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9 第五十九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夷州是江南士族最大的根据地,不少人因百年前天启太|祖平定南方,收复各州时,便迁居到扬州、苏州与流州一带。但归根结底,南方商贸与地方势力的起源处仍在夷州。

夷州曾有三大姓:唐、林、顾这三家。后来唐博所在的宗族迁到扬州北部,大家族仍在夷州。涂日升纠集农民军时,是从江州地区向东,夷州不少士族人人自危,最后所幸游淼将战火导向扬州,夷北才未曾遭遇动乱。

从江波山庄入夷州,一路上需要跨过整个扬州土地,时值春季,漫山遍野都是细细碎碎的小雨,游淼也就乐得与李治烽沿途一边赏玩,一边闲逛地上路。白日间懒懒散散走个数十里路,晚上便寻喜欢的地方落脚,听听夜雨风竹,裹着被褥旖旎睡觉,倒也不失为一番乐趣。

如此数日,游淼赏玩美景,李治烽赏玩游淼,拖拖拉拉地走了一路到夷州,距离二人离开江波山庄已过十日。一入夷州,游淼登时震撼。

夷州一地素称“小京城”,放眼望去,竟是不逊于当年京师繁华景象。交北、扬州南部的货物都在此集散,闹哄哄的,较之扬州又是一番景象。

“当年大哥提出想定都夷州。”李治烽道,“确实有他的道理。”

游淼笑道:“后来怎么没成?”

李治烽答道:“你先生反对,我也不想迁到这儿,一来离家太远;二来人太多太乱,不安全。”

游淼点头,见市集上卖的货物,都是自己在扬州很少见到的东西,有南边沿海的椰子,甚至海外的玳瑁、奇珠等物,路边还有贩奴的商人,带着一批来自海外的昆仑奴。

吃的也不少,游淼第一天来到,感觉整个城里,除了做生意就是吃,花样百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全都能吃。看街边煮的鱼丸有趣,便和李治烽站着,学过往路人般边买边吃。

“咱们家的赌庄在哪儿?”游淼问。

李治烽自入朝为官始便不多过问家事,被问上了也不知,一路打听着过去,城中百姓倒是清楚,指最大的那家便是江南游家开的赌庄。

游淼一进门里,便觉富丽堂皇,好大的气派,乔珏当真是做生意的能手。

刚一进去,李治烽要说话,游淼便以眼神示意不妨。

“先看看。”游淼道。

李治烽嗯了声,说:“江湖人多,你跟着我,不要胡乱出手。”

游淼乖乖地跟在李治烽身后,忍不住好笑。

李治烽问:“笑什么?”

游淼乐道:“我给你当一回小厮。”

李治烽也乐,一进赌庄,接客的姑娘忙凑上来,笑道:“哟,少爷,过来玩几手?”

游淼刚被叫少爷时还吓了一跳,心想这就露馅了,然而定定神,见陪赌的姑娘们只来了几个,管事只是朝这边看了一眼,便料想这句“少爷”只是寻常称呼。游淼低着头笑笑,孰料四周又来了几个女孩,笑着围着游淼,道:“小少爷玩牌九呢,还是押大小?”

游淼暗道不会吧,这样都看得出来?然而一见周遭人都把他当做正主,李治烽也甚是无奈,说:“我家少爷只是来逛逛,随便玩玩。”

游淼点头,问:“听说林熙和公子经常来玩,倒是想认识认识。”

一位姑娘会意,笑了笑,将游淼带到得赌大小的台前,荷官便笑吟吟朝他点头,请他就座,李治烽在一旁站着。

台面四周坐的都是江湖人,对面有个公子哥儿,脸色苍白,两眼无神。就连游淼也看出来了,这群江湖人,多半都是林熙和养着。游淼刚坐下,李治烽便朝远处看,见掌柜也出来了,掌柜不时朝这边往,低声与几个人说话,注意到了游淼。管这一场的管事便遣人过来,换了名荷官。

