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为什么(二合一大章)

书名: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作者:余沉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6

崇祯十二年秋,天边刮来的风愈发凛冽,天边的太阳懒洋洋的,仿佛蒙上一层氤氲轻纱,怎么也温暖不了地面。

辽南一片废弃的屯堡群通往海边,破败的废墟就像乌黑的积木被熊孩子踢得歪七扭八。

明明居民区已遭彻底毁灭,却依稀能看见一团团贴合地色的干草垛与风滚草。

这时死寂的大地忽然动了,草垛直起腰,草皮爬出地底,风滚草犹如蜷缩的西瓜虫平展身躯。

原本无人的村落竟突然出现二十余名轻装简行的猛男。

“所有人立刻散开侦察。”队长的声音很轻,但所有队员都能听见。

二十余人向四面散开,犹如勤勤恳恳的小蜜蜂刚睡醒便要开始忙碌。

有人钻进树林爬上树枝,有人占据土丘的高点,还有人猫着腰向前竞走二里半。

所有成员皆是二人一组,一人警戒近身四周,一人拿出望远镜观察远处情报。

一旦确认周围二三十里都无敌人踪迹,手持望远镜的兄弟便会立即躺下,退出游戏。

“孤狼并未发现敌情……洞幺并未发现敌情……甲申周边状况良好……星际战士为您保驾护航……”

十余组侦察队员相继汇报军情,收到汇总情报的玩家立即上线。

战船舱内的吊床上,一位熟睡的玩家猛地睁开双眼,室内满是拥挤的吊床。

他熟练地穿过吊床上的兄弟,一路小跑抵达将帅舱室,十余名主将副帅齐聚一堂,“目标地点干净没污渍!”

“好!全体都有,王者行动第一步,登陆作战开始!”

被推举此次战帅的『何鲁司』当即下令。指挥语音、旗语、号角、鼓声构成饱和式指挥链,传达给每一位游戏玩家。

数千玩家迅速按照战前制定的前后顺序,依次坐上小舟登陆上岸。

先上岸的兄弟第一时间冲向窄道的出口,第一道壕沟的宽度极其重要,关乎此次战略是否能成功。

一千多人同时握持铁锹向下挖掘,一寸寸泥土被铲出抛飞,脚踏的地面逐渐向下沉降。

若是体力消耗不少,就轮换其他人继续铲土挖沟。

当然除了挖沟以外,还有人持斧砍伐山林间的树木,临时赶制削尖的木桩,用草绳捆绑木料制作拒马,按照扎营的标准围造木墙营寨,前后左右都要防御。

就连前往海边的道路也要扎营挖沟,以保船运物资畅通无阻。

背嵬军逐渐在窄道站稳脚跟,剩余玩家押运兵甲物资一同运输上岸。

这次为了节约船舱的运载量,背嵬军没带半只牲畜,就连玩家也像是黑奴一般拥挤在一起,只为携带更多武器弹药。

待所有人员与物资运输下船,一半的船只立刻返航登州起运下一批物资——

围堵建奴的战略得到引导人认可,所有战区玩家可向辽南输送临时支援。

不过各大战区都有各自的难处,不可能无限制“放人”,这里匀一点,那里凑一点。

乞活军、野狼军出两百人,长生军出四百人,各地潜伏者出三百人,核心区干部抽调四百,非紧急生产部门抽调四百,自由人全员出动……

辽南战区的游戏玩家暂时达到六千战力。

引导人也利用自己平贼将军,以及朝廷额外赋予的河南、湖广、江北军事指挥权,写信命令江北沿海官府立即调集民船运输粮草弹药前往登州统一调配。

若是江北官府胆敢怠慢军令,导致辽南军情恶化,李牧一定上本严参,将黑锅全部扣抗命者头上。

表面上朝廷此时还不知道背嵬军战术,李牧的决定看起来也像是为登州反攻做准备。

实则等民船抵达登州,登陆作战的消息传开,这批物资就能为背嵬军所用。

“行动第一步登陆上岸顺利完成,距离行动胜利更近一点了。”

『何鲁司』手握复活战旗用力插入阵地中心,随着玩家下线通知“可以上了”,一千八百各大战区支援的兄弟纷纷从地底爬出。

一千多人身着随机单衣,略显茫然地环顾四周环境,木墙与拒马断断续续排列在四周。

前方一条条断续的壕沟逐渐拓宽,壕沟最内的最后防线是一道碎石、断木、竹篮构成的胸墙。

“嘿!王图图!”

