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七章 税务稽核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28年6月18日,大兴。

在民调处大兴分部的一间装饰古朴的公事房内,民调处总制王炳森站在书案旁,手握着一支雕印着珐琅纹理的毛笔,凝神吸气,正在泼墨书写,临摹前明董其昌所书《三世浩命》书帖。

董其昌在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万钟并列,乃是前明时期少有的书画大家。

“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作为官宦世家,更是曾为皇帝侍从官,王炳森的毛笔书法虽然无法与董其昌相比,但多年浸染,也是有几分功力,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颇有几分大家风范。在以阴森暴虐特务云集的民调处,他有此番造诣倒是显得那么的“画风迥异”。

不过在齐国,使用毛笔者寥寥,世人皆用书写简单方便的羽毛笔或者浸渍笔,使得这种流传了千余年的毛笔书写方式在齐国境内有些势微。

羽毛笔或者浸渍笔使用简单,对纸张的要求也降低不少,对于推进齐国的科教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过,这些“小巧”的笔在书写过程中,似乎就少了几分传统古韵和美感,让来自秦国的文人学者见之,常常嗤笑为“卑末小道”、“粗鄙之举”。

随着齐国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也逐渐繁荣起来,国内不少文人和附庸风雅之辈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又开始将毛笔“捡”了回来,然后去临摹书写从大陆搜集而来的各朝各代名人书贴。

咱们齐国不仅有钱,而且还得有文化,不是吗?

除了毛笔,各类书房摆件也开始堆到书房之中,以此来追慕宋明时文人的行止和心绪。

呃,用后世的说法,也就是所谓装个逼!

无论是酒瓢、笔筒、香筒、笔架、砚台,还是镇尺、臂搁、墨床、屏风、几案、棋盒,都是他们眼中的山林,心中的乐土,想象中的宋明儒雅之风。

就像大陆秦国文人书斋案上总会陈设一些古玩摆件,并遵循“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美学原则,齐国一些王公贵族、高官显贵、文人学者也是如法炮制,一切形制皆仿神州,以此妆点风雅。

哪怕是这些古玩摆件的座托、几架、箱盒等,纵然体型娇小,但无论是在用料还是工艺上,也都是讲究气韵超拔的精品。

甚至不少精巧玩意,还是花费高价,从秦国进口买入,以此充点自己古朴典雅的书房。

话说,秦国的工业发展程度自然是远不如齐国的大工业模式,不仅规模偏小,而且技术落后,若是敢放开市场的,必然会被齐国吊打。

但是,经过数十年的承平岁月,秦国的各种手工艺制作却极度繁荣,包括宫廷在内的诸多文房摆件均由造办处各作坊承办,除了座钟、怀表、眼镜、珊瑚等精巧之物是来自齐国外,鲜有他国产品。

这个时期,秦国境内无论是皇宫内院,还是民间雅舍,都能见到瓷制文房器具的身影,如笔架、臂搁、笔筒、水丞形制等,种类异常丰富,且釉色多样,常用墨彩、粉彩、青花、单色釉、冬青釉、粉白釉、粉青釉、珊瑚釉等。

这些小玩意,随着秦齐两国之间的经贸文化交流,也逐渐传到齐国,并影响到国内的风雅之辈,相应地带动了秦国手工艺品的旺盛出口。

嗯,这或许可以算是神州大陆的强势文化输出。

毕竟齐国崛起于蛮荒之地,建国不过九十余年,这“精神文明”还需大陆的反哺和滋养。

“总制。”民调处大兴分部情报司负责人何永广敲门进入后,恭敬地站在书案后,将一份情报轻轻地放在桌上,“刚刚从广陵分部收到一封电报,已初步探明英格兰使团谈判意图和底线。”

“哦?”王炳森停下手中的毛笔,轻轻地将其放置在笔架上,从桌上拿起一张毛巾,擦了擦手,然后伸手抄起桌上的情报,认真地阅读。

“建业分部和广陵分部做得不错,着令嘉奖。”王炳森看完后,露出满意的笑容,随即将那份情报递给何永广,“稍后,立即将此情报发送给外交事务部情报室。哦,对了,要抄送一份给皇家侍从室,让太子知晓此间事务。”

泰平帝自去年重病一场后,身体大不如以前,便谕令太子监国,他则前往皇室领地南屿郡(今澳洲塔斯马尼亚岛)的离宫调养,一些难以决断的重大事务则通过电报和快船报于陛下圣裁。

