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 分类:其他 | 字数:0

一个半小时的“二级教授”

书名: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9

局外人可能有所不知,大学教师分十二级。其中教授分四级,一级最高,四级垫底;副教授分三级,五级率先,七级殿后。八级以降由讲师和助教瓜分。至于如何瓜分,连我这个局内人都稀里糊涂。原本仅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等。以职称言之,为初级、中级、高级(副高、正高);以官本位论,大体相当于科、处、司厅局。可别不拿讲师当回事,如今“海归”博士,归来七八年仍屈居讲师者大有人在,我身边就不止一位。也就是说,这四格梯子爬到第三格都远非易事。而若爬到第四格,即或不累得苟延残喘,也笃定汗流浃背。

但不知何故,大约六年前四格又一夜间升级为十二格。以正高为例,年过半百好歹爬到教授格,正要擦一把汗回望尾随攀爬的众弟兄之际,岂料自家眼前又忽一下子从云端降下四级云梯。自忖体力不支而喟叹一声原地坐下不动者固然有之,但多数人到底心有不甘,吃罢两个馒头半截大葱,决定继续击鼓而进。毕竟诱惑是有的――据我认识的南京大学一位二级教授介绍,一级教授相当于正部级,二级相当于副部级,三级四级相当于正厅副厅。以军衔比之,二级教授就是将军了,啧啧,将军!

话说回来,一级教授是不用争不用评的,院士天然一级。文科无院士,故文科无一级,最高二级。笔者属文科教授,五年前被评为三级。五年后的今天开始受理补报了,于是思量是不是再上一级。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退休前弄个副部级或弄个少将军衔“酷”上一把风光一回,上可光宗耀祖,下可安抚家人,不亦快哉!

申报基本条件由学校发下来了。七条。内容提要如下:1、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四十五周岁以下者应有博士学位;、成果众所公认;4、授课语惊四座;5、执掌国家项目;6、论文所向无敌;7、健康状况良好。逐条对照下来,除第5条以外,其他都多少沾边儿。尤其首尾两条绝对符合:从不为非作歹,走路健步如飞。加之敝人所在学院二十名教授俱为谦谦君子,尽皆唆使我报二级。而我正有此意,于是提刀上马,奋然出阵。

连过三关。本院推荐全票通过,人事处审核通过,校外同行专家评审满分通过。最后闯到“虎牢关”前。提前二十分钟到“关”前等候。看门外走廊名单:由上而下十一名。前九名全部来自敝校海洋水产等当家学科,文科随后两名,管理学院W教授和外国语学院在下林某。“最后一名?”人事处一位干部解释说是按工资序号排列的,并十分友好地补充一句:“林老师外审评价很高啊!”

终审评委则是四十九名:院士、校领导、上届连任二级教授、各院院长、相关处长。从门缝一闪窥看,黑压压一屋子人。评审方式为:申报者汇报(不超过10分钟);专家质询;投票表决。

最后轮到我出场了。开场白:“首先请允许向诸位评委表示感谢――五年前承蒙诸位评委通过,我有幸获得教授三级岗。上岗以来的185个昼夜,说得文学些,可谓晓行夜宿风雨兼程,一日未敢懈怠。下面就让我比照原岗聘目标,简单汇报一下。”汇报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个方面。“最后我想说的是,几个月前我已年届花甲,本应解甲归田种豆南山,而校方慨然决定延聘,因此我将继续效命五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固然谈不上,但试着跨前一步的野心还是有的――在此我想比照二级岗申报基本条件第三条斗胆提出申请。无需说,二级岗藏龙卧虎防不胜防。今天或侥幸过关,或扫兴而归,人世间充满了种种样样的不确定性,还请诸位评委多多关照。谢谢!”讲到“防不胜防”,会场明显响起笑声。“谢谢”话音未落,四下又响起掌声。掌声刚落是提问声,以致准备好的王牌PPT竟无暇演示。两个提问,主要问我“林译”有没有形成学派,我如实回答因没带博士生,学派恐难形成。必须承认,提问者相当客气,绝无刁难之意,我回答亦未卡壳,会场气氛可谓春意融融。

自我感觉极好。退场后我去“贵宾室”取公文包,折回时正赶上场内评委中间休息。在走廊碰见的评委们无不面带笑容跟我打招呼或点头致意。一位院士还主动和我聊了一会儿,说他坐飞机在机舱刊物上看我的文章,“深感坐飞机是何等美妙的事情!”院士还建议我不妨就招博士生提个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报给学校……。听得我愈发得意忘形:“承蒙院士大人欣赏,我当副院士有望了!”

退场大约十一点。半小时后我兴冲冲一路跑回家来。家人问我战况如何,我笑道毫无悬念,百分之百!快拿酒来!“琅琊台”没等喝完第三口,十二点半电话铃响了:限于名额,十一人中通过六人。文科管理学院W教授上了,我是落选的五人之一。非常非常意外,由于太意外了,我完全忘了失望、埋怨、气恼、悲伤等其他所有情感。

事情过去十多天了。老实说,我仍不埋怨,也没气恼,因为规则和程序本身是透明的、公正的。渐渐地,当初的意外也变得不那么意外了:或许,在带一个团体呼啸作战的领军者和单兵突进的孤独者之间――尽管人文知识分子多为散兵游勇――评委们难免多数选择前者。何况绝大多数评委们本人即是理工科领军人物。

惟一遗憾的是我未能演示PPT,那若干张挤不进门的盛大演讲场面图片有可能作为实证打动几名评委使我进入下一程序。但不管怎样,我已经当了一个半小时的“二级教授”。十三亿芸芸众生,能有几人如此幸运呢!

(01.4.6)(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04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