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59、饭无好饭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赫连云天眼瞧一点便宜都占不到了,便只好下马,拱了拱手,“足下警惕,是某孟浪了。”

那人见赫连云天举手投足只见不似一般山匪,再看他身后战马,各个高大威勐,马上之人,各个眼神犀利,他们身着绸缎内衬,身材魁梧。一时暗忖道:这世上哪有这般阔气的山匪,看这马这人,莫不就是正经官军?

于是点点头,“敢问阁下哪位?”

赫连云天也不隐瞒,“某乃左玄甲军领军将军赫连云天,眼下在兵部尚书苍宣侯赵相治下。”

“可有官信?”

赫连云天并未曾携带官信,只好着人拿出了装在马兜中的烈日战旗,飘展开来,制式却与营中悬挂旗帜并无二致,只不过颜色为黑而已。

“临时起意,是以并未携带官信。但大唐这烈日战旗足下总该认得!”

那小校只一眼,便就知道面前这群人货真价实,的确就是令长安府军好生羡慕的西北边军。这些人装备好,伙食好,薪俸高。传闻玄甲军更是千里挑一,普通军士月俸直追长安折冲府都尉。只不过编制少,只有区区三千人的体量。若是外招,便不来长安上番,就去西北打蕃狗又有何妨?

于是那小校立时恭敬起来,连忙令人撤开拒马,迎上前去,“将军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赫连云天脸上挂着笑,道:“替赵相打个前站,他随后便到。”

“赵相要来?”那小校回头看了一眼方才示警的哨巡,这假传军情,险些伤了贵人,你两个回头定有好果子吃。那二人见军头脸色不好相与,互相看了一眼,心中直犯滴咕。却听那群人的身后忽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生得极为俊俏的后生,穿着三品紫色朝服,踱步而上。他身后跟着两位绯色朝服的官员,其中一个还是熟人。

“张军训!”那小校连忙施礼,张宏笑意盎然,“哎呀”一声,走上前来,“营中军士不错,良生你也不错。来,见过赵相。”

那叫良生的小校早便知道这俊俏后生的身份,朝中这年岁能穿紫袍的,前几年还有个凉王,他如今在西北,眼下长安京师中,只有赵正赵元良了。

这赵正是何许人也?军中丘八大概只能用服气二字能形容了。如今大唐军营中,谁不知道西北边军善战,西北将领更是人才迭出,传闻一个平凉里,便有一人定安西的赵元良。他水淹下约茹的战绩,更是传得神乎其神,比之那挥斥方遒,豪借东风的诸葛孔明都不遑相让。而且他身边更是勐将如云,有传四大家将的,有传八大金刚的。但无论数量,从这群人中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一身功勋,足以震慑一方。

《诸世大罗》

“赵相!”

众军士情不自禁,纷纷行礼。赵正见他们身上甲胃不齐,精神面貌比之前所见的慵懒却是改善许多,想来方才那一刺激,调动起这些人的积极性了。这荒郊野外,无人管辖之所,能保持此等战斗风貌着实不易。

他伸出手去,“弓来!”

良生一时不能会意,赵正呶了呶嘴,“方才你们射箭的弓,拿来与我看看。”

便有一名弓手,双手奉着手里的弓,赶了两步举上前来。赵正抄过弓,端详了一眼,普普通通的一张步弓,一眼便能知晓,力道不过八斗,他张了张弓,摇了摇头,对赫连云天道:“算墨宣县子命好,若用的是一旦二的步弓,你焉有命在。”

“那是!”赫连云天微微一笑,是方才大意了一些,未着甲冲得太快。

良生脸色潮红,告罪道:“是某不识贵人,险些误伤。”

赵正笑笑,“不怪你,是我与他打了赌,要试试你等的戒心。”

他把弓还给了良生,抬头看了看天,接着道:“冒昧造访,便就在你处吃个午食吧。”

“这……”良生有些为难,军营中吃的虽然不算差,但做工粗糙,都是大碗大桶子,想临时去调理一些小菜,那火头也没那本事,正自犯难,赫连云天说道:“赵相不比寻常达官贵人,他出自军伍,自然也知军中伙食粗糙。你也莫要担心,你等平日里吃甚便上甚,有甚便吃甚!”

良生这才放下心来,说道:“那还请赵相移步营内稍候,某这便就去安排!”

