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72 第七十二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赵超要亲征,朝中之事异常复杂,不是说帝王走了就行了的,所有事情要交接,宫廷要维|稳,就御林军是否随行一事,朝中便展开了剧烈的争论,游淼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脑子里几乎全被挤满了。

当天游淼带着两名给事中进宫,捧着上百封奏折,于赵超面前一一安排,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想到了,最后卡在御林军的安排上。

“你必须带亲卫队。”游淼道,“御林军训练有素,只有唐晖大哥守护,我才放心让你出征。”

赵超道:“御林军一去,京城就剩下八千扬州军镇守,你是放心了,我怎么放得下心?”

游淼道:“有我和平奚镇着,扬州决计不会有问题。”

平奚出身将门,祖上三代都是天启老将,虽已故世,但平奚所娶,也是将领世家之女,游淼有把握与他配合。

“不行!”赵超想也不想就否决了这件事,脱口而出道,“万一……”

话说到一半,游淼与赵超同时色变,游淼马上使眼色,赵超才意识到险些说出不该说的话来。

平奚道:“若是如此,就请唐将军镇守茂城。陛下带副将柳将军北上,御林军分出万二,此地留守八千,外加八千扬州军。当可确保无碍。”

唐晖抱拳,一点头道:“末将也是如此作想。”

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最后游淼只得让步,点头道:“那么,就这样罢。”

赵超嗯了声,长吁一口气,倚在椅上。

众臣识趣躬身告退,游淼站在书房内没有走,这几乎已成了必须的,赵超还有话要说。

待得人都走完了,李延最后一个带上书房门。书房里赵超表情憔悴,勉强笑了笑,说:“老幺。”

游淼抬眼看赵超,赵超说:“这么多年来,我总是怕被你料对,你也没有一次不料对,就不能陪我错一次?”

游淼苦笑,赵超又说,“方才你坚持唐晖随我亲征的时候,我心里都在打鼓。”

先前黄河南北岸,是否乘胜追击的决策闹得纷纷扬扬,最后聂丹渡河,胜了,也死了,但游淼知道这无法预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切都是无法抗拒的。

“你怕我回不来了么?”赵超又问。

游淼倏然又红了眼眶,看着赵超,眼中噙着泪,点头哽咽道:“是。”

赵超笑笑道:“我不能再躲在大哥的身后了。再没有人来保护我们,我必须出战。”

“我知道。”游淼抽了抽鼻子,那一刻,他只觉自己有太多话想对赵超说,然而千言万语,却又无从出口。他想说自己真的很担心,赵超老了,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彼此挥斥天下的锦衣少年时,岁月在彼此的身上与灵魂里刻下了太多的痕迹,他的精神不稳,且抱着孤注一掷的想法出征,这非常危险。

但就像赵超自己说的那样,他们被聂丹保护了这些年,总会面临上自己走出来,去决战敌人的那一天。

“出征后,一定要谨慎判断形势。”游淼道,“不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知道了。”赵超点头道,“三哥一定会平安归来。”

游淼笑了笑,赵超又道:“但事有万一,你也得答应我,皇后和你未出世的小外甥……”

游淼低声道:“既然已打定主意会归来,便不必再提这事。”

说着游淼带着微笑,走上御案前,抱了抱赵超,继而躬身,告退。

三天后,赵超率领一万二千名御林军,离开茂城北上,前往接管聂丹旧部。

巴图已退守大安,达列柯游走塞外,一击脱离,不知所踪。

李治烽在接获朝廷命令后,便拔营启程,大军北上,逼近延边,按原计划围城。

风云际会,南北两朝最大的一场会战即将展开,游淼知道赵超的突进,相当于是押上了南朝的最后一点家底,鞑靼只剩不到五万骑兵,又是新败后士气低落,号称战无不胜的草原铁骑已成强弩之末。

