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95、神仙打架,伤及无辜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从两个竖井相对开挖,土方用吊篮运至井上,筛出来的碎石子和大块的片石被用作工程用料,加固明渠。每掘进十丈矫定掘进方向,人在井下阴冷潮湿,上了井后喝汤药加保暖,三百人用了十天,掘出了第一条联通暗渠。

赵正下井验收,只见那狭窄的渠道,被山石限制,阔处能行走站立,窄处却只能容一人弯腰爬过,井内水深没膝,冰冷刺骨,从竖井顺着泥阶爬出时,赵正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

这工程做完,挖渠的大多数人都要短命。

“怎样?”赵吉利端了一碗热水,递给了赵正,赵正摆了摆手,道:“工地的条件有些苦,给他们多调些肉食,钱不够我来想办法。汤药也要多准备些,祛湿固本的。底下阴寒,多加轮换。每人每日在井下不得超过两个时辰,违者监工斩首示众。”

“这也太严了吧?”赵吉利见赵正一本正经,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每处井下只一人挖掘,数人清方,相互间轮换。这要是整组频繁轮换,什么时候才能挖完这一百多里暗渠?”

赵正叹了一口气,叉着腰看着那群对着竖井跃跃欲试的杂奴,道:“积些德吧,这些人日后便也是安西的众生。”

“那听你的便是。”赵吉利找来会写吐蕃文的文书,将赵正的军令写成施工标准备注,至于技术上的要求,早由赵正亲笔写成,如今只要译成吐蕃文字,便就能抄写誊录,发放到各处工地。那文书本就是从俘虏中挑选出来的,毛笔沾着墨,一丝不苟地一字一字记下。

每日肉汤三两,肉块一两,糌粑男八两,女六两;粟米男四两,女二两。井下作业者,加肉二两……

伤热症者休三日,轻病者井上整理土方,监工不得令其下井作业。因工伤者,送龟兹疗伤,愈者补足钱银再送工地。残者,应循分工原则,做些力所能及的杂务。工程完毕后,赏田三亩,钱两贯,以度生活……

那文书抄着抄着便默默地流下泪来,手里颤抖,毛笔都握不稳了。没过几日,各工地营便收到了整理成册的施工文书和施工标准,以汉、鹘、蕃三语写成。对文书和标准中的要求,无论是监工亦或是俘虏,都必须人人熟知,都护府专人考核,随机抽问。对标准或要求不熟者,不分亲疏,杖二十,因杖伤不能作业者,扣除相应工钱和许下的田亩。

监工营无论唐鹘,克扣粮秣、不足量发放者,罪问首要,轻者撤职查办,重者斩首示众。

一时间,各营不知该如何自处。

乞力柔然调来的汗庭军两千人,第一个月便被赵正撤了六个将左,斩了十二个军左。回鹘人不服气,一纸诉状递到了庭州,要向可汗讨个说法,结果却被乞力柔然以伤军纪、不服调令的由头,斩了始作俑者。

消息传到都护府,赵正脸上却没一丝波澜。

这是乞力柔然欠他的。

他也老早便告诉了这女人,要想在安西站稳脚跟,就要摒弃唐鹘之别。安西军的重建,回鹘人也是主力,到时候的龃龉更多,龌龊更大。若是弹压不住,大家不如趁早散伙。

这次调用了一万余俘虏,分大小工地二十四处,各营监管看守便要近三千人。若是没有一个一视同仁的军纪约束,不仅完不成这工程量,井下作业的吐蕃俘虏最后也不会剩下几个。人家约茹使者急得头发都白了,这几个月里跑来跑去,到处筹措,眼看赵正开出的价码都直奔八百万了,他还没见到一个约茹俘虏。

赵正也不能卡得太死,这些俘虏中也有些是铁了心地要回约茹的,赵正答应过他们,只要听话,迟早要把他们送回去。这事他不能食言,因为关系到军心的稳定。所以赵正把这些人筛了出来,足有六千多人,男女都有。

