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58、套娃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胡咄度一时恨铁不成钢:“你须知你是军中主将,右武卫不听你调遣,你怎地不杀他一个两个?带兵之人,怎可心慈手软?”

“哎!”赵正无奈,道:“不是我心慈手软,实在是因为人家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前番吐蕃攻城,右武卫损失巨大,人员补充、伤兵恢复,这都需要时间。而且前路坎坷,他们也不知左部援军何时能到,吐蕃人又虎视眈眈,据守城池,乃上上之策!”

胡咄度哭笑不得,一时间已代入了赵正的视角。“啧”了一声,摇了摇头,道:“这事再议,先把信给我吧!”

赵正端端正正地从衣甲中将信拿了出来,又恭恭敬敬地递上上去。胡咄度见赵正穿着那身厚重的铠甲,脸上身上都是汗,结果信来,那信封上已被汗水沁浸湿了。

“你怎地还穿着铁甲?防谁呢?苍宣侯!脱了吧,怪闷的!”

“是是是,瀚海公说的是!”赵正招了招手,过来两个凉州府军,“给本侯卸甲!”

那两个府军笨手笨脚的,除了半晌,才总算把赵正身上的铁甲除了个干净。微风袭来,赵正顿时感觉身上通透清凉,连冒烟的脑袋上,也觉得仙气淼淼,颇为凉爽。

胡咄度转过身,端着那信一看。

信封上封着火漆,鲜红的颜色,火漆上有“凉”字印章,是赵硕和凉王府日常通信封漆做的款式。于是放心拆开,里面羊皮纸两卷,展开粗看,满满当当洋洋洒洒数百字。

赵正使了个眼色,身边赫连云天与胡一道拖着赵正的铠甲,告退而下。

临走时,赫连云天回头看了看赵正,又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一辆车。

那车上有麻绳一捆,原本两人候在此处,就是等赵正与胡咄度谈完之后,依令行事,直接将胡咄度绑了再说。

可赵正放弃了原计划,让两人离开。赫连云天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又看了赵正一眼。

赵正垂在胯边的手比了比,这回赫连云天看得清楚,是让他们躲远些,不要露了马脚。

“云天!”转过了一堵墙,赫连云天看见赵大柱带着人正猫在远处的阴暗里,赫连云天连忙上了前,“司功!”

“前边怎样?”

赫连云天道,“似是唬住了,我听那意思,这瀚海公与侯爷越说越投机。他方才让我们躲远些,不要被回鹘人察觉。”

赵大柱深吸一口气,暗道今日之事,赵正该有自己的打量。抓或不抓这瀚海公,都不是简单的福祸可以定论的,这其中的关系太过复杂,还是要等等再看。毕竟赵正原本就不想大动干戈,若是能用话术圈住,那便最好,动手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其余人都散了,有我们在就够了!”赵大柱才不把跟着胡咄度进城的那二十几个回鹘亲卫放在眼里,动起手来不过就是几合之间而已。既然赵正不愿暴露,那人多也没这个必要。

那边赵正的满头大汗被风吹过,渐渐地风干而去。

他和胡咄度在帐外的凉棚下,要人点了茶水,又上了些糕点。胡咄度一边看信,一边品茶,赵正便一边端茶,一边倒水,静静地看着胡咄度的表情变化。

这信当然是伪造的,是王渠让临离开安戎军时,赵正突发奇想让他临时写的。王渠让与赵硕自小便在一处读书,赵硕的笔迹,王渠让模彷起来毫无破绽。唯一的难点是凉王的私章,可在送亲队,这问题也根本不是问题。

匠作营里全是匠作。这是大唐最为精锐的手艺人,哪个不是一专多能?随便找个靠谱的,刻个印章对付一下还不手到擒来!?

