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78 、釜底抽薪,瞒天过海!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赵大柱巡视了一遍营区,回到大帐时,却见赵瑶林帐下跪了一地的回鹘人。

他们是从庭州赶来的,在铁兰军拦都拦不住,就是要见一见大唐公主。这些人多数都是汗庭的官员,听说阿明特勤在公主帐下,便连夜赶了一百多里路,说什么也要看见特勤安好。

赵瑶林端坐在帐上,一手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幼儿,一手拿着刚赶作出来的拨浪鼓,正逗得明特勤咯咯大笑。

“公主,明特勤身份特殊,不能待在公主帐下,还请公主高抬贵手,让我们带他回庭州吧!”

“是啊,公主。可汗生死未卜,明特勤是他唯一的骨血,怎可……怎可……”

赵大柱绕开了他们,直盯着眼前的内宰宣罗毕。这宣罗毕早就知道明特勤在赵瑶林的手里,只是这一路而来,未曾多发一言,赵大柱以为他是默许的,没想到他却暗地里联络了庭州汗帐,把能拉来的人都拉来了,妄图以多欺少,逼赵瑶林就范。

赵瑶林却不慌不忙,抱着明特勤,道:“你们一口一个公主地叫着,可是不把我当你们的可敦?”

“这……”

赵大柱冷笑一声,“礼已受过,酒也喝过。如今只是可汗身在前线,不能圆房而已。可眼下礼数已完,踩过你回鹘狼旗。你们却不认这可敦身份了?”

“公主……不,可敦!”宣罗毕一时便意识到这称呼上的错漏,连忙改口道:“可敦明鉴,臣下只是一时口快,并无不敬之意。”

赵瑶林道:“我又没责怪你们称呼上的错漏!我只是好奇,既然我是回鹘的可敦,那回鹘的特勤,在回鹘的可敦身边,又有何不妥?就非得将他一人关在庭州,你们才甘心?”

宣罗毕立时便意识到,赵瑶林如此干脆利落地受了这可敦大礼,原是早就在这等着了。

可是阿明是乞力柔然的亲生嫡子,虽然回鹘汗妃没有正妃偏妃之分,但他是可汗唯一的骨血。面前的开乐公主虽然称呼上是可汗的可敦,但她眼下在回鹘,既未受可汗大封,又未与可汗圆房,可汗伤重未愈,传言时日无多。继承汗位的明特勤,又怎么能落在她的手里?这着实有些不妥。

只是这话不能明着说,左右都得罪不起。宣罗毕身为内宰,处置汗帐事宜,他忠心的是可汗,当然也包括阿明。

赵瑶林依仗着模糊的身份,抱着阿明就是不撒手,这一时间,宣罗毕竟是不知该如何处理。

“你们怎么就转不过来这个弯来!”赵大柱道:“明特勤在哪位可敦身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汗如今如何?你们却也不清不楚。此时庭州空虚,你们不守好汗帐,偏偏要出这一百余里,来争个对错,谁是谁非,若是让歹人趁了空隙,你们又怎么对得起可汗,对得起汗国?”

“正是!”赵瑶林拿出了一只玉哨,举在手中,让大家都能看见:“不是我赵瑶林非要夺人子嗣。这是乞力可敦的信物,你们大概都是见过的。我受阿姊所托,在她去铁门关的这段时间内,代为照顾明特勤,不知违了汗国那条律法?又坏了汗国哪条规矩?”

宣罗毕抬头看去,那玉哨正是乞力柔然平日里挂在胸口处的玩物。旁人不知,他却清楚地很,那是朅盘陀王妃的遗物,是乞力柔然身上家族最后的遗传。有这玉哨在,便能证明赵瑶林所说不假。他们这些人再想造次,却已是失去了借口。可汗一旦薨逝,乞力柔然必定依靠明特勤从而执掌大权,这时候若是纠缠不清,日后难免会落个图谋不轨的嫌疑。

“如此,是宣罗毕唐突了!”宣罗毕连忙又跪了下来,朝赵瑶林行礼,“既是两位可敦准允的,那明特勤在铁兰军,便就顺理成章!”

