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四章 俄罗斯人的锁链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34年3月2日,乌拉尔河畔,雅茨克要塞(今哈萨克西北城市乌拉尔斯克)。

十几名土尔扈特骑兵风驰电掣般地从城门驶出,在薄薄的雪地上留下一串凌乱的马蹄印,一直向草原深处延伸。

守卫城门的几名火枪兵嘴里抱怨着,将几道拒马又重新摆在了路口,随后便一个个抄着手,回到城门洞里躲避依旧凛冽的寒风。

“呼日勒小台吉怎么一大早就带着人出城了?”一名士兵将火枪从肩上卸下,支在墙边,然后挤到炭盆旁边,伸出手感受炭火的温暖。

“嘿嘿嘿……”一名满脸胡须的士兵贱兮兮地笑着,“呼日勒小台吉是看上巴尔特部落头领的女人了。这么一大早带着人出城,一定是急着去弄那个漂亮的女人!”

‘你怎么知道的?’

“我兄弟就是呼日勒小台吉的护卫,在帐篷里亲眼看到的!”那名士兵两眼放光,“有一次,我那兄弟急匆匆地找小台吉,闯入帐篷里便看见小台吉和那个女人赤果果地滚在地毯上,那女人,白花花的肉,鼓胀涨的胸脯,大大的屁股,让人见了都忍不住流口水。”

“是吗?”围坐在一起的士兵闻言,脸上都露出猥琐而向往的神情,“那……你兄弟打扰了他们的好事,就没惹怒小台吉?”

“咋没有!小台吉完事后,狠狠地抽了我那兄弟两鞭子。”

“我要是能看上一眼,我也愿意挨两鞭子!”

“抽不死你!……光看着有什么用?咱们得自己去抢一個回来,随便你怎么折腾!”

“就是,待冰雪化冻了,天气暖和了,咱们就杀入哈萨克草原深处,一定可以抢很多女人!”

“就是,就是。……这穷嗖嗖的哈萨克人可比那些俄国人要好对付多了!”

“但是,齐国人说了,待春暖时节,我们必须要转向西北,向俄国人发起进攻。”

“哦,打俄国人呀!……那可不好打。”

三年前,土尔扈特部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最终断绝与俄罗斯帝国的依附关系,转而投向了齐国和波斯,成为他们被保护国。

随后,齐国将高加索战役中缴获的近万件冷热兵器“无偿赠送”给土尔扈特部,并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个所谓阿斯特拉罕汗国,正式建章立制,成为里海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地方势力。

随后,齐国联合波斯萨法维帝国对这个新生的蒙古汗国提供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涉及诸多方面的一揽子扶持计划。

在齐国顾问团的建议下,曾经古老而又落后的扎尔固会议(类似满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内阁参政制度(但仍旧吸收了大量的札萨克、贝伊、台吉等部落首领)所替代。

为了逐步实现中央集权,车凌端多布大汗借助齐国人的力量,组建了一支人数规模在一千五百人的全火器化可汗卫队,并且还给士兵们支付一定的军饷,将其交由齐国的军事教官负责指导和训练。

对此,贝伊们就大汗雇佣并组建火枪兵的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

据那些贵族们称,可汗“开始把恶棍、饥民、破落牧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他周围,再招募成火枪手,这会导致汗国的毁灭,并带来许多麻烦制造者和骗子”。

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很清楚——可汗创建自己的常备军队,就会减少他对部落首领以及卡拉奇(牧民)的依赖,并赋予了他对各部贵族施加强大压力的凭持。

但是,各部首领和台吉们却无力阻止,因为大汗能养得起这支常备军,他获得了齐国和波斯的一致支持。两国为新生的王国提供了两笔总额高达三十万元的长期低息贷款,而大汗作为王国的主君,有权利将这笔款项用于王国最为急需的地方。

王国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那自然是先要建立起强大的武备,以防备俄罗斯帝国的入侵。

在法国的调停下,瑞典与俄国之间的战争已于1731年6月结束了,这使得俄国人得以腾出手来应对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威胁。

面对克里米亚汗国和土尔扈特人所建立的阿斯特拉罕汗国的两面夹击,俄罗斯帝国所建立的捷列克河防线已完全瓦解,不得不将所有兵力撤至顿河一线,将“鞑靼人”的势力挡在大河以南。