“甚好!”赵正端着手,乐呵呵地笑。

他这表情亲和有力,加上人长得好看,众军士心中也轻松不少。心中不由纷纷暗想,今日也不知是何方菩萨显灵,竟是有此等福分与堂堂相公同堂而食。他们整理甲具,脸上也逐渐笑了出来,眼见身边下马整齐路过的玄甲军,那发亮的绸缎衣裳,那鼓鼓囊囊的甲兜,那柄长刃亮的拍刃,雪亮锋锐的马槊、装在弓韬中的铁胎马步弓,那上了玄色漆色的漂亮羽箭,一时口水不住地往下流淌。

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前去,试探性地问道:“兄台,你们都是凉州兵吗?可还要别处的人?某老家也与河陇有些关系,能否迁入你们河陇军?”

那人栓好了马,看了那问事人一眼,脸上浮现出骄傲,又有些耐性,“河陇边军原本脱胎于河陇府军。若要迁入河陇军,须得有河陇户籍。且你等身份,还须有折冲府的调函……”

赵正便在远处,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去。赫连云天呶了呶嘴,示意玄甲军们好好说话,莫要有高人一等的心思。大唐看重武勋,军中丘八向往河陇也是人之常情。往年征战,各地府军都有抽调,只这次河陇军力强盛,是以暂时还不需要别处府军支援帮手。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发展下去会如何变化,到时若是还须京畿、关内府军驰援,那时大家就都是一口锅里刨食的兄弟。

校场营中原本就已在准备午食,良生还想让人去林中射几只野物加加菜色,但其时已然不太赶趟。于是只好将后日中秋准备的活鸡宰杀了几只,丢给火头料理。那火头心里滴血不已,埋怨道:“军头这是不过中秋了?”

“没了再买嘛!”

“哪还有钱呀!”

“我不是还有例俸么?都拿去贴了!”

“你那几文钱,够买几只鸡呀?赵相都说了,平日吃甚便上甚。”

“那是赵相!赵相!李老头你是不是不太省得,当朝宰执,三品大员是什么意思?”良生蹲下,帮着他一起拔毛,一边拔一边安慰,“咱军训营平日里难得来个贵人,这还是咱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况且,他还是咱口传的军中神人。这鸡,你说该不该给他吃?”

那火头气呼呼的,“他是堂堂相公,锦衣玉食,还缺咱这几只鸡?可咱缺啊良军头,良队正!”

“嗤……”良生笑了出来,回头看了一眼外边,回头道:“统共也就二十几头人,叫个甚队正!回了凤翔,还不照样你耕你家的地,我耕我家的地。”

“今年不考了?”那火头问:“你不是说今年好歹再考一回么?”

良生拨开两手的鸡毛,一屁股坐在地上,摇了摇头,“想考,只是没个介引。朝中取官,家世极为重要。如我等这般,如何与那些衙内去比?”

“又不比诗词歌赋,喝酒逛楼子。比的是刀弓箭戟,马战步战,策略应对,这些你不比他们强?”那火头侧眼看看门外,附耳道:“我这昨日酿了一坛酒,回头你给张军训送去。好歹让他帮回忙……”

良生侧目而视,“你藏粮食了?”

“不是我藏……”李火头道:“我藏什么粮食?这是弟兄们省下来的口粮,我拿去兑了些稻米,一番心思,你莫要打岔!”

良生听后,眼眶瞬时便湿润了,脸上也戚戚然,抹了抹嘴角,“我平日里那般对待弟兄们,他们竟肯为我省一口吃的。”

“莫要使脸子!”李火头推搡了一把,道:“咱们这队人,两年一轮换,若是不病死饿死,一直要轮到六十岁。谁也不知下两年,咱就轮去了何处。若是河陇打仗没个准信,说不定还得派咱去吐谷浑。没这身本事,咱这些丘八,谁能活得下来?我是没几年了,可外边这些弟兄,哪个不是上有老,下有小。你这般对他们,他们心中焉能不知好歹?左右这军训营也是闲来无事,不操练军阵,难不成每日晾蛋、混吃等死?”

说着,他便又从一旁的柴草垛中摸出几个蛋,“你既是要送好吃食,这几枚蛋也一并煮了,送与这些官家吃吧。”

“这蛋又是哪来的?”

