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五章 摩洛哥的变局

书名: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作者:重庆老Q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1726年6月12日,摩洛哥,拉巴特。

摩洛哥人对于齐国第二特遣支援舰队的抵达,抱以最为热烈的欢迎,上至本地总督,下至本地贵族商人,还有数位德高望重的真神教长老,悉数到场,一个不缺,全都来到码头,迎接齐国人的到访。

虽然,摩洛哥阿拉维王朝在去年七月,因为不堪英格兰海军对其沿海地区的大肆袭掠,愤然向英格兰宣战。但囿于自身海军的孱弱,根本无法对英格兰发起有效攻击,只能站在一边摇旗呐喊,为齐国远征舰队提供相应的后勤辅助,将击败英格兰人的全部希望都放在齐国人身上,而且整个摩洛哥海域是也要依赖于齐国海军的保护,方能免遭英格兰人的荼毒。

对于被迫卷入这场战争,摩洛哥人内心深处未尝没有一丝抱怨。但多年来从齐国人手里获得了不少物资和金钱的援助,更是通过齐国开辟的大西洋贸易和地中海贸易,委实从中获益良多。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齐国人要跟英格兰人打这么一仗,自己也只能捏着鼻子,被动地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

再者而言,齐国与奥斯曼帝国关系紧密,对缓和他们与奥斯曼在阿尔及利亚地区的紧张关系,也起到积极有效的调和作用。

自从两百年前,巴巴罗萨·海雷丁将阿尔及利亚宗主权奉献给奥斯曼素丹、勇敢的赛利姆一世以后,伊斯坦布尔就严格限制摩洛哥向东发展。

1701年,伟大的素丹陛下伊斯玛仪在采购了大量齐国军械后,自持有挑战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便不顾齐国人的反对,亲自率军,进军谢利夫谷地。

却不料,遭到奥斯曼驻阿尔及利亚近卫军和地方柏柏尔骑兵组成的联军的迎头痛击,摩军几乎全军覆灭,素丹伊斯玛仪受伤,差一点就当了奥斯曼人的俘虏。

若不是齐国人居中调节,说不定奥斯曼人就会趁势抽调大军,反攻至摩洛哥境内,一举覆灭他们阿拉维王朝。

十几年前,摩洛哥更是在齐国的帮助下,夺取了西属加纳利群岛,彻底解除了王国西南地区的海上威胁。

尽管,事后齐国人拿走了特内里费岛、戈梅拉岛等西边四座岛屿,但摩洛哥人依旧感到很满足。要知道,三百多年来,这些岛屿一直都处于西班牙人统治之下(1420-1479年,葡萄牙曾短暂占领过戈梅拉岛),以摩洛哥所据有的海上实力,根本无法独自将其收复。

这不,战争才开始没几个月,英格兰人通过强大的海军,又将摩洛哥所占据的大加纳利岛在内的东边三座岛屿给夺去了,包括上述岛屿上的诸多民政官员和数百名驻军均被对方俘获。

好在齐国远征舰队的抵达,凭借强大的武力,击败了留驻于此的英格兰海军,重新解放了这几座岛屿。

在面对欧洲各国的海上威胁和奥斯曼帝国于阿尔及利亚地区的限制,摩洛哥阿拉维王朝上下对保持与齐国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甚为看重。

说直白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以及欧洲列强日益崛起之际,若是不抱一个大腿,怕是国将不存,民将不保。

当齐国一众海军将领登上码头时,便立时感受到了摩洛哥人一番热情。

码头上除了摩洛哥一群达官贵族和教士外,还有两百余名维持秩序的摩洛哥新军官兵,穿着仿齐国陆军制服,头戴圆形军帽,肩扛着长枪,抬头挺胸,俨然一副精锐悍卒的模样。

前来迎接的商人们也带来了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肉禽鸡蛋,诚挚地慰劳远道而来的齐国官兵。

在多年的接触和舆论的影响下,齐国富庶和他们强大的军力,无数摩洛哥人也是据此深信不疑,并为之向往。更重要的,齐国是他们坚定的盟友,保卫摩洛哥,反抗外国侵略,始终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除了停泊在码头的几艘战舰,港湾内帆影重重,桅杆林立,炮口森严,这是齐国人又派来了一支强大的舰队。

