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60、不醉不归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8.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自结赞率军三千,夫、奴两千越过合黎山穿越漠北后,大唐河西细作及时传回蕃军动向,河陇及时应对,一面向朝堂汇报,一面着手调兵遣将。

王渠让带四营两千人马去了漠北,右武卫在墨宣的演兵也逐渐向吐蕃四水军镇靠拢。领军将军庞元堂以三千兵马围住四水,另以三千兵马隔断甘州,中军两千居中策应。三千府军进抵玄水军,同时自军械营及苍宣、休鸾运来投石车、床弩、攻城锤等辎重以及军粮万旦。

大唐二皇子,凉州都督河陇节度使凉王赵硕亲赴玄水军。各州府军、团练倾巢而出,亦自各路奔赴河西走廊。

大唐西北顿时战云密布,河西之战一触即发。

至六月初十,漠北传来八百里加急战报。忠武将军领安西军苍宣县侯赵正在安戎军击溃结赞大军,阵斩千余级。通议大夫凉州都督府长史知凉州事王渠让领援军夜袭室韦大营,斩一千三百余,俘主将多铎以下六百余,获牛羊猪三千余,粮六千石。

漠北大捷。

结赞灰溜溜地又从漠北翻越合黎山,老老实实地回到了河西。

同一日,肃州蕃军一万三千抵达四水军前线,唐军得报,撤回墨宣。双方递交照会,约定各自罢兵,回退防线,脱离接触。

至此,兴庆三年唐蕃在河西走廊的刀兵暂息。

赵硕在玄水军又等了三日,直到庞元堂领军凯旋,驻扎之后,才动身回凉州州府。卫队自玄水军上路,面前两条路,一条往苍宣县,一条往州府姑臧。赵硕心血来潮,想去平凉看看,于是转去了东南。

马队过了草甸,只半日便到了大通河边。登高可见,大通河水在平凉挽成了一个套,河东河西阡陌交通,新绿遍野。尤其是大通河西,赵正临走前新开垦的六百亩荒地,此时已是豆苗翠绿,沟渠纵横。

赵硕心情大好,催马急进。过了木桥,不远处便是平凉里。村中此时正值飧食,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及近之处,赵硕隐约听见了急促的梆子声,身边跟着的都督府司兵后留何四一时间茫然,不知发生了何事,急令手下护卫,赵硕却笑呵呵道,“四郎只知平凉赵元良,却不知赵元良治下,平凉以村为堡,以梆鼓为号。此梆子敲击声响,分三阵,一阵为方向,一阵为来人及数量,一阵为里程。我听这梆子声,这是告诉村中庄户,西北方向五里地,来了三十骑人马……是自己人!”

何四一脸窘迫,脸已红了半边,“苍宣侯严谨,殿下博闻,何四拜服。”

赵硕踱着马步,道:“何四,你与苍宣侯是如何识得的?是在州府买了他的变蛋?”

何四笑了笑,说:“倒也不全是。那日是上元节,我与家小在州府游玩,恰巧遇见苍宣侯夜游花车。小的赶了个热闹,跟在车后倒是捡了几枚喜钱。后来,才在平凉坊买了一罐变蛋……”

赵硕意有所指,“让你一个休鸾折冲都尉花上五贯钱去买一罐变蛋,可也真是难为了……”

何四闻言,脸上更红了,想了想,说道:“臣这几年,在休鸾收拢流民,以充府军。自流民身上,搜刮金银钱财,虽然少,但日积月累,也有几贯。不过臣拿了他们的钱,也给他们粮。虽是不合法度,但也没让他们饿死。”

“你倒老实。”

何四道:“臣不敢,臣只是直言而已。休鸾县衙那几年敛财的手法五花八门,谎报册籍、流民数量,光骗取的赈灾粮款,便达六千余贯。何四前月奉殿下之令彻查,整個休鸾县的官员,几乎无一幸免。”

“留下他们吧。”赵硕叹了口气,值此用人之际,不宜大动干戈。等凉州政局稳定,再一一清算也不迟。

“四郎,走,我带你去吃平凉正宗的凉拌变蛋!不要钱的!”