至于信中的内容,胡咄度看完之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如何?”赵正装作不知,连忙问道。

胡咄度道:“凉王殿下的正妃快要产子了……”

“已然产了!”赵正连忙点头,“王长史来时,与我说了此事,他还说鹘妃似是也有身孕了。”

胡咄度点点头,用手指捋了捋嘴角边的胡须,“草原上也无甚可献,等回了牙帐,我让人送些皮裘、羊绒之类的,等到了凉州,大概也要过冬了。”

“瀚海公有心了。”赵正嘿嘿嘿地道,“如此,也算赵元良不辱使命,将信带到。”

却听胡咄度忽然又道:“元良呐……”

赵正手抖了一下,停了下来。他看着胡咄度,只见那两只布满皱纹的眼眶里,一双略带浑浊的眼睛似笑非笑地盯在了自己的脸上。

“这信,元良没看过?”

赵正摇头,“封着火漆呢,谁敢乱拆!殿下交予我之时,便已是如此了。怎么?信中还说了别的?或是我不能看的?”

“倒不是!”胡咄度把信折了起来,放进了自己的怀里,他叹了口气,站起了身。

“瀚海公!”赵正也连忙站了起来,追上来,“眼看都快晌午了,用些午食吧。”

“不用了!我用不惯午食。”胡咄度背着手,信步来回踱了几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事情,脸上表情虽然不太明显,有些隐晦。但赵正能感觉得到,他此时的心情有些踌躇,似是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赵正直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胡咄度终于停了下来,似是打定了主意。

他道:“时辰也不早了。元良,吐蕃人既然已经退却,为了熄人非议,安戎军城外大军我回去之后便让他们撤了。”

“这……”赵正急了,“这怎能行?”

“诶!”胡咄度斩钉截铁,“漠北草原一路向西,我已有布置,吐蕃人只要敢来,他们的一举一动,自是逃不过我的眼睛。城外我留下一千人马,护你西行便是,至于右武卫,听或不听,且由他们去。不打紧!”

赵正连忙推手,长揖到地,“瀚海公高义!元良替公主多谢了!”

胡咄度笑了笑,拍了拍赵正的肩膀,“此一行,路途遥远,我看你安戎军内车架尽毁,虽然新造了些,可也捉襟见肘。不如元良在安戎军且安心再等几日,我调些车马来!”

“那便最好了!”赵正喜出望外,语气神色里兴奋不已,一时手舞足蹈起来,“来人啊,备酒!”

“元良且慢!”胡咄度伸手拒绝道:“酒就不喝了,我还得着手撤军事宜,等元良自安西回来,且来牙帐,你我一醉方休!”

“是是是!”赵正便顺了他的意思,恭送左部敦王瀚海公胡咄度出城。

两人到了城门边,胡咄度又看了一眼右侧的右武卫,仍旧一动不动,杀气腾腾。他又看了一眼左侧的玄甲军,一个个军容不整,军甲不齐,正自躲在阴凉之处歇息。

胡咄度笑了笑,转过身,对赵正道:“苍宣侯留步!”

赵正做了个礼,“瀚海公慢走!”

胡咄度若有所思,走了两步,刚想上马,忽然又回过头来,道:“到了安西,还请苍宣侯代我向汗王问一声好!”

“那是自然!”赵正点点头,扶着胡咄度上了马,将马缰郑重地交还给他。

胡咄度左手扯着马缰,右手握拳,在左胸上叩响,“大唐万年长安!”

那声音不大,但中气十足,赵正连忙肃立,也已军礼回之:“大唐万年长安!”

……

二十余骑顺着来路一路又跑回了山岗上。

赵正上了城墙,眼看那高处回鹘大军有了动静,呼喊声和号声接连传了过来,虽是离得远,但那山上、山后的动静却十分清晰。

“他们撤军了!”

身边平凉几人面面相觑,对赵正的佩服是五体投地。

“元良啊,你怎就把他给忽悠瘸了?”赵吉利问道,“你笃定他会上当?”

“无所谓上当这一说!”赵正道:“兵法有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我只不过是投其所好,为自己买了一条路而已。”

赵正转过身,见面前众人疑惑,知道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便道:“成不成,等后日就见分晓。大柱,传令下去,加紧战备,没挖通的地道接着挖,以备万无一失!”

“怎地还要如此小心翼翼?”赵大柱追问道,“不是已经成了么?”