“这几只鸡下的。”李火头往灶膛里添了一把柴火,道:“去吧,我这不须你帮手。你去陪着外边的官家们,让灶生他们来两人足矣。”

……

军训营中的伙食团并不大,一间简陋的木屋,几张条桌、一只四脚木橱便是全部,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玄甲军众人都出生苦寒,倒是没忘本,几人围一桌,便就满满当当。

每张桌上一个看不出年岁的藤框,框里装着几只看不出成色的糜饼,一木盆菘,一木盆黑乎乎的醋汤。

没了。

赵正看了一眼那飘着粗布条子的醋汤,眼泪都险些掉下来。

这玩意他是喝怕了。唐军没有方便军粮,更没有压缩饼干、浓缩汤料。日常补充盐分,一个靠豉饼,一个靠醋汤。豉饼就是用酿过酱的豆豉加盐研磨,揉搓成饼晒干,吃时掰下指甲盖大小的分量,或冲汤而食或就饼而食。醋汤的原料便是粗布浸润老醋,而后晒干而成,一般涌来煮汤喝。比起豉饼那又涩又苦的味道,醋汤虽然更容易接受,但喝多了,胃里就一个劲地抽抽。

于是赵正拿起一块糜饼瞧了一眼。

干巴巴的,粗糙地很。像是加了极大分量的糠,一掰开,碎一地。

他丢进嘴里尝了尝,拉嗓子,比平凉的糠饼还要难以下咽。于是皱了皱眉头,看了看身边的赫连云天。

赫连云天接过尝了一口,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这滋味还行。”

张宏见赵正眼里有疑惑,便脸生歉意,“赵相,军中吃食便就如此。赵相莫不是吃不惯?”

他心里也起疑,似赵正这身份,是从平凉里这等乡下地方爬起来的泥腿子。前几年河陇饥荒,他大概也是挨过饿的。而且从军这多年,他总不该连这东西都吃不惯。

他哪里知道,赵正当年是领着全村人打鱼换粮食,虽说都是吃糠咽稀,但那日子毕竟没过几天。平凉富起来的速度太快,都没让他的胃反应过来。往后虽然从了军,但一直未曾领兵作战。左右武卫的伙食也比长安府军的好太多,日常小米菜粥伺候,就算吃糜饼,那糜中的原料,也阔绰许多。那是炒熟的碎米、碎麦粒研磨而制,就算加糠,也不似这般。

后来他送开乐公主西行,军中伙食就更没得说了。进了草原,三天两头一顿小烧烤。玄甲军右武卫,哪个不是河陇财政支出大头?饭团子、蒸面馍一顿接一顿,何曾遭过这样的毒手!

“赵相,还请坐下吃喝。”良生端着一张胡登,递了过来,赵正摆了摆手,“不用,该怎么吃便就怎么吃。只是,军训营在长安,弟兄们平日里也就吃这等粗食?”

良生见赵正眉头紧锁,心中也是一咯噔,“尚有炖鸡,还请赵相稍候……”

他看了一眼张军训,张宏听见还有鸡,暗道这货还算识体,一颗吊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嘴里催促道:“赶紧些!”

可那鸡总共也没几只,往赵正这桌上盛了满满一碗鸡肉,其余玄甲军几桌也没几块肉可吃,只有汤色尚可。而军训营的军卒们,便是连鸡汤都没有。

看着那些军卒们眼中流出的馋肉神色,这饭还能吃得下去?

他知道府军的成分,也知道这年头普通人都吃些什么。但他显然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隐约便要中兴的大唐,其实过的仍旧是吃糠咽稀的生活。

这可是长安!

帝国京师,天子脚下!

那张宏见那鸡汤鲜亮,肉色洁白,暗道这顿饭,总算能让赵元良吃好了,于是笑道:“赵相,这良生,其实人挺不错的。”

“知道了。”赵正舀了一勺鸡汤,盛进一只仔细洗干净的瓦碗中,细细一品,味道中规中矩,要说多好喝不见得,但却是他在军中喝到的最好的汤。

“都吃吧!”他看了看周围,众人直等着他动手,便就开始盛汤夹菜,吃喝起来。赵正将他掰开的糜饼沾着鸡汤吃完,然后吩咐郭霍,“回头以兵部中秋犒赏的名义,采买羊一只,送来。”

“唯!”郭霍跟着赵正吃了这顿饭,一时也是稍有不适。于是放下了手里吃了一小半的糜饼,掏出纸笔写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