众人穿过了刚刚插过秧苗的稻田,到得村口,赵硕却不见姜氏的茶点档,不禁“咦”了一声。下得马来,却见赵有锄、张茂纯几个慌里慌张地迎了上来,朝赵硕行礼。

“殿下!何以此时来了平凉?”

“怎么了?”赵正见众人神色不对,问道。

赵有锄道:“周氏难产,已有两日了!”

赵硕吃了一惊,“可是元良夫人?”

“是!”赵有锄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如今元良西征,家中只有三个妇人,眼下村里的老人都去了。”

“走,去看看!”赵硕把马丢在村口,跟着赵有锄众人一路往赵正家中而去。还未到屋前,却见那边人山人海,已是挤满了人。男人进不去屋,只能在外干等。此时见了赵硕,连行礼都变得心不在焉。

“殿下来了!”

“殿下安好!”

赵硕拱了拱手,众人让开了一条路。赵正家大门敞开,里面一群妇人来来往往,烧水煮药,川流不息。

忙得一头汗的姜氏抬头便见赵硕站在门口,便施了一礼。

“如何?”赵硕隔着门,伸着脖子朝里看去,却见周春坐在屋外,手足无措地正自啜泣。达念忙着挑选草药,可她对生产之事却不精通,一时之间手忙脚乱,眼中泪水哗哗坠地。

姜氏道:“周娘子盆骨狭小,腹中胎儿太大了,生了两日仍旧吃力,若是明日再生不下来,怕是要……”

说着,姜氏的眼中又潮红了起来,瘪着嘴想哭,却吸了吸鼻子,抹了抹脸上的眼泪,“殿下,此地血腥,还请殿下回避……”

赵硕抬了抬脚,跨在了门槛上。

何四在身后拉了他一把,“殿下,你是男子,此地不宜进出。”

赵硕只好收回了脚,“去,连夜把府内徐御医请来!让他无论如何,子时前到得平凉。周氏不保,我如何对得起元良!”

“是!”何四便跑去村口叫人,想了想,觉得还是自己跑一趟稳妥,于是带了两人,急急上马,快马加鞭,往府中赶去。

等到得州府,却见城门四闭。何四亮出了凉王殿下的腰牌,叫开了城门。三人在大街上纵马,直奔都督府,把徐御医从床上拉拽起来,披着衣服就推上了马背,而后马不停蹄,又纵马出城,连夜往平凉赶去。

赵硕在客院直等了六个时辰,一夜未眠。眼见天都快亮了,赵家还没有消息,出了院门,抬头却忽然看见东边日出方向,一片姹紫嫣红,鲜红中带着淡淡紫色的云彩一朵压着一朵,一片压着一片,竟是红透了半边天空,正自感叹朝阳祥瑞,却忽然听见何四跑步来报。

“生了!殿下,生了!”

赵硕大喜,“男子女子?”

何四喘匀了气息,伸出了两根手指:“一男一女,龙凤胎!”

“妙啊!”赵硕一口气顿时落进了肚子里,嘴里接着哈哈大笑,“赵元良啊赵元良,想不到你也有此般福气!四郎,走,去看看!”

何四领命,在前引路。赵硕嫌他走得太慢,一把推开他,大步流星地到了赵正的屋前。进得内屋,只闻一阵血腥夹杂着羊水、药水的味道一股脑地扑鼻而来。内里更是满地水渍,屋中人挤人,一片混乱。

床上的周盈已是虚脱无力。达念端着徐御医开的药方熬的汤药,一口一口往她口里灌。徐御医则瘫坐一旁,大口地喘着粗气。

“都散散,都散散!”姜氏把旁人都请出了屋,只留下了赵硕几人。

徐御医见了赵硕,想起身却被制止了。

“徐御医辛苦了,何四,一会带徐御医去客院歇息!”

“唯!”

徐御医笑了笑,摇头道:“殿下可是一夜未眠?”

“睡不着!”赵硕点了点头,凑到了床前,却见周盈双目紧闭,面如金纸,唇色发白。于是回头看了一眼徐御医。

“周夫人失血过多,万幸保住了一命,此时应是疲累过度,晕厥过去了。不过臣开了补血补气的药方,平凉的药材又充足,只要按时服药,该是无碍。”

“那便好!”赵硕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坐在炕沿上,“婴儿呢?”

