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章 齐国的“米袋子”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永安城(即巴达维亚)虽然归属齐国治下仅四年多时间,但整个城市却仿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城西的土人窝棚区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整齐漂亮的两层居民楼。

昔日沟渠(运河)纵横的水道和遍及城区的池沼被填埋大半,污水横流的下水也被置于暗沟之中,使得蚊虫滋生的环境大大减少。

坑洼不平的街道和马路也被水泥、煤渣或沥青重新铺设平整。

在拥有诸多欧式建筑的一个个街区,增加了更多的东方古韵建筑和汉洲型制的高楼大厦,将这座城市赋予了浓浓的齐国特质。

曾经的总督府已经更换了新的主人,一位来自汉洲本土的市政官和他的众多属吏、随从入住了这栋兴建于1626年的尼德兰风格官邸。

不过,这里已经不是开化岛(爪哇岛)的政治中心——总督府驻地为该岛原马打兰王国都城苏拉卡尔塔,嗯,已经改名为顺昌(今印尼梭罗市),而是成为一座纯粹的自由贸易港,繁华更甚往昔。

走在宽阔干净的街道上,你会不时看到一栋栋高耸的新建筑、灯火辉煌的商铺和车水马龙的交通。这座城市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锻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味到这种氛围的独有魅力。

在城市的中心,有着一座宏伟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大挺拔的纪念碑,它向人们展示着齐国的赫赫威势和城市繁荣昌盛的历史。

广场一侧竖立着高耸的旗杆,上面升起的鲜艳赤色黄龙旗随风飘扬着。

夜幕降临后,城市则翻开了另一番美好的画卷。马路上的两排街灯熠熠闪光,与喧嚣热闹的铺面以及门前的灯笼相互衬托,营造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高楼大厦与街头小吃摊并存,小贩们喊唤着引导着路人们前来品尝,不时还发出阵阵刺鼻的油烟味。美食与繁华,遥相呼应和交融,成为这座城市最令人向往的美丽风景。

在城市的郊区,多了许多现代化的工厂,一台台蒸汽机发出经久不息的轰鸣声,一根又一根被立起来的烟囱,不断喷吐出滚滚浓烟,许多农村原本的居民都转为忠实的工人。

聚集了大量的移民和外来人口,这座城市的各项经济事业不断发展,多元化的劳动力也吸引了更多投资和创新。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东方和西方文明的交汇,景色与文化的交织,所具有的吸引力对抵达这里的人们来说是无法抗拒的。

此时,正值端午时节,芦苇的植物味道混合着甘甜糯米香气萦绕在永安城的大街小巷。

倪国禄是永安城中一名普通的粮油作坊主,日常游走于城市的大小食肆店和粮油铺子,推销自家生产加工的精米、面粉和油料,日子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较为殷实。

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让他早早收了行程,先去东集市上买了樱桃、桑葚,后在街尾买了一小坛雄黄酒。临近家门,又到西集市上秤了几片云糕。

家里的女主人趁着暑热未至,提前包了粽子,腌了咸鸭蛋,做了一桌还算丰盛的晚餐。

日暮西垂,忙碌了整日的小家终于空闲下来,在庭院里的芭蕉树下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两盏油灯被点亮,又拿出新买的雄黄酒,小心地倒在酒杯中。

倪国禄将一旁玩耍的孩子抱了起来,用食指沾着酒,抹到他的耳、鼻、嘴巴周围,又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了个“王”字,然后拍拍小孩的屁股,哈哈大笑着让其自去玩耍。

按照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只要抹了雄黄酒的孩子,在整个夏天都不会遭到毒虫的伤害。当然,以后世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做法并无科学依据,但却是这个时代父母对骨肉的殷勤照护。

正当一家其乐融融之际,却不想有一群客人突然到访,顿时打破了宅院的宁静。

“哟,兴保,你这是从哪儿来的?威远?还是建业?”倪国禄看着妻子将范兴保迎入院子,后面还跟着七八个行为拘谨的青壮男子,便放下酒杯,拖着一条瘸腿,从桌边站了起来。

“姐夫,我从秦国回来的。”范兴保紧走几步,来到倪国禄面前,将手中的两包礼物放到桌上,“这不,刚从码头过来,进了城就直奔你这来了。”

“哦,去秦国了呀……”倪国禄瞅了瞅桌上的两大包礼物,想是从秦国或者沿途某个海外领地买的土特产,也不以为意,眼睛瞅了瞅那边几个憨厚老实且有些手足无措的范家兄弟,笑了起来,“……都是老家带来的?”

“嗯,都是老家的族亲。来来来,过来喊人……”范兴保蹙着眉头,伸手招呼道:“一个个都没什么见识,傻笨得紧!……这是伱们姐夫,赶紧喊人。咱们姐夫当年可是大齐陆军一名英勇的骑兵军官,可神气了!”

“姐夫……”

“姐夫……”

范阿贵等兄弟立即走了过来,有抱拳作揖的,有弯腰鞠躬的,甚至还有几人犹豫着是不是要恭敬地屈膝施礼,乱七八糟地,向这位昔日齐国的“军爷”表示尊敬。

“得得得……”倪国禄笑着摆摆手,然后示意妻子到屋里再弄几个菜,搬几个凳子出来,然后招呼几个范家兄弟落座吃饭,“以前在军中哪是什么狗屁军官,不过当个班长,做个兵头而已。还别说,那时候自然是威风八面,神气得紧。但现在嘛,咱老倪也就是一个伤了腿的瘸子,沿街要饭的叫花子罢了。”

“姐夫,瞧你这话说的。”范兴保从怀里摸出一把银币随意地塞给几个外甥,以示见面之礼,然后笑着给自己倒了一杯雄黄酒,轻轻地品了一口,“你在这永安城里,经营着粮油坊,还有深厚的军方人脉,咋能是叫花子呢?要是你成了叫花子,那搁着大陆,那岂不是遍地饿殍,到处都是难民了!”