那艘“利樱”号铁甲战舰的到来,更是让所有摩洛哥人与有荣焉。这艘战舰全钢铁制造,幽冷的装甲,粗大的炮管,无不泛着一股浓浓的肃杀气氛,即使对海军舰船再没有研究的人,光凭外观也足以断定,目前欧洲没有一艘战舰有实力与其对抗,这艘铁甲舰将是无敌的。

远征舰队总参谋长严传松、第二特遣支援舰队司令梁元复等数名海军高级将领在勤务兵的帮助下整了整海军军礼服,然后戴着洁白的手套,拎着将官指挥刀,面带微笑地与迎上来的摩洛哥官员和驻军将领一一寒暄致意。

“将军,他们的大王子艾哈迈德·达哈比殿下也在拉巴特。”黑衣卫驻拉巴特负责人、宣节校尉(少校)甘守庸走到严传松身边,小声地说道:“他希望能与将军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面。”

“为何是非正式会面?”严传松一边继续面带微笑朝两边的摩洛哥人挥手致意,一边不动声色地问道。

“他希望能获得我们齐国军方的全力支持。”

“获得我们军方的全力支持?此为何意?”

“现任素丹伊斯玛仪已年届七十九岁了。”

“嗯?”严传松闻言,眼皮不由跳了几下,“这位大王子等不及要接位了?这个时候,摩洛哥可乱不得!”

“素丹伊斯玛仪从五月间,便一直卧床养病,已不能视事。”甘守庸说道:“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让有继承权的大王子监国理政,以稳定国内政局。但这位老素丹不怎么喜欢大王子,想要将素丹位传给最受他宠爱的一名叫阿里·本·伊斯玛仪的小王子。故而,达哈比心中颇为焦虑,正在竭力争取国内各方势力的支持。而我们齐国,也是他着力拉拢的对象。”

“这种王位更迭的事情,应该是归我齐国驻摩洛哥外交公使管吧。”

“丁公使是比较属意大王子的。这不仅是涉及到长子的法定继承权问题,而且这也事关我齐国未来在摩洛哥的重大利益所在。”甘守庸说道:“这位达哈比王子是唯一不受黑奴御用军控制的继承人。另外,他也向我们表示,愿意对我齐国让渡更多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甚至,他还愿意就整个加纳利群岛和天门(今西班牙北非城市休达)、沙洋(今西班牙北非城市梅利利亚)两座地中海港口的展界扩地和最终地位归属与我齐国进行友好协商。”

“哦?”严传松眉头一挑,脸上露出真正的笑容,“那么丹吉尔呢?”

“将军,我们的胃口是不是有些大了点?”甘守庸苦笑着说道。

齐国海军在占据了天门和沙洋两处据点后,相当于锁住了地中海入口的半道大门。可是,这两处据点过于狭小,纵深不够,也无法实现基本的粮食自给,若是将来与摩洛哥人交恶翻脸,很容易遭到他们从陆地上的围攻。

更可虑的是,要是哪天摩洛哥人勾连某个海上强国,从海陆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到时候,驻守于此的齐国人连个辗转腾挪的空间都没有,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近年来,齐国除了不断请求摩洛哥人允许他们在上述两地进行一定程度上展界扩土,增加防御纵深面积外,同时还想谋求将丹吉尔收入囊中,一左一右,成为拱卫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的重要堡垒,从而控制这条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黄金水道。

想想看,此举一旦实现,这是多大的利益,多大的影响力!

届时,这些地方也会迁移大量的齐国人来此定居,最好能够达到数万乃至十万人的规模,来一个鹊巢鸠占,取代这里的本土定居者。要是主体民族已换,再加上我齐国强大的向心凝聚力,并且保持国力不衰的话,未来摩洛哥人就算想要收回这些地方,必然是千难万难,只能任由我们齐国势力锲入此地。

“好,我就代表齐国军方,与这位欲谋求上位的大王子一晤。”坐上马车后,严传松立即作出了决定。

目前,摩洛哥阿拉维王朝内部除了传统贵族集团和宗教势力外,还有就是在任素丹伊斯玛仪数十年南征北战过程中所建立的庞大军事集团。

尤其是后者,在事关国家大政方针、对外交往,以及素丹继承等诸多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而在军事集团中又分为黑奴御用军、圣战者兵团和王室新军等三股势力。