“是,总制。”何永广接过情报后,就要转身离去。

“几日后,便是我大齐国庆日,市井里巷的猫猫狗狗都清理的如何了?”王炳森将何永广叫住,神情严肃地问道。

“回总制,旬日前,我民调处便配合各地警察处、宪兵警备处对蛇鼠混杂之辈进行了重点清理和打击,定然不会使得国庆日发生重大恶性案件。”何永广说道:“另外,为了防止一些妖言惑众之辈生事,我民调处皆安排精悍探子日夜盯梢和管控,当能避免大规模的群体集会事件发生。”

“嗯,很好。”王炳森点点头说道:“有些事,我们需要做在前头,莫要搞出大乱子出来。要不然,咱们民调处上上下下都没什么好果子吃。需知,陛下性格温润,会体恤我等难处,不至苛责,尚能回护一二。但太子监国,诸般事务要求格外精细,可不会容我等疏忽懈怠,以延政事。”

“是,总制。”何永广闻言,立时心头一紧,寻摸着稍后一定要提醒各部事务负责人,且不可掉以轻心,出个什么纰漏。

“明日下午时分,丹王殿下和皇孙殿下将会与英格兰使团乘坐同一列火车抵达大兴,我们民调处需做好必要的安全防卫工作。”王炳森继续吩咐道:“虽然车站内外有禁卫军和宪兵负责保卫,但外围人群之中,却不可不防,要安排必要探子严密布控,做到万无一失。”

“是,总制。”何永广再次躬身应诺道。

虽然齐国境内尚无发生过皇室和内阁官员遭袭事件,但万一来几个神经病,冲撞了丹王殿下和皇孙殿下,或者袭击了英格兰使团人员,那可是大事件,万不可轻忽。

“对了,少梁府(今澳洲阳光海岸)发生税务稽查人员遭杀害的案件,税务总司要求我们民调处介入并派员支援。你稍后,知会行动处的梁督办,让他调几名好手过去查查。……这些商人,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是,总制。”

呵,少梁府的商人还真特么胆大包天,竟然敢做出谋害税务稽查人员的事情,简直丧心病狂。

齐国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全面的税务征收体系,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对国内所有商社、工厂,乃至全体国民征收国家税收,同时还配属了大量的税务稽查人员,竭力做到征管对象能实现“应征当征”。

但是,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永远不要低估商人的贪婪和私念。

偷税,漏税,隐瞒收入,做阴阳账本、贿赂税务征管……,种种脱逃税收的行径层出不穷,使得税务稽查人员不得不穷尽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应对。

每年税务稽查,都会处理一大批偷逃税款的商人和工厂主,轻则罚款、补缴税金,重则抄没违法所得,涉案之人锒铛下狱、流配海外。

但在永无止境的贪欲驱使下,仍有不少商人铤而走险,以各种方式逃避税收征缴。

两個月前,税务总司派出一队稽查人员,前往少梁府浔阳县(今澳洲金皮市)稽核监察当地税务征管工作。

可能是从中发现了一些地方商社和工厂主偷税的蛛丝马迹,还未向上奏报情况,便被某些不法商人雇佣黑恶势力,趁夜袭击了税务稽核人员所入住的旅社,当场杀死四人,还伪装用火不甚的假象,一把火将旅社给烧了。

此案震动了整个汉东省,税务总司更是怒不可遏,责令当地警察处严加查办,惩治所有作恶凶徒,为死难者报仇,更是要树立税务总司的权威。

尼玛的,连“官差”都敢杀,真当我大齐的律法为儿戏吗?

然而,少梁府和浔阳县的警察在近两个月时间的查案中,竟然毫无头绪,迟迟无法侦破此案,更是连一个凶徒都没抓到,让整个案件似乎陷入到死胡同的境地。

这让内阁及税务总司不免生出一丝猜忌,地方政府该不会被那些黑恶势力给收买了吧!

随即,税务总司移文民调处,希望让他们介入此案,彻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地方商人再有手段,总不至于能将民调处也给收买了吧。

而今,我民调处介入此案当中,势必要查个清清楚楚,就是不知道最后会掀出多大风波来。

——

夜幕降临,闪耀的煤气灯照亮了整个城市,繁华的街道上人流依旧如织,车水马龙。

穿着绢绸长裙或者典雅马面裙的年轻女子们,小跑着穿过人群,留下一阵阵银铃娇笑声。

一些奢侈品店散发着独特的气息,玻璃柜台里陈列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异物,引来顾客争相挑选。

商贩们在摊位前苦心经营,吆喝着售卖自己的货,让整个街道充满了生意繁荣的气息。

一位年轻的女子,身穿淡粉色的华贵长裙,在人流中摇曳生姿。她长发飘逸,面容姣好。进入酒楼后,她微笑着与伙计点头致意,目光中透着自信和骄傲。

就在伙计愣神之际,女子已在几名同伴的簇拥下,一手提着裙角,款款踏上楼梯,朝二楼的贵宾厅走去。

“哇,我敢打赌,她肯定是皇室女子。”

“闭嘴吧!就算不是皇室女子,瞧着身份就不低,可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背地里讨论品评的。”

“瞧你胆小的样子!我就背后品头论足了,怎么了?难道还能将我捉了去见官?”