“在隔壁。”达念答道:“小末蒙在给他们喂羊奶呢。殿下想看,我便抱来。”

赵硕连忙摆手,“不看了不看了,别受了风寒。”

他低头又看了一眼周盈,暗道总算没负了元良。还好没个三长两短,否则都不知该如何与他交代。

想起前阵子爱妃产子,也不过就三个时辰便诞下了世子,可那场面也足够鸡飞狗跳,让人担惊受怕。也不知这女子,又怎能硬扛三日。

到底是赵元良的女人,性子硬命也硬,坚强如铁。

赵有锄几个等在屋外,直到赵硕出来,便一齐围了上去。众人请凉王殿下祠堂一叙,给两个孩子赐下名字。

赵硕当仁不让,欣然应允。

男孩赵硕便早就已经有了主意,单名一个瑞字,既是赵正长子,今日又见东方祥瑞,那字便就叫“伯矞”吧。至于女孩,听闻个头娇小,不过四斤,便就叫个“玲珑”。

“赵瑞,赵玲珑……”

众人咀嚼了一番,纷纷点头。

“好名字,好名字!”张茂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多谢殿下赐名,多谢祖宗庇佑!”叔伯们也都各个神情舒展,拱手作礼。赵有锄布置了酒席,姜氏和孟氏又煮了一锅蛋,见人便发,逢人便劝。

赵硕一连喝了三碗酒,越喝越觉得这酒怎如此烈?低头一看,却见酒水清澈,毫不浑浊,似水一般。于是便问,“此乃何酒?何以才喝三碗,便有了醉意?”

赵有锄道:“这是元良教的酿酒之法,之前也没说能喝,只是能消伤口热疾。右武卫军中就备有此酒!只是量少。”

“是吗?”赵硕连忙看向了何四,何四定了定神,想了想,又抿了一口,细细一尝,这不白汤吗?

军械营说着白汤是平凉产的,专攻伤口热症,以白汤消杀,不仅伤口好得快,还不易反复。

何四一时语塞,“这能喝?”

赵有锄哈哈大笑,“能喝!便就是元良说的,此物太过刚猛,少喝怡情,多喝却伤身啊!”

赵硕此时已是天旋地转,把持不住,脸上更是热烘烘的,红了一片,他抹了抹嘴,意兴阑珊,道:“妙也,再来一碗!”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何四喝得不辨东西,直挺挺地倒在了平凉的八仙桌下,被人抬着送进了客院。赵硕能战,可也招架不住喝得太猛,只五碗酒后,已是渐渐不支。平凉众人见好便收,加上所酿白汤库存并不充足,也就就此作罢。

赵硕在赵有锄的搀扶下回到客院屋内,听隔壁何四呼呼大睡,呼噜震天。一时睡不着,便坐在灯火旁,透过窗栏格栅看向天空中的满月,听平凉稻田里的虫鸣哇叫。

赵硕满脑子混沌,他闭上了眼睛,缓缓地躺靠在了木椅上,嘴里“啧”了一声。

算算时辰,来凉州已是两年了。初来时,平凉只不过是穷乡僻壤,可眼下,这里却是河陇最富庶的村里。村外千余亩粮田,更有河陇新军的摇篮团练营地。等过得两年,仓廪丰足,兵强马壮,赵正自安西凯旋。到那时,水到渠成,他这个河陇节度使,便就能挥师南下,与吐蕃决一死战,让大唐西北一劳永逸。

等灭了吐蕃,收复河西,打通安西之地,重复大唐荣光,便指日可待。

再往后呢?

再往后……

赵硕摇了摇头,歪着身子,“哇”一声,吐了一地。

眩晕感袭来,胃里接着一阵波涛汹涌地翻腾。

赵硕大吼一声,妙哉!

倒是把屋外站哨的亲卫们吓了一跳。

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兀自摇了摇头。正想推门而进时,忽听院外传来一声低喝:“谁?”

“我!”却听有人问道:“殿下在哪?”

院外的巡哨显然知道来人是谁,连忙靠了上去,“王长史怎地回来了?”

接着院门打开,一人黑衣黑披风,风尘仆仆入得内来。

两个亲卫连忙施礼,“王长史!”

“殿下在屋里?”