但赵正偏偏就跟约茹躲迷藏,不主动,但也不回避。只要人来,他便好生招待。到五月时,约茹人终于坐不住了,直接提高了使臣级别,派出了掌管人口、财帛的域本,亲自跑了个把月,吃了满肚子的黄沙,赶到了龟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赵正杀了一只羊,笑眯眯地请他吃了一顿安西的瓦罐羊肉,品了一番西洲的葡萄酒,又赠送了一柄龟兹铁打造的上好弯刀。

那域本名唤旦珠,年约四十,却长得一脸皱纹,让人捉急。席上虽然频繁应酬,但看得出心不在焉,开口便是要去见见被关押起来的约茹子民。

他一连喝了几杯葡萄酒,面色通红,像似鼓足了勇气:“督本,你就别再逗弄老儿了。约茹败在你的手下,甘受此辱。督本若是要定约,你我双方便寻个吉利日子,定了盟约便是。无论督本你要什么条件,我约茹说一不二,照做就是。可督本扣着我约茹子民,既不要钱,又不要粮,只是开价。眼看这价钱越开越高,我约茹上下全茹加在一块,也决计拿不出来。到得那时,你我难免又要扯破脸皮、刀兵相向,督本有何苦来哉呢!”

“尊使言重了!”赵正叹了一口气,“两国交兵,首重利益。约茹能出得起赵某人要的价,我又何必押着你约茹的子民,对我又没半分好处。只是我这每一笔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订不订约,这钱你们总是要出的。可是不是我说你们,就这几百万两一拖再拖,难以交讫。我这就算喂牲口,每天两万人的成本总是得算进去的吧……”

那域本连忙点头,“自是应该!眼下三百万两已筹措到位,再有十日,便能起运,两个月就能到龟兹。余下的五百万……只能每年还一些牛羊充数,银两,真的没了……”

“那也行啊!”赵正哈哈大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好歹你们吐蕃也是我们大唐的侄辈。我看这样吧,二十只羊换一个人,两头牛换一个人,余下的欠款,便就以此充数,如何?”

旦珠一张老脸终于展出了笑容,举着酒杯,高呼“督本睿智”。却看赵正大手一挥,忽然话锋一转,又道:“只是这笔买卖又没法找个中间担保人。我若是一次将你们的人都放了,结果你约茹毁约,不再付给我们银钱牛羊,我岂不是吃了大亏?”

《重生之金融巨头》

“那断断不会!”旦珠急忙争辩,“国与国之间讲的就是重信重义,督本若是不放心,可签订契约……”

“重信重义?”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人都笑出了声来。赵吉利笑的声音尤其大,看向旦珠的眼神里,也充斥着可怜的意味。

吐蕃人讲信义,特么安西的狗都笑了。

“贵使,我不是笑话与你。”赵正忍俊不禁,压了压手掌,“做生意还讲个银货两讫,这等大事我也不得不防。要怪,就怪苏毗人吧。我们大唐与苏毗在河陇几次三番大打出手,哪份和约他们不是签了又撕,撕了又签?你们与苏毗同属吐蕃六茹,归逻些王庭制约,我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看不如这样,你运来多少钱银牛马,我便放多少你约茹子民?如何?”

赵吉利补充道:“这是我安西都护府与回鹘汗庭共同的决议。贵使,你考虑清楚,若是答应,在这八百万银钱上,便不再加息加罚,只算粮秣用度。若是有难处,那还请贵使回禀约茹茹本甚至上报逻些王庭,要么来打,要么走开,莫要扰我安西清静!月月来说,说又说不出个结果,你们这些约茹人,好不烦人!”

说到最后,赵吉利的语气陡然提高了八度,那震耳欲聋的声音绕梁激荡,把旦珠的冷汗都吓了出来,眼看那端坐上首的督本赵正,一脸眉清目秀的模样,竟然是个贪得无厌又颇有心计的家伙,上下约茹同时栽在他的手里,也不知是得罪了哪房的阎罗,遭了此等厄运。

当下便轻叹着摇了摇头,“如此便罢,我明日就回当荣,三百万两即日起运!但临行前,还请督本再三考虑,毕竟这些约茹子民,空耗你安西的粮饷,也加大了我约茹赎人的负担。”

“我自有计较,贵使收好礼物,且去驿馆歇息吧!”