“押大。”游淼欣然道。

李治烽随手一弹,将筹码弹到桌上,“咯楞”一声,木制筹码牢牢钉进桌面。这一手引得周围纷纷大声叫好。

“押小。”林熙和睁着双眼,带着疲惫的黑眼圈,也不知熬了多久,身后一彪形大汉便将筹码都推过来,众人便纷纷下注。

下好离手。

“怎么称呼?”林熙和问道。

“李。”游淼狡猾一笑,答道,“初次见面。”

荷官起了骰盅,一对二,游淼输了。

游淼动了动手指头,李治烽加注,江湖人见此人无甚奇特,便又纷纷聊起先前的话题来,有人道:“嘿,这可真奇了,老皇帝、小皇帝都一起死了。也不知道来年是怎生个光景。”

“扬州有传闻,小的还没死呢。”又有江湖人道,“你们信不信,这几年里,会有大事!”

“北边的人都跑南边来了,还不算大事?”一名莽汉嚷嚷道,“要打仗!用不着咱们!现在又说不打了,难道就当缩头乌龟,在南边缩一辈子?!老子心里憋得慌!”

另一名戴着斗笠的汉子笑道:“兄弟阋墙,天子死都死了,聂将军进了死牢,我看要再打回去,难了。”说毕遗憾摇头。

“兄弟,少说点。”有人善意提醒道。

“山高皇帝远!”莽汉又道,“怕他们作甚!”

又有人起哄道:“想打你就参军去啊!”

莽汉不服道:“怎么了!等再打起来,老子第一个就参军!”

荷官也不言语,开了骰子,三点小,游淼又输了。

“小的还没死?”游淼朝林熙和问道,“哪儿听来的?”

林熙和随口答道:“也都是扬州城里人胡乱传的,这世道,死不死都无关紧要了,赵超容不得他活着。”

游淼心道这群家伙也真敢胡说八道,若被赵超知道了……然而转念一想,不对,纵是被赵超知道了,赵超也拿这些人没办法……以赵超的脾气,说不得要灭了他们,但偏偏就没这个实力。

他必须与士族妥协,然而可见如今民间声讨之声鼎沸,若不再出意外,这件事,起码要好几年才压得下去。

开骰盅,游淼又输了。

“不来了!”那莽汉吼道,把剩余的筹码一收,另一名戴斗笠的也走了。李治烽离开去换筹码,林熙和又道:“李兄家住何方?不像本地面孔。”

游淼笑道:“川人,与我哥哥过来做点小生意。”

林熙和笑道:“在夷州住多久?”

游淼道:“再看罢,待把手头这批货销了。”

林熙和“哦”了一声,若有所思道:“李兄家里做的什么生意?”

李治烽带着筹码回来,游淼将筹码又推上去,二人继续赌。筹码越赌越大,游淼笑道:“做点西川特产,顺路买些茶叶回去。”

游淼与林熙和一问一答,已输了数百两银子出去,林熙和面前的筹码堆成了山,笑道:“李兄手气不成,不换点别的?”

游淼哂道:“随便玩玩,无所谓。”

说着又把一千八百两的筹码推上台面去。

这下周围已无人再赌,游淼开始押得甚小,然而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押得更多。十两二十的,渐渐一轮比一轮输得多,加的注也更多,加到最后,林熙和已经有点受不了了。

“李兄下一次是三千……”

“三千六百两。”游淼笑道,说着又把筹码推了出去。

这下已惊动了整个赌庄的人,许多赌客都过来看游淼这个豪赌的小少爷,林熙和额上冒出汗水,起盅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侧旁嚷嚷。

“大!大!大!”

荷官起盅,林熙和押的大,游淼押的小,这回又是林熙和赢了。

林熙和松了口气,笑了笑,说:“李兄若有空……”

“七千二百两。”游淼笑道。

林熙和:“……”

游淼现出理解神情:“林兄要走了么?慢走。”

周围先是静了短暂片刻,继而所有人都炸了锅。

林熙和笑道:“李兄有这雅兴,自当奉陪,只是……”说着看李治烽。

游淼回头朝李治烽问道:“钱带够了么?”

