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3 第五十三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游淼在院中站了一会儿,忽然想到另一件事,马上叫来穆风,吩咐道:“你跟着聂将军,看他去了何处,有什么动静,马上来向我回报。”

穆风领命去了,游淼这才准备回房,却静静看了孙舆的房门一眼,心中百感交集。

游淼生怕聂丹挨家去文臣家中夜访,若他登门造访,说明来意,只怕整个天启朝廷,就将发生无可挽回的事。而翌日被赵超知道了,场面更加不可收拾,所以派人盯紧了聂丹,一有异动,马上出面截停。

谈判破裂,但以如今之计,这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然而二更时分,穆风回报,聂丹正在兵部。

“他又去兵部做什么。”游淼止不住地头疼。

“催战死将士的抚恤。”穆风道,“和讨要他这两年里的军饷。”

游淼这才忽然想起,聂丹在茂城,扬州都没有住处,这些年里他也从未在茂城住过,回来除了军营,也只能宿兵部。但扬州军从李治烽率军出征时就已转了布防地,赵超今日与聂丹大吵一架,不知又下了什么命令,将他从皇宫中赶出来,是以聂丹没地方落脚。

方才来政事堂,显然是想在这里留宿的,奈何又和游淼吵了起来。

游淼忙出去翻身上马,小雪又下了起来,聂丹一身戎装,自早上回来后便一直未卸甲,兵部的灯光昏黄,聂丹站在里院,伟岸的身躯于灯笼光下,细雪纷飞中,别有一番孤寂之感。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时候游淼想不通,这么一个守护着整个天启的战神,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而战。

游淼走进院内,聂丹回头,眉头依旧深锁。

“兵部也没钱了。”游淼道,“大哥跟我来……”

游淼轻车熟路,让兵部开侧堂,点了灯火后暖和了些,聂丹道:“先借我点钱用。大哥身上没带钱。”

游淼嗯了声,叫来兵部执事,将抚恤一事备下,又写了条子,着穆风明日去库房领聂丹的军饷。游淼说:“大哥你在城里无处落脚,我给你找个地方住。”

聂丹跟着游淼出来,说:“不须太贵的地,军饷还要填抚恤的空缺,现在花不起钱了,不可铺张浪费。”

游淼笑笑道:“放心罢,是我自家的地方。”

“如此甚好。”聂丹点头,两人都不提先前政事堂内那一通大吵,也没有再说前线的事。

游淼本以为聂丹这等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说不定离开政事堂的那个举动便代表着与他割袍断义。然而或许是游淼最后说的那几句话令聂丹明白了,他们彼此都无法接受对方的行为,却都能互相理解。

聂丹与游淼在墨烟楼前下马。

“家国恩怨。”游淼道,“先放放罢,大哥,我常常想着你。”

游淼眼圈红了,带着哽咽之声,上前与聂丹相抱。

聂丹长长叹了这口气,拍了拍游淼的背脊。

游淼那句话确是出自真心,这些年来,聂丹那刚直不阿的品行,犹如一堵抵在游淼背后的山。游淼纵横朝廷,大事小事,军政、民生、变法、平叛,所有问题只要认准了道理便丝毫不让,大部分的自信与自持,便来自聂丹。

朝廷不仅忌惮孙舆,忌惮赵超,更忌惮聂丹。什么君威,资历,党同伐异都是假的,只有聂丹手里的数万大军,并挡着前线以北的十万胡人才是真的。聂丹支持赵超,朝中便没人敢动皇帝。而一旦聂丹撤去他的支持,这些年里,新朝与士族结下的旧怨,只怕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解决的事了。

所以游淼无论如何要竭尽所能,防止此事的发生。

“你家的产业果然气派。”聂丹难得地笑了笑,说,“果然都说游家乃是江南第一家。”

小厮们见是少爷,忙倾巢出动地上来迎接,游淼带着聂丹朝里走,说:“差远了。我爹虽说白手起家,只能算是个暴发户罢,若无游家、乔家的世脉。像江南唐家、谢家都是瞧不起新晋的。”

聂丹点点头,对楼中修缮风格不予置评,墨烟楼还未开业,但庭院内一草一木,假山流泉都已布置好,难的是闹中取静,别有一番天地。游淼将聂丹带到临河的一个别院内,里头十分安静,只有河水时不时在风里涌动作响。一轮上弦月在天上水中辉映。

