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 分类:军事 | 字数:0

220、你说是就是吧

书名:大唐里正 作者:离珠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1-08 23:23

便如村有村长,里有里正,良淄庄上也有庄头。

老庄头叫许青,年轻时就是皇家庄户,后来战乱时被强征去了潼关,一仗下来丢了条胳膊得以保全了小命。皇家庄户消息也算灵通,不等叛军攻入关中,便早走了一步入了川蜀。再后来兴庆帝自秦岭北伐而出,他又带着庄户们返回了长安。

不说人有多大本事,但眼力劲极好。既有从军的经验,又有识人的本事。一听凉州来的一个侯爵,不用多想,便就知道是苍宣县侯赵元良。

《最初进化》

毕竟凉州不过巴掌般大的地方,少有的几个勋贵,巴掌数都能数万。这几年凉州只出了个苍宣侯,不是他又能是谁?

这赵元良何许人也?年纪轻轻便做到了安西都护,武勋上护军。便就是在长安,眼下这等勋贵也是不常见的。大唐能征善战者众,但前五十年战死一大批,老死一大批。到了兴庆年间,青黄不接,各府无可用之兵,朝中无可带兵之人。这便是大唐的窘境,而年轻人中如苍宣侯这般耀眼者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的。

许庄头眼睛滴熘熘地转了几圈,便一把拉扯自家那哭喊的婆子,左右开弓,“啪啪”几个耳光扇将了上去。

“瞎了你的狗眼!吃了这么多年的皇粮,竟是连苍宣侯都识得。你是嫌夫祸太少,要闹个满门抄斩不成?”

那哭的最凶的老婆子被几个耳光直扇得眼冒金星,顿时便就愣住了。许庄头还不解恨,一脚将那婆子踹翻在地,“带着你这些有眼不识泰山的姐姐妹妹滚回去,该纳鞋底纳鞋底,少在跟前凑热闹。莫说是烧了你的衣裳,便是把你丢那火里,也赔不起这罪责。”

那动静忒大,女人们顿时呜呜咽咽起来,害怕庄头教训,却又舍不得那些被赵正烧掉的衣物被褥,哭又不敢哭得太大声,心里虽然不服,可脚下却也不敢停留,一步三回头,看看赵正,看看庄头。却见那许庄头扬起手掌,口中恶狠狠地骂:“愣着干甚,赶紧准备飧食去。晚上杀羊,谁家拖后腿,看主家怎么处置!”

月儿见那许庄头威风凛凛,一时不屑,转头一边往火里丢着衣物布料一边滴咕,“装的什么狐假虎威的模样,一看就不是个好人。”

赵正不置可否,见那许庄头把人群都驱散了,又搬来了一张胡登,用空着的一只衣袖使劲地擦,末了,才递到赵正的面前,弯腰道:“侯爷,是我们怠慢了,不知侯爷今日就来,有些物事也没有准备。侯爷你暂且坐着晒晒太阳,等这烧完了,我在让人来打扫。”

“不必。”赵正摆了摆手,道:“既是身体有碍,庄头就不用如此殷勤了。你只需将庄上的账册、民册、田册等拿来过目就是。”

“是是是,臣便这就去拿。”许庄头抹了一头的冷汗,转身麻熘小跑,到了自己屋子里翻箱倒柜,将赵正说过的,没说过的簿册一股脑地全搬了出来,用一只箩筐装了,吩咐自己家的傻儿子一道抬了过来。

“这是犬子,单名一个聪字。”许青有些局促,指了指一旁立着,直望着赵正嘿嘿傻笑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介绍道。赵正坐在胡登上,一边拿起账册,一边瞅了一眼。名字取得倒充满美好的意愿,只是这五大三粗,看上去不大聪明的样子确实也是物极必反了属于是。

赵正点了点头,随手翻了几页。

许庄头便接着道:“良淄庄上钱项进款主要是皇家拨付,兴庆元年始,每年每人十贯钱的例俸,一年大约是四千五百贯。除例俸之外,另有农具、种子采买费用,每年是六百贯。另外还有圈养牛羊马匹的费用,另有拨付。都一一记录在册。”