为了防止伏尔加河西岸的鞑靼人(土尔扈特部族)与东岸的鞑靼人遥相呼应,趁机起事作乱,俄国人对他们采取了强制迁移行动,准备统统送至西伯利亚地区,以充实边疆地区的人力。

在迁移过程中,俄国人使用了极为酷烈的手段。他们将这些鞑靼人所居住的房屋尽数纵火焚烧,没收所有的牛羊马匹,然后强迫他们离开居住地,每个人仅允许携带少量随身物品,金银、首饰、铁制刀具也被全部收缴。

在执行迁移工作的俄军士兵和哥萨克骑兵公然抢劫鞑靼人的财物,同时还伴随着枪尖、虐待、屠杀等种种暴行。

土尔扈特人闻知后,曾派出使者前往伏尔加河西岸,请求俄国人允许那些部族同胞跨过大河,进入他们控制的领地。

但此举遭到了俄国人的断然拒绝。

开什么玩笑,将这些鞑靼人送过伏尔加河,主动帮助你们增加实力,从而进一步威胁帝国南部边疆的安全吗?

眼看着伏尔加西岸的数万部族同胞被俄国人驱逐和杀戮,土尔扈特部当即忍不住了,不顾齐国顾问团的竭力劝阻,纷纷叫嚣起来,准备要与俄国人动武。

1731年11月5日,阿斯特拉罕汗国趁着大河上冻之际,出动五千余兵力,越过伏尔加河,包围了察里津要塞(即斯大林格勒)。

然而,土尔扈特人强攻察里津月余而不克,反而因天气寒冷、攻城不利,不断损兵折将,前后伤亡一千六百余,最后不得不撤围而走。

不过,在围攻察里津要塞期间,土尔扈特人还是成功地将星散于西岸的六千余部族安全地带回控制区内。

此战过后,土尔扈特人老实了许久,自认凭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能攻克俄国人所据的坚固堡垒,转而开始清理收拾北高加索地区的卡巴尔达人、阿瓦尔人、达尔金人、列兹金人以及车臣人,巩固统治区内的安全秩序。

1732年7月,在齐国的牵线搭桥和奥斯曼帝国的默许下,阿斯特拉罕汗国与克里米亚汗国结成军事攻守同盟,相约在任何一方遭到俄罗斯帝国的攻击下,另一方将毫无保留地予以军事和经济援助,并有义务出兵发起对俄罗斯的进攻,以减缓受攻击盟约国的军事压力。

当年十月,齐国和波斯萨法维帝国扶持的卡特利王国、卡赫季王国、加兹古姆克汗国也相继加入到这个同盟条约之中,以共同应对来自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威胁。

俄罗斯帝国闻讯后,顿感情势不妙。

从里海,到高加索山区,再至顿河流域,然后直抵亚速海,最后止于第聂伯河下游,竟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军事封锁线,俨然将俄罗斯帝国死死地挡在内陆之中。

若是任由这个军事同盟的存在,无疑将对俄罗斯帝国构成最大的威胁,别说当年彼得大帝制定的南下获得出海口的宏伟战略无法实现,怕是整个南方边疆地区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随时会遭到敌人的进攻。

一个克里米亚汗国就已经让俄罗斯帝国头疼不已了,当年为了防范这个鞑靼王国的侵袭,帝国曾经花费数十年时间,修筑了一条长达一千八百多公里的陆地防线,堪称俄国版的“长城”。即使如此,面对疾掠如风的鞑靼骑兵,这条漫长的帝国防线仍旧无法阻挡他们的入侵,导致帝国境内成千上万的百姓被掳,无数的财富被掠。

更让人难堪的是,帝国首都莫斯科还曾被这个鞑靼王国攻破过,然后一把火将其烧成白地,在回军途中,顺带着又屠杀掳掠帝国百姓十余万,是为帝国数百年来最大耻辱。

如今可倒好,克里米亚鞑靼人竟然与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人联合在一起,并且还有高加索地区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国也跟着加入到这个针对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同盟当中,这意味着帝国南方局势已经陷入到一种不可控的危险之中。

于是,1732年8月,俄罗斯帝国便以克里米亚汗国袭击本国领地为由,准备出兵攻打克里米亚汗国。然而俄军行动迟缓,直到10月中旬才出发。结果俄军出发不久就遇到严寒的暴风雪天气,加之粮草不足,只得在半途选择退军。