“怎么这么晚了过来?”走廊里乔蓉睡眼惺忪地来了,见游淼与一个素不相识的高大男子在一起,还怔了一怔。

游淼忙给聂丹介绍:“这是我表姐。表姐,这是我结义的大哥。”

乔蓉会意,忙道:“这就让人安排吃的。”

聂丹自若点头道:“叨扰了。”

乔蓉笑道:“这是游淼的地方,我只是帮着打理。大哥将此处当做自己家就行。哥俩先吃点小菜,我去厨房看看。”

游淼忙点头,乔蓉便朝聂丹微一礼,告退。

聂丹神情有点恍惚,游淼便让他进去,知道聂丹不惯被伺候,就将丫鬟都遣走了。只留穆风,让他这段时间都在别院外听聂丹的吩咐。

“穆风是从我回江南就跟着我的。”游淼道,“先给大哥使唤着。”

聂丹忙道:“不用了。”

游淼抬手示意要的,否则聂丹孤身一人,也有诸多不便。又朝穆风说:“聂将军吩咐你什么事,都不必朝我禀告了,在这里你都听他说了算。”

穆风一点头,便是领命。聂丹笑了笑,说:“你我不管如何说,都是兄弟,大哥不会疑你。”

游淼嗯了声,聂丹在镜前解甲,现出一身疤痕满布的肌肉,游淼又帮他换上长袍。两人便坐在桌畔喝茶,乔蓉不待游淼开口,已在外面一溜儿吩咐下去,先是烧水让聂丹洗澡。

洗过后别院中临河的房内开了窗,房中火盆烧得暖洋洋的,搁了一案小菜,一壶烧酒。都是扬州一地的冬鲜。

游淼给聂丹斟酒,笑着说:“既然回来了,就休息几天罢。”

聂丹终于点头道:“走一步,是一步,但抚恤的事,仍要麻烦你多看着。”

游淼嗯了声:“知道的。”

聂丹举筷,吃了口小菜,忽而沉默不语,游淼提心吊胆的,都有点怕了他了,生怕他又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的话,譬如前线全在吃树皮草根,江南还在夜夜笙歌,日日酒筵云云……

“菜不好吃么,大哥?”游淼问。

聂丹道:“不,与你大嫂生前做的味道极其相似。”

游淼见那一碟是百合炒虾仁,便放下心来,这道菜在江南倒是寻常。想必墨烟楼请的厨子也是用心的,便朝穆风道:“去问问谁做的这道菜。”

游淼本想让厨子再做点上来,不料片刻后乔蓉笑吟吟过来,问:“菜好吃吗?楼里还没开业,厨子都是外头来的,早就放工回去了。这桌子菜都是我亲自下厨做的。”

游淼有点意外,心里又笑道乔蓉果然了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聂丹拱手道:“劳烦姑娘了,生出这些叨扰,实在于心不安。”

乔蓉道:“淼子的哥哥,也就是自己人,喜欢就多吃点。”

说着又过来斟酒,游淼心中一动,想到聂丹也该休息放松下了,便朝乔蓉道:“表姐也过来喝两杯罢。”

乔蓉嗯了声,聂丹忙让了个位置给乔蓉坐下,游淼吩咐下人摆上筷子碗杯,乔蓉又道:“江波山庄里的状元红我很喜欢,只是后劲大了,不敢多喝。”

聂丹一生行军打仗,守鳏已有十五年,当年妻子死后,京城来做媒让他续弦的便踏破了门槛。然而聂丹却从未与女孩接触过,大多以出征为由拒绝了。乔蓉又是大家闺秀,行止得体,席间聊了几句行军之事,聂丹便说了许多,排兵布阵,塞外风情,乔蓉只笑着听了,又十分好奇。

游淼喝着酒,心里在想,乔蓉年纪大了也未出嫁,若双方都有意,能撮合上,倒也是好事一桩,想着这事,眼睛东撇撇,西看看,乔蓉猜到其意,喝过酒,吃了菜,便让人收拾桌子,告退回去睡下。说:“淼子今夜睡家里不?”

游淼正有此意,说:“回去也晚了,就在楼里歇息罢。”

聂丹道:“不要再麻烦人收拾了,你我睡一榻上罢。”

聂丹开口,游淼便欣然点头,喝过酒后全身发热,与聂丹挤在一起睡下。外面下雪天仍十分敞亮,夜光透过窗棂照入。

游淼低声道:“大哥。”

聂丹唔了声,闭着眼,显也未曾入眠,许久后叹了口气,说:“许多年未曾睡过家里的床了。”

游淼问:“你为了天启行军打仗,这些年里,是什么支持着你?”