“是!”亲卫道:“只是王长史来得不巧,殿下喝醉了……”

自结赞率军三千,夫、奴两千越过合黎山穿越漠北后,大唐河西细作及时传回蕃军动向,河陇及时应对,一面向朝堂汇报,一面着手调兵遣将。

王渠让带四营两千人马去了漠北,右武卫在墨宣的演兵也逐渐向吐蕃四水军镇靠拢。领军将军庞元堂以三千兵马围住四水,另以三千兵马隔断甘州,中军两千居中策应。三千府军进抵玄水军,同时自军械营及苍宣、休鸾运来投石车、床弩、攻城锤等辎重以及军粮万旦。

大唐二皇子,凉州都督河陇节度使凉王赵硕亲赴玄水军。各州府军、团练倾巢而出,亦自各路奔赴河西走廊。

大唐西北顿时战云密布,河西之战一触即发。

至六月初十,漠北传来八百里加急战报。忠武将军领安西军苍宣县侯赵正在安戎军击溃结赞大军,阵斩千余级。通议大夫凉州都督府长史知凉州事王渠让领援军夜袭室韦大营,斩一千三百余,俘主将多铎以下六百余,获牛羊猪三千余,粮六千石。

漠北大捷。

结赞灰溜溜地又从漠北翻越合黎山,老老实实地回到了河西。

同一日,肃州蕃军一万三千抵达四水军前线,唐军得报,撤回墨宣。双方递交照会,约定各自罢兵,回退防线,脱离接触。

至此,兴庆三年唐蕃在河西走廊的刀兵暂息。

赵硕在玄水军又等了三日,直到庞元堂领军凯旋,驻扎之后,才动身回凉州州府。卫队自玄水军上路,面前两条路,一条往苍宣县,一条往州府姑臧。赵硕心血来潮,想去平凉看看,于是转去了东南。

马队过了草甸,只半日便到了大通河边。登高可见,大通河水在平凉挽成了一个套,河东河西阡陌交通,新绿遍野。尤其是大通河西,赵正临走前新开垦的六百亩荒地,此时已是豆苗翠绿,沟渠纵横。

赵硕心情大好,催马急进。过了木桥,不远处便是平凉里。村中此时正值飧食,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及近之处,赵硕隐约听见了急促的梆子声,身边跟着的都督府司兵后留何四一时间茫然,不知发生了何事,急令手下护卫,赵硕却笑呵呵道,“四郎只知平凉赵元良,却不知赵元良治下,平凉以村为堡,以梆鼓为号。此梆子敲击声响,分三阵,一阵为方向,一阵为来人及数量,一阵为里程。我听这梆子声,这是告诉村中庄户,西北方向五里地,来了三十骑人马……是自己人!”

何四一脸窘迫,脸已红了半边,“苍宣侯严谨,殿下博闻,何四拜服。”

赵硕踱着马步,道:“何四,伱与苍宣侯是如何识得的?是在州府买了他的变蛋?”

何四笑了笑,说:“倒也不全是。那日是上元节,我与家小在州府游玩,恰巧遇见苍宣侯夜游花车。小的赶了个热闹,跟在车后倒是捡了几枚喜钱。后来,才在平凉坊买了一罐变蛋……”

赵硕意有所指,“让你一个休鸾折冲都尉花上五贯钱去买一罐变蛋,可也真是难为了……”

何四闻言,脸上更红了,想了想,说道:“臣这几年,在休鸾收拢流民,以充府军。自流民身上,搜刮金银钱财,虽然少,但日积月累,也有几贯。不过臣拿了他们的钱,也给他们粮。虽是不合法度,但也没让他们饿死。”

“你倒老实。”

何四道:“臣不敢,臣只是直言而已。休鸾县衙那几年敛财的手法五花八门,谎报册籍、流民数量,光骗取的赈灾粮款,便达六千余贯。何四前月奉殿下之令彻查,整个休鸾县的官员,几乎无一幸免。”

“留下他们吧。”赵硕叹了口气,值此用人之际,不宜大动干戈。等凉州政局稳定,再一一清算也不迟。

“四郎,走,我带你去吃平凉正宗的凉拌变蛋!不要钱的!”

众人穿过了刚刚插过秧苗的稻田,到得村口,赵硕却不见姜氏的茶点档,不禁“咦”了一声。下得马来,却见赵有锄、张茂纯几个慌里慌张地迎了上来,朝赵硕行礼。

“殿下!何以此时来了平凉?”