“我去!洪秀清你们也来了……”

“又看见你了,战帅何鲁司……”

虽然网络上经常聊天拌嘴,但在游戏中大家分离多时,一时间重聚还颇有点老友重逢的调调。

“武器在这!”

热心肠的玩家犹如导游一般,挥舞一面小旗指引众人前往后勤区领取兵粮、弹药。

一边互相协助穿戴武器头盔,一边东拉西扯各自战区的奇闻轶事。

潜伏哥们分享所见所闻的明末社会,江南之地富庶繁荣,几乎看不见一点乱世之相,一如数年前万历时期的“安宁”景象。

而北方各省,越往北去干旱愈发严重,路见饿殍的频次极高,不少村落已经爆发瘟疫。

就好比是灵山下的妖怪愈发张狂一般,京师脚下的乱象更加严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街巷之间的路倒尸每天都能拖出好几大车。

买卖人口十分猖獗,不少走投无路的流民,巴不得自家儿女能卖入富人、贵人家中换取钱粮,如此一来一家人虽然骨肉分裂,但好歹还能活下去。

南北之间因为气候、兵乱导致的差异,简直不像同一个国家。

乞活军、野狼军、长生军的玩家分享南阳、襄阳两地逐步夺取县城、乡村的经历,不少县城望风而降,即使有些许知州、县令顽强抵抗,也撑不住几天就被攻破。

那一个个士绅豪强人前嚣张至极,说官军很快就打回来,你们这些泥腿子别想着乌鸡变凤凰。

结果轮到钢刀架脖子的时候,士绅豪强尽皆吓得屎尿皆流,连声求饶。

“好好好!等我打完辽南副本,我就去跟你们乞活军打土豪!”

“欢迎,欢迎,我乞活军基层干部缺乏,正是用人之际,你要是来投,仍不失封侯之位……”

“我倒是想去朝鲜、日本。只是还没战区开到外邦,初级探索券也不能出国……”

“我想下南洋,东南亚就该是我们华人的后花园!”

“先把国内料理干净再说吧,数十个省份够你从头杀到尾的。”

“永久复活点也忒少了,起码得给北方也加一个复活点吧?”

“你说的有理,我们觉得可以给苟策划提意见。第二个复活点加在登州,或是旅顺就行,这样既能控制山东、辽南,又能坐船控制渤海湾、黄海的所有省份、外邦。”

“加什么登州啊,直接放在京师,一复活就在京师爆杀狗屎官僚,皇亲国戚,整个北方的藩王都给他宰了!

我要狠狠踏尽公卿骨,用他们的脑袋铸京观,我要黄巢看了都自愧不如!”

“你说的有理,要是复活点安在京师,出关就是大草原,我直接统一草原就开始西征,爆杀欧洲白皮猪。”

“这游戏公司的地址在哪,还不加复活点,我就给他寄刀片!”

