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23、二月初二龙抬头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二月初二,循例朝会。

从良淄赶到长安,须在辰时朝班上朝前进入宫城,加上天黑路难走,这便要起个大早。赵正一晚上没睡好,三更天便催马上路。赵硕送了马车,也送了车夫。但凉王府的车夫不一定情愿住在乡下,赵正也不是个喜欢勉强的人,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将车夫们都打发回去了。

今日赶车的是许庄头的傻儿子许聪,别看人傻乎乎的,但赶车技术确实不赖。赵正斜躺在铺了厚厚垫褥的车内,不觉得颠簸,只是这晃晃悠悠的总是想打瞌睡,可这车里说实话并不安逸,空间小,连腿都深不直,脑袋枕在车厢板上,一晃就能撞得头冒金星,太遭罪了。

赵正暗道下回说什么也不坐车了,他宁愿晚起一个半时辰,骑马上班。或许一身灰土,满面风尘,上朝难免有些失仪,但也好过这鸡都不叫的时辰就要起床挣命。此时春天还好说,冬天呢?

可一想,骑马其实也不是上策,天黑马跑不快,遇到沟沟坎坎的容易马失前蹄,耽误上朝事小,万一把自己摔回现代化了事情就大条了。而且冬天骑马,都不敢细想,想想就觉得浑身发冷。

赵正暗自叹了口气,左右都不方便,看来也只能去长安买处宅子,上朝前一日提前到,第二天不至于如此狼狈。

“侯爷……”坐在车辕上的许聪吃吃地笑着,递进来一个油纸包,“吃。”

赵正心说这什么时辰,哪有心思吃早饭,于是摆摆手,“你自己吃了便是。”

许聪嘿嘿嘿的笑:“阿父说,过了阿团,就能吃朝食了。侯爷不吃,聪儿也不许吃。”

赵正掀开车帘,只见天色仍旧黑暗,此刻该是一日当中最黑暗的时间,伸手不见五指,只有车头前两盏气死风发出的荧荧之光,牵马踱着步子,“嗒嗒嗒”地清脆,车轮子在身下咕噜噜地滚动,小石子被车轮碾压,发出“波波”的声响,弹了开去。

“聪儿,这阿团是良淄庄的吗?”

“曾是。”许聪拿着油纸包,道:“聪儿小时便在阿团长大的,后来随着阿爷走了好远的路,就没见到过阿团的春麻了。再后来,阿爷便不许我来阿团玩,也不让我见春麻。可我还是偷偷来过,在一处都是土包包的坳坳里,他说春麻就住那,我找了好久,也没找着。”

“春麻是个人吗?”

许聪摇头,眼神里洋溢着幸福,“春麻是最好的人儿。”

赵正一时感怀,“聪儿你今年多大了?”

许聪伸出几根手指头,弯了直,直了弯,随后笑道:“三十了。”

赵正挂起车帘,接过那油纸包,打开才发现原来是几张胡饼。他掰了半张递给许聪,“吃。”

许聪摇头,“侯爷吃!”

“好!”赵正点点头,又拿起方才撕剩下的半张,一口咬了下去。

许聪见赵正先吃了,便“咯咯咯”地笑,一边笑一边往嘴里塞着饼。

随着天渐渐地有了些光亮,马车也越跑越快。到卯时四刻时,恰好也到了长安城南门边。

进城前,许聪在车驾两侧挂上了“苍宣侯”的灯牌,守门的千牛卫军士只看了一眼那灯牌,便恭敬地放了行。马车在人来人往的朱雀大街上径直行驶,官车当道,百姓退避。贩夫走卒们在车马两侧肃立,开了门的临街商铺里,见惯不惯的店主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眼见是“苍宣侯”的车,一时有些疑惑,不知长安城什么时候还有了这个名号的官车,随即便忽然恍然大悟。

这是上护军的马车。

见沿途百姓纷纷避让,站在路旁投来崇敬羡慕的目光,赶车的许聪也觉得脸上有光,咧着嘴笑得十分得意。

朱雀大街是长安的中轴线,道路宽敞,可并四车共行。是以从南门抵达城北的宫城,也不过二刻时光。在永春门外,许聪停好了马车,赵正进宫城议政,他便在马车旁掏出盐巴来喂马。