“吴三,你就嘴贱嘛!说不定哪天就要祸从口出,得罪了贵人,将你扔到海外某个荒僻领地,让你跟野人为伍。”

“嗤!我就嘴上说说,难道还敢将我治了罪,判了流配?咱齐国可是法令健全的国家,可不能任由权贵人物发落咱们。”

话语中虽然透出一股不服气的口吻,但语调却低了几分,显见是听了同伴的劝,不敢大肆叫嚣。

在齐国,虽然有各种法令制度,但那些权贵之家想整治你,何须通过法律和制度,仅用些许隐私手段,就足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小老百姓,还是规规矩矩,莫要触犯到了贵人。

“见过郡主。”

“见过郡主”

……

当荣安郡主齐泽茗甫一进入房间,在座的数名客人立即起身,拱手致意。

郡马白少和面带微笑地走了过来,将妻子引到自己身边坐下,并殷勤地取来碗筷,为她布菜。

“我这番来了,是不是叨扰到诸位叔叔伯伯了?”齐泽茗见在座的几人都拘谨地不敢动筷子,也不言语,便笑着说道。

“郡主大驾光临,我等实感荣幸之至。叨扰一说,委实说不上……”白元辉陪着笑,小心地说道。

“是呀,是呀,郡主此来,不仅让整个紫云轩蓬荜生辉,也让我等倍感荣焉。”白庆超也附和着说道。

“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本不该这般抛头露面,但我身为你们白家的媳妇,却不忍伱们一个个陷入深渊,行将赴死,而无动于衷。”齐泽茗敛去了笑容,面色严肃地说道。

“嗯?……”

“啊……”

“郡主此言何意?……”

“郡主……”

听了齐泽茗的话,不仅在座的白氏族人惊愕不已,就连郡马白少和也是面露惊疑之色,不知道妻子说出这番话,是何用意。

“近期,户部和税务总司行将启动全国范围内的财税稽查,警察总司、民调处、宪兵警备处、大理寺、监察院等诸多部门协同辅助。”齐泽茗沉着脸说道:“此举意味着什么,诸位叔叔伯伯大概也清楚吧?”

“……”

在座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聂聂不敢言。

意味着什么?

太子监国秉政,大概是想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成就,以证其位,便准备先从财税方面着手,要对国内商社和工矿企业进行税务稽查。

莫不是要“杀猪”了?

“我大齐以工商立国,自由贸易为先,当不会有政策反复。”齐泽茗见众人似乎未有领会她话语中含义,便耐着性子说道:“此番税务稽查,非为历朝历代那般排商抑商,而是厘定税务征收体系,正本朔源,严厉打击不法偷税漏税之辈,以补国用之不足。我大齐经济高速发展数十年,国中工商诸业亦为持续突进高涨,身家巨万累不胜数。然,国之财政进项却并未与之匹配增收。何也?”

“……”

“《左传》有言,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未有我大齐国力昌盛,焉有百业兴隆!商人辛苦置业,劳累奔波,所为利者。但若无国之卫护,利归何处?诸位叔叔伯伯想来也是明白此间道理的,是吧?”

齐泽茗在酒楼中并未久坐,轻点几箸,品啄几口果露,便招呼郡马白少和随她离去,独留一众白氏族亲继续饮宴。

“郡主此番何意?”

“郡主是让我们白家好生自查历年账本,旦有税务遗漏,需立即补缴。”白元辉沉声说道:“要不然,莫怪税务总司查实后,痛下杀手!”

“税务司的人查不了吧。咱们各家柜上用的都是积年老手做的账,就凭……”

“糊涂!”白元辉厉声斥责道:“你莫要小瞧了政府的决心!积年老手做的账又如何?只要税务稽查人员用心细查,总能寻到蛛丝马迹!”

“二哥说的是。数月前,少梁府税务稽查,若非是被寻到了痛脚,那些人也不会如此疯魔,做出那等狠厉之事!罢罢罢,我等一介商贾,如何能硬抗政府雷霆之击。且失些钱财,以避灾祸吧。郡主此番言语,必然是从太子监国那里获得了充分信息,特为我白家警醒。”

众人闻言,皆露凝重之色。

此次全国税务稽查,难道是来真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