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来呀(二合一大章)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打定主意暂时休战,黄台吉派出使者队伍的同时,命令全军扎稳营盘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再派人前往周边捕猎、割麦。

只可惜黄台吉聪明反被聪明误,先前对辽南下达的“坚壁清野”政策化作回旋镖正中他的眉心。

方圆数十里的房舍、麦子、林中猎物几乎绝迹,永宁、复州、羊官堡、盘谷堡等诸多堡垒、驿站皆是空城。

清兵无法获取任何补给,溪水小河中的游鱼也是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十万大军。

在侦察另一条路的探马返回之前,黄台吉只能寄希望于和谈产生效果。

和谈使者总计三十一人,每人骑乘一马。

黄台吉亲眼看着使者队伍,踏着壕沟铺垫的过桥进入背嵬军营寨。

和谈队伍的头目名叫胡贡明,是黄台吉重用的汉官之一。

胡贡明一进敌兵营寨就收集一切可用信息,敌兵总人数,营寨布防结构,存粮与武器状况……

不过他能看见的东西不多,还没看两眼就被拉入一条避弹壕沟之内。

别人都是在营帐的私密环境下讨论军务,背嵬军倒好,像是地穴人一般跟人在壕沟里谈事。

更古怪的是来者并非背嵬军的主帅章某、何某,而是一群没啥名气的副帅。

十余人把他四面包围,就连壕沟之外也有人趴在壕边,犹如看猴一般冲他眨眨眼。

“奴酋是不是畏惧我背嵬军兵锋,所以派你来投降的?”

“呵,吾主尚有三十万精兵足以踏平这几座矮山,只是念你背嵬军忠勇有加,心生爱才之心,特派我前来保全诸位性命,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若你背嵬军以礼来降,裂土封王也未尝……哎呀谁打我?”

胡贡明顿觉左脸遭遇一记重拳,火辣辣的疼,扭头看过去却发现左手边的几人凶神恶煞,嘴里还嘀咕着“你他妈的看什么看”。

“哼!奴酋要是真有三十万精兵,还需要谈判?”

这时一名副帅掏出几幅炭笔素描图,整个清兵大营的状况一目了然。

如果胡贡明只是一名外人,光凭这几幅素描就足以知晓清兵人数几何。

啊!

胡贡明顿觉背脊沁出一身冷汗,就算背嵬军在丘陵安置的兵员登高望远,也拿不出这般垂直俯瞰视角的布阵图吧?

就连营地内兵士的走动、岗哨也画得栩栩如生,就像悬在半空亲眼所见一般。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我们也全句奉还——只要奴酋与一众爱新觉罗家的贝勒亲王脱光衣服,赤足踏过战场来到我们面前三跪九叩,就准他们做奴才为我们效力。”

“吾主贵为大清皇帝,岂能屈尊跪拜!”

“废话少说,既然不降,那就再打!”

“你、你们要干什么!”胡贡明心头一惊,数名大汉钳住他的胳膊腰身抬出壕沟,旋即将其脑袋压在壕沟边缘。

当明晃晃的钢刀悬在脑侧,胡贡明慌了。

他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典故劝说对方放过自己,颤抖的嗓音恍若一只沙哑的鸭,“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我们是蛮夷,你也是汉奸,管你什么斩不斩来使!”

“慢着!”胡贡明满头大汗,嘴巴叭叭的语速极快,几乎把这辈子的嘴速都用上,“南朝锦州主力行将溃灭之际,是你们进攻辽南促使吾主回援,救了他们。

如今南朝精锐犹在,你们就算与我大清斗得两败俱伤,还不是叫南朝得益,你们以为那小皇帝会使你们善终吗?”

“大不了就造反呗。你都说锦州主力行将溃灭,就算现在没灭,也不会剩多少能打兵马。我们打你们都游刃有余,打那群弱兵还不手到擒来。”

“既然你们早存反心,为何还要替南朝卖命!纵使你们不懂唇亡齿寒,也该明白三足鼎立。

南朝家大业大,攻南朝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

南朝各部精锐未灭,你们就杀尽鸟兔,在这流干骨血,到头来能有多少人马站稳辽东,如何治理辽东遗留的百万辽民?