也正因为这样,北方胡族即将被迫面对入关以来最严峻的局势,而不得不再度联合,还有在旁窥视的高丽。多线作战势在必行,唯愿赵超这一次,能一雪前耻。

游淼一碗誓师酒送行了赵超,而御驾亲征期间,朝廷由谢徽坐掌,六部,政事堂与翰林院共同决策。所有政事与军情,需由政事堂与兵部裁决。

一连数日,前线消息源源不绝传来,赵超与李治烽在蓝关北峡谷顺利会师,赵超一整十万兵马,率军围住了延边城。李治烽则率领三万骑兵脱离大部队,游走于塞东,急行军离去。

每一天里游淼都过得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五月,六月、七月过去,足足三个月,延边胡族多次邀战,都无功而返。赵超确实沉得住气,除却几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外,便不与延边军队正面交战。

游淼发出过两封军情分析,无一例外都是:“审度情势,万万不可贸然开战。”

南朝有充足的粮草,游淼下定决心,要把整个延边城拖垮,大军将延边围得一只鸟也飞不进去,游淼深知延边的位置是塞外贸易城市之首,物资流通来去,但城内屯粮决计不多。

不到三个月时间,延边就将被彻底耗空。到时大安若派兵来援,将被李治烽从旁截击。

赵超与李治烽的家书都是三天一封,这天游淼拿到了家书,便赶往宫内。

乔蓉怀孕已有数月,小腹隆起,坐着听游淼读家书。游淼先是打开李治烽的信,眉头微微拧起。

“……七月初三我方在白狼河截获延边送信斥候……”

“……延边受围困三月,城内已……”游淼看了乔蓉一眼,没有读出李治烽信中说的“城内已有人吃人之景”,而是改口为:“城内已军心不稳。”

“……达列柯与犬戎部队仍未现身。”游淼道,“三弟以斥候队在东北处巡逻。北方气候易变,三弟略有水土不服……”

乔蓉温柔道:“陛下的信写了什么?”

游淼打开赵超的信,照着读道:“吾妻蓉儿,小舅亲启。白狼河下游一战我军折损三百三十二人,嘱平奚善加抚恤,吾儿如何?蓉儿须得安心养胎,塞北七月一次暴雨,偶染风寒,已以北方药参调理,大致恢复,不需担忧……”

赵超的书信上大多报喜不报忧,游淼读完,放到一旁,眉目间仍带着忧虑之色,乔蓉问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游淼摇头,他向来与乔蓉无话不谈,前线有军情也不瞒着她,深知无论大小事,都不能瞒,否则一旦瞒久了,一朝被捅破,反而难以自圆其说。

“快到八月份了。”游淼解释道,“最初预计的是,延边七月可拿下,一旦入冬,整个塞北就是鞑靼与犬戎的天下。”

乔蓉明白了,点头道:“南方的将士们不耐寒。”

“是。”游淼道,“战马、军队的战力都会受到压制。”

“如果十月份还不能取胜,要怎么办?”乔蓉问道。

“那就只好让他们在入冬前退回黄河南岸。”游淼如是说,“来年再战了。”

“来年再战”四字说得轻巧,但其中难处,只有游淼自己知道,南朝倾全国之力,折损一员战神级的大将,才将前线推到蓝关,一旦退回中原,其中损失已不是物资能衡量的了。这一次若不攻陷大安,只怕江南再也没有能力去支持一场大战。

赵超的心急虽然从未说出口,游淼却不能再清楚了,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信让他一定要理智判断。

乔蓉道:“将士们的冬衣预备了没有。”

游淼道:“都预备了。”

乔蓉:“明天我会去户部一趟……”

游淼苦着脸道:“姐喂,你就别折腾了,有孕在身,现在满朝大臣都盯着你的肚子呢。”

乔蓉道:“我总得给你三哥把战袍预备好罢。李治烽的呢?”

游淼一想也是,李治烽走时,只带了一身黑铠,冬季北方酷寒,还有一套在山庄里。北方的冬衣得及早准备,不管到时候怎么作战……

游淼离宫出来,便吩咐小厮回去山庄预备,待得几日后,送冬衣上前线时他亲自回山庄收拾。

数天后,摇光带来一封信,是李治烽的。

这是李治烽避开军队传信系统,而让人秘密送到山庄里,摇光得到后便马上赶往茂城,游淼每月会收到一封这样的信,都是关于犬戎与北方的形势问题。

然而这一次拆开信后,里面却只有寥寥几行字。

“陛下风寒抱恙,情况不好,须得早作准备。”