“怎么了?”赵正见众人神色不对,问道。

赵有锄道:“周氏难产,已有两日了!”

赵硕吃了一惊,“可是元良夫人?”

“是!”赵有锄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如今元良西征,家中只有三个妇人,眼下村里的老人都去了。”

“走,去看看!”赵硕把马丢在村口,跟着赵有锄众人一路往赵正家中而去。还未到屋前,却见那边人山人海,已是挤满了人。男人进不去屋,只能在外干等。此时见了赵硕,连行礼都变得心不在焉。

“殿下来了!”

“殿下安好!”

赵硕拱了拱手,众人让开了一条路。赵正家大门敞开,里面一群妇人来来往往,烧水煮药,川流不息。

忙得一头汗的姜氏抬头便见赵硕站在门口,便施了一礼。

“如何?”赵硕隔着门,伸着脖子朝里看去,却见周春坐在屋外,手足无措地正自啜泣。达念忙着挑选草药,可她对生产之事却不精通,一时之间手忙脚乱,眼中泪水哗哗坠地。

姜氏道:“周娘子盆骨狭小,腹中胎儿太大了,生了两日仍旧吃力,若是明日再生不下来,怕是要……”

说着,姜氏的眼中又潮红了起来,瘪着嘴想哭,却吸了吸鼻子,抹了抹脸上的眼泪,“殿下,此地血腥,还请殿下回避……”

赵硕抬了抬脚,跨在了门槛上。

何四在身后拉了他一把,“殿下,你是男子,此地不宜进出。”

赵硕只好收回了脚,“去,连夜把府内徐御医请来!让他无论如何,子时前到得平凉。周氏不保,我如何对得起元良!”

“是!”何四便跑去村口叫人,想了想,觉得还是自己跑一趟稳妥,于是带了两人,急急上马,快马加鞭,往府中赶去。

等到得州府,却见城门四闭。何四亮出了凉王殿下的腰牌,叫开了城门。三人在大街上纵马,直奔都督府,把徐御医从床上拉拽起来,披着衣服就推上了马背,而后马不停蹄,又纵马出城,连夜往平凉赶去。

赵硕在客院直等了六个时辰,一夜未眠。眼见天都快亮了,赵家还没有消息,出了院门,抬头却忽然看见东边日出方向,一片姹紫嫣红,鲜红中带着淡淡紫色的云彩一朵压着一朵,一片压着一片,竟是红透了半边天空,正自感叹朝阳祥瑞,却忽然听见何四跑步来报。

“生了!殿下,生了!”

赵硕大喜,“男子女子?”

何四喘匀了气息,伸出了两根手指:“一男一女,龙凤胎!”

“妙啊!”赵硕一口气顿时落进了肚子里,嘴里接着哈哈大笑,“赵元良啊赵元良,想不到你也有此般福气!四郎,走,去看看!”

何四领命,在前引路。赵硕嫌他走得太慢,一把推开他,大步流星地到了赵正的屋前。进得内屋,只闻一阵血腥夹杂着羊水、药水的味道一股脑地扑鼻而来。内里更是满地水渍,屋中人挤人,一片混乱。

床上的周盈已是虚脱无力。达念端着徐御医开的药方熬的汤药,一口一口往她口里灌。徐御医则瘫坐一旁,大口地喘着粗气。

“都散散,都散散!”姜氏把旁人都请出了屋,只留下了赵硕几人。

徐御医见了赵硕,想起身却被制止了。

“徐御医辛苦了,何四,一会带徐御医去客院歇息!”

“唯!”

徐御医笑了笑,摇头道:“殿下可是一夜未眠?”

“睡不着!”赵硕点了点头,凑到了床前,却见周盈双目紧闭,面如金纸,唇色发白。于是回头看了一眼徐御医。

“周夫人失血过多,万幸保住了一命,此时应是疲累过度,晕厥过去了。不过臣开了补血补气的药方,平凉的药材又充足,只要按时服药,该是无碍。”

“那便好!”赵硕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坐在炕沿上,“婴儿呢?”