帐下众人见宣罗毕已经服软,知道此行功亏一篑,已是板上钉钉了。于是也只好顺势而为,抚胸山呼万岁。

右武卫在铁兰军扎营不走,让庭州着实紧张了一把。宣罗毕问赵大柱为何不动,赵大柱却说,庭州乃汗帐所在,公主虽受大礼,却未受大封,大唐诏令未宣,庭州怎可轻易入主?也只能等着,等可汗从铁门关回来,率汗部亲族长老亲迎,当着北庭、安西众官员、将士的面,由送亲使者宣读了诏书,这才能继续前行。

这两厢之下,让宣罗毕十分被动,但赵大柱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虽然战事仍频,可宗主国礼仪亦不可废。送嫁队已送行了三千里,这最后一百里,说什么也得给足大唐的脸面。

宣罗毕无奈,只得差人回了庭州,送来粮秣与帐篷,亲自守在铁兰军,与明特勤共同进退。

但赵大柱借口公主暂时还不习惯回鹘习俗,也看不惯回鹘人不爱干净,让回鹘军士只得驻扎铁兰军外,至于城寨之内,一千右武卫护卫,已是足够。

就这样,赵大柱将回鹘人全部赶出了城墙之外,只留下了宣罗毕一人伺候左右。

当着他的面,右武卫开始加固城防,工匠们也马不停蹄,修缮兵器,打造箭矢、拒马,开挖陷阱、反骑兵壕沟。城内城外六道防线,滴水不漏……

但时间其实原本并不在赵正这边。

虽然之前筹谋的事宜如今都已落实或者正在落实,但留给赵正的时间只有短短数日。汗叔巴特与吐蕃约茹之间或许有些争吵,但大方向始终没变。

那就是约茹人扶巴特上位,条件是与大唐割裂,让出铁门关,回鹘在安西去军事化。

赵正与巴特说的那些事,让巴特对约茹有了一些反抗,但最后谈判的结果,也只是西洲不让,只让铁门关。约茹占领铁门关后,立即放行龟兹,让龟兹的守军顺铁门关北回庭州。回鹘从此不染指安西,安西诸镇只认一个主人。

至于葱岭的安西军与回鹘右部,交由汗庭周旋。巴特答应废黜右部敦王,扶持亲吐蕃势力者上位。碎叶城由回鹘攻取,攻取后交由吐蕃管辖。

这看似完全一边倒的谈判,巴特却仍旧沾沾自喜。

在他的心中,安西这等黄沙之地,他宁愿舍弃不要。只要坐上了汗位,汗部在北庭完全能够生存下来。大唐日渐衰微,他们无暇西顾。这么做,既能摆脱连年的战争,又能让汗庭乃至整个回鹘三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没事,想想都让人亢奋。

不伟大吗?

太伟大了!

但这事瞒不住赵正。

甚至连巴特投降易帜的具体时间赵正都掌握地一清二楚。

梁珅留给了他一大座宝藏,隐藏在约茹的暗线不遗余力地疯狂预警。消息自伊州传向焉耆,再自焉耆深入大山,从大山一路往北,到达了铁门关关前大营外。

一面破烂的麻布,赫然地飘扬在了赵正的视线里……

“甚?还有五日?”胡三大听完赵正说的,眼睛便就睁圆了,“你是说五日之后他们就要放约茹人进关?”

“倒不是放!”赵正道:“五日后子时,约茹人佯攻铁门关。那时铁门关守军会假装不支,约茹趁机攻取关城。毕竟巴特也是个要面子的,他若是堂而皇之地放约茹人进关,他连庭州都回不去!他手里原本没有多少兵马,北庭各部也不都尽听他号令。只有坐稳了汗位,他才有这个资格。所以,这出戏,他得演下去。正因为他要演戏,我们才有了这五日!”

“那得想办法!”胡三大捏着下巴,左踱几步,右踱几步,“难怪这老匹夫这些天防你跟防贼似的,连你说故事他都不听了,原来真是好事将近,他得小心翼翼了。”

“防我有个屁用!”赵正啐了一口,道:“只是上游大营还未完工,最少我还得要七日!若是要稳妥,那便拖到疏勒战报到了为止才是最妥当的。”

“那至少还得要二十日!”胡三大倒是清醒,日子算得死死的。但赵正没有他这般乐观,疏勒离铁门关千余里,战报传递,一来一去就得半月。他不能光等战报,他还要得看龟兹军情。若是龟兹守军主动出击了,那就说明疏勒有了!铁门关之困,也就快要解了。

眼下的问题,就是在巴特准备狗急跳墙的时候,怎么拖下去。

帐篷里,朗多秦默默地看着两人缓缓地坐了下来,互相大眼看着小眼。

帐外刮来了一阵风,右武卫们烤肉的香味飘了进来。

“先吃点东西吧。”朗多秦瓮了一句:“你们两个愁眉苦脸都一整日了,不饿?”

