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172、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你猜我哪只眼睛正在乱跳?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公主车仗花了三天时间通过了北天山,在赵正离开的第四日,车队终于彻底离开了草原,看见了北庭的大漠风光。

背后的雪山奇景映衬着面前这茫茫的戈壁和远处的沙丘,太阳在头顶撒欢,烈日的光辉如毒蛇的信子,舔舐着每一个夹带着寒风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人。

回鹘汗庭的接引时辰就等在山口处,见公主大车缓缓而来,于是舍了马匹,纷纷跪拜在布满碎石的路旁。

赵瑶林不是第一次见到大漠,但她是第一次见到北庭的大漠。连绵起伏的沙丘,看上去便如同不长蒿草的一座座山峰,在广袤的戈壁滩向远处延伸,一望无际。狂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噗噗地吹打在车辕上,幔帐变得灰雾蒙蒙,在这沙雾中,肉眼可见的沙砾拍打在马背上、车架上,“哔啵”作响。

“公主,披上纱巾吧。”侍女递上来一块绸缎头巾,赵瑶林揪了一把干涩的长发,握了一手的细沙。

赵大柱自前队而来,叫停了车队,“公主殿下,回鹘接引使臣求见……”

汗庭派出了二百四十人的庞大接引队伍,另有五百宿卫军护卫。镶金的黑色狼旗飘扬在车队前方,回鹘内相亲自率队,毕恭毕敬地等待公主驾临。

赵瑶林便就在马车下让崔功成草草地搭了个毡帐,以酒水款待接亲使者。在北天山与北庭大漠的边缘,赵大柱立大唐旗帜为界,供金银、牛羊以祭大唐赵氏祖先,企盼先祖为媒,天地为证,唐鹘百年佳和,夫妻相敬如宾,兄弟勠力同心。

回鹘内臣们便就跪在大唐旗帜下,以三碗水酒祭天地神灵、宗国社稷、黎民百姓。酒罢,斩羊头,杀雄鸡,取三牲三畜鲜血,混以北庭烈酒,晋献大唐开乐公主。

赵大柱穿甲执锐,牢牢地守在赵瑶林的身侧,此时血酒敬上,崔功成毕恭毕敬地接过,端到了公主殿下的面前。

“此碗酒饮过,再踏过大唐旗帜,公主便就是回鹘汗庭的可敦……”

遮着面纱戴着头巾的赵瑶林,看着那碗鲜红的血酒,一时便想起这一年来的经历。她从淮西到了长安,在大内接受最为严苛的礼仪教育,在张皇后的亲自教导下,学会了如何做一国之后。她尤记得临从淮西走时,阿爷那不舍的目光,全城百姓夹道欢送,锣鼓喧天。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她赵瑶林会远赴万里,自水乡泽国,跑到这鸟不下蛋,鬼不拉屎的蛮荒之地。

抬眼天地变色,闭眼无一识得之人。唯有便宜兄长,此时还不在身边。

从此踏出这一步,越过大唐那面金旗的庇佑,她便就是回鹘人的可敦。故乡、亲人,便相隔万里,就此陌路。自己在北庭,是生是死,是快乐是忧愁,不知还有几人会挂记在心。

心中升起一丝惆怅,两行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淌下,冲刷着面上那灰雾,留下了两道泪痕。

“公主殿下!”崔功成见赵瑶林迟迟不肯接那血酒,一时忍不住地催促道:“可别误了时辰,殿下!”

赵大柱能感受到身边的赵瑶林身体正在微微颤抖,知道她触景生情,心中难平,于是上前一步,接过了那碗酒,瓮声瓮气道:“公主染了风寒,这酒不便喝大了!”

崔功成明显感觉身后的回鹘内臣们倒吸了一口气,他使了个眼色给赵大柱,拉着赵大柱轻道:“这是规矩,可不能怠慢。”

赵大柱“哼”了一声,“我大唐嫁公主,遵的是大唐的礼仪。这碗酒水,混得乱七八糟的腌臜血水,埋汰谁呢?我奉元良之令,守护公主,也是为了守护大唐脸面。这事,没得商量!”