黑奴御用军是伊斯玛仪继承素丹位不久,为了平灭各地反抗部族势力,应对欧洲外来殖民者的侵略,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黑人集中起来。他从原有黑奴的主人手中赎身,使之成为素丹的私奴。这些黑人与当地政治派别是没有任何血缘和政治关联的,仅对素丹示以忠心。

为了使黑奴效忠素丹,要求他们向《布哈里圣训实录》起誓,因而被命名为“阿比德·布哈里”,意即布哈里的奴仆。

起初,这些“阿比德”集中住在迈什拉·赖木勒。他们的子女被称为“军队之子”,10岁时被送往梅克内斯,男孩接受为期五年的强化军事训练,学习手艺、骑术、使用长矛、火枪,女孩则学习做家务。到15岁时,受训后的男孩被分配到各军团为伍,女的则成为他们的配偶。他们的婚姻必须经素丹同意并登记造册,所生子女到10岁时又被送到梅克内斯受训,如此嗣续不断。补充“阿比德”的另一个来源,是从廷巴克图帕夏区征募黑人,或者远征撒哈拉捕获黑人。

到目前为止,这支黑奴御用军总人数已达十五万余人(含大量老人、妇女和孩童),其中七万余人住在迈什拉·赖木勒,两万五千人住在梅克内斯,其余分住全国各地重要城镇、堡垒。

凭借黑奴御用军强大的战力,素丹伊斯玛仪得以牢牢掌控摩洛哥,执政时间长达五十多年,在位期间粉碎了无数觊觎素丹大位的阴谋和叛乱,使得他的个人权利和威望成为了阿拉维王朝的代名词。

齐国人曾对此予以比较公允的评价,摩洛哥政权之所以保持这么稳固,靠的就是伊斯玛仪的个人威权,依托的就是黑奴御用军的忠诚。

而圣战者兵团则是摩洛哥国内真神教长老在面临战争威胁时,受素丹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信徒,自发地拿起武器,向敌人发起圣战。嗯,说白了,这股武装势力就是摩洛哥的准军事组织、民兵,虽然武器落后,也未经受专业的军事训练,但在真神教义的鼓动下,人数众多,战斗意志高昂。在国内承平时,圣战者兵团仅维持三千余的骨干军事力量。

而王室新军,是二十多年前,在齐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建立的一支近代化军队,武器装备皆采用齐国军械,日常军事训练也由齐国教官负责。

新军人数规模虽然并不大,只有三千五百余,编为一个参谋指挥部、八个火枪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但因为是全火器部队,又经过一番近代化改造,战斗力绝对完爆其他所有部队。

“所以,你想让我们对王室新军施加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在继承素丹大位时,可以获得足够的武力支持?”

严传松在见到那位达哈比王子后,未做过多寒暄,便径直问出了这句话,然后眼神灼灼地盯着他的眼睛。

已经年届五十八岁的大王子艾哈迈德·达哈比听到严传松的问话后,略显浑浊的眼睛立时露出一丝精光,右手轻轻地抚在胸前,声音低沉地说道:“你们齐国想要的,只有我可以满足。我只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平稳地度过权力交接,不会有杀戮,不会有无休止的报复,也不会因政局变动而影响普通百姓的安宁生活。至于继承素丹大位,并不是我本心所愿,但在我众多的兄弟当中,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也更符合传统的继承制度。当然,对于如何掌控这个国家,也没有人比我更有经验。”

“我们的舰队会在拉巴特停驻五天时间,在这期间,你可以返回梅克内斯,准备伱想做的事情。”严传松点头说道:“我们齐国也希望你们摩洛哥的政局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我们也相信你的经验和学识,足以掌控这个国家。”

“严将军,我在此非常感谢你们齐国所做出的明确选择。”达哈比闻言,心中稍定,面带微笑地说道:“我相信,我们阿拉维王朝,不仅是现在,就是在遥远的未来,也将永远是你们齐国最为真诚的伙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