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零六章 欧陆风云(五)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25年6月15日,普鲁士,柏林。

“5月10日,下午一时,英格兰皇家海军与齐国海军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阿尔赫西拉斯湾爆发了两国宣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役,英格兰皇家海军调集了大小战舰二十八艘,登陆官兵两千五百余,意图一举攻占齐国所据的休达港,彻底控扼直布罗陀海峡,封锁地中海。据悉,齐国海军部署于地中海的战舰数量仅八艘,驻防陆军官兵更是不足五百人,双方实力相差甚大。”

“然而,两国海军经过半日激战,英格兰皇家海军的登陆计划被齐国海军成功阻止。英格兰舰船损失十余艘,其中四艘战沉,三艘受损严重,官兵伤亡一千二百余。令人惊讶的是,处于弱势的齐国海军仅两艘战沉,两艘受创严重,官兵伤亡不到五百人。至夜晚,双方海军舰船脱离接触,返回各自港口。”

“5月14日,英格兰皇家海军特遣舰队在格兰特将军的率领下,进抵原西属加纳利群岛,向驻守于此的齐国军队和摩洛哥军队发起进攻。经过五日苦战,英格兰登陆部队成功夺取大加纳利岛和图拉岛,歼灭摩洛哥驻守官兵五百余。但在随后攻击齐国所据的特内里费岛时,遭到齐国驻军的强烈阻击,四艘战舰被齐国岸防火炮击伤,最终未能实现登陆夺岛。”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将手中的战报轻轻地放在桌上,然后起身来到大厅一侧墙壁,认真观察着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还是数年前齐国驻柏林武官赠送给他的,一直被视为珍宝地张挂在这间独属于他的作战办公室内。

“你们预计,齐国派出的远征舰队何时会抵达欧洲?”威廉一世看着独处于大洋中间的汉洲,又看了看欧洲的地缘位置,不禁摇了摇头。

“陛下,齐国是于3月15日,正式向英格兰王国宣战,距今已有三个月。”王国总参谋部总监阿尔弗雷德·胡根伯格伯爵上前一步,站在威廉一世的身后,看着墙上那幅世界地图,“若是齐国提前做好了战争准备,他们的远征舰队应该会在7月上旬进抵欧洲。”

“若是,齐国没有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呢?”

“那么,齐国的远征舰队可能会推迟至八月或者九月抵达北大西洋海域。”阿尔弗雷德·胡根伯格伯爵想了想,微笑着说道:“不过,以齐国总参谋部的专业性和前瞻性,他们不可能不做任何战争准备。我相信,在齐国向英格兰宣战时,他们一定在南非地区已经集结了一支特遣舰队,并且正在向欧洲进发。或许,他们已经隐蔽在西非某个不为人知的海岸,伺机向英格兰发起凶猛的进攻。”

“英格兰准备趁齐国远征舰队抵达欧洲前,试图攻占他们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上的海军基地,如今却都被对方所瓦解,没有达成任何战略目标。”威廉一世转过头来,看着屋内的几名宫廷重臣和将军,“那么,待齐国人聚集更多的战舰抵达欧洲时,英格兰人有几分胜算?”

“英格兰人应该有五成胜算。”胡根伯格伯爵说道:“毕竟,英格兰坐拥地利之便,可以调集更多的舰船和更多的物资与齐国进行一场或者几场战略决战。若是,英格兰在初期开战后就能重挫远道而来的齐国舰队,那么英格兰很可能会取得一定的先手优势,置齐国于被动的局面。”

“若是英格兰在战争初期,无法歼灭齐国远征舰队,那么接下来战争走向又是怎样的?”

“齐国相较于英格兰而言,不论是海军规模,还是综合国力,都据有绝对的优势。若是英格兰无法在战争初期,重创齐国远征舰队,这就意味着这场战争将进入长期相持状态。齐国人可以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优势的战舰数量,不断与英格兰拼消耗,同时打击英格兰的海上贸易,截断英格兰的进出口渠道。如果时间拖得长久,三年或者五年,英格兰很可能无法坚持下去,最终只能向齐国求和。”

“也就是说,英格兰人必须速战速决,在齐国远征舰队进抵欧洲时,就要发起一场海上战略决战,不仅要击败他们,还要予以重创,如此,便能迫使齐国结束这场战争?”

