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们是寨子的明星(二合一大章)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饶是尚有战意的旗丁拥挤人群冲杀出来,也会被一排排弩箭鸟铳射死在地。

那些将死未死的旗丁高举染血的拳头,临死前都在低吼自己没有给皇帝陛下丢脸。

眼见勇敢者战死,剩下的都是垂头丧气、舍弃刀盾的“败犬”,图尔格也不由得绝望地闭上眼睛,染血的钢刀从掌心滑落。

一万五千战辅兵对战七千强弱分明的背嵬军。

是他图尔格输了。

他与剩下的数千战辅兵都成了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就像那些汉民奴隶落到他们手里一样。

背嵬军的“缩圈”杀戮停止,一千明军小心翼翼走出队列,用拳头和麻绳“招呼”这支丧失战意的部队。

停止杀戮并不意味着饶八旗兵的命,只是在行刑前再给他们一点“拳脚大餐”当作断头饭,甚至有些俘虏被直接失手打死。

图尔格被一名背嵬军悍卒用绳索套住脖颈,对方也不管他情不情愿,犹如拖拽不愿回家的家犬一般拖行数百步。

随后他被双手反绑,跪在原本安置奴隶的空地。

背嵬军分散各处维持“前奴隶”的秩序,被打垮身心的数千旗丁包衣老老实实跪着。

图尔格由于是辽阳守将,身居高位,所以被单独拎出来摆在刑场的最前方,甚至由阿济格“王爷”亲自看管他。

他扭头看向战场,敌我混杂的尸体倒满一地,躺满尸体的干草地像是被火焰焚烧过,覆盖一层深色的阴影。

这时,图尔格忽然看见树林里走出数百名武装人员。

那些人与背嵬军一见面就有说有笑,随口感慨地上的尸体,天上的阳光,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都太过真实了。

真实?

会痒会痛会死的凡间,不是真实的是什么?

图尔格发现这些“新来者”的武器装备相当简陋,酷似先前诱敌深入的“辅兵”,就连这副天真无邪的气质也像是初来乍到一般。

背嵬军竟然在树林里还埋伏了数百,从头到尾都没参战的伏兵,直到战斗结束、战场都快打扫完才唤他们出来?

图尔格无奈地笑了,真是猜不透背嵬军啊。

重获自由的“前奴隶”渐渐围拢过来,手里拿捏着简陋的兵器。

有人目光呆滞,心中的情绪还来不及表达出来,有人兴奋尖叫,捡起地上的碎石泥巴抛向八旗俘虏。

有人看到杀亲仇人即将遭报应,不停喊叫某位旗丁、包衣的名字,大声怒斥你也有今天,然后便是一阵凄厉而尖锐的哭嚎尖啸声。

其他奴隶则是闻风赶去血腥的战场,犹如专吃腐食的肉食性动物,趴在尸体上扒掉死者的武器装备,银两粮袋,甚至连衣服和鞋子也不放过,将尸体“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光秃秃的赤身裸体。

接着挖掘一个个大坑,将清兵尸体填入其中。

“去把索伦部的旗丁挑出来!”

