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91、烫手的战功,稀烂的牌局。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0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将佛像装上披红大车,以牛马牵之。顺龟兹古城城墙下打扫一新的街道,绕城一周。沿途百姓穿上最好的衣服,手指沾着怀里抱着的瓦罐中的水,弹向佛车,以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牛羊成群。

佛车后跟着乐车,车上的龟兹乐师奏拉着古老舞曲,混杂着中原、西域、吐蕃、天竺、大食的各种韵味,曲调欢快悠扬。

佛车吸引了全城子民,孩童们疯跑不已,年轻的女子蒙着面纱,戴着头巾,三五成群,眼带笑容。颤巍巍的老人们拄着拐杖,在搀扶下也跟着人流向都护府而去。

冬日的阳光温暖,天山上吹下来的寒流被高墙阻隔。在佛窟中各式神佛静谧的目光下,围长三十里的龟兹城终于又恢复了往年的欢乐。

赵正亲自操刀,宰杀了一只肥羊,他将羊头高高挂起,披上了红绸。他当着全城人的面,高声宣布:“行像开斋,安西同庆!”

右武卫打开了羊圈,战马驱赶着羊群,手中马鞭落下,在空中发出了“啪啪”的声响,受惊的羊群四处奔散,没了羊圈的约束,便往人缝中、屋落间、大街上、小巷里窜。人群顿时就沸腾了起来,女人顾不得矜持,拽着羊尾巴就要拖走,却被一个更加壮硕的女子将那羊拦腰抱起,直往自家跑去。

女人叹了一声气,转身又看见一只羊往自己脚下钻来,于是用裙摆一拦,招呼刚不到十岁的儿子,一人拽尾巴,一人抬脑袋,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将那羊扛在了肩上。

赵都护有令,行像节当日宰牲,散落羊群,任由百姓捕捉。

一时间,满城皆炸。

龟兹男丁大部分都已充入军队,留下的老弱妇孺如今是赵正的心头大患。这些人当真能吃苦,为了供应军粮,十几年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刚入城那会,被困了大半年的回鹘大军带走了最后一些军粮,给赵正留下的一城嗷嗷待哺的安西子民。

不过好在在下约茹缴获了不少粮食和牛羊,赵正按战时管制每人定量补给,倒也能撑上一些时日。乞力柔然也调了庭州一些粮食牛羊,给赵正补充仓廪,眼看腊月寒天,总算能让龟兹过上一个好节。

玄甲军入城时,被人弹了一身的水。眼看与疏勒、于阗等镇死气沉沉不同,龟兹的行像节如此热闹,赵吉利嘴都笑咧了。暗道还是元良会过日子,到哪哪兴旺。

他与梁珅两人按了赵正军令,将玄甲军挨在右武卫身侧,置于城中营内,赫连云天规划营区,胡一道去领军粮,曹荣带人打扫浆洗。

赵正锅里的肉刚好炖烂,两人就一齐前来拜见,披着甲胃,风尘仆仆。

“卸了,路上都不穿甲,怎么进了城反而还穿甲呢?在我面前摆甚?显得你两个劳苦功高?”赵正拿着酒,厌恶地道。

于是赵吉利与梁珅大笑两声,仆人们上前帮忙,开始卸甲。赵吉利打量了这屋里的陈设,倒是简单,一张桌桉一张榻,一副盔甲架子,一扇墨石屏风,除此之外,再无长物。

“你这个都护,过得还不如放养的牧民啊?”赵吉利转着圈挖苦,“稠呢?幔呢?帐呢?弄副羊皮舆图摆着看也好啊!这不显得你赵元良带兵打仗,为国为民嘛?”

“闭了你的鸟嘴,坐下吃肉。”赵正舀了汤浓肉烂的羊肉,递给了两人。梁珅没客气,先吃了两大块羊肋肉,末了喝了几口羊汤,抹了抹嘴角,才开口说道:“有些事扎子里说不清楚,须得当面禀报。”

话音未落,罕拿端着一条盘果子进了屋来,“二位将军,尝尝。”

赵吉利斜眼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赵正,那意思是说这位好歹也是个王子,你把他当下人使唤?赵正笑了笑,没说话,让罕拿自去歇息,不用管他屋里的事。

“你们都走了,我身边也没个识字的人。三王子一直说要跟着我,我就留着他在身边,权当做个录事参军。日后我打算让他领西洲军务,你两个没意见吧?”