“够了。”李治烽答道,“用银票罢。”

李治烽拿给游淼一叠银票,游淼也懒得数了,朝桌上一扔,李治烽道:“二万五千两。”

“嗯。”游淼道,“押小。”

林熙和道:“这头刚赢的有四千多两,我还有一物,不知值当不值当。”说着从怀中摸出个镯子,放在桌上,游淼一眼看出那镯子是上好的翡翠,料想也值个二三百两,心里好笑,却不说破。

“先押着就行。”游淼笑道,“都说林兄义薄云天,难不成还会欠小弟这点?”

林熙和哈哈大笑,说:“有意思,你这朋友我交了!”

游淼带着笑道:“实不相瞒,只要林兄今日能让小弟输得心服口服,小弟一副身家,外加性命,就一起交付林兄了。”

周围这才明白,游淼居然是带着家财过来投奔林熙和的,都是大声喝彩!游淼轻轻松松几句话,整个赌庄里都沸腾了。

林熙和道:“这次揭盅,不论输赢,李贤弟,你跟我回家去,哥哥管你吃穿,定不会慢待于你。”

赌客们啧啧赞叹,既心折又艳羡,游淼只是欣慰一笑,示意荷官揭盅。

“大!大!大!”

一群人起哄呐喊,足见林熙和在此地人缘甚好,正当所有人都摩拳擦掌之时,荷官揭盅,两点,游淼赢了。

这次轮到游淼哈哈大笑。

林熙和略尴尬,无奈苦笑。

“今日玩得爽快。”林熙和笑道,“不如贤弟跟我出去走走,愚兄带你去看看交夷风光?叫上几个本地的朋友,为贤弟接风?”

“赌场无常。”游淼笑着安慰道,“小弟刚进城时吃了不少,倒是不饿,来,一万四千四百两。”说着把刚到手的筹码又推了上去。

鸦雀无声。

林熙和一怔,笑道:“还来?不来了罢。”

游淼朝椅背上一靠,说:“不来了吗?林兄慢走。”

林熙和脸色不大好看,周围的人也都议论纷纷,不知游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前看起豪气干云,只以为是带着万贯家财来投奔林熙和的,然而最后又来了这么一出。

游淼心里好笑,无奈摇头。

林熙和刚起身又坐了下来。

游淼道:“还赌?”

林熙和捋袖道:“来罢。”

游淼道:“先把赌债还了。”

林熙和一愕,游淼道:“这块玉镯只值三四百银子,要么你先拿出去当了,再给小弟现钱?”

这一下江湖赌客全炸了锅,然而游淼占理,身边又有李治烽先前露了那一手,都无人敢喝骂。

游淼抬手,掌柜的递上铁尺,游淼笑吟吟地清点筹码,五十一百,清算后又道:“林兄连着上个月欠我赌庄里的钱,足足有四千两银了。”

这一下林熙和的脸色瞬间就青了,江湖人面面相觑,游淼又道:“不知林兄与林正韬林大人,是怎么个称呼?”

林熙和看着游淼,知道今日定然难以善罢,答道:“是我堂叔。”

游淼一哂道:“林大人在朝中为官,刚正不阿,小弟素来是钦佩的。怎么?哪位还下注?”

没人下注,赌客们知道赌庄最大的来了,谁都没想到,游淼居然会千里迢迢地跑来夷州一趟,专门对付林家。为首之人使了个眼色,又道:“林少爷稍安,弟兄们回去给您带钱过来。”

林熙和便点头不语,余人散了。

游淼知道林熙和养的这群门客,定是出去找地方商量了,倒也不多说,只是笑吟吟地坐着,片刻后掌柜过来,低声道:“两位老爷,请借一步说话。”

李治烽唔了声,游淼一听掌柜称“两位老爷”,便知自己半月前上路,江波山庄里的话已经先一步带到了。便朝林熙和欣然点头道:“林兄请自便。”

林熙和哪里还有心情说话,一张脸黑得像个门神,别说四千两,上月欠了一千两他也还不出来,否则也不会赖了。

“给他泡点茶喝。”游淼又扔下一句,跟着掌柜到了内堂用茶。

“这棒槌待在咱们家的赌庄里多久了?”游淼坐下便问道。

掌柜答道:“回老爷的话,最近一个月才常来的,喜欢在赌庄里招揽江湖客。”

游淼脸色一沉,答道:“乔舅爷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能让人在赌庄里动手?”