背嵬军的命令下达,阿济格赶忙掠过一个个旗丁包衣。

浑身受缚的清兵神色各异,有的人吓得瘫软在地然后被明军强硬扶起,有的人拼命弯腰求饶,用满蒙语乞求王爷给他算成索伦部,有人紧闭双眼不发一言,好似认命一般。

有人对着阿济格投去鄙夷、憎恶的眼神,嘴里咒骂声不断,还有人回过神来,不甘就此死去,拼命扭动身躯企图挣扎逃脱……

足足三百索伦兵丁被挑选出来斩断金钱鼠尾,以后编入“索伦营”为背嵬军作战。

大量缴获兵备的“前奴隶”抵达背嵬军身边,光是图尔格亲眼所见的就有上万。

这还没算辽阳周边屯堡、庄园驻留的奴隶。

即便胆敢冒险反抗的奴隶不算多,也能给背嵬军带来大量人力。

不管这些反清的汉民能不能打,遇到大清主力是不是落荒而逃,起码从人数上看非常唬人。

况且此战死去的八旗战辅兵甚多,光是掉落的皮甲、链甲、布面甲合计起来近万领,足够背嵬军武装一支万人部队。

背嵬军又将再次壮大。

图尔格心想,这就像滚雪球,一颗雪山滚落的碎石裹挟雪花,越滚越大……

下午的阳光愈发淡薄,但迎着阳光还是显得格外刺眼。

跪在地上的图尔格环顾四周,看到背嵬军陆续押送双手反绑的旗丁赶来空地,其中有不少军校、统领他认识的军官。

看来是背嵬军缴获战马从四周抓来的溃逃败卒。

自知死期将近,图尔格反而释然许多。

人生过往的回忆如同走马灯一般在眼前闪过,从他跟随黄台吉征战开始,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从牛录章京晋升为固山额真,到如今镇守辽阳……

他觉得自己竭尽全力了。

或许过段时间,皇帝陛下就能率领主力北返,但那时的背嵬军已然依靠解救奴隶滚成一支庞然大物,所有包衣奴隶的人心都会浮动。

皇帝陛下想打败背嵬军,重整辽东人心也得费一番功夫。

一旦背嵬军裹挟大量武装“奴隶”,卡住海州与辽泽之间的道路,辽西北顷刻间就会被南朝收复。

届时南朝见大清势颓,必定集结重兵围攻辽东!

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背嵬军北上辽河平原既是一笔险棋,又是一招打断大清国运的神之一手。

趁着皇帝陛下南征而绕路杀入辽中平原……抛撒宣传纸动摇辽东人心……乘坐船只在辽中机动,大量杀伤清兵的有生力量……辽阳之战用友军性命作饵诱敌入彀……

图尔格感慨背嵬军主帅真是“神人”。每一步都恰好跪在大清脖颈上,压得大清喘不过气。

难道是阿济格王爷看透大清气数已尽,所以才选择死心塌地效忠南朝么?

图尔格看向监视自己的王爷,两人对视一眼。

阿济格没有说话,只看到大量行刑人被替换成“前奴隶”。

数千把刀剑高举起来悬在俘虏的脑侧,有些俘虏已经哭晕过去,还是几拳头打醒。

“现在我背嵬军把报仇的机会留给你们,高举你们手中的武器,由你们自己选择留不留眼前俘虏的性命!”

“兄弟们,杀不杀!”

“杀!”『章献忠』叫喊起来。

“杀!”『何鲁司』也举起腰刀指天。

“杀!”林迪抡起一把砍刀。

“杀!”阿济格也举起一把染血的钢刀悬在图尔格后颈上空。

更多准备行刑的玩家与汉民举起了手中的武器。

他们高亢的喊叫声此起彼伏,激荡的场面感染了周围的汉民。

麻木呆滞的汉民恍若高温熔化的坚冰,零星数人跟着举起手臂一同挥舞,渐渐有更多辽民振臂高呼,他们整齐的呐喊声逐渐汇聚成流。

“杀!杀!杀!”空地上喊杀震天,万余人的吼声震耳欲聋。

“准备行刑!”

军团指挥官说罢,唢呐与战鼓的响起,顿时引起数千俘虏痛苦哀嚎,由百姓与玩家组成的行刑队各就各位。

行刑者举起锋利的腰刀高悬在空,图尔格已经做好死亡觉悟,抬起头看向一旁的王爷,“王爷后悔吗?”

后悔?

阿济格或许有过后悔。

后悔没有劝说陛下御驾亲征直扑辽南,消灭所有背嵬军的有生力量,只派出两三万兵丁撞死在复州城下。

背嵬军是死而复生的“阴兵”,但只要杀死“妖道”,或是摧毁召唤阴兵的法器,就能彻底消灭这股亡灵。

只可惜,大反派不会一开局就杀死在小村庄修炼的主角,没人会直接杀死一个姓李的驿卒,或者杀死一位姓朱的和尚。

也没人能预料到未来的路怎么走。

如果王莽没有篡位,如果曹操还政汉室,如果诸葛丞相再造大汉,如果高欢打破玉璧,如果大明没有发生土木堡之变,如果大明萨尔浒之战打赢了……可是一切都没有如果。

事实就是背嵬军这伙阴兵犹如黑色洪流席卷而来,纵使陛下绕路返回辽中平原,也挡不住这滚滚洪流推来的滔天大势。

阴兵将裹挟着所有人向前冲锋,任何人没法再停下来。

“杀!”