赵正摇头,吃不下。

胡三大嗅了嗅鼻子,“啧”了一声,痛苦地抱着脑袋,“元良都想不明白,我在这凑什么热闹!吃肉,吃肉!来人啊!”

门外进来个被烟雾燎得黢黑的右武卫汉子,他擦了擦脸,“胡司功有吩咐?”

“肉好了吗?”

那汉子摇头,“还没呢!方才发了一阵邪风,直把火都给吹黑了。弟兄们刚又升了一堆火,肉才五分熟!”

“够了。”赵正道。

“甚?”胡三大吃了一惊,“这生肉能吃?不怕吃了窜稀!?”

“五分熟就够了!”赵正忽然抬起了头,看向了二人,眼里流露这欣喜和兴奋,“我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终于知道我要怎么拖时间了!”

……

巴特这一夜做了许多的美梦,直待太阳升起,营中熄了营火,帐外响起了一阵“咄咄咄”的梆子声响。

巴特没有贪恋美梦,睁开了眼睛,嘴角含笑,翻了个身。

还有四日,四日后,约茹人便就要攻入关前大营。到那时,他将制造一场混乱,这混乱嘛,总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可汗与可敦葬身火海,大唐天使英勇顽强,却被约茹人擒获。

而他,则带着部曲一路退向北庭。然后拿着可汗给他留下的“汗诏”,堂而皇之地坐上回鹘可汗的宝座。

哎呀,只是这代价未免大了些。而且铁门关在约茹人手里,庭州也不安全,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得陇望蜀。汗庭,要不再往北退上一退?

赵正舌灿莲花,胡说八道的本事是真的让人汗颜。但他有一点没说错,约茹人总不能一路向北,离吐蕃太远,这对他们没有一丁点好处。

而且约茹使者也说了,一旦局势稳定,便着手订立盟约,放龟兹守军入关,回归北庭。到那时,加上各部新征人马,他手里好歹也有五六万之众,打不过,守城总是占些便宜的。约茹人一时攻不下城,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退兵。

他们背井离乡,其实也挺苦的。

想到这,巴特轻叹一声气。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咕咚咕咚”地涮了涮已然有些味道的口,然后一股脑地全吐在了中郎的嘴里。

那中郎脸上带笑,“嗯”一声,咽了下去。

谁知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有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汗叔!不好了,汗叔!”

“慌慌张张的做什么?”巴特一时扫兴,脸色便就一凛,来人往地上一跪,脸上已是惊惧之色,“约茹使者……约茹使者死了!”

“你说什么?”

那卫卒抚胸,十分肯定地道:“约茹使者死了!”

巴特一时间如被重锤轰击,顿感头晕目眩,口干舌燥,他张了张嘴,语气颓然:“怎么死的?”

那卫卒哭天抢地,“被黠嘎斯,黠嘎斯的阿热莫都杀了!”

“……”

巴特连鞋都没穿整齐,立时一脚踢翻了那卫卒,抢门而出。

约茹人住得隐蔽,可偏偏黠嘎斯的阿热莫都就住在隔壁。不是巴特不小心,他是实在看不起这个只有十余万子民的部落,黠嘎斯一直都是回鹘的臣属,他哪里料到这小小的黠嘎斯,却突然出了个如此莽撞的王子!

人还没到,却见约茹人住的帐篷边上,栅栏里栅栏外,里三层,外三层已然围满了人。城关军与右武卫似乎起了冲突,双方剑拔弩张,里面还有人好像正在争吵,隐隐约约还传来了赵正训斥的声音。

“你怎地如此冲动!就算你要杀人,你不得问问汗叔!?这人是汗叔招来的,还是他们自己寻上门来的?他们是为了平息兵戈,还是来招降的?你一概不知,怎能就轻易将人给杀了?吐蕃是我大唐宿敌死仇这没错,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道理你绰尔小国你明不明白?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