掌柜见游淼发了火,忙跪下道:“老爷明鉴!小的着实没有办法,林家在朝中有人,又爱散财与那些莽人,来来往往,江湖人或无路费,他都照应着点。那天外面聚了一群人,嚷着要砸庄,实在无法,舅爷才说息事宁人。”

李治烽道:“起来罢,现在还在外面围着?”

掌柜派人去探看,小厮回来了,回报外头仍聚着不少人。

“我去打发了。”李治烽放下茶杯道。

游淼道:“不忙,他们不动手,咱们也不动手。你,过来。”

游淼招手唤来一名小厮,吩咐道:“你到门外去,按我教你的说,告诉他们,虎威将军过来看看自家赌庄,今日敬佩各位厚义,只想留林少爷说几句话,自古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银两一送到,自将备车送回,言而有信,请各位不必担心。”

小厮领命去了,游淼知道李治烽转战南北,名声如雷贯耳,有他坐在赌庄里,没有人敢上门找死。而且一国大将,总不能自降身份,去打一群江湖草莽,这么说软硬兼施,相信外面的人会买账。

掌柜的也不敢说话,游淼便喝了盅茶,下人过来服侍二人更衣,洗脸,掌柜一路跟着,又说后院房间收拾好了,问游淼是先吃饭,还是先歇息会儿。

游淼一时间也不知道想做什么,李治烽换上衣服,问:“出去走走?我看市集上吃的不少,给你买点吃的。”

游淼点头,两人又把林熙和扔在赌庄里,从后门出去了。

时值黄昏,夷州古来素无宵禁传统,一到傍晚时全城点灯,照得世间一片繁华胜景。颇有游淼小时候扬州夜夜笙歌,十里江淮的感觉。

“一万四千两要是输了,怎么办?”李治烽忽然问,“当时我身上也没钱了。”

游淼没料到李治烽居然还在想赌钱那事,哂道:“他拿不出来。”

“七千二百两要输了呢?”李治烽又问。

游淼道:“输了就输了,咱们就继续装傻,跟他回家去,去林家吃吃住住,当他的门客,不也挺有趣的么?”

李治烽无奈莞尔。游淼道:“连着输了二三十把,掌柜也是有眼色的,你没看他一眼就认出我了。”

“唔。”李治烽点头道,“咱们一进赌庄,他见你和乔舅爷长得像,便留了个心,后来筹码也是他提出来给我的。”

“那就是了。”游淼欣然点头。

夷州城里酒肆热闹,食店排满了整条街,外头都放着大木桶,桶里或是活虾活鱼,或是游淼都叫不出名字来的海鲜。游淼也懒得买菜回去了,和李治烽就在街边点了些想吃的,二人小夫妻般,几盘大菜,两杯小酒便吃了起来。

游淼给李治烽剥虾,又给他劝酒,李治烽看着游淼,只觉好笑。

“笑什么?”游淼茫然道。

李治烽摇头,游淼便道:“再喝点再喝点。”

游淼又给李治烽斟酒,李治烽感叹道:“不想回扬州了。”

“那就在夷州过过日子也好。”游淼答道,他知道李治烽颇有点向往这种闲云野鹤的生活。

李治烽将酒一饮而尽,重重放在桌上,眼圈因酒力有点发红,看着游淼。

游淼又补上一句:“跟你在一起,什么地方都是好的。”

“塞外也好。”李治烽道,“还是放不下。”

游淼的家在江南,当年住京中时,便会常常想着江南,虽然京中什么都好,衣食不缺,又有一大群狐朋狗友,但总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地方,不是自己家。