“粮呢?”赵正看那账册笔迹工整,字迹清晰,一笔一划十分用功。账目粗算合理,笔迹新旧不匀,不似临时作假。于是将账册交给达念,又拿起了田册。

“良淄这几年没有主家,除留口粮外,其余产粮系数捐了皇仓……”许青见赵正看得认真,脸上尴尬地笑了笑,说:“而且每年产粮也没有个定数,这田册上记录的田亩数量也不是个准数。有些地如今不在我们良淄手中,账面与实际倒是有些出入。”

“怎么还有田不在你们手中的?这上面录的是一千七百亩,那实际呢?”

“实际只有……只有八百亩。”

“嘶……”赵正身体略为后仰,“八百亩地,亩产多少?给个均数!”

“大概,大概二百来斤。”

“具体些。”

“二百三十斤。”

“那每年交多少?”

“多的时候十五六万斤,少的时候十二三万斤……”

赵正抬起头,望着他。

你逗我玩呢?八百亩地,亩产二百三十斤,总产也不过十九万斤,撑死了二十万斤。一年就要交十几万斤,剩下六七八万斤养活四百五十人?

人均一天三到四两?

喂猫都不够吧?

“这不还有例俸么?省省吃也是够的。”许青笑得愈发尴尬,空着的一只袖筒子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赵正瞅着他的脸,你丫不是在唬我吧?方才他烧的那些被子褥子衣物,可不是一天吃三四两的人能买得起的。

在平凉,再穷的时候,大食堂里男丁们都有六两的量。

他转头看向了达念,达念仔仔细细地核对了账本,摇了摇头,没什么破绽。赵正心说这事还得周盈来,她熟。什么帐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可是她眼下不在,赵正又懒得去对账。看着和账本在写的时候就已经胸有成竹的模样,想查出差错来,除非专业审计。

“月儿!”

“在,家主。”

赵正接过账本,递给了她,“坐车回长安,把账本给安国公过目,让他帮咱们看看,这账本写的都是些什么?若是有些个我不方便知道的,却让我知道了,我也该好想想怎么处置。”

“安国公?”许庄头也吃了一惊。他不知赵正与安国公的关系,不说是他,就是月儿与嫦儿也仅是知道家主与安国公关系好,却不料一个侯爵,竟然能支使国公,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我这人慵懒,不愿算账。安国公善于此道,必会帮忙。”赵正使了个眼色,月儿便恭敬的接过了账本,作势便要出门。许青见状,不知赵正说的是真是假,看那神色却又真真无疑,心里暗道一声糟糕,若是被瞧出破绽,便失了先机,到时侯爷发怒,自己哪还有命在。于是连忙“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娘子莫走,是臣错了。臣错了。”

赵正见他幡然醒悟,知道为时不晚,于是招了招手,又把月儿拉了回来,对那许庄头苦口婆心道:“你有什么事你瞒着我又有何用?我又不是傻子,这庄子就这般大,我转一圈便已心知肚明。你庄上几口人,庄田有几亩,产量有几何,我眼下确实懵逼茫然。可你能瞒我一时,还能瞒我一世?到那时我往圣人跟前一禀,你全庄赔命吗?说罢,是吃空饷了还是田亩做假了?”

许庄头被赵正这三言两语瞬间就唬住了,便连忙扣头道:“是吃了空饷,可这是有缘由的,侯爷还请明察才是。”

“吃了多少人的空饷?”

许庄头颤巍巍地伸出唯一的一只手,手上竖起三个残缺的手指,想了想,又折回去一只,“二百三十人……”

赵正见他四五十岁的年纪,满头白发还一身残疾,心中一时不忍,皱着眉头问:“可是从过军?”

“是!”许庄头道:“景中十四年,随高帅镇守潼关。狼牙军攻城时,我被他们斩断了一条手臂,握兵刃的右手,四根手指也断了一截。侯爷,真不是我有意隐瞒。庄上原本有千余亩地,可新历二年时,被公主强圈了一多半去。庄农无田可种,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捐仓,哪里活得下去,便就跑了许多人。没跑的,也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了。这八百亩地,还尽是一些贫田,一年收成堪堪也就二百斤的模样。若是不做这假账,吃些人头空饷,我们这跑不动的,活不下去啊……”

“胡说!”一直没说话的琳儿突然开口骂道:“好你个老匹夫,竟是要攀扯阿肆公主。阿肆阿姐贤惠善良,岂容你来污蔑?元良兄长,他定是不怀好意,你可万万不能相信!”