等你们流尽骨血,南朝皇帝正好派兵吃下辽东,你们夺取最大战功,却得不到应有奖赏。

那时南朝皇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给你们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污蔑你们谋反。而你们不得不反,又有多少兵马、辽民愿同你们反叛南朝?

在那些百姓眼中,难道你们比南朝更正统?

放我大清勇士回去,辽南、登莱尽归你们。待你们稳住根基,蓄积粮草兵备,剔除南朝人心,到兵精粮足之时再取辽东也不迟!那时我大清愿与你们携手入关,瓜分南朝天下!”

“听你这么一分析,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如果我们打败你们,接下来就要面对明廷派出的文武大队,那些辽民百姓愿意臣服我们,还是臣服明廷都是个问题。”

“既然觉得有理,那就让开道路准我大清通行!盖州以南疆土尽归你背嵬军所有,吾主愿予你三万户辽民以表诚意……”

“那以先生所见,我背嵬军倘若有幸夺取辽东,该如何稳住百姓,与南朝争这天下呢?”

“……”胡贡明瞥一眼左右,示意对方给他解开压制。

“哎呀,差点忘了。都让开让开,这毕竟是对面的使者,该有的礼仪还是得有的。”

说话人连忙驱散一众粗鲁的糙汉子,亲自扶起满身是灰的使者先生,拉着他走到一处临时围帐细谈策略,又命人递来一杯温热的茶。

死亡威胁与突然礼遇形成强烈反差,感受着手中温热的清茶,胡贡明还以为仅凭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敌兵将帅。

毕竟背嵬军未来是大清的潜在盟友,万一哪天背嵬军真的闯出一片天地,而满清国运日下,胡贡明也能凭借今日的善缘改换门庭。

哪怕背嵬军选择死忠到底,用将士们的性命换取“忠义”名声,那他的建言也没法给将死之人派上用场。

念及此处,胡贡明也就倾囊相授了。

他表示当初老汗入主辽东,便是打着杀官为民、均田屯垦的政策,吸收大量对大明不满的辽民加入大金政权。

只是后来努尔哈赤翻脸不认人,任由女真人抢占汉民土地,使得汉民地位一落千丈。

最终奴隶主庄园取代“均田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压倒阶级矛盾,一直到黄台吉上位更换策略,才缓解内部矛盾。

所以背嵬军要想站稳脚跟,务必以广阔土地拉拢中下层辽民。

那些南朝派来的文臣武将自恃复辽的胜利者,势必贪婪兼并,闹得民怨沸腾。

此为一怒。

而南朝即使收复辽东,也断不会根绝三饷加派——关内仍有诸多流贼须剿,刚收复的辽东也不能幸免。

奴酋在时,辽东百姓艰难求生,大明回来了,百姓仍旧艰难求生,那这辽东不是白收复了么?

此为二怒。

背嵬军若真收复辽东,必定是辽民眼中的英雄,加官进爵都是小的,辽地军民皆对背嵬军心悦诚服。

只是背嵬军诸位将官凭借复辽之功身居高位,位极人臣也只差临门一脚。

明廷不愿再现“李成梁”镇辽东、养寇自重之祸,势必削权夺兵,将背嵬军拆得七零八落,派去围剿流贼耗空骨血。

背嵬军被调走之前,可借“朝廷残害忠良”、“赵构莫须有滥杀岳武穆”、“英宗皇帝冤杀于少保”大做文章。

此为三怒。

如此酝酿一些时日,只要背嵬军备好粮食军械,便能登高一呼拿下辽东,乃至攻取辽西,打破山海关,入主中原!