而回到江南,江南的米,江南的水,都令他倍感亲切。他能明白李治烽对塞外的那种感情。

“你决定罢。”游淼也不多说,只是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实在住不惯的话,咱们一个地方待半年,在塞外住住,又回江南住住,也可以嘛。”

李治烽若有所思点头。

游淼噙了口酒,却不喝下去,稍稍朝李治烽凑过来些。李治烽会意,侧头靠近他。

酒楼内喝酒划拳,小二穿梭来去,大红灯笼映得他们身上红彤彤的,唇一碰,李治烽就着游淼的唇,喝了那口酒。

夜深人静,李治烽背着游淼,两人说说笑笑,回赌庄去。

夷州东边的街道一片静谧,大多人都睡了。

赌庄外面站着一个人,“游”字的大红灯笼映着那人的脸,腰畔系着一把剑。环抱胳膊,站着不说话。

李治烽微微蹙眉,游淼便从他背上下来,捏了捏李治烽的手掌,李治烽缓缓摇头,示意游淼安心。

“不是我对手。”李治烽低声道。

游淼一看就知道,这多半是来交涉,想接走林熙和的。他对江湖人不觉轻慢,也不怎么把他们当回事,毕竟自己是读书人,又在朝中做官,本就不怎么混江湖,也不爱讲江湖义气。

男人在他的心目中就要像聂丹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不是拿着刀砍砍杀杀,快意恩仇。侠以武犯禁,是以游淼都不太在意这群人。带兵能带到李治烽这个程度,自然也不会和小打小闹的江湖客太计较。

那人却是十分客气,一见游淼与李治烽,便马上抱拳道:“两位。”

游淼点头,说:“兄台怎么称呼?咱们进去说?”

那人却道:“游少侠客气了,在下是替我家主人前来,想请游少侠与李将军,前去说几句话。”

游淼有点警觉,李治烽却道:“不想走动,让你家主人明日过来一趟。”

游淼大约也能明白李治烽所想,夜深人静,这群人又是武夫,不知轻重,万一出了什么事,不够收拾的。

孰料那人却递出一个镯子,说:“我家主人正在鸾堂里候着,过了今夜,就要动身出海了。”

游淼怀疑地看着那人脸色,接过镯子,心道这不是今天林熙和拿出来当的翡翠镯么?还有一个?

这玉镯与先前那个似乎是一对,游淼摇头蹙眉道:“我认不得这镯子,当家的,你认得?”

李治烽也甚狐疑,不知道什么意思,看了眼镯子,问:“你家主人的?”

那江湖客微有点失望,又有点迷茫,答道:“是,少侠认不得吗?这可奇了。”

游淼简直是莫名其妙,李治烽又道:“京城的东西?”

游淼忽地心中一动,对着灯笼光芒端详,见玉镯里头,刻了几个字,是当年京城制玉磨玉的一家老字号,当即色变,出了满背冷汗。

“马上带我去见他!”游淼声音都变了,顾不得再多问,与李治烽上了马车。

西城内仍是灯火通明,酒楼开着,听曲儿的院落远远有南方曲调,与苏扬一带又不同,咿咿呀呀,唱得甚是销魂。

曲声渐远,马车停在一个极其偏僻的院落内,内里有人迎出来,将游淼与李治烽带进去,江湖客只送到门口便不再进院中一步。游淼再往里走,李治烽低声问:“会是谁?”

李治烽的酒意已褪了八成,游淼小声道:“我猜很有可能是没有死成的那位,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人……待会儿见面了我来交涉,你不要许他们任何事情。”

李治烽点头,游淼心里砰砰跳,长这么大他第一次这么紧张,翻来覆去地想,万一真是太子,待会儿要说什么。然而无论怎么绞尽脑汁地想,脑海中都是一片空白。

一名姑娘带着他们穿过后院厨房,游淼见李治烽手里攥着一枚铜钱,便拍了拍他的手,示意不用太紧张,不管等着他们的是谁,都应当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地找二人麻烦。

离开厨房,又走进一条小巷,小巷的尽头又是一处院落,院里十分安静,二人刚走进去,家丁就将门关了。

“师弟。”

