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5 第三十五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深夜,蓝关外。

游淼等人总算找到了落脚的地方,马匹已经连着跑了一天一夜,就算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必须让马儿休息。一个低谷的山洞中,火光忽明忽暗,洞口被大石掩着,外面又以树枝等杂物堆上,挡住了光。马被拴在离洞口不远处,咀嚼着树下的枯草。

游淼注视火堆,自与李治烽别后,他就沉默得近乎变了个人。

洞里十分拥挤,女人们缩在山洞最里面,男人则守在靠近洞口处。李延躺在火堆旁,无声地流眼泪,继而哭了起来,而后越哭越大声,最后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

守夜的平奚慌忙过来,说:“小声点!”

游淼过去查看李延,他的眼睛里带着愧疚与痛苦,手里紧紧地攥着柳纱绫留下的玉镯。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哭什么,却没有人敢说。

——他在哭唐氏,哭他的无能,连自己的妻子也无法保护,亡国之时令她受辱。哭现在大家逃出来了,而自己的妻子还在敌营中……鞑靼人发现他们逃跑后,会如何对待唐氏……游淼不敢再朝下想。

他抱着李延,让他倚在自己肩上,李延只是呆呆地看着篝火。

“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李延喃喃道。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钱徽应和道,一时间仿佛激起了少年们的哀思。数人齐声唱起了宋玉的《招魂》,声音低沉而沙哑。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游淼随着诸人唱道。

没有人提前路,也没有人提往事,唱完这首歌后他们分食了游淼带出来的最后一点面饼,便各自沉沉睡去,保存体力。毕竟天明时还要逃亡,而逃到何处才是尽头,却谁也不知道。

逃过黄河,逃过将军岭,逃过长江,不知花花江南,是否声色犬马一如往昔?再过两个月,桃花就要开了,江波山庄也该种油菜了。而每年都陪着自己的李治烽,却将留在北方,永远不会再回到江南。

游淼在梦里仿佛回到了江波山庄,十里桃花,柳叶飘扬。而就在这时,平奚睁着满布血丝的双眼叫醒了游淼。

“子谦,快醒醒!我怀疑附近有鞑靼人!”

游淼蓦然惊醒,连滚带爬起身跟着平奚出洞外,手足并用地爬上高处,看到远方的平原上有火把排成一条龙。

“不是鞑靼人。”游淼一看便知,“鞑靼人不会夜间在山上活动,很可能是胡人,而且你看……”

游淼又指另一边,说:“他们很可能不是在找咱们,方向不对,那里是秦岭的西南面。”

平奚道:“这里还有汉人?”

游淼摇摇头,他也说不准,但无论如何,此刻不能暴露行踪,否则陡然多生事端。他与平奚简单地商量片刻,两人从前都是文职兵任,大约能摸到一点规律,于是决定先不打草惊蛇,也不离开山洞,只是把洞里的火灭了。

然而山洞里的人都大约感觉到了些什么,却都没有询问。翌日清晨,游淼让其余人上路,有人已染上风寒,开始发烧,更有人昏迷过去。游淼不敢多拖,让昏迷的人伏在马背上,跟着队伍。

横渡秦岭需要足足三天时间,且这些人身体素质极差,天寒地冻,说不定路上还要再拖。最麻烦的是,他们没有吃的了。

必须在今天找到吃的,否则大家都将撑不下去。饥饿,追兵,寒冷,病痛,这是最绝望的一刻。日上三竿时,游淼既饿又困,眼前一阵阵地发晕,马匹排成一排,在悬崖石道上缓缓前进,偶有小石落下,坠入万丈深渊之中。

李延两眼发青,眼圈凹陷,其余少年都瘦得皮包骨头,更有人发起了高烧,喃喃说着胡话。游淼中午在一块平台上停驻,吩咐他们就地歇息,吃几口雪。

“游大人。”一个女子过来,一身肮脏,秀丽之色却不稍减,朝他盈盈一福。

游淼站在寒风中朝山下看,看见远处的山谷内有树木被砍断的痕迹,回头道:“黄夫人?”他认得那女子,乃是当朝大学士黄渊的夫人卫氏。黄渊老夫少妻,妻子只有二十二岁,容貌甚是倩丽。城破时黄渊已死,幸而卫氏活了下来。

卫氏:“姐妹们有几句话,思来想去,派我过来,想对游大人说。”

游淼以为她们又出了什么事,忙道:“如果是让我们先跑的话就算了,都逃到了这里,不可能扔下你们……”

卫氏忙制止游淼,笑着说:“不,大人您误会了。我是来感谢大人救命之恩的,游大人年纪虽小,却是朝中众臣翘楚,天启有您,乃是上天所赐之福。”

