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八章 兵临城下 (更新完毕)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咸丰十年日,阴。

京城里人心惶惶,平日里热闹繁华的街巷,也不见了往日里的那种悠闲姿态,只剩下行人车马惶惶而来,惶惶而去的失魂落魄。

一间老茶楼的二楼里,七位老茶客端着一把紫砂壶,含着壶嘴嘬了一口茶,一脸愁容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回可是险了,科尔沁王爷率兵防务大沽,不料却被洋人舰队击溃,如今已是退到了通州。”

“亲王大人用兵如神,上次还在大沽口击退了洋人,怎么这次”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听到这消息后,一脸不可置信。

上次是一年前,咸丰九年1艘舰船,在新任y国侵华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以“换约”为名再次驶至大沽口外。

贺布发现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后,派人向守军要求撤除海口的一切障碍,但清军未加理睬。

清政府得知后,立刻派遣官员通知贺布,y、f、米三国公使从北塘上岸进京换约,但被联军拒绝,他们坚持要从大沽上岸,并连日在海口侦察、破障、抢劫过往的商船和渔船,开炮挑衅。

6月25日清晨,贺布率领13艘舰艇向海口开来,到离铁戗不远处停泊后,派兵拆除铁戗和木栅,准备开辟出船行通道。

当天下午,待海口第一道障碍被清除后,联军舰艇开始靠近大沽,并开炮轰击两岸炮台。

一时间,炮声轰鸣,硝烟滚滚。

大沽守军毫不示弱,也立刻开炮还击。

经过一昼夜激战,敌方损失舰艇4艘,另有6艘受伤,y军伤亡574人。清军仅伤亡32人,炮台遭到轻度破坏。

这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华夏军民抗击外国侵略军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一想起这次大沽炮战,在座各位大老爷们的脸上微微涨红,只觉得浑身热血上涌,恨不能年轻个二十岁,也能持刀上阵,亲自砍上一两颗胆敢欺我华夏者的项上头颅。

只是,这种好不容易鼓荡起来的勇气,就如同炉中余烬,很快就熄灭了。

因为,这一次大沽竟然失守了。

yf等国殖民主义者进攻大沽失利后,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很快就卷土重来了。

同年11月,yf两国再次组成一支25000人的联军,入侵华夏。

自咸丰十年3月22日起,联军依次侵入了舟山、大连湾和烟台等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随后再次气势汹汹地向大沽口直逼而来。

清政府因此前大沽之战获胜后盲目乐观,僧格林沁等将领也骄傲轻敌,竟把2万清军全部放在大沽口,而在北塘却不设防。

日,联军舰艇30余艘,护送陆军5000余人进攻北塘,由于北塘守备空虚,联军顺利登陆,并很快就占领了北塘镇。

后续部队也相继上陆,在大沽的僧格林沁此时却没有及时派兵阻击,仅派马队“遥为屯扎”,并下令“不得先行还击”,以致坐失抵抗联军登陆的良机。

8月7日,清政府要求谈判。yf公使予以回绝,并强令清军交出大沽各炮台。

在遭拒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新河失陷,塘沽失陷,大沽口炮台被夺

“何止是大沽,津门也已陷落了。”

另外一个身材矮胖的老者脸色灰败,摇了摇头道,“想我泱泱大清,竟被洋人欺到了这等地步”

大沽失陷后,贺布又率领5艘炮艇和80余名陆战队官兵,沿着白河一路长驱直进。

8月24日,敌炮艇驶至津门近郊,未开一炮,yf联军就已占领了津门。

“那洋人联军,怕不是要攻进京城来吧”

头发花白的老者眼神闪动,神情已有些慌乱,他家在京城里虽然排不上号,但也算小有薄产,这洋人军队要是进了城,不会抢掠民财吧

“此等军国大事,又岂容我等置喙”

最先开口的那位爷砸了咂嘴,举起双手朝着紫禁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说道,“宫里的那位爷,自有定计”

这话音一落,在座的其他人等,连连点头,一片附和。

说完了大事,这群人又嘻嘻哈哈地聊起了各自听来的趣事。

比如说,谁谁谁家的蝈蝈,这一次又拔得了头筹,赢得了上千两白银,硬是给主家涨了好大的脸面。

又比如说,谁谁谁家的十六姨太刚生的公子,居然是和一个门房偷情生下来的,把七十多岁的老爷知道后,当场昏倒,口吐白沫,差一点给生生气死。

这些街头巷尾听来的趣事儿,引得茶楼里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正当这群老爷们聊得正开心,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处传了过来,一位小厮模样的人匆匆忙忙跑上楼,来到那位端着紫茶壶的老者身旁,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那老者脸色一变,很快又恢复了正常,抬起手轻轻将小厮挥退。

“刘三爷,有什么大事”

头发花白的老者看到小厮下了楼,连忙低声问了一句。

其他人此刻也都不说笑了,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刘三爷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事情不妙啊,科尔沁王爷今日在通州附近的张家湾迎击洋人联军,不敌败北”

“什么洋人联军,都已经抵达通州了这这岂不是已经兵临城下”

“科尔沁王爷居然抵挡不住洋人,这可如何是好”

“逃吧,京城太危险了,那洋人攻下京城之后,还不知会如何残暴呢”

“”

僧格林沁不敌yf联军的消息,让茶楼里的老爷们一个个脸色大变,都开始有些惊慌失措起来。

刘三爷看着面前这些平日里的大老爷,此刻一个个面无人色,仓皇如丧家之犬一般地下了楼,往家里奔去,忍不住暗叹了一口气,我大清什么时候变得这般脆弱了

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三天之后,yf联军又在通州附近的八里桥击溃僧格林沁等部数万清军,兵临京城城下。

而此时,咸丰皇帝早已经带着慈禧和一干后宫、大臣们,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在京城议和。

事实上,早在yf联军向通州进发之时,9月14日,联军和清政府的谈判就已经在通州进行了。

清政府派怡亲王载垣等到通州与yf代表团谈判。经过反复辩论,载垣等接受了yf代表团所提的条件,与联军谈判代表巴夏礼达成了停战签约的协议。

那么,yf联军为何会在达成停战协议之后,又和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发生交火呢

最后又怎么会火烧圆明园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9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