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八章 延宕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八月二十八日,经长安大理寺数日审判,涉嫌谋害明德太子一干人犯段金春、张松坡、陈庆初、何铭常、苏林胜、苏景暹、苏正升、苏宗庆、苏宗钊、苏宗越、苏宗舜、苏宗方、苏宗厚及人犯妻妾刘氏、孙氏、张氏、陈氏、毛氏、韦氏、梁氏、周氏等二十一人皆判处枪决。”

“……胁从人犯苏茂全、苏宝和、阎飞虎、丘友根、伍贻清、伍贻诚、伍贻浩、翁光群、石日林、辛延刚……,我勒个去,我数数看……,乖乖,一共有二十六人被判处绞刑。嘿,这场大案不仅将苏氏满门给陷进去,还将伍家给牵连了。……可怜呀!”

“……苏清辉、苏清承、马水华……等六十八人被判流放海州……”

“原皇家御马司都知陶时良、副都知叶裕祥、司员方天礼、贺本濬、韦彦藻等人以渎职罪被判处苦役五年,流放殷州。瞧瞧,连这些官员都被扯进去了。……可惜喽!”

“……苏氏旗下的祈顺远洋公司、威远岛、宣化岛七处可可、咖啡、橡胶种植园、大兴的一家船厂、万平府(今澳洲查尔维尔市)两座牧场、东洲华阳府(今新西兰南岛达尼丁市)一处牧场,以及位于永昌、大兴、长安、建业的九处府邸房产悉数收缴充公。啧啧……,这得有多少钱呀?好几十万吧?”

“几十万?恐怕不止,至少得一百多万!苏氏可是国内有名的船运大佬,拥有远洋货船五六十艘,私人码头都有好几个,资产起码几百万。”

“乖乖,几百万的资产!老子用几十辈子时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没啥羡慕的!这下子,人没了,钱也没了,落得一身空!”

“就是,这种人活该!有那么多的钱,竟然还敢谋刺太子!”

“……”

1737年9月2日,建业火车站外,一群马车夫正围聚在一起,听着一名会认字的车夫读报,不时地发出阵阵哄闹声和感叹声。

在齐国,不论是在茶馆酒肆休闲饮乐,还是行车走马长途远行,就连市井瓦弄小民汇聚之地,都会有人掏几个大子,买一份最新的报纸,围聚一堆,读着或听着报纸上的各类时政新闻以及各地的琐碎杂事,在消遣解闷之余,也对国内及天下诸般大事有个初步了解,吹牛打屁有个谈资。

从国外来的旅人,往往会对齐国人的健谈和强闻博识所惊叹。

很难想象,齐国街头随便一个售货的小贩,都能对远在欧洲的局势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唬得到访者一愣一愣。

“我说呀,你们齐国皇室和内阁政府对这种谋逆大案还是处置得轻了!”一名来自秦国的车夫听了新闻后,不由撇撇嘴,晒然笑道:“要搁着在我们大秦朝廷,遇到这种大案,那还不杀得人头滚滚。我记得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辛酉事变(1681年),毅王谋权篡位失败后,有超过五千多人被斩首,数万人被判流放,不少权贵之家一夜之间便被贬为奴仆,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官太太也被发配教坊司为奴为婢,遭万人骑。……瞧见没,这才叫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说来说去,还是你们大齐皇帝心慈手软,不舍得杀人!”

“嗤!……”一名壮实的车夫鄙夷地看着那个秦国车夫,不屑地说道:“你懂个啥!我们大齐是什么样的国家?那可是文明大国,讲究律法公正,还有那个什么……人身保障。……对了,还有平等之权!即使像这种谋逆大案,那也得按照帝国颁布的各项律令来宣判和执行。可不是你们秦国皇帝那样,嘴巴一张,大手一挥,成千上万的人就要掉脑袋!这他娘的也太随意了,说你附逆,就得砍头,说你牵涉其中,就要将你处死或者下大狱。听说,你们秦国还有株连九族的律法规定?嘿,若是犯事了,连襁褓中的婴儿怕是也给咔嚓了,是吧?”