“我又没说我就信了。”赵正拉起琳儿的手,道:“方才我见主屋内有几张胡登,你去搬一张来。”

“我去吧。”嫦儿连忙道,却被赵正的眼神制止了,“琳儿去吧。”

“是……”琳儿撇了撇嘴,瞪了一眼那许庄头,转身去搬了一张胡登来。赵正将那胡登放在自己跟前三尺外,对那许庄头道:“你且坐着说。”

……

没到长安城前,赵正也是听说过关内圈地严重的事情。但没有亲身经历过,他没有想到竟是如此严重,连皇家的庄田都有人惦记。

皇室的庄田,是供给皇室吃穿用度的。不一定是种粮食的地,还有桑麻、水产、林业。各皇子有各自的封地,在长安也有封田,皇子除了领俸之外,主要还是靠封田过活。像赵硕这般为了河陇新军连封田都卖了的,就全靠俸禄养活家人。当然,他的俸禄可不低。而且身为河陇节度处置使,河陇的财政收入,他也能染指,只是照他的性格,是不屑的。

与皇子们相比,公主在宫中时,是没有自己的庄园的。只有等公主出嫁之后,夫家获封,一并赏赐恩田。而琳儿嘴里的阿肆公主,是兴庆帝的嫡亲幼女,她嫁的是渠国公家的长子王复让,而王复让,是凉王刺史王渠让的兄长。

而有意思的是,赵硕的封田,买家正是渠国公府。

渠国公买下了凉王的封田,然后接壤了良淄庄园,而后顺便就鲸吞了良淄近千亩良田。进而造成了赵正眼下这幅局面。

所以,对头明面上是渠国公。而实际上要面对的,是公主赵四,凉王刺史王渠让。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赵正面临的是一笔烂账,他原本可以将这烂账一股脑地丢给圣人,让他来裁决。如良淄庄园这般吃空饷的罪名,板子是肯定不会打到渠国公府的,最大的可能是面前这伤残老兵以及相关知情人等被送上法场,判个斩立决。

等处死了始作俑者,赵正手里仍有八百亩地和两百庄民,加上凉州的恩田,生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没事吃吃火锅泡泡澡,腌几罐皮蛋让达念去赚赚零花钱,造几块香皂也保准能让长安鸡飞狗跳。在长安这些年,要想多潇洒,就有多潇洒。

他不想当什么道德圣人,也不想管这些乱七八糟的烂事。只要眼睛一闭,死道友不死贫道,他能问心无愧。

但眼前的许庄头,却让他想起了在安戎军的城头。

被下勇武军围攻的安戎军城墙上,那些倒下去的右武卫将士,身下是能漂杵的血泊。

也想起了在茫茫的大沙海中,赵吉利领着玄甲军横穿八百里黄沙,餐风饮露,被日头追杀,被沙尘暴掩埋。二百余人去,回来不过半数。他们的尸体被掩埋在异乡的沙土中,被风沙侵蚀,百年后被人挖出,仍旧是战死时的模样。

更想起了远在碎叶,孤军奋战十六年的老兵。八千人战死一半,四千人魂魄飘散。他们的尸体比之赵正堆在龟兹的京观,远远更多。

还有赵元良的阿爷那残疾的腿,生命最后时刻遥望着安西的模样。

赵吉利的阿爷,至死都不知他倒在了安西的哪个犄角旮旯。

那都是赵正内心深处最不想被触碰的记忆,也是他不断被提起的记忆。

看着面前许庄头那残败的躯体,赵正想起的就是这支撑大唐荣耀的基石底座。若是抽干了他们,这大唐,还能屹立多久?

赵正连夜写了一封信,发往了凉州。

信是递给王渠让的,打声招呼,声明主张,厘清界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