游淼忙谦让,卫氏又柔声道:“那天,您的侍卫将我们救出来,连着杀了数十人,英勇无匹,二公主问他,他只道是您的吩咐。昨日蓝关一别,我们都知游大人失此忠仆,心中难过。而人有悲欢离合,请大人为了天启,为了中原大业……切记节哀,万不可悲痛伤身。”

游淼明白了,卫氏等女见他心中哀痛却不形于色,怕他积而成疾,遂出言安慰。

游淼嗯了声,点了点头,说:“谢了,黄夫人。”

他一抬头,又见众女嘴唇苍白,围着火堆取暖,不时朝他这边望来,面现担忧之色,遂心中感动,说:“大家彼此支撑罢,回去就好了,已经到了这里,千万不能倒在路上。”

正在这时,山下倏然传出一阵打斗声,还夹杂着人的惨叫。所有人登时惊觉,游淼马上道:“都别慌张!留在这里!来几个人跟我去看看!”

游淼从战马上解下弓箭,负起箭囊,却有人道:“子谦,我们应该跑才对!此地不宜久留!”

游淼道:“不不,先看看情况,万一是汉人军队在和胡人交战呢?”

游淼骑上战马下山,在半山腰上看得清楚了些,果然是一队汉人在与胡人交战,看那战袍似是鲜卑人。汉人却看不出哪个部队的,平奚要喊,却被游淼制止住。双方实力相当,游淼暗自点数,一五,一十,十五……鲜卑兵二十,汉人十二,正隔着一条小溪射箭,不片刻汉军似乎抵御不住了,便转身逃跑。

逃跑之时又被射死了几个,当即阵脚大乱,最后沿着树林的边缘奔逃,朝着他们的方向跑来。

平奚颤声道:“怎么办?他们人数多。”

游淼道:“回去再叫四个人,咱们左右包抄,杀下去!”

平奚心惊,游淼却容不得他细想,一把揪着他的衣领,吼道:“不然大家都是死!不被鲜卑人杀,也得饿死!”

平奚被这声吼镇住了,当即回去点人,与游淼在树林外准备,大家各架箭上弦,游淼沉声道:“别怕死,待会儿我发令,大家就射箭,我冲,大家就跟着我下去,杀得一个是一个。”

数少年点头,手中全是冷汗,游淼知道他们第一次上战场,都不免有点怯场,但这种时候已容不得这许多了,待得汉人靠近,游淼便低声道:“放箭!”

六人同时放箭,乱箭射倒疾奔中的鲜卑兵士。游淼又发令道:“抽箭!”

再次架箭。

游淼:“射!”

所有人松箭,第二轮乱箭过去,射倒三名鲜卑人。

游淼:“架箭——”紧接着又架箭。

鲜卑人发现了偷袭,转头寻找偷袭的来源,游淼愤然怒吼。

“杀——!”

六人同时呐喊,从树林的掩护中冲了出来!这时鲜卑人已冲过了偷袭地,前面的汉军有人吼道:“援兵来了!随我杀回去——!”

那赫然是赵超的声音,游淼一阵头皮发麻,大叫道:“赵超——!”

双方登时士气高涨,游淼大喝道:“随我杀——”

两股兵马将鲜卑人逼到中间,同时冲击,鲜卑人发现偷袭只以为是大部队,未发现只有六人,先前又被游淼射倒数个,现在败意一生便被杀得人仰马翻。

不片刻战局便定,鲜卑剩下五人,纷纷跪地求饶。

游淼翻身下马,赵超摇摇晃晃地走出一步,身上满是鲜血与污泥,眼睛布满红丝,犹如刚从修罗地狱中爬出的战神。他的双目呆滞,只是定定看着游淼,继而把头盔扔到一旁,快步跑向游淼,游淼冲过去,两人撞在一处,紧紧抱着,摔在溪边的地上。

“回来了……”游淼咽下眼泪,抱着赵超哽咽道。

“回来了就好……”赵超喃喃道,“终于找到你了……”

一刻钟后,战俘都被天启兵士抹了脖子,尸体扔在河边,逃难的众人喘得一口气,被赵超手下的兵士带下山。游淼与赵超互道别来之事,才知道原来自他们逃离蓝关后,赵超一直没有回中原,而是在秦岭下徘徊辗转,一直在寻找他的下落。

途中他们碰上了大批难逃的败兵,赵超以三皇子之威震慑败兵,将他们重新编队,交给秦少男,让他们沿着官道后撤。一时间整个巴山秦岭至粱关都沦陷了,去哪都碰上胡人,已成了五胡的地盘。