聂丹不答,过了很久很久,游淼已有点困了,聂丹方开口道:“我与芸儿约好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有个家……”

“嗯。”游淼迷迷糊糊,喃喃道,“是这么说……”

聂丹道:“王师北定中原日……”

接下来,游淼已困得听不见聂丹说的话了。

一夜过去,翌日他是被摇醒的。

摇他醒来的人,居然还是谢权。

“快起来!”谢权道,“游大人,不能睡了!出大事了!”

游淼醒了,登时一个激灵,起身道:“你怎么来了?”

“都在找你!”谢权哭笑不得道,“政事堂的门槛都被踩破了!我听说您带着小厮走了,昨夜就没留宿,想到可能在墨烟楼里。”

“先生出了什么事?”游淼蓦然一惊,谢权忙道,“孙先生没事,倒是聂将军,今天去上早朝了!”

游淼简直头疼欲裂,好说歹说,聂丹果然还是上朝去了,想也知道是什么事,谢权在一旁等着游淼洗漱,游淼匆忙折腾完,把脸一抹,早饭也顾不得吃,便跟着谢权离开。

车并非停在政事堂外,而是将他带到了兵部后门,推门进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平奚、林洛阳、秦少男,依旧是当年京城的这一帮人,里面还多了个谢权。

平奚一见游淼进来便道:“聂丹今日入早朝,上了一道折子。我们都急疯了。”

“少废话。”游淼道,“有吃的么?先上早饭。”

满屋子人愁云密布,等了半天等来游淼,第一句说的竟是这话,众人又都蔫了。

平奚让人上了清粥,游淼稀里呼噜地吃了,吃饭时一众人看着他,没人说话,吃完后又上了茶,游淼端着茶盏,沉吟不语。忽然察觉到异样,扫视这些公子哥儿,从他们的眼中,看出了从前没有的神色。

是了……现在他游淼,已隐约成了众人之首。再没有人敢训斥他,反而要听他的吩咐,听他的安排。孙舆病重,游淼就是下一任的参知政事。二十二岁的他,即将官居极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左右整个朝廷的政要。

“这事陛下昨天下午就知道了。”游淼道,“御书房里吵的也是这个,别告诉我,你们在宫里都没有眼线。”

游淼视线一扫,便知众人心下了然。

“今天决议如何?”游淼道。

“聂将军死谏。”平奚道,“陛下龙颜大怒,但没有治他的罪。只让他在京中等着,前线安排都交给李治烽。”

秦少男插口道:“我听李延说,昨日下午你也在场?”

“在。”游淼道,“此事不能速决,只能拖。我这么说罢,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我是不赞成废立的,至少现在不行……奇怪。”

游淼忽然察觉一事,问:“李延呢?”

平奚摇摇头,游淼问:“没有来?你知会他了没有?”

“他被陛下留住了。”谢权说,“我下早朝时亲眼见了,陛下召他过去。”

“别管李延了。”秦少男愤然道,“谢家、唐家、林家都赞成和谈,言下之意,也都认为该废立,当着陛下的面说这些,他怎么可能坐得住?”

“今日朝上聂将军支持者众,将近一半官员倒向他。而不赞成和谈的,一个不敢做声。一个个话中都带着话,见聂将军调了风向,尽数墙倒众人推了。不附议他们的,就是罔顾国法,不忠不孝之辈。逆天而行……”

“和谈是一定要的,毕竟除了和谈。”林洛阳道,“没有别的办法。如今江南一地要稳住,民生、百姓历经一年大战,已伤了元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回二帝,与鞑靼、胡人诸族南北分治,若有可能,黄河以北暂且划给他们……”

“没有用。”平奚道,“要和谈就必定要换回人质,换回人质,下一步就是废立,你不能让李治烽在前线一声不吭,就那么带兵顶着。他不主动与鞑靼、胡人交涉,也不开战,算是什么意思?况且咱们不吭气,鞑靼人未必就会遂了咱们的意,只要派一队人,先将北方的人质送回来,再要求和谈,你迟早会陷入被动之局。”

说来说去,又回到这个问题上。

“江南士人赞成聂丹。”游淼道,“是因为他们在三殿下面前,讨要不到半点好处。”

这个问题,在场诸人也是清楚的——一年多前的变法,已经得罪了各大士族,现在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赵超如果再当皇帝下去,士族的权利即将被进一步削弱。没有人愿意支持他,巴不得他早点滚下龙椅去。

