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 分类:其他 | 字数:0

高中:只为那一个三位数?

书名: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9

即使在当今网上时代,我仍有幸接得不少读者来信,尤其是来自高中生的信。但我还是感觉到了此刻手中这封信的不同。开头就不同凡响:“今天,细雨绵绵。窗外田里的烟草居然竟相开了花。作为注定被戕焚的植物的花,是幸,还是不幸?”

接下去,他开始自我介绍。容我隐去真名实姓,姑且称之为阿强。去年六月,作为一直是乖孩子的他从南方某个县城“一所平凡得如沙砾一般的中学初中部”毕业,被保送到市里重点中学的实验班(即尖子班),并且是班长。“如果不是那一天,我想我会一辈子奉行我的‘乖孩子’政策,同无数华夏学子抢考好大学,然后考个公务员什么的,最后死去。”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呢?也算不上发生了什么:一位同学把拙译村上小说《且听见吟》放在了阿强书桌上。于是阿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文学”。一年内看了十二本村上作品。加上莎士比亚、菲茨杰拉德、普鲁斯特、高尔基和徐志摩、沈从文、林徽音、鲁迅、杨绛、钱锺书、龙应台、舒婷、林清玄,以及简媜、苏轼……,高一的他总共看了大约四十本文学作品。而这都起因于那一天的那本《且听风吟》。《且听风吟》打开了阿强“心里的眼”。

与此同时,作为“尖子班”班长的阿强开始觉得自己同学校之间越离越远了。他这样写道:“正如二十世纪后期苏联勃列日涅夫进行的‘经济杆杠’、‘企业能动性’等改革尽皆成了空话一样,国内高喊的‘素质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过是一纸空文。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都在盯着每次考试后的排名榜。分数分数分数,归根到底,他们要的不外乎那几个空洞的数字。学知识、看书,早已没了新文化运动时那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热血。我只看到在‘社会’这片几近荒漠的草原上,无数名为学校的巨兽都疲惫不堪苟延残喘地向高考扑去。……忍痛割断情思,把一本本书尽销箱底,残忍杀戮心中一个个名词。紧扣心扉,不惜献上青春的一切。春花、秋月、清风、浪涛、一枚绿芽、一川烟雨,统统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只为了,三年后那一个三位数。”

阿强随后问我:这真是对的吗?这样一味追求好大学真是对的吗?他大概知道我无法回答。于是自问自答:“想来也是理所应当。我们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在本质上同村上君为之徘徊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很相似的。人们焚琴煮鹤,看不见自己早已满心疮痍。”

最后,阿强这样表示:“我只能遥望盛唐,遥望古希腊,尽我力气再做一本习题集!”

(01.10.8)(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25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