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已阅(二合一大章)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当敌兵杀进盛京的噩耗回荡在殿阁内,许多福晋女眷吓得惊声尖叫。那些孩儿哥眼见母亲、姐姐悲伤惊恐,也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

一时间有人想到投降。

他们听说背嵬军赏罚分明,军纪森严,从不祸害寻常小民,应当不会滥杀她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吧?

但也有人反驳,那是针对普通小民,而不是她们这样的达官贵人。

何况背嵬军出身辽民人尽皆知,辽民与八旗素有血海深仇。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哪会区分什么老弱妇孺,只有斩草除根才能解心头恨。

这下福晋女眷们慌了。

她们都知道妇孺落到敌手会发生什么,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当年努尔哈赤杀进辽中平原,也是以屠杀和凌辱对待汉民的妻女。

天道好轮回,如今轮到她们遭受兵败之辱,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什么下场。

一死了之是最好的结局,最糟糕的是落入一群饥渴壮汉手里,被数十上百人日夜折辱……

披挂武备的健妇不断搬来干柴与清油堆放在殿内各处角落。

每一位福晋手里都攥着一瓶毒药,以便必要时候带着一家人齐齐整整离开……

满堂皆是哭泣与哀嚎声,女人们握着药瓶双手颤抖。

海兰珠面如死灰,两年前早夭的孩子夺走她大半的快乐,如今她早已看淡生死,死亡对她来说就是解脱。

大玉儿则抱着襁褓中的福临眼含热泪,身边簇拥着三个仍在哭泣的女儿。

皇后环顾周围一圈,顿觉不能如此消极下去,忽然从座位上站起。

她大声宣告,“皇城诸门皆已紧闭,城内还有数千兵马协防,退回皇城的勇士越来越多……皇城的墙很坚固,是陛下亲自监督加固的坚城。这里是盛京最安全的地方,只要陛下的十万大军回援,我们都能获救!”

“是啊,陛下很快就会回来。陛下一定会打退敌人!”

另一位福晋像是抓到救命稻草,其他女眷也纷纷附和“陛下即将回归”的宣言。

似乎深信这一点便不用吞服瓶内的药物,可以继续住在舒适的大宅子里,延续荣华富贵的生活……

轰隆一声巨响仿佛在耳边炸开,所有女眷孩童反射式缩了缩脖子,刚才好不容易恢复的良好感觉再次烟消云散。

那爆炸声离得不远也不近,但大伙都知道这距离上一次爆炸更加近了。

所有人不由自主噤声听音,冀图用声音分析皇城墙外的战斗状况。

沈阳的街面已经乱成一锅粥,除去预备队以外,几乎所有攻城明军翻越城墙踏入城内。

他们就像倒入盆中的四碗颜料,从四面“侵蚀”沈阳街坊的各处网格,不断由外向内夺取每一条街巷房舍。

玩家,明军,民兵与溃乱的八旗战辅兵四处爆发激烈死斗,退无可退的旗丁也都拼尽全力反击,就连旗丁的妻儿老小也都抄起菜刀木棍与明军搏杀。

杀红眼的玩家仿佛化作捕猎猛兽。

若是在街巷找到鞑子就把他乱刀砍死,在水缸附近找到就把他溺死水中,在屋舍中找到就把他吊死在房梁上,在旱厕附近寻见就给他塞进粪坑,在马厩附近找到就把他五马分尸。

此时此刻沈阳城内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在激烈对抗着。

鞑子被打得一次次溃散逃窜,又会一次次重新组织起来发起冲锋。

这时鼓楼附近聚集数百鞑子将街口堵住,他们看见迎头袭来的明军,立刻下令结成步阵。

“三列队形!”玩家队长见到成群的鞑子便反射式喊出命令。

一百多名玩家玩家熟练地站成三排,第一排的玩家装填火药弹丸。

队长毫不迟疑地举起腰刀劈下,“第一排举枪——放!”

不等鞑子反应过来,一排数十支鸟铳已经扣动扳机齐射,鞑子最前列的十几个人犹如割麦一般仰头倒地,胸口爆开落雨般的血色玫瑰,后续还在前进的鞑子立刻剧烈骚动起来。

第一排的玩家单膝跪地,装填弹药。

徐进射击的战术不用命令也立即执行。

第二排玩家从前排兄弟的缝隙中向前踏去半步,队长的命令再次响起:“第二排,举枪——放!”

数十支鸟铳的再次响起震耳的轰鸣,二十多人应声倒地。

“第三排,举枪——放!”