而赵超则带着二十余人,开始寻找被抓走的游淼的下落。

“你居然被抓到大安去了……”赵超这才知道惊险,难以置信道,“我一直以为那几个鞑兵是逃兵。”

游淼将大安城内发生的事告诉了赵超,赵超反而安慰他道:“不妨,来日还有见面的机会。”

游淼已对和李治烽再见面不抱多少希望,苦笑道:“或许罢。”

赵超又道:“只要能打跑鞑子,再联系上犬戎人,要见面不难。”

游淼只是淡淡地嗯了声,赵超拍拍他的肩,小声道:“振作起来,我们现在还没有脱险,不能掉以轻心。”

游淼意识到赵超所言不差,毕竟他们还没有回到中原。

但与赵超等人汇合,总算令他松了口气,不用再提心吊胆,有了倚仗。赵超检视过逃亡的诸人,与二公主抱头痛哭后,当夜就在秦岭下宿营。马匹本就不够用,只能分食赵超他们带在身上的干粮。

一夜北风狂吹,游淼已有许久没睡过安稳觉了,当夜睡在赵超身边,终于疲惫入眠。

然而清晨时分,放哨的兵士又把他们叫了起来。

“三殿下!有追兵!”兵士进来便道,“是鞑靼人!”

“怎么回事?”赵超道,“鞑靼人不应该到蓝关以西来啊……”

游淼刚睁眼便反应过来,说:“是追我们的!快跑!”

所有人再次上马,冲出了宿营地,一路朝南疾奔,找到了官道。游淼抬头看天,灰蒙蒙的天空上,没有探鹰……看来鞑靼人是根据足迹追踪的。他们刚入蓝关,赵超不敢驰官道,怕被胡人碰上。

而根据败兵的消息,现在的胡人与鞑靼人已经分割了地盘,秦岭以西的大片土地,他们所穿过的地方都划给了五胡分治。大安以东则都给了鞑靼人,处处都是危险,赵超竟是有胆子带着他们穿过胡人的地盘。

沿途冰雪消融,越逃越往南,春天已来到此处,两道黑色的土地萌发出嫩绿的青芽。只要逃过长江,他们就回到了天启的地盘。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胡人,鞑靼人都还未曾渡江,天启人正在长江南岸苟延残喘。

逃亡的路上简直惊心动魄,有好几次他们藏进了废弃村落,赵超让所有人不要吭声,掩盖火堆,自己骑马,并带着三匹空马,前去引开鞑靼人。

某一次鞑靼人直接就从他们的面前冲过,追着赵超而去。而赵超总是有办法甩开追兵,再回来与他们汇合。

南诏元年二月廿三,游淼几乎已忘了时间,只是疲于奔命,一路上麻木地逃亡、休息,刚喘得一口气,又是足足一日的逃亡。这天他们逃到了粱西平原的最东边,如血夕阳照耀了整个平原,鞑靼追兵于平原尽头现出身影。

诸人勒马小溪前,春季刚至,溪流冰雪消融,携着碎冰从上游冲下,女孩们二人一马,骑马渡河,赵超与游淼等人在河前眺望。

“打?”赵超握剑的手发着抖。

所有人色变,游淼摇摇头,说:“打不过。敌众我寡。”

加上游淼与赵超,己方能参战的只有十五人,其余人的战力可忽略不计,鞑靼人却足足有五十人,他们竟然能从蓝关一路追到这里。

“晚上无法再逃了。”赵超说,“马都跑不动。”

这几天日夜不停地赶路,战马已经濒临体力极限,过河的马腿都在发抖,游淼说:“这里的地形你熟不?有没有地形能利用?”

赵超摇头,说:“要么我彻底引开他们,你带着其余人能跑就跑。”

游淼说:“我觉得他们已经变聪明了,你看,他们距离咱们不到一里路,却没有急于进攻,就是之前被耍了几次。”

赵超说:“必须把他们全解决掉,要么大家就在这里背水一战,保护二姐和女眷们过河,轰轰烈烈赴死,不枉生为男儿,来世上走一遭。”

“不!”游淼果断道,“不到最后一刻,大家都不要放弃。”

前去探路的平奚照顾女眷过完河,策马回来,说:“前面发现一个破庙。”

赵超与游淼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主意。

“利用破庙埋伏。”赵超道,“咱们手上还有箭矢,一路上几乎没浪费过。”

游淼几乎与赵超一拍即合,他答道:“我带人去布置埋伏,你带人在后院等候。咱们再设一个陷阱,假装自己人和自己人杀起来了。”

“这个主意好!”赵超马上道,“咱俩分头布置,力求把他们一网打尽。”

十五人对五十人。

正面搦战游淼没有这个胆子——拼体力,汉人先天就拼不过游走塞外锻炼出来的鞑靼人。然兵不厌诈,鞑靼人没有他们的脑子。

打仗其实也就是骗人,把敌人给骗倒了甚至骗死了,自己就赢了。

前方已是起伏的丘陵地势,他们沿着路上山,一边走一边注意地形,两道都是树林,容易埋伏,游淼道:“在这里布绊马索,再埋伏五个弓箭手。”

赵超道:“不错,谁去诈降?”