“是的,陛下。”

“若是,在初期海上决战时,被击败的是英格兰人,那会是什么结果?”威廉一世轻声问道。

“陛下,若是真的出现陛下所说的这种结果。那么,英格兰将会陷入严重的国家危机当中。很有可能,英格兰会迫于军事压力,很快向齐国求和。”胡根伯格伯爵想了想,摇头笑着说道:“不过,我认为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很低。据悉,英格兰为了应对这场战争,已经动员集结了多达一百三十多艘战舰,而且他们还拥有本岛的人员和物资补充优势,对北大西洋的海况和气候也更为熟悉。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应该不会遭受巨大的失败。”

“……除非,齐国人也从印度洋地区调集一百多艘战舰前来欧洲,与英格兰人来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不过,我认为,齐国海军应该不会主动寻求主动决战,这不符合他们的战略目的。因为,他们需要对印度洋以及东印度群岛等核心利益地区进行有效管控,这不允许他们抽调太多的舰船前往欧洲。”

“可是,我听说齐国的战舰有半数以上是加装了蒸汽动力,在海上的机动性要远远超过普通风帆战舰。你们说,齐国会不会仅凭少量的战舰便能一举击败英格兰皇家海军?”

“陛下,齐国虽然装备了大量蒸汽战舰,但毕竟这种新型动力舰船还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实战,尚不能证明其强大的战斗力。再者而言,海上广阔无垠,即使蒸汽战舰的机动性稍优于风帆战舰,但在数十艘乃至上百艘战舰规模的海战当中,效果未必会增强多少。况且,蒸汽战舰行驶过程中,冒出的滚滚浓烟,也使得这种舰船很远便被对手侦知,缺乏必要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会让敌方提前做好战斗准备,从而失了先机。”

威廉一世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双手抱胸,一边在大厅里来回踱着步,一边静静地思索着,似乎在考虑某项重大的决定。

“齐国公使从瑞典回来了吗?”威廉一世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着自己的国务大臣弗朗茨·古特纳男爵。

“陛下,齐国公使在两日前已经返回柏林。”弗朗茨·古特纳男爵立即应道:“从斯德哥摩尔传来的消息,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将哥德堡附近的两座小岛和上面的附属设施,以一个极为低廉的价格卖给了齐国。哦,对了,瑞典还获得了齐国提供的一笔高达一百万克朗的低息贷款。”

“齐国人可真有钱!”威廉一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看样子,瑞典已经站到了齐国人那边了。”

“是的,陛下,齐国人确实非常有钱。”弗朗茨·古特纳男爵附和道:“他们完美的利用了瑞典和英格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提供一笔急需的资金,卡尔十二世立即就转向了齐国。可以预见,齐国一定会利用从瑞典获得的海上基地,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发起对英格兰商船的袭击。”

“奥地利是不是已经开始准备发起对奥斯曼人的进攻了?”

“是的,陛下。奥地利人正在不断动员和集结军队,向瓦拉几亚方向开进。”

“那么俄国人的目标确定没有?是随同奥地利人一起进攻奥斯曼,还是从高加索地区进攻波斯?”

“根据种种迹象表明,俄国人将进攻的方向定为高加索。”

“波兰人呢?”

“波兰议会仍旧在争吵,是否授权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领兵进攻奥斯曼。”弗朗茨·古特纳男爵笑着说道:“可能是预见议会的争论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出最终的结果,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已经从华沙离开,返回了德累斯顿(萨克森选侯国首府),继续督造茨温格宫。”

“那么,我们普鲁士周边的邻居都开始忙于各自手头上的事务,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威廉一世再次看了一眼墙壁上的地图,然后转头看着自己的臣子和将军。

“陛下,英格兰与齐国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继续安静地等待。”胡根伯格伯爵劝阻道。

“一场战争,往往面临着一场不可测的危机,但同时,也会酝酿着某种不可多得的机会。”威廉一世沉声说道:“在战争出现明朗化的结果时,再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然是最为稳妥的方法。但是,我们必然会在其中收获得很少。”