游淼心中一惊,当即烦乱难言,与此同时,军队的信使也回了茂城,在朝廷上朝一众大臣通报了北方的情况。

“陛下生病了?”谢徽道。

那信使道:“十天前陛下亲自率军进入白狼河下游,恰逢天降暴雨,急行军一天一夜,淋雨后高烧不退,回来就在军帐内说起了胡话。抱病写完家信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体质十分虚弱。李将军担心陛下身体,恐怕入秋后不能再带兵,是以瞒着陛下,请示朝中各位大人意见。”

游淼什么都算到了,竟是算不到这一环,赵超虽说当年也常跟着军队,但如今已不再是能随意糟蹋身体的年纪了,十年前高丽之战落下了病根,又辗转经历两次北方动乱,登基后居住于深宫中,劳心竭力处理政事,如今一旦病发,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人都看着游淼,等待他的意见。

“陛下自己怎么说?”游淼问那信使。

信使道:“陛下坚持留在前线。”

游淼道:“那就让他留在前线罢。派一名大夫,加急上路,去给他诊断。”

“参知大人。”李延开口道,“陛下身体为重,我看如今局势,还是要撤回黄河南岸,以保万全。”

“行军劳顿。”游淼道,“已经生病了,不宜再长途跋涉。让李治烽回去分担军务,先观察一段时日再作决策罢。”

平奚道:“陛下当年也是带过兵的,知道如何取舍,不妨就相信他。”

游淼点头道:“此事切不可让皇后知道。”

众臣都带着虑色,纷纷散去。

游淼回到政事堂内,正要提笔给李治烽覆信,山庄里又来了人,却是程光武。

“少爷。”程光武道,“前线来了个人,请您回山庄一趟,有口谕要交代。”

游淼诧道:“这才一天,又来了人?”

问归问,游淼马上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忙朝唐博告假,上马赶路,回山庄去。

“是什么人?”游淼问道。

“他说是烽老爷的旧部。”程光武道。

游淼点头心道应当是北方的消息,然而忽然间又觉不对,李治烽的旧部是什么意思?

“作什么打扮?”游淼问道:“不是天启的士兵?”

程光武点头,游淼登时想到了另一个可能……

山庄入夜,来人的消息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乔珏接待了来使。

“我不敢让他进扬州去。”乔珏说,“只能等你回来拿主意。”

“我爹娘知道么?”游淼匆匆进花园内,乔珏跟在身后,答道:“除了你我与光武,谁也不知道。”

听竹小院内,游淼停下脚步,竹林前站着一个高大的男人,正在看鱼,是一个犬戎人。

见游淼前来,那犬戎人躬身一行礼,把左手放在右肩上,再平举,翻过手掌,掌心朝下,朝着游淼缓缓一让,最终收于自己胸膛。游淼心下凛然,以同样的礼节回礼。他知道这是犬戎人觐见王族的礼节,也表示效忠之意。

“在下鱼获,沙那多殿下派我前来送信。”犬戎人自我介绍道,又取出一封信,一枚玉佩,递到游淼手中。

游淼头也不抬地拆信,问道:“族中情况如何?”

“达列柯的举动,遭到全族一致反对,族人认为不宜与天启结仇,反对声音日益增多,就像草原上无声烧起的野火。达列柯以强硬举动,镇压了所有的反对者。”鱼获解释道,“格根亲王预计在黑山袭击天启帝君,但因意外计划,未能成行。”

“什么意外?”游淼问道,展开信纸,刹那间就愣住了。

信纸上只有八个字:老三病危,早筹脱身。

“这不可能……”游淼喃喃道:“怎么办?这下糟了。”

鱼获微一躬身,游淼竭力镇定道:“病情如何?”

鱼获说:“高烧不省人事。”

游淼深吸一口气,止不住地发抖,赵超如果在北方病死,所有的计划都要玩儿完……怎么办?

游淼没想到赵超竟是病得这么厉害,他心慌意乱,脑子里都是北伐战线的危机,这件事,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找人商量。万一消息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乔珏看出了游淼的失神,安慰道:“淼子,别慌乱,先静下来,想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游淼喃喃道。

他抬眼看鱼获,碰上他犀利的眼神,只是一瞬间,鱼获神色便即敛去。游淼道:“你现在是在犬戎族中,还是跟着沙那多?”