先前是忌惮聂丹,忌惮孙舆。而孙舆病重,聂丹更是当廷上书,要求迎回二帝。赵超虽说身为天子,凌驾万民之上,却终究也得面临说立就立,说废就废的风险。

“总之我不会……我不会……我不会……”

游淼难以措辞,在这种场合中,感觉说什么都不对。更不能将自己为赵超出的主意告诉他们。

“到时候我会去亲自和谈。”游淼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朝诸人道,“设法解决这事,其余的,你们看着办罢。”

“你要怎么解……”平奚一句话未问完,便瞬间打住。所有人都静了。

谢权点头道:“办法总是有的,大伙儿别担心了。”

“你有什么办法?”游淼反问道。

谢权沉吟不语,游淼一哂,眼里带着警告的神色,意思是此事你我心知肚明就行,我不管你是从别人处听到议论,还是自己猜到的,都不要再开口。谢权也是个明白人,便不再说话了。

游淼道:“大家心里也得清楚,三殿下待咱们的好,再没有别的能替了。”

游淼一语双关,说的既是人情,也是利益。在场众人中,游淼下一步就要成为参知政事。其余四人,有三人已领尚书之权,不在场的李延更是翰林院大学士。换了太子回来做皇帝,他们也不能升任再大的官。

于私,确实赵超给他们的已经差不多到顶了。硬要说谁迎回太子后能过得更好,只有太子当年的亲信李延。但游淼相信,赵超不会把李延一直放在翰林院,只要假以时日,必定会重用他的。当初没有启用李延,为的也就是李延曾经投过太|子|党,打压赵超一事,游淼想到这点,又朝平奚使了个眼色。

平奚说:“三殿下与咱们,终究是一起逃出来的,这些我们都记在心里,否则今日也不会叫你过来了。”

游淼点头不语。

江南士族想争取更多的利益,是以附议谈判一事,游淼也是清楚的,如今各站一队,赵超已削了聂丹兵权。接下来的,就看各自站队的后果了。

游淼还有最后的靠山李治烽。

聂丹不会再被派出去,赵超也不会将唐晖派出去,毕竟唐晖已双目失明。而前线的动向,是随时掌握在游淼手中的。游淼让李治烽撤,李治烽就会撤,游淼让李治烽战,李治烽也会战。这是左右局势最关键的一着棋。

而只要李治烽还在前线,负责接触鞑靼人的信使,朝廷里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要赵超着手安排,不理会所有人暗藏的废立之意,游淼就在另一头,为赵超将和谈的内情通通压住。

等到太子与帝君赵懋被接回来,到了那时,才是真正的战场。凡事必须算无遗策,无论如何要堵住赵超的嘴,不管赵超如何想,也决不能让他下手。保住太子的性命,打发他走,去当个王。再协助李治烽收复京城。

于是这辈子的重担就完了,可以辞官回家,过小日子了。

希望老天看在他一路走来,做的都是呕心沥血的事的份上,别给他游淼出太多的难题。

当天午后,游淼回了政事堂,厅内气氛非常奇怪,所有人仿佛都知道某些事,却又都心照不宣。游淼也不开口提,只是坐下批折子。到得傍晚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停了手头的事。

唐博率先开口道:“游大人。”

“唔。”游淼心知肚明唐博想说什么,却懒得理会他。

唐博却不让游淼躲过这事,问:“今日早朝之议,您怎么看?”

给事中们纷纷朝游淼望来。游淼一哂,收起奏折道:“我今日没去上早朝,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游淼一句话挡得干干净净,唐博却依旧不放过他,认真道:“游大人说笑了,此事与天子,与百姓,与文臣武将息息相关,政事堂怎能置身事外。断然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

游淼知道唐博于心不服,不仅唐博,这一众给事中也不服,事到如今,必须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自古天子上启皇天,下抚万民。”唐博道,“游大人,此事切莫一意孤行。”

游淼看着唐博,反问道:“一意孤行?”