“兴保呀,你是不知道。”倪国禄摇头说道:“这永安城自归我齐国治下后,在不到四年时间,从本土和宣化(今帝汶岛)涌来无数的有钱人。人家除了抢夺荷兰人的生意外,连粮油副食这等小生意也不放过。你瞧瞧整个永安城,开了至少不下二三十家粮油加工厂。嘿,好家伙,弄得一水的蒸汽机,那效率,那规模,哪是我这种小本买卖能抗衡的。没法子,家里的粮油坊只能跟着人家的机器工场降价抢客户,这利润一下子就少了好几成。狗日的,要不是走了昔日军中的关系,拿下了筑路土人苦力的粮油供应订单,这怕是老爷子传下的作坊都开不了张,没了进项喽!”

“是吗?”范兴保闻言,不由愕然不已,上次从威远(今莫尔斯比港)前往秦国时,途径开化岛时,经停的是广宁(今印尼爪哇岛芝勒贡市),并没机会来拜访这位二姐夫,自然也是不了解他此番经营困境。

“既然如此,那姐夫也可以弄些机器来加工生产粮油嘛。这成本也降了,规模也扩大了,竞争力不就也上来了吗?”

“唉,谈何容易呀!”倪国禄叹口气说道:“这机器可不便宜,动辄几千上万块。而且,弄来了机器,那还不得重新建一座新的厂房,这又是一笔浩大的开支。虽然可以从银行里贷些款子出来,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可你也知道,你二姐是个性子保守的人,怕经营出了问题,连老本都折在里面,一直都不愿意我冒这个险。所以呀,这个事情便拖到现在,都没搞成。弄得如今家里的粮油坊不上不下,赚的银钱是大不如从前。”

“不过,你二姐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你怕是不知道,去年政府将本土几家国有大型粮油商社给合并了,组建为帝国储备粮油总商社。那资本,那规模,放眼整个世界,也是巨无霸般的存在。人家是集粮食种植、经营、加工、收储及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垄断商社,仅在开化和广宁两地就圈了数百万亩耕地。以后呀,这粮油生意多半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尤其是我这种生产效率低下的小作坊,这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众所周知,南洋岛屿成千上万,比开化岛面积更大的岛屿也有好几座,但整个南洋地区最为精华、最为肥沃的岛屿,那却是非开化岛莫属。

这座面积达13万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东西长近千公里,南北最宽处一百六十多公里,成狭长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多宽广盆地,北部沿海为冲积平原,稍加建设便可作为优良港口,南岸则地形陡峭,多丘陵。岛上火山众多,甚至不少火山活动剧烈,该岛还频发地震,不时有来袭的海啸,一切似乎显得环境恶劣。

但是,此岛河流众多,雨量充沛,火山灰周期性地对土地加肥,使得岛上土壤异常肥沃,农业条件极为优越。而且,开化岛四面环海,属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寒暑季节的更迭,气候炎热,农作物基本上可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绝对是农业生产的最佳之所在。

齐国在相继废黜了几个土著王国后,逐步掌握了开化岛的控制权,数十年间,不断往岛上塞入新的移民,迄今为止,人口规模已达九十多万,较四十年前,足足增加了五倍之多。

这里开辟了成千上万的种植园,使得该岛很快便成为齐国的主要粮食供应地,生产的水稻、玉米、花生占据国内产量的三成以上。

橡胶、蔗糖、咖啡、油棕、可可、木棉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成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

可以说,齐国只要将开化岛牢牢地握在手里,就算以后国势败落了,起码也能靠着这座岛屿上甚为优越的农业资源,不虞有饥饿之困。

故而,早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退出这座岛屿时,齐国政府就已作出产业规划,要将开化岛打造成帝国的农业基地,从而保证数千万子民的“米袋子”。

有鉴于此,大大小小的粮油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对种植园和农户所生产的稻米、玉米、花生、油棕等作物进行深度加工,然后供应至汉洲本土及诸多海外领地。

永安的前身巴达维亚自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城初时,便随着荷兰人的商业触角延伸,逐步发展成世界海上贸易联络中心,贸易扩及亚、欧、非三大陆,并成为南洋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

齐国将其纳入治下后,为了证明自身的优越性,不仅没有取消和压制其固有的贸易地位,还不遗余力地投入各种资源,倾力打造其作为贸易自由港的新身份,赋予其更多的贸易优惠政策。

因而,作为一个本地粮油生产商,倪国禄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就不仅仅是永安城,也不是整个开化岛,而是规模更为巨大的世界市场。

所以,他在自家小舅子这里叫苦,可以说是纯属做戏。他所经营的粮油作坊虽然规模不大,效率不高,但凭借低廉的粮食收购价,即使利润不多,但架不住市场需求广,每年的收益还是很可观,足以让他及家人过上殷实的生活。

就凭他在永安城中拥有的这座宽敞的二进院落,就说明他兜里还是有“几个钱”。

但做生意,讲究的是不进则退,眼瞅着那些引进大机器生产的粮油商规模和效益日益增长,抢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倪国禄如何甘心这般碌碌无为。

老丈人家在威远经营了数座规模不小的种植园,听说效益不错,估摸着每年的收息也得有好几万吧。

那是不是可以打打感情牌,通过妻子的名义,向老丈人家借个几万块钱,自己也从本土采购几台先进的大机器,将自家的粮油小作坊更新换代,从而做强做大,谋一个百年富贵?——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