“在隔壁。”达念答道:“小末蒙在给他们喂羊奶呢。殿下想看,我便抱来。”

赵硕连忙摆手,“不看了不看了,别受了风寒。”

他低头又看了一眼周盈,暗道总算没负了元良。还好没个三长两短,否则都不知该如何与他交代。

想起前阵子爱妃产子,也不过就三个时辰便诞下了世子,可那场面也足够鸡飞狗跳,让人担惊受怕。也不知这女子,又怎能硬扛三日。

到底是赵元良的女人,性子硬命也硬,坚强如铁。

赵有锄几个等在屋外,直到赵硕出来,便一齐围了上去。众人请凉王殿下祠堂一叙,给两个孩子赐下名字。

赵硕当仁不让,欣然应允。

男孩赵硕便早就已经有了主意,单名一个瑞字,既是赵正长子,今日又见东方祥瑞,那字便就叫“伯矞”吧。至于女孩,听闻个头娇小,不过四斤,便就叫个“玲珑”。

“赵瑞,赵玲珑……”

众人咀嚼了一番,纷纷点头。

“好名字,好名字!”张茂纯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多谢殿下赐名,多谢祖宗庇佑!”叔伯们也都各个神情舒展,拱手作礼。赵有锄布置了酒席,姜氏和孟氏又煮了一锅蛋,见人便发,逢人便劝。

赵硕一连喝了三碗酒,越喝越觉得这酒怎如此烈?低头一看,却见酒水清澈,毫不浑浊,似水一般。于是便问,“此乃何酒?何以才喝三碗,便有了醉意?”

赵有锄道:“这是元良教的酿酒之法,之前也没说能喝,只是能消伤口热疾。右武卫军中就备有此酒!只是量少。”

“是吗?”赵硕连忙看向了何四,何四定了定神,想了想,又抿了一口,细细一尝,这不白汤吗?

军械营说着白汤是平凉产的,专攻伤口热症,以白汤消杀,不仅伤口好得快,还不易反复。

何四一时语塞,“这能喝?”

赵有锄哈哈大笑,“能喝!便就是元良说的,此物太过刚猛,少喝怡情,多喝却伤身啊!”

赵硕此时已是天旋地转,把持不住,脸上更是热烘烘的,红了一片,他抹了抹嘴,意兴阑珊,道:“妙也,再来一碗!”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何四喝得不辨东西,直挺挺地倒在了平凉的八仙桌下,被人抬着送进了客院。赵硕能战,可也招架不住喝得太猛,只五碗酒后,已是渐渐不支。平凉众人见好便收,加上所酿白汤库存并不充足,也就就此作罢。

赵硕在赵有锄的搀扶下回到客院屋内,听隔壁何四呼呼大睡,呼噜震天。一时睡不着,便坐在灯火旁,透过窗栏格栅看向天空中的满月,听平凉稻田里的虫鸣哇叫。

赵硕满脑子混沌,他闭上了眼睛,缓缓地躺靠在了木椅上,嘴里“啧”了一声。

算算时辰,来凉州已是两年了。初来时,平凉只不过是穷乡僻壤,可眼下,这里却是河陇最富庶的村里。村外千余亩粮田,更有河陇新军的摇篮团练营地。等过得两年,仓廪丰足,兵强马壮,赵正自安西凯旋。到那时,水到渠成,他这个河陇节度使,便就能挥师南下,与吐蕃决一死战,让大唐西北一劳永逸。

等灭了吐蕃,收复河西,打通安西之地,重复大唐荣光,便指日可待。

再往后呢?

再往后……

赵硕摇了摇头,歪着身子,“哇”一声,吐了一地。

眩晕感袭来,胃里接着一阵波涛汹涌地翻腾。

赵硕大吼一声,妙哉!

倒是把屋外站哨的亲卫们吓了一跳。

两个亲卫互相看了一眼,兀自摇了摇头。正想推门而进时,忽听院外传来一声低喝:“谁?”

“我!”却听有人问道:“殿下在哪?”

院外的巡哨显然知道来人是谁,连忙靠了上去,“王长史怎地回来了?”

接着院门打开,一人黑衣黑披风,风尘仆仆入得内来。

两个亲卫连忙施礼,“王长史!”

“殿下在屋里?”

“是!”亲卫道:“只是王长史来得不巧,殿下喝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0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