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29、剑南之变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达念烫了一壶酒,亲自准备了一锅吃食,招待远道而来的梁珅。

赵正在屋里点燃了一盏油灯,招呼梁珅入内。谁知梁珅却不忙着坐,而是招了招手,把一个头戴斗笠的汉子叫进了屋内。赵正瞧着这人身形眼熟,但一时不知在哪里见过,直到那人摘下了斗笠,赵正才认出,居然是曲贡。

下勇武军第一神射手,那个两次差点要了赵正小命的苏毗男人。在河西月牙泉边,赵正活捉过他一次,在漠北的安戎军城下,赵正救下了他的命。奄奄一息之时,赵正让朗多秦陪他走过了作为下勇武军的最后一程,送回凉州后,凉王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仅赐了他官职,还送了他金银。

只是眼下的曲贡已经束起了发,穿着打扮也似汉人无二。面上的胡须蓄了起来,一张阔脸上,见着赵正时,表情有些拘束,眼神中还有些犹豫。

“侯爷!”他向赵正施了一礼。

“自己人,不用客气!”赵正没有纠缠,伸手示意大家坐下说。他转头看向了梁珅,他们突然造访,也该有个说法,否则外将无召回京,视同谋逆,按律当斩。

“元良是否在想,我们何以回了长安?”

赵正点头:“也该是你梁守道,才知我心中想什么。去岁九月,我从安西回凉州,在都督府外碰见了你。原本说好是要去红萧楼一叙的,可没想到当日事情太多,凉王殿下留我吃了飧食,而后又促膝长谈了一番,便就错过了。第二日想寻你,却听说你另有他务,已经离开了凉州境内。今日兄弟斗胆一问,守道去作甚了?”

梁珅没说话,而是从怀中掏出了军符,递了过来。赵正接过一看,却是凉州都督府的军符。代表的是梁珅的身份。

“翔鸾阁执事?”赵正揣摩了一番:“这是个什么官职?”

梁珅道:“仍操旧业,掌河陇、吐谷浑、吐蕃、剑南暗线,负责军情刺探。”

赵正吃了一惊,“怎还加上了剑南?”

梁珅说道:“不仅剑南,黔中、岭南、南诏都有安郡王布下的暗桩。而且我听说,安东也有。只是具体负责不在我,而是另有其人。去岁南诏兵败,我接到安郡王最后一道指令,便是接剑南暗线,而首要任务,便是铲除原本留在剑南的暗桩,重新布线。是以那日元良见到我时,我可能脸色不太好。”

“原来如此!”赵正恍然,当初在都督府见到梁珅时,便觉得他脸色极其难看,那时还以为是凉王让他去接管河陇新军,他不太愿意所致,没想到原来是因为这个理由。只不过,安郡王也忒狠了一些,居然对隐藏如此深的暗线也要大下杀手。

梁珅却道:“一开始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直到安郡王宾天,我才想到。大概是他一手埋下的暗桩,他死后恐不受控制。而吐谷浑、安西、河西的暗桩,在之前就已经被我整顿过了,是以才没有如此大费周章。”

赵正见梁珅如是说,大概也猜出了他们的来意,“那守道此次回京,是因为剑南暗线的事情?”

“正是!”梁珅郑重地点头,说道:“剑南的暗桩异常警觉,信息渠道也十分广阔。我们的动作稍慢了一步,收网时漏了人。原本我以为漏网之鱼投了敌,跑去了南诏。后来有了些蛛丝马迹,才发现他已经到了长安。”

赵正十分不理解:“为何非要赶尽杀绝?这些人也都是安郡王安插下来的,你们原本能互相合作,互利互惠的。”

梁珅不回答,却道:“我们自然有我们的理由!而且我亦得知,他回长安,第一个找的是凉王,第二个找的是你赵元良。但凉王有龙武军护卫,他在长安城内动不了手,这才来找的你。我原本在良淄附近留了眼线,但主要看的还是你。没想到一个不注意,他竟对嫂夫人下了手!”

赵正看着他,“你在我身边留眼线了?”

