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九十七章 天赐之地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该死的,齐国人都是一群吸血鬼!”洛瑞·费希尔手里攥着十几张不同面值的金圆券,一边跟着同伴在街边的店铺巡梭徘徊,一边心里恶毒地咒骂着。

他拿了足有十盎司的黄金,结果到彰德堡城中的货币兑换处却仅换取了不到四十元的金圆券。这让冒着万般风险、吃尽各种苦头才挖掘出黄金的洛瑞·费希尔有理由感到愤愤不平。

什么?要扣除黄金纯度?

要加收贵金属处理加工费?

要扣除货币兑换手续费?

还有征收所谓的采矿特别税?

……

林林总总,七减八扣后,便仅换得了这么十几张薄薄的“纸片”。

嗯,其实也不少了,折合荷兰盾的话,差不多也有三百多盾,相当于一个联合省国内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

可是,在彰德堡,乃至整个杏山矿区,所有的物资价格早已经变得异常畸高,一块普通的汉洲面包(馒头)就要卖上两分钱,一顿吃三个的话,就是6分钱,一天的话是1角8分钱,那么,一个月就是5元多!

若是加上肉食、蔬菜、酒水,以及必要的糖、可可粉、水果,仅花费在吃的上面就需要八九元钱。更不要说,你还要购买更换的衣物、采掘的工具、修补破旧的帐篷和睡袋,一个月下来,最少也得花十几二十元。

哦,上帝,这简直让人难以想象!他们辛辛苦苦淘来的金子,到头来大部分都便宜了齐属南非地方政府和那些黑心的商贩。

“我觉得,比起我们在矿区挖掘金子,这些什么事也都不用做的当地居民,一个月下来都要比我们赚得多!”洛瑞·费希尔随同几名同伴经过一圈比较后,终于下定决心买了几袋略微发黄的面粉,至于付出的价格,足足比在开普敦高出了五倍。

“得了吧,洛瑞。”同伴内泽尔·库克连忙将他拉走,以免他喋喋不休的抱怨会激怒面前这位颇为不耐烦的齐国商贩,“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比起那些在矿区啃食老鼠、草根、树皮的淘金者,我们最起码能有钱买得起粮食。”

“话虽如此,可这么高的价格,还真的让我心中滴血。”洛瑞·费希尔嘟囔着,将面粉和一些刚刚购买的日用品堆放在破旧的马车上,然后抬头看了看这座略显畸形繁荣的小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我们准备做什么?是找个饭馆大吃一顿,还是立即出城跟埃洛他们汇合?”

“我看还是先找个饭馆吃一顿吧。”罗恩·韦尔斯舔了舔嘴唇说道:“这都一个多月了,就没沾过什么油腥,每天不是啃干粮,就是吃面糊糊,肚里早就闹腾起来了!”

“也好。”内泽尔·库克心下也是意动,“待吃饱喝足后,我们多买些熟食和酒水,给埃洛他们几人带去。”

“哦,那我们可能又需要花费一大笔金钱了!”洛瑞·费希尔心中也是极度渴望一顿丰盛而美味的大餐,但一想到又要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薄薄的“纸片”,顿时感到肉疼不已。

“哈哈……”罗恩·韦尔斯一把搂住洛瑞·费希尔的脖子,大笑起来,“小气的洛瑞,我们来到杏山淘金,不就是为了赚钱更多的金钱嘛!那么,赚了钱以后做什么呢?难道不应该过上富足享受的生活吗?现在仅仅是一顿午餐而已,我们需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毕竟,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可吃了不少苦!”

“我们现在挥霍的每一块钱,都意味着将来会少买许多土地。”洛瑞·费希尔犹自嘀咕着。

“洛瑞,我真怀疑,你身上是不是有犹太人的血统!瞧瞧你,伱整个人都透露着无尽的贪婪和吝啬!”

“我当然不是卑劣的犹太人!我只是不愿意再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是的,我不想再挨饿受冻,继续成为一个卑贱的难民。我一定要变成有钱人,我要买一座巨大的庄园,我要盖一栋豪华的宅子,我还要买一百名黑奴,我要过上贵族般的生活!”

“哈哈……,不得不承认,洛瑞的梦想也是我为之追求的梦想!”

“哦,你们瞧,来了齐国的大人物!”内泽尔·库克惊讶地看着两辆马车从城外驶来,数十名士兵骑马护持在左右,引得街道两侧的商贩慌忙避让。

“该不是为了这里的黄金而来的吧?”