“殿下派我与几名兄弟留在族中。”鱼获如是答道,“聂将军的尸身,就是他们带出来的。”

游淼道:“你先在山庄中住下,待我想好后再给你回信。”

“请您尽快。”鱼获答道。

游淼手里攥紧了信,离开花园,乔珏追在身后,问:“蓉儿怎么办?”

“我现在马上回皇宫一趟。”游淼道,“不要让任何人接触到鱼获。”

乔珏知道事情严重,便点头备马,把游淼送回扬州去。

游淼上马奔波,夜半时终于到了茂城,驰骋一天,两地来去,几乎没有丝毫东西下肚,整个人都快昏了头,抵达茂城时便夜入皇宫,禀明要见乔蓉,来到东宫外时,却见乔蓉坐在月下,在赵超的战袍上绣一朵花。

“没睡觉?”游淼问道。

乔蓉抬头道:“睡不着,入秋气候变化,整个人睡得也不踏实,怎么了?”

游淼到乔蓉身边坐下,一时间感慨万千,鼻子一酸,伸出手来,搂着乔蓉。

“怎么啦?”乔蓉温柔笑道,“国舅爷怎么有空来看咱们娘俩了?”

乔蓉摸了摸小腹,那句话却是朝肚里的孩子说的。

姐弟二人并肩而坐,看着月亮,七月十五了,正是中元节。

“你觉得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游淼笑道。

乔蓉莞尔道:“你想要小外甥呢,还是外甥女儿?”

游淼叹道:“我都喜欢。”

乔蓉道:“总是踢我,多半是个爱胡闹,顽劣得很的男孩儿。外甥像舅,要能像你,和小舅那般长得漂亮,我就高兴了。”

“长得像三哥也不错。”游淼淡淡道,“他那模样,倒是一表人才的。”

乔蓉点了点头,端详游淼的脸色,问道:“今天政事堂的人说,你午饭后就回山庄去了,现在又大半夜地跑进宫里来,料想不是来说闲话的,有什么事就说罢,前线来消息了?”

游淼沉默,看着乔蓉,他本是想与乔蓉参详,万一赵超在前线病逝,他们要怎么办的。

一国之君一旦驾崩,消息传回南方,必须控制在至少四个月后,待得乔蓉临盆,若能生下男孩,便立为太子,由太后临朝听政,参知政事辅政……如果乔蓉生了女儿,那么说不得只好另立赵家血裔,让出皇位。

接下来,游家也将失势,为了不受牵连,就只好带着乔蓉远走高飞,遣散山庄。

而在前线的李治烽……游淼在听到消息时,唯一的念头就是无论情势如何,自己都必须稳住整个朝廷。就算赵超病逝,也决计不能对外宣扬。须得马上找人乔装成帝君,继续北伐。

让李治烽统帅南朝大军,背水一战,以帝君之名打败鞑靼,方可归来……

错综复杂的事,到了此刻,游淼一时间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乔蓉仍在看着游淼,眼神中充满担忧与焦虑。

“达列柯是不是很不好对付?”乔蓉道。

“是。”游淼点头道,“当初还是大哥亲自设计,瓦解了鞑靼与犬戎的联盟。”

虽然已过去好几个月,但提起聂丹之时,游淼的心底仍不免隐隐作痛。他愧疚地看着乔蓉,知道乔蓉心底一定也不好受。

“说说你大哥罢。”乔蓉道,“这些日子里,你们都一直瞒着我,其实姐姐看得很开,当年与你大哥相识时,他也说到过,平生杀戮太多,只怕总有一天,将得……”

“他杀的人多。”游淼喃喃道,“救的人更多。”

游淼把他们在北方的事情详细说了,乔蓉听得错愕,游淼笑了笑,说到聂丹如何卧底三年,又说到如何查知锡克兰的计划等事。

“达列柯对于这一切毫无察觉么?”乔蓉道。

游淼答道:“锡克兰派人给他送过信,但信使在路上就被大哥杀了……”