那名秦国车夫听了,不以为忤地说道:“诛九族?嘿嘿……,在前明永乐皇帝时,还有诛十族呢!在往前,洪武皇帝时期,那更是一个大案接着一个大案,砍的脑袋也是数以十万吧!哪像你们齐国,我来这些年,被判死刑的犯人一年也没几个,就算杀个人,还搞枪决,或者吊死,连凌迟、腰斩、砍头都没有,这也太仁慈了。比如这次谋逆暗害太子案,最起码得砍几千个脑袋吧?……结果咧,判死刑的还不到五十个人。”

“不是跟你说了嘛,我大齐跟你们秦国就不一样。”一个瘦高个的车夫一边啃着一块咸鱼干,一边颇为自豪地说道:“不论是我大齐皇室,还是内阁政府,对人命可重视了,只要不是大罪,谋反罪,一般都不会判你死刑。听那些研究律法的人说,搞株连,牵扯罪人家属,是野蛮落后的制度,可不是一个文明和法制的国家所为。”

“啊?……啥意思呀?你们齐国除了比我们秦国富裕,日子比我们过得好,咋还比我们文明,比我们法制?可问题是,这皇帝说出的话,不就是法令吗?那些读书人不是常说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吗?反正,我们大秦百姓一直都觉得,皇帝说的一切,就是我们心中最大的法!”那个来自秦国的车夫挠着头,不解地问道。

“告诉你吧,在我大齐,皇帝虽然也是我们头顶上的天,但是吧,自太祖皇帝以后,就规定了许多皇帝不能做的事,其中一条就是要检身自省,要遵守帝国颁布的各项法令。”那个读报的车夫将手中的报纸小心地折好,放在座位上,准备留给下一个客人用,“我们大齐皇室可不像你们秦国的皇室,可以由着性子胡乱作为,就是杀个人也是随性得很。我们大齐的皇帝那才是真正的内政修明和明章之治,发布任何诏令也都是有章可循,有例可依,然后向全国百姓宣布,那还必须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其实吧,在咱们小老百姓心里,皇家是否那个什么……内政修明,遵不遵守法令都是次要的。只要皇帝他老人家让我们小民像你们齐国一样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就是大大的圣君!”

“那可未必哟!”另一名车夫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要是像你们秦国皇帝那样不受任何约束,想杀谁就杀谁,想查抄哪个就查抄哪个,就算你过上了好日子了,难道就不怕被皇帝惦记上了?你看看历史上那么多有钱的大财主,最后好些都被皇帝给宰了肥羊。”

“哎,老张,你这话说得好有道理!你们都知道吧,我就是从徐州府过来的,本来好好地做着挖煤工,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也能勉强养家糊口。可是,我们那个东家不知道为啥得罪了晋王,就被寻了个由头,将他下了狱,最后死在了大牢里,家产也被尽数夺走,妻儿老小被迫流落他乡。唉,这么一搞,挖煤的营生也没了。最后,我索性心一横,几乎卖了整个家当,还借了点钱,偷偷地下海上了你们齐国移民船,才来到建业讨个活路。”

“来我大齐就对了!在咱们齐国,只要你肯下力气,都能挣上钱。然后自个手里再省一省,攒多点钱,就可以将老婆孩子接过来,一起享福了。”

“那是,那是。我就琢磨着,在建业苦熬五六年,存下点钱,然后就托人带信给家里,让他们都来齐国。嘿,这赶马车虽然要工作时间长了一点,睡不好觉,吃饭也没个时辰,但每个月都能赚十几块钱,想想就让人带劲!”

“哎呀,快看,火车站口有旅客出来了!”

“嘿,人还不少。伙计们,待会都不要争抢,大家人者有份。……对了,车费可都不要无端地往下降。说不定,大家伙能拉几个远客,一天的吃食都赚出来了!”

看到车站口涌出大群刚刚到站的旅客,候客的马车夫顿时精神起来,纷纷站到马前,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潜在的客人。

“哟,军爷,你坐我的马车吧!我这车干净又卫生,里面的软垫也是舒服得紧,你要坐上来,一路上绝对不会晃的。不满你说,我这驾马车也有十来个年头了,路也熟,技术也好,保证把你又快又稳地送到目的地!”

