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是恐怖如斯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这一天,卢得孟正跟仆人在酒肆吃喝。

外面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号角声,接着是敲锣打鼓声,楼下有人高声大喊,“天兵过城了!”

“噢?去看看。”

卢得孟含着一片鱼干,对着仆人一挥手。俩人顾不上清理碗中的残羹剩菜,连忙分开人群抢占一处二楼观景处。

酒肆里的食客们蜂拥而出,街道两旁站满看热闹的平民,楼上围栏、楼下窗户也都探出四处张望的脑袋。

铺垫石板的大道两旁间隔站立着维持秩序的御营兵。

他们腰佩制式腰刀,手持红缨长枪,时不时扭头呵斥拥挤向前的看客,敦促后者留在熟石灰划分的白线之内。

大半个汉城的百姓都躁动起来,卢得孟扶着围栏俯瞰前后街道,暗叹这排场真大,好比是国王殿下亲临的盛大场面。

就在这时,卢得孟再次听到悠长的号角声,恍惚间仿佛瞧见一头镶嵌白鳞的黑色巨龙仰天发出瘆人的咆哮,接着从远处极速飞来,卷起一阵混杂泥尘的狂风。

卢得孟顿觉心脏一紧,像是被飞驰的巨龙穿胸而过。

待他再次睁眼,这才意识到刚刚的一切都是幻觉,率先出现的仅仅是一面镶嵌白边的黑色旗帜。

那镶黑旗的纹章是一头栩栩如生的白色野兽,像是丑陋的壁虎,又像是眼中有怒的蛟龙。

卢得孟捂着胸口平复心情,区区一面普通的旗帜都能把他吓得浑身哆嗦。

大明背嵬军真是霸气侧漏,给人一种蛇妖正要化龙的震慑感。

难道大明天子就不忌惮这般强悍的外镇兵马吗?

卢得孟正思索着,大明背嵬军正式出场。

他们的甲具、披风显得层次分明,就像一块块分成的彩色糕点……

打头的几个方块队列皆是统一服装,他们头戴战盔,盔顶一根红缨左右轻晃,身披抵至小腿的战甲,墨黑的官靴向上反包小腿。

干粮挂袋、军用水壶别在腰间随着步履晃动,他们人手一把斩马刀,壮硕的身躯好似比朝鲜人大上两圈。

卢得孟确信,即使有十个年轻时的自己,也打不过眼前一名着甲天兵。

后面背嵬军的锋芒显得稍弱一些。

他们左腰挎着钢刀,右腰背着箭簇,还有人扛着标准制式的鸟铳,斜挂在胸前的纸包弹药犹如一串串大葡萄。

每个人神情肃穆,平视向前,整齐抬起、落下的双腿犹如敲鼓的木槌,砸击地面发出隆隆的脚踏声,仿佛要将前进途中的任何物体碾成齑粉。

腰挎战刀的指挥官昂首挺胸,使用汉语吼出自身所在的公会小队。

虽然卢得孟没几句能听懂,但还是有译官把这些含义记在脑中——

什么“喵喵小队”、“曹贼同好会”、“中老年俱乐部”、“葬爱家族”、“老近卫军”、“大唐不夜城”、“要吃香菜”……

“要你命三千”、“神圣泰拉”、“村里人”、“紫禁之巅”、“钓鱼要戴头盔”、“P社战犯”、“星辰大海”、“集帅庇护所”……

一支支精神抖擞的天兵从街面掠过,自报番号(公会)的天兵已然超过五十,一举一动间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精兵。