1733年5月,就在俄罗斯帝国准备继续入侵克里米亚汗国之际,波兰王位继承危机爆发。整装待发的俄军随即调转兵锋,向波兰边境集结。

9月上旬,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琴斯基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波兰国王,在俄波边境待命的一万余俄军当即杀入波兰境内,朝华沙进发。

集结于库尔兰的六千余瑞典王国军队针锋相对,也开进波兰境内,迅速朝华沙挺进,准备以武力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

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在大北方战争期间就曾被瑞典扶立为波兰国王,但随着瑞军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然后丢掉了国王头衔。

现在,瑞典雄风再起,而且还有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如何会让俄国人再次将他们扶持的波兰国王废黜,继而操弄一个亲俄反瑞的曼努埃尔为新的波兰国王。

且不管波兰那堆乱糟糟的王位继承事务,克里米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在闻知俄国整军经武,准备南下入侵克里米亚半岛时,皆按照盟约规定,在各自国内进行全面动员,以应对俄军的大举来犯。

却不料,俄军虚晃一枪,掉头奔着波兰去了,这让两国先是愕然不已,继而又喜出望外。

这俄国人被卷入到波兰事务当中,那么他们势必无暇顾及南方的军事防御,既然如此,那还客气什么,调集军队打过去。

趁他病,要他命!

于是,克里米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攻入俄罗斯帝国境内,掳掠人口,抢劫财物,焚烧破坏俄人村镇。

然而,在十月上旬,两国先后在波尔塔瓦和伏尔加顿斯克遭到重大失利,皆是攻城不克后,遭到俄军强势反击,各自损兵数千余,迫得他们不得不后撤修整。

而阿斯特拉罕汗国更为不堪,第二次围攻察里津要塞,却碰得头破血流,仍旧攻之不克,损失兵力千余。

眼见着在俄罗斯帝国身上没捞着便宜,土尔扈特人又将目光转向东边的哈萨克人,琢磨着从他们那里找补,挽回一点损失。

因为有齐国和波斯两国的支持,早在一年前,土尔扈特人便控制了乌拉尔河两岸,尽逐俄人势力,然后便与出于混乱之中的哈萨克接壤相连。

得到一定武力加持的土尔扈特人奈何不了俄国人,但对弱势的哈萨克人,却是大杀四方,先后征服十余哈萨克部落,收揽部众四千余帐,算是稍稍补充了他们在俄国人那里遭受的损失。

不过,土尔扈特人将兵力转移至东方,遭到盟友克里米亚汗国的极度不满,数度派使者至阿斯特拉罕王城,要求车凌端多布大汗依照双方约定,给予伏尔加河西岸俄军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

因为根据齐国人提供的情报显示,俄罗斯人在多个方向都遭到外部敌人的军事进攻,且不说瑞典王国就波兰王位继承危机向俄国人发难,就连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也遇到了极大的困境,被持续西进的渤海国打得连连后退,形势是岌岌可危。

据闻,渤海国已经利用冬季叶尼塞河上冻之际,数千精锐部队跨过大河,置当面的新卡钦斯基堡(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于不顾,直接攻占了其侧后方的基洛堡(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苏维埃区),获得了叶尼塞河西岸一个稳固的支撑点。

可以预见,待天气转暖后,渤海军一定会在重炮的掩护下,对新卡钦斯基堡发起猛烈的进攻。若是该城一旦失守,整个叶尼塞督军区,乃至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都将陷入到巨大的灾难当中,再也无险要可守,只能退守鄂毕河,勉力支撑。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你们土尔扈特人是不是太过小家子气,只想着在虚弱的哈萨克人那里占便宜,却不考虑趁着俄国人陷入窘境之际,狠狠地将其削弱一番,难道要等人家缓过气来,掉头来干翻你吗?

俄国人自彼得大帝主政以来,虽然国势屡有反复,但总体程度上却是呈上升趋势的。

这么一个人口千万的大国,而且还对领土拥有难以想象的执着和贪婪,要是让它缓过劲来,那绝对是周边所有国家的灾难。

所以,按照齐国人的说法,那就是在它没有崛起之前,立即“打断它上升的空间”和“遏制它的快速发展进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