三轮火枪齐射虽然只造成不到百人的伤亡,数百鞑子的士气却在三枪还没打完时便濒临崩溃。

之所以还没溃散,是因为大多数人还停留三轮齐射的震惊中无法回过神。

“第三排,第二排弃铳抽刀,跟我冲锋!”

长官挥舞指挥刀向前发起冲锋,数十名玩家背上鸟铳,拔出腰刀压上去。

面对齐射过后的白刃冲锋,本就濒临崩溃的鞑子瞬间溃散。

即使玩家一路上遇到任何硬骨头鞑子,皆会刺出刀剑扎穿敌人的心肺。

向东逃窜的鞑子冲垮自己人的队列,许多人互相推搡拥挤,胡乱践踏,哭喊震天,结果反被东面冲杀来的玩家、明军混合队伍堵死。

东西两支小队相互配合,犹如两面包夹芝士,将这伙溃逃的数百鞑子死死困在街巷。

双方一边手持钢刀与鞑子互换性命,一边压缩敌人的站位向内拥挤。

受伤的鞑子倒下发出痛苦低吟,接着被一双双坚定的大脚碾碎所有声音,脚踏血肉的啪叽声此起彼伏。

鞑子不得已拼命撞击左右两侧的房门,染血的胳膊不断印在门上。

随着一声声啪嗒闷响,数间屋舍的房门撞破,原本陷入绝境的鞑子瞬间发现出路。

“小样,哪里跑!”『黄子龙』追着一名鞑子冲进房屋,朝着对方后背一脚踹去。

趴在地上的鞑子还想起身反抗,黄子龙跳上去以身体强压,刚要握刀割断敌人的后颈,奈何鞑子挣扎幅度太大,搅得他根本握不住刀。

“狗鞑子去死!”

他干脆丢掉钢刀,挥拳猛揍鞑子的后脑勺,打了几拳发现破不了头盔的防,于是改换位置,猛击对方的后颈下摆以削弱挣扎幅度。

“啊啊啊!”身下的鞑子发出一声怪吼,挥舞着拳头猛击黄子龙的侧腰。

这时黄子龙感觉腰侧隐约吃痛,定睛一看才发现鞑子手里藏了一把短刀,几乎沾满鲜血。

尽管身上的布面甲保护了他的要害,但短刀轮番的刺击还是命中甲片的缝隙扎破腰腹。

“狗娘养的鞑子!”

黄子龙死死压制鞑子的持刀手臂,忽然想起自己在小腿军靴位置藏了一把小刀,那是某位大佬提议的。

“多带一些副武器,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伸手探向腰后位置,掏出小刀的瞬间让他有种莫名的庆幸,大佬诚不欺我。

他握紧小刀狠狠扎向敌人的脖颈,只听噗嗤一声,一股热流喷溅脸上,热乎乎的鲜血像是不受控制一般,忽高忽低地喷涌而出。

身下挣扎的鞑子动静渐消,口中发出窒息般的绝望哀嚎。

黄子龙大口喘着粗气,努力将匕首搅动一下抽出来。

一种劫后余生的轻松感灌满全身,就像跨过一道门,眼前皆是坦途大道。

敌人脖颈的鲜血还在缓慢流出,他用敌人的衣服擦尽双手,捡起地上散落的钢刀,道具包与粮袋。

他踏出房门,突破手、吕小布等人刚刚抬起鞑子的下巴,抬起腰刀架在敌人喉头狠狠一拉。

这处不知名街巷的厮杀结束,其他城区的巷战也基本落入尾声。

战狂玩家只觉得没杀爽,还要再杀十倍鞑子才够劲。

而那些“文职魂”、“种田魂”的玩家立即扑向鞑子的各部衙门,搜刮公文档案,就像萧何进入宫室,先收取秦国的档案文献一样。

杀伤敌军获取军事胜利固然重要,但考量战后稳定辽东秩序也同样重要。

人口户籍,地理图册,法律条文等等文献资料,有助于明军,或者说背嵬军日后控制辽东各地。

这辽东注定是背嵬军的辽东,而非大明的辽东!

