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五章 琐事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哟,宋老师,这是遇到什么事了?……咋这么高兴呀?”侯巧妹费力地将半桶水倒进大锅里,准备开始烧水洗衣服,一转头,便看到宋文茹满面春风地从巷口走来,一手提着马面裙,一手握着几张纸片,脚步显得异常轻快。

“我儿子来信了!”宋文茹晃了晃手中的几张信笺,脸上带着无限的喜悦。

“延良那孩子来信了?……那是好事呀!”侯巧妹将水桶放下,直起腰来,笑着说道:“这下你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了吧。怎么,他是要准备回国休假吗?”

“没有。”宋文茹眼中闪现出一丝失望,“他被调派至西州服役了。”

“西州?……那是什么地方呀?”

“在印度。”宋文茹轻声解释道:“一个位于印度西北海岸的总督领。”

“哟,那在印度的话,应该不需要打仗了吧。”

“……”宋文茹闻言,怔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说道:“或许,不需要打仗了吧。但是……,军队的事,谁能想得到呢?”

“唉,可怜这么一个漂亮女人,男人死的早,也不改嫁,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儿子好不容易带大。却不曾想,儿子长大了,也不省事,竟然跑去当兵服役。……你说这叫什么事?这害得宋老师整日里提心吊胆的。”侯巧妹看着宋文茹满怀心事地离去,不无同情地说道。

“你懂个啥!”侯巧妹的丈夫陈春全偷偷地将目光收回,板着脸说道:“延良那孩子是从军校考出来的,是正儿八经的军官,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兵。人家从沙洲调至印度,那是升官了。说不得,以后咱们这院子里就要出一個大将军!”

“军官也好,小兵也罢,在战场上,枪炮可没长眼睛,专门避着军官。”

“你这婆娘,嘴里积点德吧!”陈春全瞪了她一眼,“以前,延良那孩子可是一口一个地喊你婶婶的,还帮着带过咱家里的几个小子。”

“我……我也没咒延良那孩子呀,我只是……只是说,当兵还是有危险的,万一让枪炮子碰上,宋老师岂不是要伤心死呀!……哎,呸呸……,我这嘴呀!算了,趁着这几日天气好,还是赶紧把堆的衣服洗了。这老的老,小的小,一大堆脏衣服,可够忙活的!”

在这个时期,洗衣服无疑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活,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也需要更大的工作空间和更长的时间。因为,平日里,不论是大人,还是能做事的半大孩童,都是非常忙碌的,根本不能专门抽出时间将日常换下的衣物进行清洗。

一位勤快的妇女会从检查衣服上的破洞和织物裂口开始,任何细小的裂口在剧烈的浆洗过程中很快会变成一个大洞。所以,洗衣之前必须迅速将需要缝合的地方缝好。接着,将衣物按脏污程度和布料类型分类。一般而言,毛呢料衣物护理起来要比棉花和亚麻布更细致,某些种类的棉织物比其他棉布更耐搓洗和拧绞。

一旦修补、分类完毕,大多数织物会被浸泡起来,待衣服泡好了,那清洗的时候就花不了多大的力气和精力。

齐国妇女在清洗衣物的过程中,其实与其他国家妇女工作方式类似,都会借助于洗衣棒搅动衣服或捣衣,如同后世洗衣机一样,衣服在水中被强力搅拌而被清洗干净。不过,有所不同的是,齐国的妇女会更多的使用肥皂,或者香皂(条件稍好的家庭才会使用),来涤除衣领、袖口和其他容易产生油脂或汗水的重点区域。

哦,对了,肥皂在冷水中使用效果是非常差的,因而,为了更好的洗涤衣物,妇人们会提前烧上一大锅热水,以便肥皂更好的与污垢产生化学作用。

在生活节奏和工作强度日益加快的工业化时期,逐渐形成的中产阶级和大量工人阶级,在清洗衣物的频率上,基本上是七八天一次。尽管洗衣日通常会持续好几天,因为还包括给洗干净的衣服上桨和熨烫。而对某些大户人家来说,这个例行程序可能就不那么常见了。

在这个年代,清洗衣物频率的减少,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齐国民间的富裕。因为,人们每次都是在清洗成批的衣服,而不是一件两件需要随时更换的衣物,齐国的普通百姓拥有可换洗衣服足够多,才会将洗衣服的时间向后推延。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只有两三套内衣,而又想保持清洁,那他就必须经常清洗衣物。若是你吹嘘自己一年来只洗三四次衣服,就等于告诉别人,伱的整个家庭在几个月内都有足够多的换洗衣物。有一些衣物,如尿布和卫生巾,当然不得不在使用后立即清洗,但床单、被套、毛巾、衬衫和裙袍则可以堆积起来,等待一个稍微空闲的日子集中清洗。

而在那些生存资料极度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普通百姓甚至都不可能有一套以上的衣服,对他们而言,换洗衣服是一件极为不现实的事情。除非,他们一家人连夜洗完衣服,赤身果体地在床上躺一夜,才能在第二天一早换上衣服--很大概率,这件衣服还是湿的。