“十几年前,我们联合俄国、丹麦、波兰,以及英格兰,通过一系列战争,最终将瑞典逐出了北德意志地区。但是,野心勃勃的乔治一世(英格兰国王、汉诺威选帝侯)和弗里德里克四世(丹麦国王)却都在继瑞典之后,渴望能在北德意志建立他们各自的霸权,而奥古斯特二世则对我们向波罗的海东南海岸的扩张,抱以深深的戒心。我认为,现在是打破这一切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趁着英格兰、瑞典、波兰无暇他顾的时候,在北德意志地区确立我们的优势。”

威廉一世自继位后,便施行极端的军国主义政策。在农村地区,建立了以约5000户为单位分配服役名额的征兵体制。入伍的士兵每年必须接受12周的训练,并在政府征召时应召,但是在其他时间仍旧从事各自的农、工职业。而军官,则模仿齐国军校培训机制,对其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威廉一世在国内大大加重赋税,把普鲁士军队从不足4万人迅速增加至7万人(这个时期,普鲁士人口约为170万,使军队占人口的4%),在欧洲仅次于法国、俄国和奥地利。不仅如此,他还明智地保存军队实力,避免与其他大国联盟,以免使普鲁士陷入目的不明、花费甚巨的战争中。

虽然,威廉一世参加了反对瑞典霸权的大北方战争,但战后,在英格兰和丹麦的压制下,所得甚微,仅获得了奥得河河口的南波美拉尼亚。他为此,对两国一直耿耿于怀,关系也是渐趋疏远。

而普鲁士和奥地利虽然同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两个邦国,但囿于争夺帝国话语权的,关系也是一直比较冷淡。在奥地利多次被奥斯曼人暴揍的时候,普鲁士全都选择了作壁上观,乐见哈布斯堡王朝的笑话。

齐国在向英格兰王国宣战前,他们的公使曾几度游说威廉一世,希望普鲁士能站在他们一边,结成军事同盟。齐国海军负责进攻英格兰皇家海军,普鲁士则对汉诺威发起进攻,夺取英格兰这处位于北德意志地区的领土(因汉诺威王朝入主英格兰王国,汉诺威选侯国便与英格兰结成共主邦联)。

不过,威廉一世对此不置可否,既没有拒绝齐国人的建议,也没有动员集结军队向汉诺威开进,似乎打算要先观望一段时间。

其实,普鲁士算是齐国在欧洲地区为数不多的传统友好国家,两国早在1679年,齐国首次组织特遣舰队访问欧洲时,便顺势建立了外交和贸易联系。要知道,那个时候,普鲁士还仅仅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德意志小邦国,在经过残酷的三十年战争蹂躏后,境内一片凋零,百废待兴,国力不要说跟奥地利相比,就连吕讷堡(汉诺威的前身)、萨克森、波希米亚等邦国也是大为不如。

可那个时候,齐国却偏偏对普鲁士另眼相看,不仅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合作项目,还在柏林修建了公使馆,派驻了全权公使。此后,两国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往来,也获得了齐国大量的投资,有力地促进了普鲁士工商业的发展。

可是,要基于两国友好关系,就贸然随同齐国发起对英格兰王国的战争,普鲁士却是慎之又慎,不敢轻易做出决定。英格兰可是欧洲位居前列的大国,人口在七百多万,还有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再加上汉诺威选侯国,实力数倍于普鲁士。

“我们现在要将军队集结在沃尔夫斯堡。”威廉一世命令道:“不过,在没有得到统帅部的命令下,不得向汉诺威发动进攻。我们需要在边境地区制造足够紧张的战争气氛,让汉诺威和英格兰感到我们普鲁士王国的军事威胁。我相信,此举一定可以获得齐国人的满意,从而将那笔延迟许久的两百万马克(1两白银约等于3.1-3.2马克)的贷款及时交付给我们。”

“遵命,我的陛下!”胡根伯格伯爵稍稍松了一口气。

嗯,只是制造战争气氛,暂时不卷入这场战争,这对普鲁士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哦,对了,法国人在做什么?难道只是在积极准备他们国王的婚礼,而对这场战争不闻不问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