崔功成“嘶”了一声,急了:“赵将军,你别往自己身上揽啊!开乐公主毕竟是要成为回鹘可敦的,你此时护了,他们自是不会说别的什么。可你走了呢?右武卫一退,开乐公主身边便就只剩下回鹘人了。你这时给他们上眼药,到那时他们便要给公主上眼药了……”

赵大柱一想,这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酒……

“在说什么呢?”赵瑶林侧头看了过来,却见赵大柱端着那血酒,一脸不好相与。

“给我吧!”赵瑶林道。

“公主殿下千金之躯,这酒混杂太多东西,还是不要喝得好!”

赵瑶林却摇头,“这碗酒我不喝,往后我还得喝,你能挡这一次,还能挡第二次么?元良兄长说过,往后余生,无论生死,我都是回鹘的可敦。若要论礼,阿史那汗他便应该亲自来迎,他不来,我便不能走。可眼下情势危急,回鹘勇士正在前线奋力搏杀,我是大唐公主,可我又有何资格要这要那?赵大柱,拿来吧!”

“可敦圣明!”

帐下回鹘众内臣见赵瑶林接过那酒,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便纷纷纳头就拜,山呼千岁。

迎送交接礼成,崔功成送回鹘众人出帐。待公主沐浴更衣之后,便要换乘回鹘汗帐的车驾,右武卫也须得客随主便,让出护卫职责,只能远远地护送车驾到达庭州。

差事眼见便要完活,赵大柱对着赵瑶林的身影暗自叹了一口气。他倒是可怜这淮西娘子,跑来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辈子就与风沙作伴了。

赵大柱出得帐来,侍女们正忙活着烧水,准备华丽的百鸟裙。

远处的回鹘马队静静地矗立,等待启程。赵大柱爬上高坡,站那正望着远处的大漠连绵,忽然视野之内,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及得近处,回鹘骑兵上前阻挡,那人却高呼:“苍宣侯军令,赵大柱何在?”

……

赵正的眼皮一个劲地跳,跳了整整一个晚上。

飧食之后,心绪忽然变得不宁,赵正以为是没适应大漠的气候,加上吃的又多是羊肉,肚子里咕噜咕噜地直窜。

他从毡毯上爬坐起来,闭上了眼睛。

关前大营内没有专门安置使臣的帐篷,汗叔巴特为了不让他接近阿史那汗,特意将他安置在大营一角,远离汗帐半个营区。

此时已近三更子时,回鹘军营中传来了巡哨的步伐声,这声音从住进这帐篷开始,便就一直响个不停,仿佛他不是天使,而是囚犯。

身边的胡三大睡得跟猪似的,鼾声震天撼地。赵正烦不胜烦,一脚踢在了他的屁股上。

胡三大睁开眼睛,只见昏暗的灯火下,赵正披头散发,一脸惆然。

“甚事啊?元良!?”

“穿上衣服,出去走走!”赵正蹬上了鞋子,起身活动了一番筋骨,胡三大极不情愿地翻了个身,“出门便是一座连一座的营帐,一不小心就到了回鹘人的禁地。大晚上的,别让鹘军把你当细作,一箭射回河西……”

“你不也会弓射么?怕甚!”赵正觉得胸口憋闷,感觉不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怕是要闷死在这帐篷里。

胡三大没辙,只好起身穿了衣服,披了一身皮甲,挂了弓韬箭壶,赵正看了一眼,骂道:“你挂些个这玩意能有个球用?”

“总不至于别人射你时我没东西射回去。”胡三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帐帘。

“去哪?”朗多秦抱着横刀,直直地站在门口。

胡三大一脸晦气,“元良说憋闷,我陪他出去走走。”

朗多秦看了一眼赵正,“夜深了,营内暗哨巡哨颇多,你要去汗帐,怕是半路就要被人劫下。”

赵正一脸茫然,“谁说我要去汗帐?”

“可那乞力柔然不是约你去汗帐么?进营分手时,我分明听见的。”

“……”赵正一时语塞,他指着天,拉着朗多秦看天上的星星,“子时了啊,大舅子!你当我吃了熊心豹子胆,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去和回鹘可敦幽会不成?”

朗多秦“哼”了一声,“你们汉人花花肠子多,我争辩不过你。但深夜在军营之中走动,确实不妥,你还是回营帐吧,我在此地看护,你可睡个好觉!”