“是!”梁珅没有否认,直说道:“元郎不必介怀,我也是为了保证你的安全。你与凉王殿下不可有失。”

赵正叹了一声气,“安郡王的安排?”

“是!”梁珅迎着赵正的目光,毫不隐瞒:“自从你在平凉遇袭之后,你身边一直都有我的人。就算去安西,右武卫与玄甲军中,亦有。离你不远也不近,但关键时刻,能救你性命。他们可以毫不犹豫为你挡刀。”

赵正顿时感觉浑身炸刺:“你花了多少钱?”

“这不是重点!”梁珅也不辩驳,说道:“不然你以为你半夜三更一个人坐在马车上怎就如此平安?我说你也是真的心大,这是何地?这是长安!林仲虽然辞相,但他仍然在谋划重启之事。徐王看似简单,但他还有个十分不省心的母后。你是否觉得太子才是凉王最大的敌人?我告诉你元良,太子不过只是冰山一角,在他身后,还有更加需要提防的人和事!你就这么堂而皇之地住在这鸟不拉屎的良淄庄,什么时候走在路上被人万箭穿心,见了阎王爷你别怪我没提醒你!”

“行行行了!”赵正被他说的感觉利刃在喉,彷佛危机四伏,心道都半个月了,也没他说的那般言重,他是带兵打仗的,天生就有些旁人没有的第六感,并不觉得事情像梁珅说的那般险象环生。

要说如今这朝堂上有些暗流涌动,也就只有林仲的一些遗留势力,他们如今噤若寒蝉,不敢发声。若还有旁的没有察觉出来的危险,赵正感觉还不如康陆看上去更让人不安……

“啪!”梁珅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指着赵正道:“赵元良,你他娘还真是一点就透!”

“怎么个意思?”赵正听他这么一说,暗道难不成康陆真有问题?

“此为后话!”梁珅卖了个关子,道:“如今就来说说这从剑南逃走的暗桩,他是明明白白要找你晦气的,我今日来提醒你,你须得多加十二分小心。曲贡你也认识,留下做你的护卫吧。”

赵正摇摇头,“什么人值得你这大费周章,不惜现身说法的?他找我又有何用?他怎么不去找徐王?找我又为的是什么?”

梁珅闭着嘴,用鼻子长吸了一口气,“他手里还拿捏着剑南军政的一些秘要,按规矩,我是不能透露他身份的。做我们这行都会留一条后路,若是把他逼急了,他投敌,对我们来说,损失太大,得不偿失。”

“规矩?”赵正差点气笑了,“你都要人性命了,他还跟你讲规矩?”

“此言差矣!谁家还没有点把柄呢!?”梁珅道:“暗桩干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活计,身家性命原本就不值钱,值钱的是他留在我们手里的家人和族人。他死了,无非就是一条人命,若是他叛逃了,那就是几十上百条人命了。换做是你,你也不会丢下平凉几百口,自己跑吐蕃去卖命吧?”

“无耻!”赵正评价道。

梁珅却不以为然,道:“对,我是无耻,我卑鄙。但我再卑鄙无耻,我也要守住这条底线。他的身份我不能透露给任何不相干的人,就算是元良你也不行。以免走漏风声,引起各方争夺,害了人家全族。”

“行,我不问了!”赵正只好妥协,“那我要做些什么?”

“等吧!”梁珅道:“他一次未得手,总还是要来一次的。”

赵正一脸震惊:“还来?拿我做饵?”

梁珅捂脸:“原本这次我就能摸到他了,只要嫂夫人上了船,我就能继续跟下去。奈何嫂夫人太聪明,自己个跑了还不算,还把船烧了!我手下人少,一面要盯人,一面要护嫂夫人。结果两头都没兼顾,这才不惜现身,请元良帮忙则个!”

“梁守道你个没良心的!你的意思是怪我家阿念打乱了你全盘计划?”赵正心说你敢情是来兴师问罪的呢?于是站起身来指着梁珅的鼻子骂:“你但凡跟我说一声,今日也不会有这种事。你拿谁当饵不好,你拿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去涉险?那是我婆娘!我婆娘!在吐谷浑帮我们跳过了龙羊峡的阿念!是救我这条命的恩人!我看你是走火入魔,无药可救!她今日是平安无事,她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却不施以援手,让我知道我活噼你,你信不信?”