给事中们纷纷静默,尽数看着唐博与游淼。

游淼又看看周围人等,知道这也是整个政事堂商量好了的态度。

“我明白了。”游淼道,“但也请唐大人记得今日说过的话。”

唐博微微蹙眉,游淼那话威胁味十足,话中带话,提醒所有人当心点,万一你们扳不倒赵超,以后的事,我今日可都一五一十地记得。

唐博本来准备了长篇大论,要试探清楚游淼,游淼这么一句话,仿佛在暗示唐博,自己还有后着,让他不要得意得太早了。那话尽数被堵回了嘴里,唐博半晌再想不出来别的。

“等罢。”游淼淡淡道,“时间自会给在座诸位一个交代。政事堂虽自前朝启,干涉国事已有两百二十五年,凌驾于六部之上,连天子敕令都可封还。但涉及天家之事,我建议各位勿要妄言、妄动。”

游淼一整衣袍起身,走到厅堂门外,回头朝唐博道,“唐大人是否想过,为何政事堂能多年保持其超然地位,原因便在于里面的各位,是士族也好,是寒族也好,都一心为国。为国,总不会有错。谁要主动卷入了这场纷争中,我们便会失去政事堂一直保有的中间立场。若先生身体无恙,他必定不会插手此事。”

游淼这话说得在情在理,所有给事中无话可驳,唐博想了许久,不料游淼却以这么一番话,来镇压住了所有人。只得点头道:“游大人说的是,是我们欠考虑了。”

游淼微微一笑,朝众人一揖,扬长而去。

当夜,谢徽又亲自来见,这一次却是带着各大士族的表态,暗示游淼,时至今日,需要站稳了。游淼可以问一众给事中的责,对年长的谢徽却不得不客客气气,两人交谈时,游淼只听得十分担忧。

照谢徽那意思,是江南士族想联合拉拢游淼,让他不要再护着赵超。游淼没有正面回答,客客气气地送走了谢徽,回到房里,出了口长气。

聂丹要求和谈,要赵超让位。江南士族要废立,政事堂无人支持赵超……不对,游淼蓦然警觉。这样一来,赵超还有多少支持者?

平奚等人是视自己而定的,或许他们找游淼,为的只是探听游淼的立场,大家寻思着赌一把,是押在赵超身上,还是押在太子身上,与游淼的决定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若认真说,这些人还是偏向于太子一点。毕竟当年在京时,包括李延在内的所有人,曾经都是太|子|党。

这么一来,唯一支持赵超的人,就只剩下游淼自己。

士族只要能争取到他游淼与李治烽二人,赵超便大势已去……游淼此刻才觉得危险,看来赵超的境地丝毫不容乐观,而支持他的派别,到太子归来后,若处理不好,势必将是一场腥风血雨……游淼在房内沉思踱步……忽然又想起一人。

这个人对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淼连夜出门,吩咐备车,赶往御林军官署。

官署内,唐晖正在擦自己随身的长剑,他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不上朝,不参与政事决断。但如今他手中握着最重要的军力——御林军。

聂丹已交付兵权,现在唯一有权左右整个天启的大将,就只有李治烽与唐晖了。

“游淼?”唐晖听脚步声就听出了游淼。

游淼在案前坐下,问道:“唐大哥,这两天有人来找过你么?”

唐晖淡淡道:“陛下的那件事?”

游淼心中一惊,神色凝重道:“是。”

唐晖道:“工部的唐大人送了些东西来,都收在墙角箱子里了。”

游淼叹了口气,知道现在也有人在拉拢唐晖了,唐晖收起剑,说:“那些东西,我迟早得退回去的。你最近是不是很忙?”

“嗯。”游淼知道与唐晖这等人,说话不用绕弯子,便索性道,“唐大哥,昔年在京里当差时,你觉得太子这人怎么样?”

唐晖沉默不语。

游淼也不催他,径自坐在他对面,更漏漫长,夜灯昏暗。

许久后,唐晖答道:“殿下当年待我很好。”

“嗯。”游淼有点出神,听便听了,脑子却不怎么动。

唐晖又道:“但,三殿下待我更好。你知道我这人的,若非我丝毫不通朝中打点,也不会被外放到扬州,一放就是七年。”

游淼低声道:“你觉得,他和太子两人,谁更适合当皇帝?”

唐晖一愕,游淼却道:“唐大哥,你我虽平素不常在一处,但许多时候,咱俩却是比朝中大臣更亲近。”

“是。”唐晖笑了起来,说,“当年你在京畿军监军时,我就知道你是好人,你和其他的大人们不一样,哥哥也是多亏了你,才有今天。”

游淼叹了口气,唐晖念着旧情,总觉自己是多得游淼当年一封信,举荐他上京,才有的今天,游淼却总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若非自己举荐了唐晖,也不会让他背这么重的担子。试想唐晖要是一直在扬州,怎么会双眼失明,落到如此境地?