各部将官吩咐士兵抢占城内各处要道,一面让火夫抓紧时间做饭,给将士们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小憩一会,一面抽调尚有余力的精锐团团包围最后的鞑子据点——

沈阳皇城。

有些吃完糊糊,一看见体力状态恢复成“跃跃欲试”的玩家,就开始尝试攻打皇城。

这些战狂疯子连爬墙梯都没有,就用手指扒拉城墙石砖的缝隙,企图以这种滑稽的方式攀上去杀敌。

甚至有些玩家手持刀剑钉锤一个劲砸门,似乎觉得鞑子皇城的城门是纸糊的。

“杀汉狗!”皇宫墙头的守军立时抛下铳弹箭矢。

尽管玩家的披甲率很高,但是鸟铳与重箭近距离穿透力却是破甲的,不断有玩家中箭暴毙。若是玩家用愚蠢的强攻方式攻打皇城,势必付出惨重的代价。

沈阳的大多街巷基本拿下,这都到摘桃子的阶段,就没必要再添伤亡。

毕竟玩家再厉害,每人的总复活次数都是有限的。

该狂乱的时候可以疯,但该节省的时候就该节省。

“后退!后退!”

一些队长赶紧顶着盾牌,把杀红眼的玩家弟兄给拉回来,以免被鞑子鸟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有火炮优势!不用强攻城墙!”

“我他娘的红夷大炮呢,给我拉上来!”

箭矢与火枪弹丸在空中飞舞,时不时传来一阵小炮喷发的巨响声,『何鲁司』缩了缩脖子,躲在缴获的盾车后方小心观察战况。

他不敢相信鞑子全面溃败之后还有反抗意志,这说明逃回皇城的老兵精锐占比很高,而且留存相当可观的火器装备。

要知道攻城方最怕的不是厚墙兵多,而是守城方装备破甲火器。

饶是你的甲胄再厚,也挡不住鸟铳一击超度灵魂,只要有足够的鸟铳与弹药,对抗数倍的冷兵器部队简直毫无压力。

铝热剂都在攻打城门时用光,红夷大炮也在搬运过来的路上。

不过他们倒是不用急,辽阳方面还没发现黄台吉北返的踪迹,就算再耗几天也无伤大雅,反而可以借此时间清扫残局。

清扫战场的繁琐人力工作交给随军作战的民兵。

民兵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跟着战兵或许能混到一两个击杀,但是搜刮战场尸体,戳死漏网之鱼的活还是能干的,也顺便锻炼见血的胆量。

投降的俘虏超过两万,有汉民包衣,朝鲜人包衣,还有一些被迫应召的朝鲜士卒,该杀的不该杀的都一一挑选出来。

何鲁司扭头看了一眼,便看见玩家连续拽拉甄别出来的俘虏,拖到铳矢横飞的皇城脚下。

“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你们入辽中平原造下的杀孽,今日该还了!”

玩家猛士勒令哭喊震天的俘虏跪下,然后举起大刀劈砍下去,数百颗旗丁包衣的脑袋应声落地,犹如成熟的苹果下落滚满一地。

何鲁司心说敌我双方仍在激战之中,这个时候处决俘虏稍有不慎就会被流矢流弹击中。

这不,好几个玩家连中数箭,半身被射成刺猬还犹自叫骂着,恍若打不死的小强。

“快来人帮忙!来推炮!”

红夷大炮的炮车深陷尸山血海。

玩家与明军杀的又快又猛,却给自己留下重重死尸障碍,饶是战斗较少的街面也有血水泡透的泥泞土浆,许多炮车的轮子深陷血泥。

炮兵组玩家的呼唤声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有些正在处决俘虏的玩家才用钢刀把鞑子后颈砍出一个豁口,还没把人砍死,就转头离开去帮忙。

只留下将死未死的鞑子呕出一滩鲜血,趴在地上静静等待剧痛的折磨直至死亡。

玩家与民兵协同挪开沉重的尸体,接着铺设一面面盾牌充当“履带”压住泥泞的地面。

染满血污的车轮压上盾牌发出吱嘎脆响,历经艰难才抵达皇城之下。

“我们的大炮来了!”玩家们精神振奋,数门红夷大炮与十余门各式口径小炮尽皆推送至皇城四面。

不等将官命令,炮手们便接管火炮开始装填弹药。

“攻城炮装填完毕!”

“开炮。”

指挥官一声令下,炮兵们纷纷点燃火门的引线,沉重的火炮猛地向后连退数米。滚烫的炮弹飞出一团浓密的白雾,混杂着火药爆燃的动能撞向城墙的石砖。

皇城厚墙的砖石剥落,碎裂的砖屑四处飞溅,炮弹的冲击轰隆仍在响彻,一点一点在城墙上留下冲撞的痕迹。

“火炮复位!”数名玩家连忙上前,将后退数米的炮车还原方才的位置。

其实这种近距离轰击已经不在乎命中率,只要调整好炮口角度,随便一发都能命中皇城墙体。

火炮装填的过程仅有短短一分钟,但对于血战心切的玩家们来说却是度秒如年一般,恨不能瞬间铸造一门乌尔班大炮发射一枚巨弹,轰塌皇城的城墙。

玩家们待在原地恢复体力,眼睛死死盯着前方不断剥落石块的城墙,随着穿透的空洞愈发变大,玩家们都紧紧握住手中的刀。

诸多大小口径的火炮轮番轰击皇城的城墙。

黄子龙看着城墙几段在炮击的削磨下不断变薄,昂奋的心脏仿佛渐渐从胸口提到喉咙。

他扭动面容,活动一下脸上的肌肉,跟着前方的玩家推着盾车缓缓前进。

咚!咚!咚!