《逆天邪神》

“澹定,澹定!”梁珅一脸惭愧,怕赵正声音太大惊动了还在忙碌的达念,连忙压着手掌,请赵正原谅,“此事是我思虑不周,我千不该万不该不知会你一声!我都知道错了,你就别骂了!”

“骂?看我今天不剁了你!”赵正气得脑袋冒烟,转身看见墙上挂着的横刀,想了想,还是抄起了桌上的酒勺,噼头盖脸就要往梁珅脸上拍,梁珅矮头一躲,就地滚开,连连告饶:“我也只是将计就计,元良你怎么就这般铁石心肠,非要让我以命相赔呢还是怎么地!”

“我让你躲!”赵正一勺子就飞了出去,直中梁珅的脑门子,只听梁珅惨叫一声,登时应声倒地,半晌没有动静。

“打死人了!”曲贡脸上表情无甚变化,脚下却快,连忙上前查看。却见梁珅躺在地板上,两眼如铜铃一般,望着天花板,额头上一块红斑,肉眼可见逐渐肿起。

达念炖了肉,煮了些菽,又炸了些油果子,等摆布停当,送入主屋时,却见屋外四个彪形大汉正把守屋前院子两进门,嫦儿与月儿不得拢边,端着的食物也都由他们接手。

房内灯火摇曳,人影绰绰。达念推开门,送上吃食,听梁珅莫名地陪了个不是,连忙矮身还礼。夫君讨论大事,她一个女子不宜在场,于是告了一声,便自退下,嘱咐嫦儿多热些酒水后,径直回屋歇息去了。

赵正也并未过分纠缠,他知道梁珅的事非同小可,关于剑南的军情他不关心,但这毕竟关系到自身安危,但有吩咐,照做便是。如今身边又多了个曲贡,虽然不知他是怎么被梁珅拉入伙的,但赵正知道曲贡的本事,有他在安全系数要高上不少。而且暗处还有照应,以后出门多留个心眼,总不至于出什么大的纰漏。

于是赵正放下这诸般事来,与梁珅痛饮起来。毕竟他们也算是生死之交,但每次见面都形色匆匆,而且这梁珅自从走上了安郡王给他铺排的那条见不得光的道路后,连家都不敢回。若是不说,谁知道梁珅的阿爷是当今的刑部尚书?好不容易回了一趟长安,却是如鼠辈一般,见不得天日。

变成了无爹无娘,无家可归的三无难民,当真也是可怜。

“元良啊,你是不知!我连喝醉了酒,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胡言乱语……”

梁珅喝得酩酊大醉,倒在赵正的书房里便就自言自语。

曲贡却滴酒不沾,抱着手里的刀坐在那,如凋塑一般。赵正出门,给他二人拿了两床被褥,毕竟是初春,更深露重的。曲贡道了声谢,看上去欲言又止,赵正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射我两箭,我还的可不止两箭。此事作罢,母须再提。如今和达布伦钦可还有联系?”

曲贡的脸色变了变,却坚定的点了点头。

“有过一次。”

“你倒是老实!”赵正笑了笑,这苏毗汉子不会说谎,倒真如朗多秦一般,是个直来直去的人。

曲贡道:“达布伦钦听说我被你救下来后,派人来凉州看望与我。他还开出了黄金两千两的价格,想让凉王殿下放人。”

“是你不想走?”赵正知道,若是曲贡想走,两千两黄金并不少。凉王对曲贡也不是志在必得,想来也不会为难。

大唐与吐蕃原本就不是民族矛盾,战场上互赎也是常有的事。

曲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随后道:“并不是我不想回到伦钦麾下,只是我回了吐谷浑,达布伦钦必被结赞尚钦为难。我当初在安戎军乃战死,若是从凉州返回,他必大做文章。”

赵正来了兴趣,“那你是如何与达布说的?”

曲贡抬起头来,看向了赵正,一字一顿,认真道:“苍宣侯救我两次,我便还完两次救命之恩,再回吐谷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1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