游淼道:“我去。”

赵超色变道:“不行!你让李延去。他身上带伤,鞑靼人更容易相信。”

就在这时,上面又有人喊道:“三殿下!快来看!”

游淼与赵超攀上高地,见入夜时分,一丝紫色的光于地平线上照向群山,他们刚刚渡过的小溪处,鞑靼人与不知什么人战了起来,有人被杀了,尸体倒在河里,把河水染成暗色。

“应该是追过来的胡人。”赵超道,“你发现了么?刚开始追咱们的鞑靼人将近上百,一路上人越来越少了,多半也是被胡人杀了。”

游淼蹙眉道:“可鞑靼人和胡人不是联盟么?”

赵超:“塞外几个族的关系都不牢靠,也有结下世仇的。这么多年杀来杀去,恩怨很难说得清。”

游淼问:“去帮忙?”

赵超道:“别,万一落胡人手里,也绝不好过。先看看再说,万一不用打了呢?快看!又死了一个!”

他们又看了一会儿,光线太黯了,看不出是哪方在杀人,也看不出具体战斗过程,直到夜幕降下,漫天繁星升起,再也看不见了。

“最后还有几人?”游淼问。

赵超道:“还有不到二十,我记不清楚了,太好了!我们现在有很大胜算了!”

游淼喃喃道:“我倒是希望他们跑路,不过算了……战罢。”

鞑靼追兵追到了这里,料想不可能就此放弃,赵超与游淼商量片刻,取消了先前的计划,让所有人在破庙里暂且休息,生火过夜,再在破庙外的必经之路上埋下弓箭手。

他们的东西已全吃完了,倒春寒一来,天气又有点阴冷阴冷的,少年们都瑟缩在火堆旁发抖。

“李延呢?”游淼坐下,发现李延不在了。

“去掏老鼠洞了。”一人回答他,说,“找点吃的。”

游淼等了很久很久,外面都没有赵超的讯号,只怕鞑靼人今夜不会上山。他倚在墙角,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一连数日都在逃亡,更没空打猎,足足饿了快十二个时辰,已快撑不住了。

赵超回来,扔下头盔,浑身酸臭味,舒了口气,说:“今夜可能不会来了,我留了两个人放哨,先睡罢。”

游淼点了点头,寻思去找点树皮吃,明日才好行动,但他既饿又冷,不想爬起来……算了就这样罢。

夜半,他闻到点香气——破庙里,几个少年围在一处,用破碗煮东西。没有吃的还好,一传来香气,游淼只觉快死了。片刻后,那边李延的声音说:“给三殿下。”

一碗米汤端了过来,赵超看了一眼便问:“哪来的米?”

有人答道:“李长史从鼠窝里掏出来的。”

赵超接过,三十余人,就只有这么一碗吃的,他转手便递给了游淼,说:“吃罢,吃饱了才好杀人。”

游淼直咽口水,接过碗,被所有人看着,只得勉强喝了口粥,然而粥一入口,游淼便忘了世上所有的事,登时活过来了,大口大口地把它灌下近半。温热的米粥过喉咙时有种起死回生之感,游淼只觉这些年里,再没有碰上过比这碗粥更好喝的食物。

他喝了半碗,把碗递给赵超,赵超却摇摇头,拍拍他的手背,示意他看。

游淼一眼瞥到李延等人正在看他们。目光十分复杂,被游淼一看,数人都纷纷别过头去。

“子谦。”赵超低声道,“你给我记得了。”

“什么?”游淼茫然问。

赵超:“我就对你一个,是真心的。”

游淼刹那震动,赵超拍拍他的肩,起身道:“我去看看,能打只兔子回来吃不。”

赵超离开,游淼听懂了他的话中之意,赵擢、赵愗两父子都被鞑靼人抓走了,如今赵家真正说得上话的,有资格的,只有赵超。如果回到南方,南逃的士族世家还未曾拥立新帝,那么赵超当仁不让,就是皇帝了!

这意味着什么?