与这些精悍的天兵相比,朝鲜官军的校场演武倒像是不入流的戏台班子,难怪贵族军打不过天兵,就这精神面貌就被人甩一大截。

真不愧是打过鞑子精兵的虎狼之师,浑身散发着杀过人、流过血的精悍神威,叫情不自禁心生敬畏。

路人们不由得发出阵阵低呼,卢得孟也看得目瞪口呆,连连拍手叫好。

悍卒与新兵的气质截然不同,就像是猛虎与猫咪冲着你哈气,前者能把你吓得意识暂停,后者却只会让你觉得可爱。

面对如此精悍强军,卢得孟感慨百闻不如一见,天兵的精悍真是让自己开足眼界。

开头的天兵方阵走了半晌,直到出现不同款式的甲胄颜色,老家伙才意识阳刚威猛的天兵已经走完。

接下来出场的也是大明天兵。

相较头一批天兵,这些“后来者”的装备和精气神减弱了许多,粗管鸟铳、弓弩装备削减一半,不少人装备着腰刀、长矛、钉锤,恍若战兵与辅兵杂糅的混合部队。

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卢得孟心说,当年在朝鲜北方屯驻的明军便是这般气质。

不过这批明军的军容与兵器倒是强过东江镇,属于是军饷吃满的那种。

卢得孟猜测刚才是精锐天兵,或者单指背嵬军序列,而这些只是跟随背嵬军作战的普通明军。

算上先前的背嵬军精兵,一共有万余兵马掠过卢得孟身前。

卢得孟感叹这些人没有一万五千,也有一万出头了。

光是这万余大兵一身精良的武器装备,怕是要花费重金才能凑齐,更别说积攒出如此多身经百战的悍勇老兵。

鼓声隆隆,新的队列映入眼帘,由马、骡拖拽的炮车与辎重车缓缓走来,车轮在石板路面上滚滚向前,一门,两门,三门……

天呐,此次天兵南征竟然还带了数十门火炮。

一门门火炮的炮身被擦得干干净净,载炮的车架子也精巧无比,不像一般明军大而笨重的铁炮,背嵬军的火炮反而做的短小精悍。

朝鲜虽然在数十年前学习大明浙兵,改造过兵制,也铸造过一批新式火炮,但奈何财政不容许,根本不能长期维持。

就算其中有一些是击败鞑虏缴获的火炮,背嵬军一部就有这般多精良的火炮,也太过奢侈了些。

卢得孟听围观的商人说起,背嵬军此次南下并未携带红夷大炮一类的重炮,否则几炮轰过去,就连朝鲜的山城也扛不住……

天兵火炮真是恐怖如斯!

卢得孟甚至没意识到,这火炮即将南下轰击他的“盟友”,满心都是羡慕与夸赞。

火炮的队伍很快消失在街道的尽头,街面上再次出现新的步兵队伍,只是这队伍仅有两个小型方阵,大概有七八百人。

前者队伍人人一支较长的鸟铳,但这鸟铳的颜色与形制却比普通鸟铳怪异,本该夹住火绳的枪击部位夹着一块“石头”。

鸟铳没夹火绳,卢得孟倒是理解。

毕竟火绳在非战时不会点燃,也不会夹在枪击部位,但士兵周身也没有缠绕火绳。

总不可能靠那块“石头”点火吧?

卢得孟一时间没联想到寻常“打火石”,毕竟平日里烧火做饭都由奴婢代劳,他这种贵族老爷从来不沾琐事。一些去过北方的商人对着“奇特鸟铳”议论纷纷,声称自己在北方听说过。

这好像是天兵的新式鸟铳,一发能打两百步远。

两百步?

卢得孟闻言顿时傻了眼。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两百步的距离超过目前所有单兵远程弓弩。

岂不是说跟天兵野战,还没凑上去就要被“新式鸟铳”打个半死?就这还只是三四百人的规模。

要是有三四千人拿着“新式鸟铳”往那一站,对着敌人先打几轮排枪,敌人还没冲到位置就垮了。

个人勇武全然没了用武之地,这仗还怎么打,看到一排排火枪干脆投降算了。

卢得孟本不愿相信此等夸张火器,但没法解释北方贵族军为何崩的那么快,战败的贵族军领袖都被砍了头颅送到汉城——

王宫前的广场用木架支起他们的头颅,悬在脑后的白布写下了他们的籍贯身份与性命。

这些凄惨的首级昭示着官军大胜的事实。

而能打两百步的犀利火器很可能是真的!

天兵真是……太强了。

卢得孟顿觉一股悲伤占据内心,天兵不仅近战勇武,还武装了犀利火器,这是凡人能击败的队伍嘛?

接着第一支小队踏步上前,他们人人身后背着一个宽大的“背囊”。

听那些略懂汉语的译官说,这支队伍的长官自称是“空降兵”,执行从天而降的杀敌任务。

等等!译官刚才翻译的是什么?

卢得孟甚至怀疑自己的听力出了问题,再三询问那位译官却得到相同的答案。

这数百名魁梧的兵士就是天兵的“空降部队”,属于空军序列……

卢得孟把字面意思听的一清二楚,但是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却让他满脑子疑惑。

陆师他明白,水师他也懂,这空军是什么鬼玩意啊?!