赵正嘱咐道:“聪儿,你就在此地等我,不可乱跑。”

“是,侯爷。”许聪小心翼翼地提了提袍子,他今日穿了阿娘为他新裁的衣裳。虽然不过只是一身圆领袍,但像模像样地还戴了个新幞头。庄户人家如此打扮的可不多,为了今日,老许头也算下了血本。

赵正见许聪专心伺候马匹,于是放下心来,抬步进了永春门。

等过了安检,进了恭礼门,还未到待漏院时,却见赵金玉已经等在了外面。

“元良你可来了。”

“出什么事了吗?”赵正一时疑惑,自打来了长安之后,还从未见赵金玉如此慌张过。

“安国公!”接连有来人向赵金玉行礼,赵金玉胡乱推了推手,敷衍完后,拉着赵正到了墙角,“圣人发病了。”

“圣人的身子一向不好,发病了也没甚奇怪的。为何你如此慌张?”

“这病来得快,也来得急!听高内侍说,早上起身时还好好的。谁知用膳时忽然就大咳了几声,便倒地昏厥过去了,此时还未醒!”

赵正吃了一惊,赵玔的身体是打仗打垮的,一旦倒下非同小可。关键是赵硕还在长安,圣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太子若是当场发难,凉王插翅难飞。

“御医怎么说?”

“痰症复发。”赵金玉道:“郑相已去了内庭,嘱咐我在此等你。”

“等我作甚?”赵正奇怪道。赵金玉说道:“嘱咐我莫要让你进殿,一旦圣人有个三长两短,你须得立时陪同凉王返回河陇,以防不测。”

“那不扯澹么!”赵正心里咯噔一下,自己拍拍屁股走了,达念呢?她还在良淄。若是和凉王一同逃跑,太子拿了达念,用脚指头想都会发生什么。

“元良放心,良淄我已派人从东门去接了。一旦有事,你们便在城南汇合。凉王也已知晓,只是他目前仍在甘庭殿,一会我去看看情况,再劝他早做打算。”

赵金玉拉着赵正往外走,赵正走了几步,忽然觉得不对,他停了下来,看着赵金玉。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怎么不走了?”赵金玉急了,“此事万分危急,太子的龙武军得到消息已在整装,随时入宫。”

赵正皱眉,犹豫了片刻,断然道:“不能走!不仅我不能走,凉王也不能走!”

“怎么说?”

“圣人若是驾崩,太子便是名正言顺新皇。我与凉王在和河陇起兵,那便是造.反。师出无名,十分被动。届时天下必群起而攻之,没有个十几年安稳不下来。河陇前有太子,后有吐蕃,难免腹背受敌,仗怎么打还两说,关键是眼下不仅你嫂嫂在长安,你与琳儿、怂娃他们也在。我走了,你们必遭屠戮。”

“这什么时候了,你还想那许多作甚?”赵金玉道:“只有你与凉王回了河陇,平凉才不致群龙无首,吉利他们才不至于冲动胡来。而凉王性情温和,持重爱民,未来定是明君。为了大唐将来,牺牲我等又算得了什么?况且我如今已是安国公,只要有周旋余地,太子也不敢对我太过分。”

赵正定了定神,面对大义凌然的赵金玉,还是摇了摇头,“我先去见过凉王。”

“你怎就如此固执呢!”赵金玉压着嗓子,差点骂人,“你去见与我去见有何区别?”

“稍安勿躁!”赵正料想皇帝不急太监急,凉王若是有跑的打算,他早跑了。他能留在甘庭殿,那便是说他未曾想跑过。他若是不回河陇,赵正自己回去了又算什么?自己起兵?那不是自掘坟墓,自寻死路?

大唐虽然凋敝,但边塞军将仍旧善战。不说剑南黔中,尚且还有安南、安东都护府在。河陇军力是强,可也强不过天下民心。赵正独自起兵没有借口,就是谋反,若是败了,平凉系所有人,都将被推到屠刀之下。而且那时天下大乱,再无宁日。赵正就算是天命之子,扫平寰宇也要穷尽一生。

太累了,而且得不偿失。

“走啊!”赵正拉了一把赵金玉,“去甘庭殿!”

赵金玉气得直甩衣袖,跟在身后骂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赵正回头,问道:“安郡王就教了你这?”