在城市里,若是你的钱包足够鼓,也可以自己不动手清洗家中堆积的大量衣物,而是将它们送到洗衣店,或者社区中的兼职洗衣工那里。尽管这种工作时限长,工资也很低,但这项工作易于上手,而且在资金投入和培训方面几乎没什么要求。这也是一种可以将工作和家庭结合起来的职业,那些在家里工作的妇女可以一边做兼职洗衣工,一边照顾幼小的孩子,偶尔还能请稍大的孩子们帮着一起干活。

据说,一些贪婪的商人也看中了日益扩大洗衣行业--仅大兴城就有三万妇女从事专职或者兼职的洗衣工作,他们正在鼓动着各个研究院和机械工厂试验生产一种蒸汽洗衣机,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洗衣作业,试图用机器将大量的劳动力从洗衣工作中解放出来。

然而,此举一旦践行,无疑会遭到了广大专职/兼职洗衣妇女的反对。因为,这种机器诞生,其昂贵的价格必然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无力承担,只有那些大型洗衣店才有财力购置。届时,人工洗衣势必会被机器所淘汰,那么于从事洗衣行业的普通家庭或者缺乏一技之长的妇女而言,将会减少一笔额外的收入。

对于将来的洗衣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宋文茹并不怎么关心。现在,她除了牵挂远在沙州的儿子外,还对家中突然到访的一个客人,感到几许无奈和彷徨。

“你明明知道,赌博是害人的东西,为何非要沾染上呢?”宋文茹看着面前这个神色委顿的中年男子,疾言厉色地呵斥道:“自己造的孽,自己去承担,莫想躲到海外去跑路!”

“大嫂,你救救我吧。”李德武扑通跪倒在地上,眼泪鼻涕横流,哀求道:“若是我还不上五百块钱,那些人找到我,会把我打死的。……即使,能饶我一命,也肯定会被他们卖到海外的种植园或者矿场,被摧残折磨死!”

“小武,你说你在大兴好好的找份事情做,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养活一家五口肯定没问题。可是,你为何偏偏要去碰赌博呢?……十赌九输呀!”宋文茹恨恨地说道:“现下可好,你竟然还去找高利贷去赌博。……你这是把自己往死路上带呀!”

“嫂子,我错了!”李德武伸手使劲地扇自己的脸,“我也是猪油蒙了心,信了别人的话,说是球赛有内幕,想着搏一把大的,为一家老小赢得富贵。大嫂,我真的知道错了。你救救我吧,那些人已经将小萍和几个孩子租住的屋子看管起来,若是不能还上他们的钱,怕是有不测之险呀!在大兴,也只有你能救我们一家人了……”

“可是……”宋文茹此时既感愤怒,又是无奈。

李德武是夫家最小的弟弟,可能是自幼受到父母宠溺,性格偏张,不喜农事,还未满十五岁,便跑到大兴讨生活。在工厂里做事,受不了里面的严格管束,在店铺中打杂,又不喜终日被人唤来呼去,去贸易商社从事打杂护卫,又嫌弃东奔西跑,还怕乘船出事。

混迹了十几年,几乎一事无成,未及,前几年,在大兴天盛球会谋了一份差事,负责维持球场的安全和秩序,偶尔也帮着赌球的观众买码下注。

耳濡目染下,他竟然也跟着人家去赌球、赌马,将每月的薪水几乎花得精光,让一家几口人总是闹饥荒,没了生活来源。宋文茹作为李家的媳妇、李德武的大嫂,看在死去的丈夫的份上,时不时要接济一二。

可今天倒好,这厮为了以小博大,竟然听信他人谣言,借了高利贷去赌球,妄想一举翻本,谋个富贵。

五百块钱呀,这可是普通人家不吃不喝,三年多才能攒出这么多积蓄!

宋文茹作为一名资深小学教师,一个月薪资不过十五块钱,在国内也算的上中等收入水平了,即使如此,她一分不花的话,也要存上三十多个月。

当然,她的儿子李延良身为一名陆军军官,每月饷银也有十二块,几乎在军中没有任何花费,全都通过银行汇票寄给她,使得她每年都可以存下差不多两百多块。多年的积蓄加起来,也有近千块钱了,但这都是为儿子将来提亲和结婚准备的。

“……你可以去找警察。”

“大嫂,没用的。”李德武祈求地看着宋文茹,“那些人会用各种手段,让我们生不如死。就是小青他们几个孩子,说不定也不会放过……。大嫂,救救我们吧!我发誓,我以后一定会安安分分地去工作,挣了钱,一定会还给你的。大嫂……”

“……”宋文茹无言地叹了一口气,随即恨声说道:“好,我借给你。但我要跟着你一起去还钱!”

“大嫂……”李德武本想劝阻,但看到宋文茹一脸决绝的神情,张了张嘴,没有敢出声,只是感激涕零地不迭道恩,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