送走了旦珠,赵正放下了酒杯,伸展着身体,闭着眼睛扭了扭脖子,平均四百两一个人,还真是贵得离谱呢!就算去大食的海边买黑奴,这四百两也能买上他十七八个还带送一堆玛瑙珠宝什么的。

这种战争财发的是真心让人收不住手。

关于赎金这回事,赵正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取得了凉王的回复。赵硕也因此问过了安郡王,朝廷的意思很明确,能刮多少刮多少,所取之财拨付给安西都护府,往后便不再过问安西财政。

这样也有好处,朝廷省了事,赵正也省了事。不然就算二一添作五,几百万银运回长安,怕是夜长梦多,长安再运来铜钱充当军饷,更是更加地难上加难。

赵正觉得方法可取,但他又不舍得把这些约茹人如数放走,一边是钱,一边是人,他都缺。所以这种事情,与其自己操心,不如交给约茹人自己。对这些俘虏,许以诱惑,待之以礼,留下来,能过上比在约茹更好的生活,不留下来,他们也能为赵正带来不菲的收入。

顺其自然吧。

赵吉利眼见赵正笑了起来,便问:“你这是敲竹杠敲得心花怒放了啊,元良!”

赵正哼了一声,道:“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我们如今已是欠了汗庭多少钱粮了?”

“没算过,这事也不归我来管。”

“可我得管啊。”赵正就地往下一躺,拍着脑门子,叹气道:“是该寻个机会,去汗庭走一趟了。约茹人我是一个都不想放走。可这些时日,右武卫与玄甲军的粮饷,全靠汗国国母支应。我堂堂大唐苍宣县侯,安西都护,手里早是一个大子儿都拿不出来了。日后还有都护府重建,安西军重建……吉利啊,没钱是真要命啊!”

“咱的饷钱,不回凉州再算么?”赵吉利不解,这都说好了,等回了家,再分发粮饷,在安西的日子,全靠吃拿卡要,打砸抢烧。玄甲军这回从疏勒杀到于阗,沿途也抢了不少,你要说他们没钱,那不应该,多少而已。

赵正没空理会这些,眼下这年代,当兵就为了那点粮饷,他们抢的是他们抢的,你要是敢断了他们的顿,玄甲军不好说,右武卫铁定是有意见的。段柴这货也说了几次,原本右武卫是送公主来安西的,送完就算大功告成,择日就能返回凉州,是因为赵正挽留,朝廷也默许,他们才在这帮忙守着龟兹。若是一点好处不给,这也太伤军心士气了。

赵正做不出来,有他一口吃的,就不能饿着弟兄们。

没有人嫌钱多的,尤其是手里没钱的人,在人屋檐下,弄钱是要务,可钱又不是凭空生成,要去哪弄呢?

“剿匪!”赵正忽然爬了起来,两眼发亮,“吉利,你去找回鹘人,把安西这大大小小的沙匪马匪都给我框出来。这些年安西打仗,这帮玩意儿竟干一些釜底抽薪的丑事,如今也是该清算清算了。”

赵吉利一听原来是这馊主意,当时便就乐了,“你也真是,连这点芝麻瓜皮的主意也想得出来!?这沙匪马匪能有几个钱给你剿?剿完一算,还不够你人吃马嚼的吧?”

赵正一拍大腿,你知道个锤子!乱世匪才富!他原来也不清楚,直到他做了凉州都督府的司兵之后,到廓州一带督了一次剿匪事宜,府军竟从他们的老巢中搜刮出了钱银财帛八十大车,着实是吓了他一跳。平时官军打压,这帮人能有什么钱?也就是官军顾及不到他们,他们抢来的钱银才会越来越多。

因为交通不便,战争阻塞,他们吃饭靠抢,这些钱很难花出去。所以在乱世中,匪窝就是粮仓钱仓啊!

赵吉利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于是试探地问道:“那不如先试一试?不赔本咱们就接着剿?”

赵正点头,先剿有油水的,那些没什么捞头的散匪先放他们一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0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