“好好好!今日得听先生一番鞭辟入里的见解,如拨云见日,令何某茅塞顿开。”副帅连连点头鼓掌。

胡贡明也有些自谦地行了一礼,声称只是自己的一丝拙见罢了,何副帅能虚心求教,仔细聆听,才是真正要做大事的英雄人物。

“只是何某还有一事不明,还请胡先生教我……”

“何副帅请说。”

“奴酋既能派你来说和,可见虏兵损失惨重,已没有战前悍勇锐气,不敢再撞我兵防线。

要是我兵主动出击深陷重围而战死,奴酋见我损失惨重,应当还会派遣重兵撞我阵线,再损一批战兵……”

“啊?”

胡贡明微微一怔,何鲁司的自问自答叫他摸不着头脑。

难道背嵬军还有预备队,打算诱敌深入继续绞肉?

还是说背嵬军已无可战之兵,准备以死明志气,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何副帅,你我不必以死相拼啊。”

胡贡明不知道背嵬军真实情况,但脸上还是流露出两败俱伤的难堪之色。

这点细微的变化随即被何鲁司察觉,他按捺住心中的喜悦,淡淡说道,“去告诉奴酋,我背嵬军愿与他携手共图伪明江山……”“幸甚幸甚,如此一来,我也能回去……”

胡贡明话音未落,原本嬉闹的营寨登时变作血腥战场,惨叫与厮杀声不绝于耳。

所有使者随从被四面包围,刀剑碰撞,鲜血四溅。

胡贡明下意识回头去看何副帅,却发现一把钢刀直入胸口,穿膛而过。

胡贡明满脸不可置信,喉头呛出一股股热血。

“为什么……”这位方才都与他相谈甚欢的何副帅,此刻却对他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

“提前去阴曹地府等着,以后见了那些鞑子王公贵族,告诉他们——我要他们脑袋共图伪明江山。”