赵正眨了眨眼睛,愣在原地。朗多秦一步也不让,如墙一般堵在帐口,也不回头看他。

赵正想解释,可话到嘴边忽然发现,这事越描越黑。想来都怪赵吉利那张臭嘴,黑的都要被他说成白的,朗多秦单纯,被他几句话便就忽悠瘸了,抱定了赵正与那乞力柔然有一腿的想法。

胡三大便就在一旁傻笑,他用胳膊肘捅了捅赵正,“诶,其实老实说,你与那回鹘可敦孤男寡女在大漠里的那一夜,可发生了点什么?赵吉利说你是抱着她回来的,那娘子还不肯下来,死活赖你身上?”

赵正瞥了他一眼,看着那一张八卦上脸的神色,心道神特么地孤男寡女,改天就让你和赵吉利做个伴,一起去冲疏勒城墙算了。

“元良!”朗多秦转过身来,看着赵正,“阿念欢喜你,依赖你。我们苏毗松女只要看上一个男人,那就是一辈子。她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你若是对她不起,我便就不认你。”

“行!”赵正摆手,指着俩人:“你两个谈!我回去睡觉。”

“有什么事,你与那可敦,明日再聊,也不迟!”朗多秦瓮声瓮气地补了一句。

胡三大嘿嘿嘿地笑,朝朗多秦悄悄地竖了个大拇指,转身要跟着赵正回去,却被赵正一脚踹了出来。

“胡三大,今夜你与朗多秦同值!

!”

“怎么就同值了?我不下半夜了么?”胡三大一脸茫然,他身上还披着甲,挂着弓韬,这半夜三更,铁门关冷得跟上了雪山似的,站外面一夜,不得冻死?

赵正却不理他,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毡毯上,躺着看着头顶一尺见方的通气孔洞,望着那天上的一点一点的星子,越想越觉得憋屈。

百盟书

心中不宁的感觉越来越浓烈,如同有只爪子,抓着他的心肝不停地挠。闭着眼睛都停不下来,抓得他越来越烦躁。

赵正只好把毡毯揉作一团,塞在了胸腹间,压迫着那失眠的感觉。榻边的油灯渐渐地暗了下去,好不容易一席睡意慢慢地袭来。赵正闭上眼睛,却忽然看见黑暗里一阵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也不知是谁,也不知是哪,一瞬间就把那睡意冲得稀碎。

天杀的。

赵正暗自摇了摇头,抱着毡毯盘腿坐了起来,撑着脑袋看着那跳动的火光一下一下。许是玄甲军大战将至,他始终放心不下。若是可以,他宁愿自己领军西征,可铁门关的事他又不能让乞力柔然一人应对。否则自己在前线博生博死,结果后方却忽然高举白旗……

那还打个屁啊!投降算了!

赵正胡思乱想一通,盘算着玄甲军出征的日子,要不要去看看他们。结果却不料,身后忽然如鬼魅一般,传来一个声音。

“苍宣侯!苍宣侯!”

赵正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转过头去,这帐篷里的陈设简陋,一眼就能看个全部,那声音不知从哪里传来,仿佛如四面八方包裹而来。

“苍宣侯!”

赵正吓了个激灵,这回他听清楚了,似是在帐篷后面。他爬起身来,抄起了横刀,到那边角,“谁!?”

“我啊!”那声音似乎很想隐藏,十分细微,只是被这帐篷阻隔,便如同从地瓮中发出一般。

赵正仔细听了一耳朵,发现原来是罕拿,于是便吃了一惊,问道:“三王子半夜三更不睡觉,跑这来吓我又是为何?”

“这周围有眼,说话不方便,不能从正门进来!”罕拿蜷在帐篷外,披着斗篷,细声细气道:“我有事要禀报。可有别处可进?”

赵正看了看这帐篷,帐角都埋在沙土里了,想挖也不知要挖多深,于是一咬牙,扯出横刀便在帐篷上开了个口子。

罕拿见那刀尖一划,面前便透出了一丝亮光。

“进来说话!”

“是!”罕拿顺着那口子便就往里爬,赵正见他整个人都入了帐,便取了一支弓矢,将那口子别缝了起来。

“长话短说!”罕拿瞄了一眼这帐篷里面的情景,吞了一口唾沫,开口道:“这营中,有吐蕃使者!”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2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