李延良带着几个堂弟出了站口,就见马路边停了一排的私人马车。一个个车夫极尽热情,竭力邀请旅客乘坐他们的马车。

“我这里需要两辆马车,你帮我再招呼一个。”李延良和声说道,并将携带的行李交给车夫,任其放在车厢里面。

“好的,军爷,我帮你叫个老把式。”那车夫咧着嘴应承道:“小吴,赶紧的,把车子驶过来,这里有贵客!”

“那个……,延良,我们可以坐公共马车的,能省不少钱呢。”李德武低声说道。

“小叔,无妨的。就算省再多的钱,也不经你去赌档玩一把。”李延良瞥了一眼这位“无良”的小叔,淡淡地说道:“你跟我坐一辆车,没有我的允许,不许随意走动。”

“……哎。”李德武嘴角一抽,挤出一丝笑容,点头应道。

哎,我俩到底谁是叔,谁是侄呀?

“大哥,我也跟你坐一辆车。”堂弟李延阔热情地喊道。

“嗯。”李延良拍了怕他的肩膀,示意将行李放到马车上,“待会,将你们送到旅社后,我要去一趟沐仙湖庄园,拜会我的岳丈。你们几个看好小叔,不要让他到处乱跑。……午饭和晚饭,你们也都在旅社里吃,让伙计记在房号上。”

“好的,大哥。”稍显老成的堂弟李延正点头应道。

“都上车吧。”李延良说着,率先登上马车,坐在了最里面的位置。

李德武叹了一口气,跟在后面也上了车。

这被侄儿管着,还真不自在!

——

“我听说,煊儿求到你这边来,想要去印度做贸易?”曹承悫轻轻地抿了一口杯中的酒,然后抬头看着自己的小女婿。

“岳丈,二哥是想要从事印度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李延良笑着说道:“他也不算是求到我这,只是顺嘴给我提了那么一句。”

“你应下他了?”

“我前往印度就任,还是能许些方便予他的。”

“延良,你说人这一辈子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曹承悫摇摇头说道:“每日所需不过三餐温饱,睡觉所用也不过一榻之地,待死了之后,赤条条的什么也带不走。”

“二哥只不过是想给家里、给子孙后代多存下一些积蓄。”李延良说道:“毕竟,谁也不知道后人还有没有这么多赚钱的机会。呵,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后人家道败落了,多少也能多撑一会。”

“那你呢?”

“我?”李延良怔了一下,“我自然要护着小曦和几个孩子平平安安,给他们提供一个最为舒适和温馨的生活。”

“那……你自己呢?”曹承悫看着李延良,“不断地建功立业,用敌人的累累尸骨,成就你的荣耀和战功?”

“岳丈,我是帝国军人。”

“唉,你们是帝国军人,需要不断地打仗,不断地开拓,然后不断地流血。”

“……”李延良不解地看着岳父,不明白他为何会有此牢骚。

“曹舸战死了……”曹承悫神色有些悲哀,“当年,我可是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的。”

“什么?”李延良惊愕不已。

“四个月前,他随远征舰队炮轰法国土伦军港,不幸被岸防炮台击中,抢救数日,最终伤重不治。”曹承悫一脸的苦涩,“我记得这个孩子从小最爱干净,也最怕疼,还怕血。也不知道被炮弹击中后,他如何忍得住……”

“那鲁王哪里……”

“呵呵……,他儿子多,不在乎死这么一个。”曹承悫脸上带着讥诮的表情。

“甚是惋惜呀!”李延良长叹一声,“自他参加我与小曦大婚之后,我却再未见过他。”

“延良,你要好好的,千万莫要让曦儿……守寡。”

“小婿自当惜命。”李延良笑着说道:“再者说了,以我齐国在印度的军力部署,几无任何威胁。”

“万一,军方将你调到欧洲战场呢?”

“应该不会。”李延良笃定地说道:“我们齐国不会与法国人爆发大规模的陆地战争,那么远的距离,我们吃不消的。”

“万一呢?”曹承悫担忧地说道:“万一我们通过海上的战斗无法击败法国,陛下和军方说不定就会动用陆军与法国一较长短。”

“不可能。”李延良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劳师远征,我们会吃大亏的。要知道,法国可是欧洲大国,陛下和军方不会贸然做出这种决定的。”

“可是,万一呢?……”曹承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嘴里喃喃地说道。

“……”李延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