他怀疑译官脑子坏了,也怀疑自己的脑子坏了。

他觉得自己在做梦,赶紧伸手扯了一把仆人的脸颊,直到后者发出疼痛的低呼声,他才意识到这不是梦。

朝鲜小国连陆军和水师还没弄明白,天朝上国已经开始编组天上的“空军部队”了?

真就是天朝上国,从天上来的大国?

联想到先前听过传闻,看到过的“椭球大风筝”、“天龙人传说”、“得道高人”,卢得孟忽觉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感席卷全身,鸡皮疙瘩纷纷暴起,像有一座高山迎面袭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卢得孟忽然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想自己还活着。

还好这些悍卒是天龙人的部众,不是伪王的御营兵。

要是伪王真的求来天人的神助,他这样心怀异志的人早被抹杀了,怎么还能好端端站在这观摩天兵的强大?

随着这批震撼人心的方阵离去,街面上顿时空荡荡的,久久没有下一个出场的队列。

这就要结束了么?

明明是潜在的敌对立场,卢得孟却怀揣着意犹未尽的疑惑,翘首以盼街头的动静。

就在不少看客重返屋中继续自己的工作时,街巷的尽头忽然响起一声雄厚的呐喊声。

卢得孟赶忙瞪大眼睛,伸长脖子寻找下一个引人注目的悍卒,没想到看见的却五花八门的官服、便服……

甚至还有一些精锐甲士,宗周六师,春秋士族,战国猛卒,两汉兵士,魏晋重骑,唐宋重步……

一套套不同朝代的俯视、甲具、刀兵、装饰、旗帜叫人看得眼花缭乱,时不时配上兵刃敲击战甲的碰撞声,还有专人站在车驾上,或敲击乐器,或高声哼唱一首首激荡人心的战歌。

这是什么?

卢得孟脑子里忽然闪过“中原历史”数个字,活在史书中的中原历朝仿佛在此刻重回人间。

百姓们前面见多了天兵悍卒的彪悍,只觉得有种凛冽不可直视的猛。

眼下见识这样装束整齐,充满传统气息的古代军队,再配上传统的乐曲,浑身上下的气质简直比眼下的大明还要传统。

惹得他这位崇拜“中原文化”的精儒贵族忍不住拍掌喝彩,欢呼叫好。

儒家思想俨然变成“儒教”的当下,最精儒的一批人恍若信仰狂热的传教士。

而产生儒家思想的中原就是他这种精儒、精明人士的文化圣地,是他这辈子一定想去“朝圣”的伟大之地。

尽管卢得孟与天兵的立场,与伪王的立场皆是敌对,但不妨碍对他赞美天兵的这番“表演”。

这传统的味道太正了!

然而接下来出场的天兵却破坏了这份“感动”。

一件件并非传统的乐器在敲响,站在车驾上的大兵一展歌喉,时不时停下来冲着百姓挥手,仿佛这不是一场耀武扬威的严肃阅兵,反倒是穿成士兵模样的武装歌会。

“朋友们你们好嘛!”

“噢噢噢噢噢噢!”

“大家一起嗨起来!”

后面跟上的方阵一改肃杀精悍的正面形象,愈发扭曲“阅兵活动”的本意,俨然一副与民同乐的大型晚会。

有人领着一众白衣素袍的男女剑士,整齐划一地翻出前空翻,随后握紧背后,一手拿着信号枪朝天射出五颜六色的信号烟雾,恍若是什么隐居深山的修仙剑客,即将踏着七彩烟桥离去。

有人三五成群拔出腰间佩刀,一瞬间挥出一道道不同颜色的火浪,虽然火焰浮空的时间很短,但还是给围观百姓造成不小的心灵震撼。

还有人穿着明显超越时代的宽大甲胄,犹如一个个行走的“铁罐头”,但行走之间却没有沉重“甲胄”踩踏地面的咚咚声响,就像没什么重量的皮甲一般。

复古的儒士、甲兵,拔出火浪的神剑,充满机械感的宽大甲胄……这虚虚实实互相结合的画面惹人惊叹,惹人叫好。

但也使得卢得孟这样的人倍感失落。

阅兵仪式后面还有伪王的御营兵,以及一些捕盗营士卒出场,但卢得孟已经没心情看下去。

他一个人回到单间住处,随行的卑贱奴仆只能去住多人同住的通铺。

房内桌上的油灯冒出缕缕黑烟,卢得孟看着那微弱的火光出了神。

此时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天兵的强大,如何思考都挥不掉这份骇人的印象。

他很纠结。

纠结自己接下来到底该不该联络,埋伏在汉城的“义军”做一番大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