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 分类:其他 | 字数:0

演讲:抗拒衰老

书名: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9

说一下老。老是我们人生舞台必然上演的节目,一幕黄昏时段电视悲情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就是说,哪怕夕阳再好,也没有人欢迎它的到来。人人盼望长大,没人盼望衰老。人人羡慕青春年少,没人羡慕老态龙钟――老是没有前途的。或在村头大榆树下眼望暮鸦归巢雨云汇集,或在楼前石凳上任凭冷风掠过脊背,或在房间一角打开尘封的相册默默注视泛黄的照片黯然神伤……

然而我正在变老。以前灯下伏案,即使半夜十二点也文思泉涌,甚至听得见脑筋运转的惬意声响。而现在,不到十点半就运转不灵了,如当年在乡下推的石碾砣一样沉重。还有,以前上下楼梯,一步两阶都面不改色心不跳。而现在,即使楼下运钞车撒了满地钞票我也一阶阶循阶而下。不过还好,上天毕竟没把我一下子推进老年这道门扇,而在门前留了一道尚可徘徊的隔离带――我仍在讲课,还时不时东南西北登台讲演。如果头天晚上睡个好觉,加上台下有无数对热切的眼睛有无数张真诚的笑脸正对着自己,我顿觉精神百倍,容光焕发,全然不知老之已至。我想,我未必多么热爱演讲本身,而是在用演讲抗拒衰老。

天佑人助,仅今年就讲了二十多场。从首都北京到西北高原,从黄鹤楼下到黄浦江边。讲王小波、史铁生、莫言,讲村上春树。讲都市“白领”的孤独自守,讲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当然也讲我的老本行文学翻译。即使讲这种专业性话题,我也注意避免讲得老成持重、老气横秋。不信请听我上个星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讲演的开场白:“诸位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我所供职的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国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第一任系主任是梁实秋,因此梁实秋也是我的第一任系主任。他当然没领导过我也压根儿不晓得我。不过说心里话,我是多么渴望由他领导我啊!如果他领导我,那么我翻译的村上春树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什么的,肯定是响当当或当当响的专业成果,混得个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当当亦未可知。这是因为,梁实秋不仅是散文家、学问家,也是人所共知的翻译家……

偶尔也刻意提到老,倚老卖老。“都说村上文学的主题是孤独。其实,世界上最孤独最最孤独的,莫过于一个老男人深更半夜里独自躲在卫生间里对着镜子染头发……”台下顿时响起爽朗的笑声。年轻人在笑声中记住和领悟了孤独,文学的孤独,人生的孤独,年老的孤独。我在笑声中把玩孤独,稀释孤独,流放孤独。更重要的,在笑声中忘记了老。

应该说,演讲会场是个非日常性的特异空间。鲜花般的笑脸,星光般的眼睛,火焰般热情,爆豆般的掌声。一切都是老的对立面。我因此得以抗拒衰老。

这么着,即使在这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二O一四年最后一天,我也没意识到自己马上要老一岁。不就是日历翻过一页、月历新换一本吗?又不是要改天换地或者举家搬到别的星球上去!

真正让我从不老梦中醒来的是刚才的电话铃声。听筒中传来老同学急切切的语声:“老林啊老林,老同学啊老同学,养老金可要并轨了呀!我们这儿一千七百多个教授差不多有四百个退休拿养老金去了。你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马上撂挑子赶在并轨前告老还乡啊?好汉不吃眼前亏,讲课讲演重要还是拿养老金养老重要?”

这个“老”还能抗拒吗?

(014.1.1)(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2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