“我希望这位来的大人物能考虑到此间的民生,想方设法地将更多物资输入到这里,以此来降低畸高的物价。”

“洛瑞,说实在的,若是有可能的话,我真的非常希望能选你成为这里的总督。”

——

“这些黄金,成色都相当不错啊!”在彰德堡政府大院内,新调任杏山地区行署专员的程公冕拿起一块熔铸提炼后金块,不由赞叹道。

程公冕是上个月才刚刚被黔州总督区任命的,在领受了总督一番耳提面命后,便匆匆赶来彰德堡主持杏山地区的全面事务管理。

甫一到任,他便第一时间视察黄金提炼加工厂和铸币厂。这两座彰德堡唯二的小型工业设施位于军营附近的某个角落里,主要是两个坩埚熔炼炉和一个小型蒸汽冲压铸币机,将政府征收以及货币兑换处取得的黄金熔炼成帝国银行统一标准的金块,同时也铸造少量的金币,用以黄金兑换。

铸造金币所需的零星黄金,基本上都是陆军士兵们外出巡视金矿区收缴的非法采金者手中的黄金——相当部分淘金者为了规避缴纳金矿开采许可费,而躲在偏僻的矿区偷采黄金。另外,陆军官兵们在扫荡周边土著部落营地时,也有少许缴获而来的战利品。当然,士兵们很大概率会私藏不少缴获,毕竟日后回到本土大城市后找人地下冶炼并不是什么难事。

目前,熔铸的金块已经积存了大概四五吨的样子,铸造的金币也有六万余元。这些钱,地方政府照例是不允许动的,必须全数运往昌宁(今南非德班市),寄存在当地的帝国中央银行黔州分行的金库内。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则由海军西印度洋舰队南非分舰队派军舰运往本土,由帝国户部和帝国中央银行进行统一管理,作为金圆券发行的准备金。

看着库房里这些黄澄澄的金块和金币,程公冕内心深处不管充满了多少欲望,最后也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让经办人员仔细清点好,然后用绸布包起来,统一锁到箱子里。这些,终究是内阁户部和帝国中央银行的钱,跟他这位专员和杏山地区是没多大关系的。

当然,包括彰德堡在内的整个杏山地区,最缺的倒不是钱,而是大量的粮食、布匹、糖、油料、食盐、药品,以及各种日用品,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物资,而不是不能吃、不能喝的黄金、铸币。

据驻杏山地区的陆军第九团官兵反馈,金矿区的淘金者们在愈发难以获得日常物资的情况下,暴力冲突事件日益增多。以往,为了争夺地盘,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甚至会闹出不少人命。而现在,随着整个地区物资的紧缺,淘金者们开始为争抢食物而引发激烈的武装争斗,将本来就不容乐观的治安形势,推向更加白热化。

“印度驻屯军科钦第三团的一千余官兵已抵达彰德堡,目前正在修建临时营地,适应地方环境和气候。”程公冕离开了冶炼冲压工坊,带着一众官员和属吏朝官厅而去,一边走,一边对属下交代着,“你们稍顷给他们送些物资补给,莫要让官兵们心生怨言,说我们地方政府不予照应。待他们休整完毕后,我们还要指望他们稳定整个杏山矿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地方要发展,稳定当为头等大事,不容忽视。”

“另外,我们还需尽快修筑一条简易的公路通往南川,嗯,不需要那种一二等级的道路,只要能通行载重马车的碎石路就可以了。要不然,就凭那些零星小道,如何加强与沿海港口的沟通往来?要修路,自然是要征发大量的土著劳工。彰德堡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土著几乎被淘金者清扫一空,尽管为我们腾出了不少空置的土地,但也将我们急需的劳力给祸害完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那只能依靠陆军兄弟们费费心,朝北边和东边山谷草原地区进行一番扫荡,以此来捕获大量的土著人口。”

“虽然,还不知道规划中的昌(宁)彰(德堡)铁路是否能获得内阁交通部的批准,但我们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这条简易的公路一旦修通,不仅能沟通沿海港口,便于物资输送内陆,届时,修筑铁路时,多少也能有利于筑路物资的快速抵达铁路沿线,实现多段施工的目的。”

“还有,目前的工作重点虽说仍旧以稳定地方秩序,加强金矿的采掘和征收管理,但农牧业生产也不可轻易忽视。需知,地方拓殖活动的基本,永远是粮食生产,这是进行一切工业、农业,以及军事行动的基础,是重中之重。近期,昌宁港会陆续输送一批来自秦国、安南和日本的移民,将安置在我杏山地区。我有意,选取部分农业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若干国营农场,以期在三年内实现基本的粮食自给。”