玩家们一边布置防御工事,一边胡乱扯些乱七八糟的话题。

大伙讨论的话题越来越歪,从征伐外邦到采取什么政治制度,从巨型殖民贸易企业,贵族共和国,封建主联邦王国到奴隶主君权国……

大多数人的构想相当一致,未来核心领土就是巨型雄鸡,远比秋海棠叶还要大。

至于核心领土之外的地盘,分成特别行政区,内藩,外藩,以及蛮夷几个种类,共同构建牢不可破的世界新秩序。

尽管这个目标相当遥远,但不妨碍诸君日常闲聊扯淡。

一千八百额外人力的加入,使得布置工事的效率高得惊人,不过半日功夫,一条两米多宽的壕沟初具规模。

这一次背嵬军携带的重火力不多,火药份量也很有限,所以这次防线的火力网布置尤为重要。

每一份珍惜的弹药、火药都要用在刀刃上,以免下一批补给到来之前就打光。

于是何鲁司将一半线膛燧发枪手,以及少部分野战炮安置山林之间,顺便安排一批伏兵阻挡清兵上山。营寨内的野战炮阵地也被刻意垫高一片区域,方便轰击敌军。

人形地雷他暂不考虑,毕竟清军已经吃过一回亏,有可能安排“扫雷队”前置侦察。

仅仅报捷、还没押送至朝廷的阿济格,也被背嵬军带过来。

玩家们竖起三根交错的木架,将还活着的阿济格悬吊在空中。

纵使敌我交战之际,敌人也能看到阿济格的模糊轮廓。

何鲁司环顾四周锤锤打打的忙碌景象,感觉自己就像某个守硫磺岛的狗贼,将每一个人力,每一件武器都充分利用,以求最大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他虽然是战略的主要策划人,但不知道这临时构筑的防线能不能挡住建奴的十三万大军——

热气球事先俯瞰侦察的“照片”全数上传到游戏云端,接着下载到电脑交给群内的大佬分析旗帜、营帐、队列数量,最后得出鞑子此次集结的主力大约有十三万。

按照明末的资料推算,若是黄台吉三丁抽二,另加外藩蒙古与包衣奴才,动员十六七万大军绰绰有余,就这还是经历两次惨败损耗丁口之后的数据。

要是清初入关前的巅峰状况,倾巢而出动员二十万大军也没问题。

很显然黄台吉预留一部分军队监视锦州方向,或许“收复”辽南、攻打背嵬军还不值得满清豁出全力。

望一眼木架上摇摇晃晃的阿济格,何鲁司扭头看向南方。

黄台吉亲率十余万大军南下,必定是胸有成足游刃有余。

群内大佬还说,黄台吉此行御驾亲征,既是耀武扬惊吓明军,还是敲打摇摆不定的蒙古、朝鲜,以彰显满清国力与威势犹在。

可要是对方忽然发现后路被断,又该如何应对呢?

……

打开布包拿出几片生硬的肉干塞入嘴中,斥候向着北面山林眺望,路上刮起寂寥的凉风,没有任何敌人出现。

脑后的金钱鼠尾被铁盔笼罩,斥候就着肉干啜饮马奶,耳边回荡着其他队友咀嚼干粮的吧唧声。

正常来说这片道路不会出现明军,大清十余万主力南下,沿途的敌影早已跑光。

即使后方绝对安全,性情稳重的陛下还是派出大量塘马前往四周查看敌情。

听说汉狗有一支擅长水战的部队,最喜驾船登陆后方袭扰粮队。

他们这些斥候相当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后方过来的粮队。

自从主力大军南下伏击明军那天起,运粮的队伍便络绎不绝地南下,时间有先后但从未有一石粮食缺失。

可是最近轮次的运粮队迟到得太晚了,即便大军存粮能维持一些时日,粮食安全也是大军统帅要忧虑的问题。

难道是后方粮队遭遇汉狗的游击小队了么?

斥候们吃饱喝足后便翻身上马,打算向北跨越数十里看看粮队走到哪。

沿途的风景依旧是空荡荡一片,然而当他们跨出数十里,却在一片纵向绵延的丘陵地带,看见一群窜动的人影。

数条宽阔的壕沟连接丘陵之间的窄道,就像一把巨人大刀划出的道道裂纹。

壕沟之间虽有供人站立的平地,以及踩踏通行的木板,但壕沟本身太宽。若是抽走木板,饶是壮汉拼尽全力也没法一步跨过,原地跳远不够,助跑跳远也会刹不住速度坠入其它壕沟。

壕沟的后面是一堵各类杂物构成的矮墙,高度参差不齐,有些齐胸有些齐腰。

矮墙后头是三面显眼的营寨木墙,将寨中兵丁牢牢护在中心。

一个高高竖起的木架吸引所有斥候注意,木架下摆悬挂一名活人。

可惜斥候没有千里镜,双方的距离也很远,只能依稀看见一个模糊的活人轮廓,不知道此人具体身份。

不过凭借兵丁营寨飘扬的数十面旗帜,斥候还是能断定,这些人是敌人,或者说就是背嵬军!