“安郡王教我,莫要轻易放跑你赵元良。”赵金玉气道:“说你若是辅弼之臣,定是尽心竭力为凉王考虑。”

“哟,此时不喊阿爷了!?”

“我阿爷在平凉!”

赵正道:“安郡王就没有教你,这长安城里还有什么可用之兵?”

“那是谋反!”赵金玉道:“长安城不是我阿爷的。”

“你这是谋反,我回河陇就不是谋反了!?”赵正反问道:“左右都是谋反,怎么你不釜底抽薪,带人直绑了太子,逼圣人退位?一不做二不休嘛,没差。”

“赵元良,你欺人太甚!”赵金玉紧赶几步追上了赵正,见赵正在笑,赵金玉一时便愣了。

“元良,你不会是想……”

“太子在甘庭殿吗?”

“我走时尚在。”赵金玉更急了,“你莫冲动啊元良。龙武卫人多势众,你不一定能占上风!”

赵正心说富贵险中求,与其花费代价跑回河陇去谋反,落个身败名裂兵败族夷的下场,真就不如当场擒杀了太子。

主要是省事。

不是他不愿意从长计议,主要是条件他不允许。赵正也想慢慢算计,如下棋一般给足耐心,但若是圣人他死得不是时候,有时冲动一些比任何办法都好用。

赵正打定了主意,与赵金玉一前一后两人共同去了甘庭殿。一路上宫奴侍婢们着急忙慌,连行礼都没了数,见了苍宣侯与安国公也顾不上周全,来来回回只顾完成上头交代的琐事。

两人竟是一路无阻,直到甘庭殿外,一队执金吾拦住了去路。赵金玉出示了圣人御赐的金鱼袋,“见鱼袋如见圣人!”

那带队的执金吾营正瞧了一眼,脸色虽然无异,但眼神闪烁了一番,点点头,拱手道:“安国公、苍宣侯,圣人病急,还请莫怪下官为难。只是苍宣侯进了这殿中,便不能再随意出入了。”

赵正点头,“该当如此。不知郑相有何吩咐?”

那营正道:“郑相只命在下封锁甘庭殿,除安国公外,其余人等一概不得出入。至于其余事由,某却不知。”

“有劳了!”赵正推了一把赵金玉,走走走。

赵金玉见执金吾脱去了平日里穿着的仪甲,此时穿的是铁质札甲,手中兵刃似乎也换了一批,心中不免起疑,他看了一眼赵正,正好赵正也看了过来。

赵正侧着脸,道:“安郡王就没与你交代这宫中事宜?”

“尚未,只说若遇此事,我与郑相二人一个稳内,一个稳外。”

“你又是如何稳的外?”

“你进宫之前,我已封锁了消息,朝臣中眼下还未有人知晓圣人病重。”赵金玉道:“另外,今日轮值的监门卫军士,全部待命,护住宫城。”

“那不就得了!”

“可我不知监门卫是听郑相的,还是听太子的啊!若他们与龙武军坑壑一气,这不就败了么?”

赵正转头,对着远去的执金吾呶了呶嘴,“那不还有他们么!内城五百执金吾,还拿不下一个太子殿下?”

赵金玉“嘶”一声,心道你怎能笃定?若果真如此,那郑相为何还要让你陪凉王回河陇?“那万一执金吾也是太子的人呢?”

赵正并不回答,心中说如果是这样,那大家都别玩了,一起死就好了。

以他对安郡王的了解。这老狐狸就算归西了,在朝中也必留一支力量为后手。安郡王说,圣人有意重立凉王,如果是真的,那圣人把北府六军交给太子,也一定有他自己的打算。

又或许,这事,他原本就是与安郡王共同的谋划也不一定。

赵正带着这猜想到了甘庭殿,内侍监高隆盛听见内侍宣禀,一脸焦急地连忙迎了出来。

“安国公,苍宣侯,你等怎么来了?”

赵正推手行礼,“高内侍,河陇暗线急报,下勇武军在四水军阵集结,蕃军五月将有异动,我特来禀报凉王殿下!”

“紧急军情?”

“眼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紧急的军情了!”赵正给赵金玉使了个眼色,赵金玉“嗯”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心中暗道好你个赵元良,撒起谎来竟是滴水不漏,嘴上却说:“正是,高内侍还请向凉王通禀。”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3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