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 分类:其他 | 字数:0

故乡中的“”

书名: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9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快到了。不用说,考上北大清华是许多考生的梦:北大梦、清华梦。而我前不久去了北大,去了清华。当然不是在梦中――我早已过了做梦的年龄。

其实,校园未必多么漂亮,一样的月季,一样的垂柳,一样的草坪和蒲公英。学生也是随处可见的男孩女孩,一样的衣着,一样的步履,一样的笑声。既没多生一只眼睛,又没增加半个脑门儿。但细看之下,眼神或许略有不同。如未名湖,沉静,而又不失灵动;清澈,却又不时掠过孤独的阴影。于是,应邀前来演讲的我首先从孤独讲起。李白的孤独:“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杜甫的孤独:“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辛弃疾的孤独:“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鲁迅的孤独:“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陈寅恪的孤独:“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以及当代人、当代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孤独:“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

当然,作为日本文学教授和村上作品译者,我讲得多的还是村上春树的孤独:“不错,人人都是孤独的。但不能因为孤独而切断同众人的联系,彻底把自己孤立起来,而应该深深挖洞。只要一个劲儿往下深挖,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一句话,孤独是联系的纽带。为此必须深深挖洞。而我的北大清华之行,未尝不可以说是“挖洞”之旅,“挖洞”作业。换言之,挖洞挖到一定程度,孤独便不复存在,甚至得到升华。用北大一位女生的话说:“因孤独而清醒,因孤独而聚集力量,因孤独而产生智慧。”

最后经久不息的掌声也说明“挖洞”获得了成功。说实话,清华大学西阶报告厅里的掌声是我历次演讲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掌声。如果我是歌手,势必加唱一首;如果我是钢琴家,肯定加弹一曲。在这点上,我非常羡慕北大清华的老师同行――尽管他们的收入未必有多么高――因为这里汇聚了全国众多极为优秀的青年。毫无疑问,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每一个教师最大的渴望和快慰。不过总的说来,我也还是幸运的。至少,在这里讲孤独的我,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孤独――孤独这条纽带把我和北大清华学子连在了一起。

演讲完后,正赶上“五・一”小长假,我就从北京直接回到乡下老家。今年东北气温回升得快。去年“五・一”我回来的时候,到处一片荒凉,而今年已经满目新绿了。邻院几株一人多高的李子树、樱桃树正在开花。未叶先花,开得密密麻麻,白白嫩嫩,雪人似的排列在木篱的另一侧。自家院内去年移栽的海棠也见花了。一朵朵,一簇簇,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整个绽开。白色,粉色,或白里透粉,或粉里透白。洁净,洗练,矜持,却又顾盼生辉,楚楚动人。难怪古人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还有,同是去年移栽的一棵山梨树也开花了,只开一簇。数数,有四五朵。白色,纯白。白得那么温润,那么高洁,那么娇贵。为什么只开一簇呢?而且开在树的正中,开在嫩叶初生的枝条顶端。“梨花一枝春带雨,玉容寂寞泪阑干”。古人对花、对梨花之美的感悟和表达真是细腻入微,出神入化。

弟弟妹妹们来了,来见我这个大哥。多少沾亲带故的乡亲们也来了,来见我这个远方游子。大半年没见了,见了当然高兴。聊天,吃饭,喝酒,抽烟,聊天。一人问我北大清华演讲有什么收获。于是我讲起那里的男孩女孩对我讲的内容多么感兴趣,反响多么热烈,多么让我感动……讲着讲着,我陡然发现他们完全心不在焉。怎么回事呢?不是问我有什么收获吗?一个妹妹开口了:“大哥,人家问你收获多少钞票?你看你……”

接下去,他们索性把我晾在一边,开始谈麻将,谁谁赢了多少,某某输了多少,谁谁脑梗后脑袋转动不灵输了四五千,某某输了又不认账结果不欢而散……忽然,我涌起一股孤独感。我悄然离席。独自面对海棠花、面对蒲公英久久注视……

或许还是村上春树说的对:“无论置身何处,我们的某一部分都是异乡人(stranger)”。是的,我有可能正在成为之于故乡的“异乡人”,成为亲人中的孤独者。抑或,故乡的某一部分正在化为“异乡”。

(014.5.16)(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7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