——

距离彰德堡以东十余公里一座金矿内,数百名黑人矿工在监工的皮鞭和棍棒“指导”下,正在奋力地采掘和分拣着矿石。他们神情麻木,机械地挥动着铁镐和铁锹,将一块又一块矿石刨出,然后堆积在身后。

一些瘦弱的黑人矿工和大量黑人壮妇则使用耙子、铁钎,还有簸箕,仔细地筛选粗选出的金矿。不远处,十几名监工提着皮鞭,眼神凌厉地盯着他们的作业过程,除了监督他们的工作进度外,还有就是要防止矿工私藏黄金。

在矿场的四周,则是用木桩简易围成了一圈。四座高耸的瞭望塔分立四角,上面驻守着几名观察哨兵,密切监视着金矿内外的动静。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背着火枪,牵着猎狗,在矿场外围巡逻警戒。

“早在几十年前,南非地区的土著并不知晓的黄金的妙处,也没有大规模使用狗头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即便如此,我陆军儿郎们也从他们那里抢到了不少黄金,那么谁能告诉我,这片矿区到底蕴藏了多少黄金?”陆军第九团副团长、翎麾校尉(中校)倪恒林看着地上摆了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狗头金,不由啧啧称奇,“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听闻任何金矿拥有如此之多的狗头金。这说明金矿区开采条件很好,采掘的效率会很高,成本也应该会很低。……这是上天对我齐国的眷顾呀!”

其实吧,倪恒林所说之言也未必都是事实。南非地区的黑人虽然社会形态蒙昧,生产力极端落后,没有使用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黄金的价值。

他们不少部落已然进入奴隶时期,会打铁、会冶铜,然后将其打制成各种器具,黄金也不过是一种金属而已,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不会不认识到其价值。更何况,齐国人和荷兰人来到南非海岸的这么多年,也派出了很多支探险队、商队前往内陆地区与黑人进行交易,他们从这些外来商人对黄金异乎寻常的渴求中,就已经明白这种金属是具备超越其他物品的价值的,因此他们也会慢慢开始有意识地增加这种金属的储备量,以应付贸易。

当然,现在齐国人在南非地区“羽翼丰满”、实力日趋增强的情势下,不和他们做贸易了。荷枪实弹的乡兵团和陆军士兵取代了满载货物的商人,雪亮的刺刀取代了琳琅满目的日用品,黑人部落被一个个击垮,人民要么去做奴隶,要么被杀死,其遗留下来的财产成了齐国人的战利品,其中自然也包括大量狗头金了。

“长官,以黑人如此落后的文明都能采集到如此之多的黄金,那么换了技术更加先进、决心也更加强烈的我们,获得的黄金数量必然会远超这些愚昧的土人。”陆军第九团第一营营长、宣节校尉(少校)瞿树良笑着说道:“卑职率部巡逻彰德堡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内,到处都能看到淘金者的身影。而且,他们几乎人人都有所收获,多者十余公斤,少者也有数十百余两。卑职以为,整个杏山金矿区的面积之广,可能在我齐国所辖范围内无出其右者,甚至很有可能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区,这是一笔巨大到难以估量的财富。”

“对了,我听说距离杏山东南数十公里外,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倪恒林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这个消息确切吗?你们有没有派人去证实过?”

“长官,这个消息应该属实。”陆军第九团情报参谋官、宣节校尉裴上义点头说道:“十几天前,我部派遣了一个连的官兵护送十余名地质勘探专家抵达了彰德堡东南方一百三十公里的山区,在那里确实发现了一个规模超大的煤炭储藏带。其煤质量高,储量大,埋藏浅,种类也很多,比南川附近那处煤矿要强上太多了。并且,在煤田旁边,那些地质勘探人员还发现了铁矿存在的痕迹,并通过多种迹象推断那是一个储量非常不小的铁矿,就是不知道品位是多少了,估计应该不会太差。”

“哦,是吗?”倪恒林笑着说道:“如此看来,南非地区还真是一块宝地,不仅有金矿,还有煤矿和铁矿。若是内阁政府有意的话,完全可以在这里打造几个非常不错的煤铁联营工厂。再加上该地区马马虎虎的农牧业,如此,我们齐国便能将整个南非地区建成一个坚实而有力的拓殖基地,据此可以沿海路攻略大西洋地区,也可以通过陆路方向,不断北上蚕食吞并更多的土著领地,从凭构建我们的非洲殖民帝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