哪怕没有那面镶白的黑旗,背嵬军的特征也极其明显——只有他们会悬挂数十面稀奇古怪的旗帜。

凭借十数年的征战经验,斥候很快估摸出背嵬军数千兵力。

只能坐船绕后小打小摸的背嵬军,怎会聚集数千主力深入敌后安营扎寨?

斥候们不敢怠慢,快马加鞭跑回大营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一众满蒙汉贵族高官闻言都惊了,这几天没见背嵬军身影,居然出现在背后!

黄台吉短叹呼出一口气,复州城军民忽然消失的消息让他一度失落,背嵬军果然还是选了逃走。

他不得不开炮轰灭被包围的明军,俘虏数千人马充入汉军旗做武装包衣。

原以为自己亲征辽南只是一趟索然无味的征程,如今听到背嵬军绕后的消息叫他又惊又喜。

惊的是背嵬军居然没有逃,也没有发挥海运优势,逆流入河踏进辽中平原,反而集结数千人挡在路上隔断南北。

黄台吉特意安排一部偏师驻扎耀州、海州,便是为了拖延阻击背嵬精兵,自己再率数万清骑飞扑过去包围敌人。

喜的是背嵬军没有逃走,而是打算与他正面对决,他还有消灭这支强军的机会。

斥候报告敌军的总人数最多不超过五千,几乎忍不住笑出声,根本不把背嵬军放在眼里。

区区五千人能做什么?

大清的主力可是有足足十三万步骑,放到锦州战场足够碾碎明军主力。

就算这五千人都是能打的猛士,给他们一换三的机会,也就打死一两万包衣奴才罢了。

这就像是飞虫扑向人脸,人类摆摆手就能给虫子拍死。

王公贵族们都嚷嚷着要消灭惹人烦扰的背嵬军,要把背嵬军的脑袋统统做成夜壶使。

再把那些宁死不降的背嵬军当作奴隶日夜驱使,叫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黄台吉也觉得撕碎敌人防线轻轻松松,但喜欢多想的他却觉得背嵬军一定另有深意。

俘虏的明军败卒都说,背嵬军战兵、辅兵皆有敢战勇气,那么寻常怕死的辅兵,经过背嵬军的调教也敢绕后作战。

好似他用空营计拖延松山明军一般,他怀疑这批绕后登陆的只是背嵬军辅兵,目的是迷惑、拖延时间。

一旦自己亲率主力攻去,虽有勇气但战力一般的辅兵会溃败,乃至乘船逃跑,而这北上、进攻的时间差,就是背嵬军需要争取的宝贵时间。

背嵬军会用这时间做什么呢?

黄台吉暗想,难道背嵬军精兵是要乘河北上,直扑沈阳?

黄台吉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

留守耀州、海州的兵员战力一般,迎战五千背嵬军精兵只怕一天都撑不住,

即使自己指挥重兵拿下“路障”,再派数万清骑火速回援,也有几天的时间差。

而这几天时间足够背嵬军进攻沈阳。

要知道背嵬军都是一群憎恶八旗的疯子,就算直扑沈阳的计划风险极高,甚至最后落得被回援清兵包围的悲惨下场,也不会畏惧。

一旦背嵬军侥幸拿下沈阳,他的爱妃与子嗣可就……

不!

黄台吉摇摇头甩出这个糟糕念头。

还有数位满清王爷、高官驻守沈阳,他们若是瞧见背嵬军踪影,懂得判断敌人强弱,决定是否守城。

纵使沈阳守不住,留守驻军也能带着家眷骑马逃往辽北。

肯定会没事的。

而且这一系列“背嵬军计谋”都是他自己的推论,也许背嵬军精兵并未北上。

并非五千辅兵,而是五千精锐战兵堂堂正正站在丘陵之间的狭道,站在那里,等着他大清雄兵决战。

黄台吉沉声低吟。

既然你背嵬军不顾城池,不顾友军安危,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仅凭五千兵马就敢堵死我大清的后路。

那就让你们看看,我大清十余万雄兵真正的实力。

“出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2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