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五章 无以伦比的杰作 (第一更)

书名:我为国家修文物 作者:十三闲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1:41

花了两天时间,向南总算是把时差调整过来了。

邹金童倒是很习惯,估计跟他之前经常返回京城和巴里斯之间有关系,天黑就睡,天亮就起,整个人照样是精神奕奕的。

在这两天时间里,向南偶尔也会和邹金童一起,到国立图书馆里走走逛逛。

这里不愧是号称“世界最美图书馆之一”的地方,不断往前延伸的玻璃长廊引光入室,让进深开阔的室内依然明亮,天花与地板色调相映成趣,结合工业风高架书柜与复古灯饰、壁饰与花纹,配合挑高格局及欧式拱形门廊,展现出如哈利波特电影中奇幻又圣洁的辉煌感。

隔天正好又碰见图书馆里正在举办抽象画派的展览,一幅一幅画作镶嵌在玻璃墙面内,供往来的读者欣赏。

当然,这么稀奇古怪的画作,向南是完全理解不了的,在他看来,这还不如周星星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祝枝山画的小鸡啄米图更形象一些呢。

到了第三天,就在向南在这人生地不熟、言语有不同的地方待得有些不耐烦时,国立图书馆华夏文物保护与修复部部长阿德里安总算是“想”起了正事,他将向南和邹金童请到了办公室,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

邹金童很快就翻译给向南听:“阿德里安说,由于圆明园四十景图实在贵重,因此,需要你针对受损的部分分景图作一份详细的修复方案,如果没有问题,现在就可以带我们去看真迹。”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正规程序。”

“那我们现在就去修复室吧。”

阿德里安听了,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边往办公室外面走,一边回头对向南耸了耸肩,说道,“还是要请向先生原谅,这里很多事情,我没权力做主,所以才会拖这么久。”

国立图书馆书画修复室在另一栋楼,这里实际上也有书画修复师,但他们修复的大多是以西方油画为主,至于华夏古书画,一般残损不复杂的,他们也能修,再稍微严重一些,就没办法了。

事实上,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国外大型博物馆,会派遣本土修复师前往华夏学习文物修复技术,但他们对于这种传统纯手工的技艺,很难理解得了,更别谈将这些技艺彻底掌握并灵活运用了。

而且,更进一步来讲,即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学习,那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学得会的。

要知道,初次接触文物修复的学徒,三年之内几乎都不可能上手修复文物,一年两年,估计还是得留在修复室里练习排刷刷毛纸吧

“我们这里原本也有一个华裔文物修复师的,可惜,被另外一个博物馆给挖走了。”

来到修复室后,阿德里安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说道,“现在修复室里有两个是他的学生,但好像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向南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跟在阿德里安的身后,走进了进去。

书画修复室很大,四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色彩鲜艳的油画。

修复室被一堵半透明的玻璃墙分成了左右两边,左边摆放着是各种现代仪器,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给画作进行检测;右边则靠墙摆着四五张大大的工作台,三名穿着白大褂的书画修复师,正坐在那里认真地工作着。

向南皱了皱眉头,问道:“就在这里吗”

“对啊。”阿德里安有些发愣,“这里就是修复室。”

“不,这里不行。”

向南目光微微向下,略带着点俯视,看着阿德里安的一蓝一绿的眼睛,一脸认真地说道,“我需要一个足够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

倒不是向南故意摆谱,而是他不习惯和语言不通的人在一起工作,这要是别人跟他说话,他听又听不懂,问又不会问,这多尴尬

再说了,他总不能在做工作的时候,还要求邹金童一直跟着自己,随时给自己翻译,人家来巴里斯,也是带着工作来的。

阿德里安愣愣地看着向南,呆了半晌,忽然两只小短手一拍,点点头笑道:“我想起来了,楼上还有一个空房间,我让人搬一张工作台上去就可以了,至于修复工具,你可以在这里挑好,到时候一起让人送上去。”

“谢谢你,阿德里安部长。”

向南微微点头,随即又说道,“既然来了这里,不如先让我看一看圆明园四十景图,了解一下病害程度,我也好做修复方案。”

“好,向先生请稍等。”

阿德里安走进左边的仪器室里打了个电话,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国立图书馆工作人员捧着一个金属箱子走了过来,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另外一个工作人员。

箱子放下之后,阿德里安亲自上前将箱子打开,小心翼翼地从里面取出了一整套的圆明园四十景图,放在了工作台上。

圆明园四十景图,实际上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历时11年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画成之后,乾隆皇帝为它御笔题诗40首,由工部尚书、大书法家汪由敦书写。

圆明园,它曾经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曾经作为东方文明的一种象征为天下人所推崇,其规模之宏伟,典藏之丰富,令世人叹为观止。

大文豪雨果曾经这样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而圆明园四十景图这套画卷,再现了圆明园全盛时期的壮丽风景,是当时圆明园里100多处园林风景群中独成格局的40处景群。

圆明园四十景图图画绘工精美,所绘建筑、泉石等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向南站在这套画卷之前,伸出手缓缓地抚在画纸之上。

也许,他是60年圆明园四十景被侵略者掠走以来,第一个亲手碰到这套画卷真迹的华夏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5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