赵正摇头:“千里之行,才积跬步。眼下我只是以话术扰了胡咄度的心智,他若是能转过弯来,便知上当,是以在后日之前,一切皆不明朗,该预备的还是得预备。这两日最为凶险,出了安戎军,便是再凶险也不过如此了。”

“懂了!”赵大柱点点头,自是下去整顿玄甲军了。

胡三大和赵吉利二人跟着赵正回了中军大帐,赵正问:“多铎呢?”

赵吉利答道:“按你的吩咐,已随王长史押回凉州了。”

赵正深吸一口气,默默地摇了摇头。

堂堂的一个三好青年,尔虞我诈、欺天满地,这哪里是人干的事情,太遭罪了!只盼着胡咄度这只草原狼,没有安郡王那西北的狐狸那般本事。

躺在榻上,赵正第一次觉得度日如年。

……

众人并不知道赵正与胡咄度说了些什么,更不清楚他给胡咄度的那封信上又说了些什么。安戎军一如既往,连续整军备战,已防回鹘大军去而复返。这两日城门紧闭,斥候四出,如临大敌。

西北外的山岗上,留下的一千回鹘人却没有丝毫动静,直到第三日晌午,墙头右武卫忽然来报,说是回鹘营中来了人,正在城外叩门请见。

赵正“腾”一下站了起来,“来的谁?”

那右武卫道:“回鹘左部敦王三王子,罕拿!”

“知道了!”赵正挥了挥手,“速去开了城门,将人引入中军。”

一旁立着的胡三大见赵正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又见他眉头紧了又舒,舒了又紧,两只手握着拳,手背上青筋暴起,“咯吱咯吱”地响。

“怎么了,元良!”胡三大问道。

赵正屏着呼吸,一屁股坐在地上,端起水,却不喝。双眼只是直愣愣地望着桌桉上的纸笔。

“元良,你这是怎么了?”胡三大从来没有看见过赵正眼下这般模样,还以为他病了,想要出去喊人,却勐然听见身后赵正“哈哈哈哈哈”地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胡三大吓了一跳,回过头,不料赵正勐地抱住了他,语气极其兴奋,“三哥,你可知来的是谁?”

“不是说了么,左部三王子,罕拿啊!”

赵正死死地看着他:“那你可知罕拿是谁?”

胡三大一脸茫然,左部三王子啊!

“那是左部敦王汗位继承人!回鹘左部未来的大汗!”赵正喘着粗气,道:“老匹夫上当了!他亲手把自己最爱的儿子送到了我的手里!”

胡三大更加茫然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哈哈哈哈!

赵正狂笑两声,摆了摆手,压着内心的兴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妄辛辛苦苦排练这一番戏,也不妄王渠让花了那两刻钟写下的那封信。

此时此刻,赵正终于知道,凉王殿下千里迢迢地送来一封信,用意是为何了!承泽,承泽!说的不是凉王府的嫡子,而是凉王殿下的小舅子!

左部敦王反心已现,只有抓牢他的软肋,才能化险为夷。而他的软肋如何,凉王已是隐晦地告诉了赵正。王渠让说,罕拿是胡咄度最喜爱的儿子,为了能让胡咄度甘心地将他交给自己,赵正甚至不惜伪造圣意。

那封给胡咄度的信中,以凉王赵硕的语气,向左部敦王做了保证。安西军的未来,已上报朝廷,由左部代理。安西四镇,只等一朝收回,大局稳定,便要废黜预备投敌的汗庭阿史那。只盼岳父能倾力相助,打通安西与河西之间的联系,日后定能定鼎西北,独尊一方。

信中另说,赵正此人,善解人意,但军阵生疏,恐不能服大众,不能领大军。凉州无人可用,望左部遣派得力干将,予以辅左。只待整顿安西,驱逐约茹,入主楼兰。将来赵正回河陇,安西,便就交给岳父了!

赵正挖了个坑,胡咄度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赵正原本并不奢望来的是罕拿,但他小看了胡咄度对罕拿的期望。

罕拿的手上还有两个兄长,胡咄度让罕拿跟着去安西,实在是有些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