那人笑着转过身,游淼与李治烽同时动容,都是怔在当场。

太子依旧是一副明月清风的样子,就像当年中秋在京师初见的那一面,鬓前已有了不少白发,游淼深吸一口气,不住发抖。

“李将军。”太子又道,“两位辛苦了。”

李治烽不住发抖,看着太子身后的那人,游淼忽觉诧异,转头看李治烽。

对面那人个头矮小,一脸武夫之气,只是看了李治烽一眼,目光便驻留于游淼脸上。游淼答道:“陛下。”

游淼拿不定主意是否行礼,或是行什么礼,太子却免了游淼这些繁杂工夫,说:“坐吧,今日没有别的话说,只想见见故人,一叙同门之谊。”

游淼点头,说:“师兄。”

游淼坐下,太子也坐下,作了个“请”的手势,李治烽方回过神,入座。三人围着一张石桌。太子背后那人却一直站着。

“李治烽?”游淼终于觉得李治烽不妥了。

李治烽只是直勾勾地看着那小个子武人,问了句犬戎话。

小个子武人点头,以犬戎语回答。

游淼登时就从中猜到了内情!李治烽教他说过犬戎话,游淼虽记不太清楚,只听得懂几个词语,但这确是李治烽父族的语言无疑。也就是说,太子身边的侍卫,是个犬戎人?

这代表着什么?!太子与犬戎族达成了什么协议?!

太子亲手给游淼沏茶,游淼哂道:“君山银针。”

太子嗯了声,说:“我知道你少喝绿茶,不过没别的招待了。常常思念中原的信阳毛尖,却总是喝不到。”

游淼道:“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太子叹道:“是啊。那天先生发丧,我就在山头远远看着你们。小时候他常用戒尺打我手板,没料到,这便一眨眼二十来年过去了。我总觉得他还能再活几年,没有机会报答他的教导之恩,心中常常愧疚。”

游淼道:“先生也活了七十来岁了,一生为国,如今终于可以真正休息了。”

太子点头,问:“他临去之前,交代了什么没有?”

游淼答道:“这个给你罢。”

游淼从怀中摸个封儿,里面夹着孙舆去世前,写给游淼的那两句诗,他将信封递给太子。太子抽出看了一眼,眼眶发红,抖抖索索地便哭了起来。一时间悲从中来,游淼也不敢说什么,只是坐着静听。

李治烽自从见了另一名犬戎人后,便一直沉默,什么都不说,那犬戎人虽个头不高,却时刻盯着李治烽的手。游淼几乎可以感觉到,这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势。

太子哭完,叹了口气,揩去涕泪,说:“谢了,子谦。”

游淼知道,今天太子是冒着极大的危险见他一面,若自己回到朝中说出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但游淼不可能会去说,因为只要朝赵超说了,即将惹来的,将是更多的麻烦。

无论于公于私,游淼都不认为,太子这么做是好办法。

然而既然已经见了,自然不可能叙旧这么简单,游淼觉得太子一定还有许多话想说。

“那天一名忠仆愿意替我赴死。”太子道,“是以瞒过了李将军。”

李治烽嗯了声,说:“我也没有见过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游淼道:“本来前去议和的人应当是我。”

太子苦笑道:“所以总是说,人算不如天算,不必太往心里去,子谦。”

游淼点头,心思都不在这上面,正心想何时进正题时,太子又道:“林家那孩子,是受我授意,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游淼一笑道:“回去就放他走。”

太子点头道:“明日我将出海,前往东瀛,这件事,就麻烦你了。”

游淼听到这话时,方真正的如释重负。但他仍无法确定太子的真正用意,是避难,还是不再回来?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为什么与犬戎人在一起?

这些话他都没有办法问,今夜的事,只有回去与李治烽详细商量,才知道该如何应对。

游淼道:“先生临去之前,仍惦记着你,听到你们回来,他才闭上双眼去的。”

太子听到这话,又呜呜地哭了起来,少顷带着泪,哽咽道:“三弟会是个好皇帝。这一路,达列柯大王派出他的亲卫队,护送我沿途南下,所经之处,民生富庶,确是治世升平。”

“我离去之前,唯一担心的只有两件事,三个人。”太子低声道,“子谦,看在你我师出同门的情分上,你能否帮我?”