炮弹击中城墙发出的闷响恍若巨人在敲打热血战鼓,让每个玩家心中的血液律动仿佛都在跟上战鼓的节奏。

靠近西面的一段城墙出现空洞,黄子龙看见某段墙体的石砖几乎快要破穿,心中隐隐泛起一阵没来由的低喝。

八十,八十,八十,仿佛有建筑工人正在手持大锤砸击墙面。

腰后受的伤被临时包扎处理,黄子龙一手握着腰刀,另一手握着不知从哪捡来的三眼铳当锤子用。

他跟所有玩家一样,从炮击,换弹,冷却,炮击……等了很久很久,仿佛等到花儿都凋谢。

一颗炮弹忽然再次命中豁口中的空洞,只听轰隆一声响,空洞上方的墙体平面瞬间崩塌,站立其上的鞑子跌落下去,扬起一片浓密的烟尘。

待烟尘缓缓散去,黄子龙双眼猛地瞪大,皇城的一段缺口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啊啊啊啊啊!”黄子龙与兄弟们争先恐后发起冲锋,甚至有人要在空洞处自己先打起来。

谁都想做第一个俘获鞑子家眷的“猛男”。

“快去救主子!”退下城墙回守的侍卫、健妇们拼命挡在宫殿之前,用血肉之躯阻挡玩家前进。

“该死的,给我滚开!”

黄子龙抡起钢刀与三眼铳砸击敌人,飞溅的鲜血扑到脸上,热热的。

然而无论明军如何攻杀,就是不能闯入宫殿一人,忽然宫殿的大门猛地推开,喷出一股热浪与黑烟。

殿内已然燃烧起来,冲天的火苗吞噬着梁柱,不断向屋外房檐扩散。

眼见诸位福晋、阿哥、格格安详地躺在地上好似陷入沉睡,由干柴蔓延开来的火焰充斥整个宫殿,那些拼死抵抗的侍卫健妇顿时释然。

“主子都去了……”

于是他们也都抬起刀剑自刎殉主,饶是继续抵抗的侍卫也都被明军杀死。

随着最后一个侍卫被砍死在地,所有明军、民兵不由自主望向“躁动”的皇城,双眸中倒映出熊熊燃烧的滔天大火。

包裹宫殿的火焰继续蔓延,像是一条火龙为庆祝节日而肆意扭动身躯,将一个个凡人献上的“宫殿”吞入腹中。

至此沈阳全城彻底拿下,压迫在辽民肩头的一座大山终于垮塌。

所有出身辽东籍的将士们顿觉浑身一松。

明明空气中弥漫着火焰、硝烟、血腥混杂的复杂味道,他们却还能嗅到一股轻松愉悦安宁的气味。

即便接下来要面对奴酋的主力大军,或许还要历经一波三折,撤后与其他伐清大军会合,但他们都知道家乡已经在脚下。

昔日遥不可及的回家梦终于有了实现的希望。

而带给他们希望曙光的是背嵬军将士。

所有辽东籍的将士们不由得振臂高呼,他们高呼着背嵬军的名字,发自内心地挥舞着镶黑旗帜,将那些背嵬军勇士抬起来抛到空中。

他们高喊大帅的名字,称赞多位副帅的智慧,赞美背嵬军士卒与所有参战将士的勇敢。

“荣耀属于天生战狂!”

“荣耀属于复辽勇士!”

“背嵬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背嵬军万岁!”

但那些随军的文官却感到一种不详的感觉,背嵬军高涨的声望似乎已经到有点危险的地步。

若是朝廷顺利收复辽东,那出身辽东籍的背嵬军将在辽东拥有远超鞑子的声望,甚至能压住朝廷的光辉。

功高盖主,非社稷之福啊。

……

与此同时,黄台吉的主力大军终于抵达连山关,只要二百里就能达到沈阳。

黄台吉望向北方,心中默念着某个女人的名字。

等我回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8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