赵吉利嘿嘿嘿地笑,“瞧你这话说的,搞得好像我就识字似的。”

“说正事!”赵正收起了笑容,道:“于阗如何?”

“太远了!”梁珅说:“从龟兹到于阗,不抄大漠近路,月余!鞭长莫及。是以接到你的军令之后,我们就带队回来了,只留了二百民军。其余两千四百人,驻了莎车。”

赵吉利补充道:“那些个地方是真的比以前的平凉还要穷,我以往是不知,那鸟地方一入冬,又冷又苦,要吃的没吃的,要人没人。我就不知道,要那地方作甚用!要我说,莎车以南,都不要了。咱胃口也没那么大,这么大的地盘,我们怎么守得过来?”

“于阗不能丢!”赵正斩钉截铁地回绝,“于阗虽然远,但那是南下高原的前沿。安西大军远征吐蕃,于阗便就是支点。吐蕃人下了高原,拿了于阗,也能作为北上疏勒的跳板。不过约茹人此战损失太大,尤其上约茹,怕是十年内都无力再战。”

梁珅点头,道:“可上约茹没人了,象雄就能补进。于阗仍然是座危墙。眼下我们手里没有多少兵力,守于阗不如守莎车。只要守好疏勒门户,他们就算想要打,也要跨过半个安西来,对我有利。”

“你们自己定吧,我不干涉。”赵正一想也是,如今大局已定,约茹无力回天。就算再开战,怕是也要等上数年。于阗只要象征性地驻扎即可,一旦有事,仍旧以疏勒为重点。此时莫说南征高原,他带着安西人过日子都觉得度日如年。

不算西线几个重镇,就算上龟兹、焉耆、西洲、尹州,这几处如今有民八万。这八万还大多都是老弱,自保尚且捉襟见肘,全靠一丁点粮食勉强湖口。眼下最紧迫的,是要垦荒开地,种粟种稻。

更别说战乱更加严重的西线,就疏勒几个城池,连年打仗,唐军来一波,回鹘人来一波,吐蕃人再来一波,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何等艰难。

安民抚民是战后的关键,不能让百姓流离失所,也是为了站稳安西的脚跟。

人都没了,他赵正这个都护还要怎么当?

但苦于没有劳力丁口,靠这些老弱病残一年又能有多少粮食入帐?

赵吉利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只挤眉弄眼,问道:“按说此次元良运筹帷幄,收复安西功劳甚巨,朝廷这回又赏了你什么爵位?至少得是个县公吧?我怎么就听说这回你什么也没捞着,就只升了个无关紧要的都护?”

赵正“嗤”了一声,没吭气。梁珅却道:“这事在军中传得也广,远在于阗时,玄甲军都在议论。不过我觉得,这是福,不是祸。”

“不说这个事。”赵正闭口不谈。朝堂的嘉奖敕令来之前,凉王赵硕就已经给他写了信。信中说,陛下认为安西象征意义高过实际意义。安西开疆远没有安抚回鹘来得重要。如今回鹘新汗继位,朝政把持在国母乞力柔然的手中。其中如何处理大唐与回鹘的关系,至关重要。

不过有战必有赏罚,行军打仗均以功过论之,否则难以服众服军。是以,朝中商议决策,着赵正重建安西都护府、军,并升安西都护。至于爵位,则不再进赏锡。赵硕猜测,这也是圣人为了平衡凉州与安西的关系才审慎做出的,未必是为了打压军功。安郡王知悉后也表示赞同,认为赵正升迁过快,容易物极必反,遭到太子一脉暗中调理。是以凉王殿下让赵正莫要心灰意冷,等再建奇功之时,一并升赏。

其实赵正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对他来说,当初在铁门关放水那一刻时,他便想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旦大赏,他便要成为朝堂的焦点。他还担心若是封赏过为厚重,远在凉州的凉王会不好自处。毕竟凉王也只是与苏毗人战和,而他却是灭了上约茹,击溃了下约茹,且花费颇小,效率奇高。