游淼道:“但言不妨,陛下,虽说我已告老辞官,但若有出力的地方,仍愿意在朝中转圜。”

太子道:“第一个是聂将军。”

游淼明白,点头,答道:“我会尽力保他不死。”

太子又道:“第二个是李延,你须得提醒我三弟,提防此人。”

游淼有点意外,却仍然点头。

太子道:“第三个,是犬戎王达列柯,我一身病痛,容犬戎收留……”

游淼这次没有说话。

“沙那多,你与子谦在一起,也已有七年。”太子说,“你兄长常常惦记着你,想让你回族中去。”

“唔。”李治烽只是淡淡回答了他。

太子又道:“我不知道你们两兄弟处得如何,但犬戎与天启,本不应开战。多年中,犬戎在塞外胡族里,与天启确是最容易相安无事的一支。”

游淼道:“这个我不能承诺,李延、聂丹等人的事,都是国内之事,犬戎部之事,是与胡人的事。关乎国家,江山。”

太子点头,十分疲惫,游淼道,“但沙那多与我在一起多年,不为你的这个承诺,我也会尽力平息一切可能与犬戎交战的机会。至少不让两族反目成仇。两件事呢?”

太子道:“第一件事,在北方时,父皇为了脱身,许过鞑靼以长江为地,南北而治。来日胡人若以此要挟,要早作准备。”

游淼点头,知道其中定有不得不说的许多艰辛。

太子许久沉默,游淼也报以沉默,许久后他抬眼,发现太子认真地看着他,眼里噙着泪。

“第二件事呢?”游淼问道。

“第二件事。”太子的眉毛微微拧了起来,看着游淼,仿佛在惋惜,又仿佛带着悲伤。

“你要及早脱身。”太子说,“以我三弟那人秉性,只怕不会放过你,我不忍见你一世尽心竭力,最终付诸东流。”

游淼直到这一刻,方觉得自己真正认识了太子。

这些事他不是没想过,赵超给予李治烽的承诺,自己辞官,回到山庄……便是因为心底的不安。这些年里,他也常常担忧,自己有一天会遭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赵超目前只是帝位不稳,用得着他,也需要游淼等人的支持。来日只要赵超坐稳了,到了再无顾忌的时候,便将大开杀戒,到时候,包括他、李治烽、聂丹在内的一众开国之臣,都将遭到清洗。而李延也不例外,迟早将会被赵超赐死。

因为他们都知道了太多的事,而知道太多事,正是君王心头大忌,是不允许的。

往好了说,赵超赐自己个全尸,保全整族,是好事。

朝坏了说,则是连游家都保不住。

游淼一直以来最怕的就是这种事,然而比起这件事,更重要的百姓,民生与江山横在面前。所以他必定先解决,当一切趋于安稳时,就要想如何保命了。太子今夜提醒游淼这句话,游淼不是没有半点感激的。

“我已无能为力。”太子道,“一切便交给后来者去评判罢,子谦,告辞。”

太子起身,游淼也起身,彼此以同窗之礼互敬。

游淼道:“一路顺风。”

太子与游淼喝了那杯茶,游淼跟着太子从后院出去,后院外连着河流,太子从街后下去,上了小船,驰向出海口,那犬戎侍卫也跟着太子上了船。

太子站在船头,披着斗篷,朝游淼笑了笑。

游淼却没有笑,心头压着一块大石。

他渐渐地明白,朝臣们为什么都想让太子回来当皇帝了。

因为性命。

如果有选择,其实大家都不想与赵超作对,但无论怎么做,所有人都害怕,赵超最后不会放过他们。

非常时期,南朝建国是一回事,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一切危险便将逐渐浮上台面,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也将是他、李治烽、聂丹等一众人遭到屠杀的那天。

须得及早抽身而退……太子的声音在游淼耳畔不住回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6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