一声令下,所有行刑队挥下手中的刀剑。数千俘虏的脑袋咕噜咕噜地滚落在地。

近千包衣则被留下性命。

这些包衣平日里做事还算有点底线,平日里积攒的“善缘”促使行刑者在此刻刀下留人。

刚刚补充五百新玩家、一万武装汉民的背嵬军,立即挟大胜之威直扑辽阳。

残存的辽阳守军在大胜之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城头守卒不出三回合就被打败。

自从努尔哈赤入主辽东,便尽数驱赶辽民出城耕种,一般城池是不允许汉民居住的。

城内的活人不是旗丁就是地位更高的包衣,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宰了或许有冤枉的,但间隔杀人必有漏网之鱼。

预料中的巷战并未发生——

图尔格兵败的消息早通过败逃的包衣传达回来,连辽阳的主力都打不过背嵬军,他们这些残兵败卒如何抵挡?

于是大量旗丁包衣携带财产逃往沈阳,只可惜他们舍不得一车车的钱粮物资,拖延了自己的脚步。

背嵬军骑着缴获的战马骡子赶到的时候,正好堵截从城北逃离的鞑子队伍。

城外十余里的官道上充斥着八旗的尸体。有被刀枪戳死的,有被利器划破胸腹的,被铳矢打死的。

背嵬军只花费一日时间就肃清辽阳内部的残存势力,城内男女老少皆被斩杀,诸多盆罐木箱几乎被玩家砸碎、打烂。

他们从熊岳驿大战的尸山血海冲出来,一路上拿下盖州,海州,乃至诸多屯堡、墩台。

如果俯瞰视角下的辽中平原是一片冰海,那背嵬军就是一艘艘坚挺的破冰船闯出一条道路。

他们已经不记得亲手斩杀的鞑子有多少,几座卫城周边堆积的首级犹如一座座小山。

留守后方的玩家则在一座座城池接应北上的辽南官军,他们也会顺手将鞑子首级搬运过来,待双方合并一处就能攻打沈阳重镇。

随后背嵬军坐镇辽阳,按照五十到一百玩家提领一二千汉民的编制,散出去十余支混搭部队夺取周边屯堡、墩台,杀死八旗人口,抽杀包衣奴才,解放更多汉民奴隶。

他们将夺取堡垒的武库与钱粮,把这些饱受奴役的汉民重新武装起来。

与此同时,携带战旗的背嵬军又双叒叕迎来五百玩家,除去后方留守的兄弟,前线作战的战斗组已达八千人。

背嵬军升起令汉民们惊诧的观测气球,监视数十里外东路官道的敌人踪迹——

一旦黄台吉率领主力抵达辽中平原,观测气球能第一时间报告消息。

……

被迫绕行远路的黄台吉仍在赶回辽中平原的路上。

他在萧家关被耽误数日,一千背嵬军用命换掉他三千大清勇士。

外藩蒙古的贝勒怨言丛生,就连朝鲜人也屡屡逃亡。原先浩浩荡荡的十三万大军眼下只剩八万余兵马。

刚刚抵达镇江堡,黄台吉便收到朝鲜的消息——

或许是逃亡的朝鲜兵丁带回去大清皇帝兵败的消息,朝鲜人也渐渐抖擞起来,声称近日收成不佳,难以为皇帝大军提供粮草。

这正给黄台吉出兵教训朝鲜的口实。

朝鲜王毕竟是在他面前三拜九叩的臣属,哪有君主下令,臣属不尊的。

他派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统领剩下的外藩蒙古士卒,讨伐不臣的朝鲜。

表面上是给外藩蒙古抢劫消怨的机会,实则是防止他们进入辽中平原,就撒丫子跑回草原,甚至带崩蒙古八旗的心态。

大清的元气不能再分散了。

大清的核心力量拢共就满蒙汉旗兵,蒙古汉军也是靠着满洲丁口压制着,才能维持如今的大清局面。