不,如今战局堪忧,江南一地还有危险,但一路上,游淼也渐渐发现,李延等人对赵超的态度改变了许多。可能只有他游淼是最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如果大家安然无恙,回到江南,他游淼就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能不能活下去还难说呢,游淼忍不住自嘲。国家,山河,家,还有他的江波山庄……如果让他去换,他宁愿用江波山庄及自己的仕途,换回李治烽的陪伴。然而北方大地满目疮痍,若在这时跟着李治烽回犬戎,便是在江山覆灭之时置千万百姓、国家于不顾。

他愿意放弃荣华富贵,却决计无法坐视自己的故乡被鞑靼铁蹄践踏。

火堆噼啪燃烧,游淼渐渐困了,倚在破庙角落里,再醒来时发现赵超巡逻回来了,把几个布袋扔在地上,里面是鞑靼人随身携带的羊肉干与皮袋酒。

“吃罢。”赵超道,“我带人去看了一次,鞑靼人都死在溪边了,整整五十具尸体。”

所有人马上动了起来,去烧水,将肉干加进去,不多时香气传来,有饿得两眼发黑的便不管了,直接用手抓着吃,赵超慢慢地咀嚼肉干,又递给游淼酒,示意他喝。交谈的嗡嗡声响起,一众人逃亡了足足十天,此刻才终于真正地放下心头大石。

十天里挨饿受冻,过着下一刻便要死亡的日子,如今终于逃出了地狱,那情绪渐渐地传开,大家脸上都带着喜色。游淼却吃着肉干,心不在焉地思考回去以后的事。

就在这时,破庙的后门砰的一声响起,庙内少年们登时慌了,一个女孩尖叫起来。

“什么人?!”有人喝道。

赵超迅速抽剑在手。

门又沉重地砰然声响,像是有什么扑在了门上。

“别怕!”赵超喝道,“拿出武器!敌人没几个了!”

少年们围成一圈,站在后门前,以武器指着后门,门又轻轻地一响,那一响时,门外渗出血,漫了进来。那一刻,游淼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周围一片安静。

游淼迈出一步,泪水不受控制地溢出了他的眼眶,他再上前一步,像个小孩般大哭起来,紧接着冲上前去,把门打开,一个满身血污,高大的男人倒了进来,游淼抱着他,跪下地去,抱着他的脖子,发疯般地埋在他的身上大哭。

李治烽显是经过一场殊死的硬仗,此时一手脱力,打着颤,抬起来搭在游淼的肩上,往游淼手里放了一枚狼牙,疲惫地笑了笑。

当夜,李治烽闭着眼沉沉睡去,游淼给他擦去脸上的血迹,借着火光注视他熟睡的面容。忍不住凑上去吻他的唇,李治烽睡得迷迷糊糊,伸手搂住了他,把他牢牢抱在肩前。游淼的命终于又回来了,这个世界瞬间有了色彩。

他们翌日启程,李治烽只是战得太狠脱力,休息一夜,补充食水之后便缓了过来,游淼提心吊胆地守了一晚上,天明时再醒来时,却是被马匹颠醒的。他睁开眼,李治烽便道:“没事了,睡罢。”

于是游淼又侧身抱着李治烽的腰,在他身前入睡。

赵超驱马到前面,问道:“回来了?”

李治烽只是一颔首,赵超说:“多谢你救了他们。”

“不客气。”李治烽淡淡道。

赵超在前头带路,渐渐地,太阳升起来,照在山峦间,仿佛把春天的温暖带给了整个大地,吱啾鸟叫在林间回响。睡了许久的游淼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呵欠,李治烽便摸了摸他的头。

游淼没有问他为什么回来,李治烽也没有说什么,仿佛两人只是分开了一夜,而现在又在一起了。

“那队鞑靼人都是你杀的?”游淼问。

李治烽嗯了声,说:“人太多了,又都是好手,我一个人打不过,只得一点一点,偷袭解决。从蓝关下追到汉阴。”

游淼点头,说:“连你都打不过的,可见很厉害。”

“那一百人是贺沫帖儿的亲卫队。”李治烽说,“他铁了心要把你们抓回去。”

游淼舒服地蹭了蹭,缩在李治烽怀中。李治烽又问:“南边怎么样了?家还在吗?”

“据说胡人还没打到长江以南。”游淼道,“希望老天开眼罢。”

他时刻不愿离开李治烽,时而摸摸他的手,两人手指纠在一处绕来绕去,时而抬起头,李治烽便吻吻他,眼里带着温情。

“回去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游淼说。

“回去好好吃一顿。”李治烽说,“睡一觉。”

游淼笑了起来,在李治烽的眼里,事情总是这么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98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