说到这里,游淼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闪过那犬戎信使的一抹眼神。

那眼神转瞬即逝,游淼忽然间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万一鱼获之言不属实呢?他带着李治烽的信物与亲笔信前来,连玉佩都有了,照理说不会有假。然而……游淼的心扑通狂跳,起身道:“我先回去,想起点事。”

“等等。”乔蓉道,“晚上我让人熬了参汤,正想给你送去,喝了再走罢。”

游淼站定,忽又改变了主意,说:“行,三哥存放信函的地方在哪儿,你带我看看。”

乔蓉略觉诧异,但还是没有多问,带着游淼到正殿内去,打开一个匣子,里面都是赵超存放的信函。游淼翻开,只见里面大部分是赵超的亲笔信,字迹密密麻麻,曾经与乔蓉鱼雁传书,留下的书函。

“你三哥以前给我写的。”乔蓉笑道:“怎么?”

游淼摇了摇头,粗粗一扫,只见赵超与乔蓉所谈,信上大部分都是在聊游淼自己,也顾不得多看,放到一旁去,翻到箱子底时,找到了李治烽的一封信。

宫人端来参汤,乔蓉亲手给游淼舀出来,游淼一边喝,一边对照李治烽的笔迹。

果然……

游淼长吁了一口气,找到“筹”字,知道李治烽是左撇子,写字与他人不同,在这个字上,有明显的差异。

乔蓉却看到了伪造的那封信,脸色刹那就变了。

“假的。”游淼道,“别担心!”

乔蓉这才心有余悸点头,游淼收拾了信件,脑海里快速地把全事件过了一次,鱼获是谁派来的?有什么图谋?是搅浑水,引发内乱?没有这么简单……既然是李治烽派的信使半路被杀,那么敌人必然是达列柯与格根的派系。

达列柯派人告知游淼,赵超将死,有什么计划?

游淼隐隐约约感觉到,达列柯一定有什么阴谋,却无从切入。

“传唐晖将军。”游淼出外道。

此刻已是四更时分,唐晖抵达宫内,游淼低声与他商谈片刻,未曾告知唐晖前线假传消息一事,只是嘱咐道加强宫闱防守,一定要保护好乔蓉。

“这些天里,你哪里都别去了。”游淼朝乔蓉道,“就待在宫里。”

乔蓉神色复杂地应了,唐晖又问道:“是否需要加强巡逻?”

游淼道:“派人暗中察看,凡茂城中有可疑者,一律抓起来审问。”

唐晖虽然不知内情,但能想到与前线消息有关,便答道:“宵禁罢。”

“宵禁吗……”游淼沉吟片刻,而后道,“不,不要宵禁,以免露出破绽……你派人盯着所有城门,包括扬州城出入口,但凡有人可疑,不要惊动,观察去向,再派人来告诉我。”

唐晖没有多问,领命离开,游淼又安慰乔蓉几句,心思复杂地回了政事堂。

天已大亮,早朝时群臣议政,游淼颇有点昏昏欲睡,站在朝堂上,大家说话的声音仿佛十分遥远,这一刻他仍然忍不住去想前夜来假传消息的奸细,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根据游淼的猜测,多半是李治烽让信报送信过来,半路上信报被截杀,又被掉包了信,所以玉佩仍在……游淼想起前事,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若赵超之死传开,朝廷必须马上采取应对,后方会有谁得利?

说不定达列柯已与朝中哪个大臣勾结……

游淼困得脑中一片浆糊,眼神扫过去,只觉看谁谁都不对。

而朝中一开始采取策略,势必就拖了前线的后腿,赵超一旦平安,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归朝,调查此事。首当其冲的,延误战机之罪,游淼是跑不掉的,连着送信的李治烽也会遭殃。

必须查出是谁在与达列柯勾结……游淼又想起了一个更恐怖的内情,如果聂丹之死,与这场勾结有关系呢?

“……游大人?”李延问道。

游淼回过神,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听见什么,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就……先这样。”游淼道。

“李将军可有家书来了?”平奚问道,“前线情况如何?”

“没有异常……嗯……一切都很好。”游淼勉强答道,“须得尽快准备过冬之事,各位大人有劳了。”

游淼说毕,朝一众大臣点头,顾不得多留,离开了正殿。

游淼的举动所有人看在眼里,都觉诧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1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