满洲八旗的丁口本就不多,还经历几场损失惨重的败仗,即便算上留守辽东的满洲兵估计也跌破六万五千,眼看就要压不住蒙汉旁系。

一旦大清皇帝兵败绕路的屈辱消息传回辽东,并且亲眼看见数万垂头丧气的八旗兵,大清上上下下所有臣民都会震动,他就是想积攒撤去草原的人力、物资也恐怕不能如愿。

由此,黄台吉打破萧家关那天起,便派出一百骑术老手,一人五马,一路上尽可能星夜兼程赶去沈阳报信——

不说皇帝兵败绕路,只说清兵驱逐南朝兵马、收复辽南之地。

可惜明军善于舟船,吃了败仗也能迅速退回安全岛屿。

黄台吉本想好好安顿辽南诸城,奈何朝鲜国内不稳,他急需调兵前去稳定局势,以免藩属朝鲜变成敌人。

短期内他难以迅速返回辽东平原,只能让辽东各地守军安稳坚守。

而背嵬军一战不成,很可能故技重施——顺着河流深入辽东腹地。

他任命退休赋闲的代善总领全局,不可轻易浪战,务必坚守待援。

他料想背嵬军就算真有一两万兵马,在熊岳驿、萧家关阵亡数千,最多还剩一万兵马,凭借沈阳、辽阳、海州诸城的守军,应该能进一步消磨背嵬军的有生力量。

待他返回辽中平原,还有与之决战的余裕。

只要消灭掉背嵬军,这辽东就还是大清的辽东。

……

然而收到消息的代善只叹皇帝的传令晚了几天,海州,辽阳等等卫城屯堡的守军皆因主动出击遭遇惨败。

辽阳及其周边的败卒陆续逃回,辽阳城此时怕是已经落入敌手。

诸多负面消息犹如雪花般传入沈阳——

满蒙汉旗丁损失严重,各堡、庄园的奴隶接连暴动,就连一些忠诚的包衣也自发剪断鼠尾辫,加入背嵬军的伐清大军。

按照陛下预估的万余背嵬军已然膨胀成数万,而陛下的大军仍远在朝鲜,还不知道何时返回。

在主力大军返回之前,他所能依靠只有全城的旗丁。

他下令沈阳内外所有十二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满蒙汉旗丁全部自备武装、粮食进驻沈阳城,城内妇孺也得参与后勤。

如此“杀鸡取卵”的做法也才勉强凑出两万五千旗丁。

诸多包衣叛敌的消息,导致代善根本不敢信任汉人,只是优中选优挑了一万五千相对忠诚的包衣加入武装。

全城战斗人员集结四万战辅兵,然而人多了耗粮也多。

代善按照一个月存粮的额度向四周的屯堡、庄园摊派,就算抢走奴隶过冬的口粮也要筹措!

眼下已经不是担心奴隶愤怒的问题,而是大清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沈阳聚集着各路八旗贵族、将官的家眷,同时也是大清行政官吏的核心首脑。

一旦沈阳陷落,家眷、官吏尽丧敌手,不仅对清兵士气是重大打击,还会让大清的行政能力倒退回部落状态。

代善不可能一言不发地舍弃沈阳,撤去抚顺以东的老家。

毕竟只有沈阳这般大城才能容纳这些达官贵人,有舒适的设施与房屋过冬。

谁也不知道背嵬军裹挟着“奴隶”杀到哪里——他接连派出辽阳侦察的探马几乎无人返回,仅有一些识途的战马跑回。

万一他下令全员撤回老家,却在半路上遭遇敌兵,那就失去了守城的优势。

而皇帝陛下再三嘱咐莫要出城浪战,海州辽阳兵败也是这般教训。

不过代善不用纠结守城,还是回老家的问题了。

因为背嵬军集结的数万战辅兵已经跨过浑河,朝着沈阳城扑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4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