何鲁司利落抽出钢刀,飞溅一地鲜血。

胡贡明虚弱地向后倒下,胸口的贯穿伤汩汩流出血水。

他扭头看向使者队伍的随从,数十人躺在地上浑身瘫软,已是一群没命的软脚虾。

……

使者没有回来。

黄台吉等了许久也没人回归,但在谈成之前,十万大军也没有再度进攻的悍勇之气。

直到某日清晨,丘陵一带笼罩浓密白雾,众人才依稀看见晨雾中走出一骑。

战马走的很慢,像是餐后消食的闲庭信步。

战马走进众人的视野,马背上驮着一人,透着一股朦胧的血色。

后面的贵族们透过千里镜远望,靠前的八旗则直接骑马奔出营地。

待乘马驮着骑手靠得更近,众人这才发现视野中的朦胧血色是这骑手与战马流下的血。

骑手身前绑着几根短矛固定身躯,身上像是被血水泡透一般尽是红色。

不,为首的旗丁忽然意识到,这浓浓的血水不是骑手或是战马身上的血。

而是一个个用麻绳网兜包裹的球状物体滴落的液体——数十个球体犹如一个个挂饰,勾着“骑手”的脖颈。

那是人的脑袋。

每颗脑袋的眼睛瞪得老大。

骑在马背的骑手也掉了脑袋,被人用矛杆穿透固定在锁骨位置,看起来像是低头过度,与胸口垂直。

战马的头部顶端用绳索固定一个首级,像是小丑颅顶戴了一顶赤色高帽。

死人的双目直视前方,伤口处滴落下来的血液浸湿战马的侧颈。

除去骑手本人,被当作挂饰的脑袋足足有三十颗。

这还没完,尚有上百颗被剔除血肉的白骨头颅,犹如驮运的货物一般绑在马侧左右,或是吊挂在死去骑手的腹部、腿上。

甚至马身后面拖拽的一辆简陋小车,还装着数百颗写字的白骨头颅。

每个颅顶都用血水写着零零散散可读的字句。

威胁,斥骂,诅咒,屠杀,憎恶……

明明是简单的字句,却传达出震撼魂魄的滔天恨意。

血淋淋首级与森森头颅构成的恐虐作品深深震撼一众披甲人的心。

他们打过无数战役,见过不少已觉稀松平常的血腥画面,想不到背嵬军比他们更加残忍暴虐,把清兵的首级做成这般诡异模样。

血腥“艺术”传达的不仅仅是屠杀威吓,同时夹带背嵬军简单的问候——

旗丁取下一颗颗首级、头颅,发现骑手“固定”的脑袋下巴处有一封血书。

几个血字非常简单。

跪地投降或可保命,顽抗到底屠灭全族。

背嵬军拒绝了和谈,打算与大清勇士拼命到底。

可憎的血腥本该引起一众王公大臣同仇敌忾,但他们却只能过过嘴瘾,痛骂背嵬军残忍暴虐,更多王公垂头丧气,不敢说一个打字。

这些满蒙汉权贵知道,背嵬军构筑的防线是一座高山,他们若想跨越过去必定损失惨重。

让谁先去绞肉,谁在后面坐收渔利就成了问题。

每个将领手头的兵都是他们立身的根本,这年头打光部属,在贵族上位面前就没了“价值”,也不能享受已有的荣华富贵。

只要再对峙几天,待探马回归报完信息,他们就能避开背嵬军兵锋绕路回家。

毕竟性命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眼见一群贵族避战保军,黄台吉顿觉失望透顶。

他茫茫中预感背嵬军的人力快要枯竭,只要诸位王公再接再厉,一定能碾碎敌兵。

可是这群人说什么也不愿打头阵,就跟吓坏的小猫见到生人就跑。

如果今天,他统帅十万大军都只能在上万背嵬军面前仓皇逃窜,不彻底消灭“心魔”,未来八旗战兵看见背嵬军的镶黑旗帜都会溃逃。

以后此消彼长,他还能集结胆敢与背嵬军一战的勇士么?

难道要丢光辽中平原所有地盘,将辽东拱手让给南朝,自己躲到天寒地冻的贫苦之地继续做那毫无希望的女真部落?

还是撤到漠南草原变成彻底的游牧民族,只能像劫匪一般偶尔劫掠南朝边境?

此战必须要打!

哪怕让他的嫡系部队充当主攻,也要命其他王公动起来。

就在黄台吉打算撕破脸、强令诸部再攻之际,忽然瞧见云雾中出现什么动静,像是一群迁徙的动物践踏大地奔来。

尽管云雾缭绕缩减了可见范围,黄台吉还是能看见一个个在云雾中闪动的绰绰人影。

数千人透出云雾,一路快走,朝着大清营地赶来。

是背嵬军!

凭借老道的经验,黄台吉粗略扫几眼就判断出:擅离大营的敌兵大约三千。

背嵬军居然放着稳固的阵线不要,对十万大军的营地发起突击!

即便背嵬军借着恐虐作品对众人的吸引,以及云雾的掩护,缩短足够多的敌我距离,甚至突破红衣大炮的最小射程,使得一众火炮无法发威。

难道背嵬军已无守寨之兵,军器弹药也消耗一空,所以全员抱着必死的决心发起最后突击,希望尽可能杀死更多八旗兵垫背?

可这三千人要想击溃十万清兵,简直痴人说梦。

十万大军就算平均分配给每一个背嵬军厮杀,背嵬军也要单独面对三十人围攻。

而三十人就算不用刀剑,一人捡一块石头砸过去都能把人活活砸死。

哈哈哈哈哈哈,真是天佑大清!

黄台吉顿觉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浑身淤塞的血管仿佛都在此刻畅通。

他心心念念攻而不克的防线,居然已是千疮百孔的状态。

其他怯战的王公大臣见到不可思议的一幕,也再度燃起雄心烈火。

既然背嵬军仅剩三千悍卒拼死决战,那他大清也该拿出相应的尊敬态度,与他们堂堂正正近身拼杀!

“传令下去,不可凌虐背嵬军尸体,若是背嵬军愿屈膝投降,朕封他们的主将做我大清的亲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