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 分类:其他 | 字数:0

背叛家风得来的《千家诗》

书名:异乡人 作者:林少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39

中央电视台春节推出“家风”系列报道,使得家风一时成了话题。是啊,多少年来我们主要谈党风、政风、民风,很少谈家风。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家风才是根子。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是讲到了点子上。无以齐家,何谈治国。而齐家,首先要有好的家风。不用说,家风又往往同家史有关。

据父亲生前撰写的家族小史,我的祖辈是一八四O年前后(清道光年间)由山东省登州府蓬莱县辗转迁至东北的,即所谓闯关东。家谱从闯关东上一代开始,到我这代是第九代。林姓乃是商王朝比干后裔,以文经武略道德文章彪炳青史者比比皆是。但我们这一支由于家谱无法远溯,想攀高枝也攀不上。爷爷在世时最喜欢讲林冲――水浒一百单八将在爷爷眼里只剩林冲一将――每次在炕头上讲起来都眉飞色舞,仿佛我们是林冲后人。我那时还小,也就觉得自己身上没准流淌着豹子头林冲的血液。后来才明白,林冲本身都是虚拟人物,不可能和我们有DNA现实性关联。

但若说我们都比不上林冲,却也未必。作为十八万禁军教头,林冲武艺固然高强,遗憾的是英雄气不足,老婆受人欺负都想忍气吞声。而我们这一支虽然世代务农,但至少有过两次英雄般的壮举。一次发生在一九一三年,那年是个灾年,作为租地户,地里打的粮食仅够糊口,而东家死活不肯减租。人穷志不穷,我的祖太爷硬是提一把斧头把身为县警督的地主告到省城,不依不饶告了半年,最后地主不得不把口粮退回。这使得林家在十里八乡名声大震。另一次发生在一九三二年。那时林家已发展成当地大户了,有地有粮有车有马。于是“胡子”(马匪)上门勒索钱财。祖辈们不服,从院墙四角的四个炮楼开枪开炮,同“胡子”火拼三天三夜。“胡子”久攻不下,遂投火把烧了林家大院。家道因之中落。

这两次壮举,爷爷不知讲了多少次,一讲就两三个钟头。讲故事似的,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不妨说,家族间流传怎样的故事就有怎样的家风。这两个故事一代代流传下来,就逐渐形成一种刚烈家风,说白了,就是吃软不吃硬。爷爷这样,爸爸这样,叔叔这样,我也这样。我们会为一句软话怒气全息甚至感激涕零。而若对方瞪眼珠子挥舞拳头,就非拼个你死我活不可,绝不像林教头那样半夜咬着被角吞声哭泣。

另一个也大体由故事传递的家风,就是不占小便宜,宁吃亏也不占便宜。那年月乡下穷,吃不饱,小孩子钻进别人家园子摸瓜摘李是常有的事。但听爷爷说,林家小孩绝对规矩。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动。因此土改分田分地的时候,乡亲们都争着抢着和林家为邻。还有,大跃进时期爷爷当生产队食堂管理员兼会计,连一根葱都不往自家拿。爷爷病的时候,乡亲们宁可叫上小学的叔叔代爷爷算账开票也不找人替。记得有一年过年家里用报纸裱墙,爸爸用毛笔在墙上写了一些格言名句,其中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用以自勉自律。实际上父亲也是这么做的。前年回老家时拜访中学时代的教导主任,老主任一见面就夸我父亲――父亲当书记时他是校长――“林书记(我父亲)手脚真是干净,不占公家半点便宜,退下时连学校给买的塑革公文包都留下了。可他的前任呢,居然把学校分给的房子当自家房子卖了,钱揣进自己腰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或家风中长大的我也从不想占谁的便宜,小的也好大的也好。不不,且慢!好像背叛家风占过一次便宜。不错,那是一九六七年,“文革”开始的第二年。由于“文革”,几乎所有的书都被扫荡一空甚至付之一炬。而我竟鬼使神差地从同学手借得一本线装《千家诗》,那是真正的线装书,书页薄如蝉翼,“上海大成书局印行”。“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妙!同《毛主席诗词》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完全是两个世界。书后附有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绝!也就是说,这本诗集在我面前豁然推出另一个天地。这么着,当同学催我还书时,我做出无限羞愧的样子,谎说丢了,“真的丢了,说谎是小狗!”

若干年前我得到一张我没在场的初中同窗会合影。尽管四五十年没见了,但我还是一眼就把那位同学找了出来,样子颇像小老板或企业家。我不由得叫出他的名字:“刘玉文!”随即心想,假如当年我把那本《千家诗》还给他,那么,说不定我是小老板而他是翻译家,我是企业家他是教授――我占的是小便宜还是大便宜呢?该不该占那个便宜呢?

(014..6)(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14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