朝中便就有这些长舌妇,亦或是有些心怀不轨之人,喜欢拿着两件事情相互比较,捧高踩低。

凉王对平凉对赵正都有恩,赵正还指着凉王对平凉照拂。若是在这些事上让凉王尴尬,他宁愿不要这些军功。

不是他不信凉王,而是他不敢太过信任人心。

圣人低调处置,对他来说反而百利而无一害。做官总有做到头的时候,他赵正可以说已是平步青云,如今再为这军功争讨,属实没有格局。而且朝堂说的也对,收复安西的意义在势而不在形,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回鹘疲软,损失惨重急需恢复。而安西过于复杂,民心不一,没有大量唐军托底,它成不了大势。

而其时此时的安西,真正的大唐军队不过仍旧几千人而已,自保都难。而想统合这几十个古国自古便存在的复杂民情,没有个几十上百年的努力,又谈何容易?

特别是这几十年的战争,打得人人都没了对大唐的归属感。

这也是赵正如今处境尴尬的现实,带着安西人民载歌载舞还行,打仗?算了吧,还是得靠回鹘。

赵正转身拿出了两卷公文,递给了赵吉利与梁珅,“这是你们的赏功敕书抄本,吉利!”

“嗯?”赵吉利一时措手不及,使劲地在裤子上搓了搓油乎乎的手,接过了那公文看了两眼,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识字,于是一脸茫然地看向了赵正。

赵正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子爵!”

“子爵?”赵吉利一脸吃惊,梁珅也吓了一跳,连忙打开自己的看了一眼,好家伙,县伯,连升三级,爵位直奔四品而去。

“这个……”梁珅哈哈一笑,“这就唐突了呀,元良!”

“少废话,喝酒!”赵正端着酒碗,“大唐赏功是真大方,不过你两个左右了西线大局,功不可没。此功当赏!”

赵吉利仍然不肯相信,两眼一眨,问:“莫要诓我,真的赏了我子爵?”

赵正点头,“子爵,宁远将军,如假包换。就比梁守道的定远将军矮一级。”

“与游击将军比呢?”

“你爹的游击将军是从五品下,你是正五品上。”赵正笑眯眯的,眼看赵吉利就瘪着嘴,要落下泪来,梁珅连忙转移话题,问赵正:“元良你呢?好歹也升了都护,就算不赏爵赏勋,散衔也该升一升了吧?”

赵正笑笑,“怀化大将军,不太值钱的正三品。”

“哟——”两人一齐起哄,“穿紫袍了呀……”

赵正哈哈大笑,咱又不上朝,打仗又不穿朝服,你就看看眼下,哪里还有紫色的布片?哪怕一匹?

三人其乐融融,赵吉利一时高兴,便多喝了几碗。然后四仰八叉地躺在赵正的榻上,睡了个混天暗地。梁珅交接了玄甲军,交还了鱼符。便拿着赏功敕书去召集细作暗线,按赵正的吩咐,盯死吐蕃约茹和象雄。然后便就要寻个日子,回凉州述职。

赵正没有留他,这等临时工招之则来,挥之则去,是他用得最顺手的。梁珅与他来说,虽然不姓赵,但也如同手足,日后要仰仗他的地方,还有许多。

只是胡三大重伤,是此役赵正心头最大的缺憾。那一矛捅进了他的肺里,恢复起来难上加难。乞力柔然虽然招来了庭州最好的巫医,但对于胡三大的伤势也爱莫能助。日后想要再引弓搭箭,怕是奢望了。

赵正望着赵吉利熟睡的身姿,暗自叹了一口气。他走出门去,看了一眼身后的天山。那山后,赵大柱仍在庭州,带着一千右武卫拱卫开乐公主,并与乞力柔然一道,处理西洲叛军之事。朝廷对他的封赏,也仅仅只是因为护卫公主劳苦,在散衔上升了两级,寸功无勋,被赵吉利拉开了不少距离。

不过亲兄弟不在乎这细枝末节,只是此时算来,赵正身边的亲弟兄已是天南地北。

这战功,他烫手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6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