继续说。

“我刚刚收到一份国家电视台发来的邀请函,上面写的是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顿了顿,向南开口问道,“这个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事,您听说过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76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