认真想来,游淼还总觉是他亏欠唐晖的。

唐晖不知游淼心中所想,只答道:“朝中的事,我也听说了。”

游淼嗯了声,期待唐晖的回答。

这次唐晖却答得很快:“太子是个治国明君,毋庸置疑。”

游淼心中一动,终于明白了。

当年在京中时,游淼极少与太子接触,对他也没有多大想法,唯一的印象是:太子是个谦和有风度的人。

而回到江南后,所有人都对太子其人闭口不谈,料想也是不敢提。然而聂丹、唐晖一致认为,太子确实是个治国明君。游淼总觉得赵超与军队系统亲近这么多年,军方总该拥护他才对,没想到自己全料错了。

不过一想也是,当年唐晖是带过御林军的。若唐晖不忠心于太子,太子怎么可能放心将御林军交给他?

游淼看着唐晖,唐晖双眼已盲,无法觑见游淼脸色,却从他语气中能听出些许愁绪来。然而唐晖又道:“但我依旧是跟着三殿下的,不管谁说什么,聂将军如何想,如何做,他的决议都与我无关。”

“我钦佩聂将军。”唐晖淡淡道,“他保家卫国,乃是军人表率。忠义礼孝,知进退,有气节,我办不到。”

游淼松了口气,他问这么多,只是为了唐晖的最后这一句话。他要知道手握扬州守军的大将支持谁。有了这句话,自己便知道赵超不会众叛亲离。

游淼拍了拍唐晖肩膀,说:“谢谢唐大哥。”

唐晖淡淡道:“不客气。”说毕依旧自顾自擦他的剑。

游淼也不与他多客套,起身告辞。

游淼知道唐晖愿意朝自己表态,足见他已对自己性命相托,否则这种事,无论是谁来问,都不可能说。支持聂丹,势必得罪赵超。而支持赵超,又将背上不忠之名。实在是两难之境。

当夜,他给李治烽写了一封长信,洋洋洒洒,将茂城现在的局势详细告知。末了添了句,不知何时能见面,想他想得已经有点难过了。

游淼写到将近鸡鸣时分,搁下笔,颇有点心力交瘁的感觉。信上写错了不少字,信里又充满了消极与灰暗的情绪。平生他极少有过这样的心情,给李治烽的家书也大都报喜不报忧。寻思半晌,在想是否撕了重写,但想来想去还是罢了,实在没力气再写一封。于是出去亲口嘱咐小厮,带回江波山庄,派出武功最好的程光武,亲自送到前线去。

又过一日,赵超削聂丹兵权的消息一传开,文官们便互相打听,最后知道聂丹驻留于茂城。而住的又是游家的酒楼,当即就有敏感的人从中猜到了些什么。有人猜测或许是游淼保住了聂丹,事实上赵超一震怒,聂丹在朝中又并无倚仗,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游淼。据此可见,或许游淼与聂丹的意见已达成一致,孤立了赵超。

又有人猜或许事态并不那么简单,不知游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连着几天,政事堂几乎要被官员们踏破了门槛,每个人都想来探听游淼的口风,不仅仅为聂丹的奏疏,更多是拉拢游淼。毕竟等到孙舆死了,游淼就将主管整个政事堂的大权。

而游淼却无心应酬,这段时日以来是他人生的最低谷。李治烽离开他将近一年,聂丹与赵超翻了脸,孙舆中风躺在病床上,政事堂的政务堆成了山……一切的一切都令他焦头烂额。

更奇怪的是,赵超没有再传唤游淼了,一连数日,上早朝时赵超都避开了这件事。也没有再将游淼叫到御书房内。游淼本想求见问问赵超,但心想赵超说不定有自己的安排,便不再追问。

数日后,游淼下朝归来,与绕路前往御书房的李延打了个照面。

李延点点头,游淼也点点头,两人擦身而过。

游淼心里正在想开春户部分发粮种的事,这是新政后的第二年,扬州军归来屯田,须得重新分配。才不至于与佃户们闹矛盾……但就在李延走过去的时候,游淼倏然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

“等等。”游淼道。

李延正要走,却被游淼叫住,转身说:“怎么?”

游淼问:“你去御书房?”

李延略一沉吟,点头,游淼便道:“户部的折子在御书房压了三天,你帮我催催陛下,只等他批阅了。”

李延嗯了声,说:“应当是忙忘了,这么,待会儿再没空看,我抽了折子,直接让人给你送过来。”

游淼欣然点头,别过李延,转身时眉头深锁,却是神色凝重。

赵超在忙什么?忙得连户部的奏折都没时间看?还叫了李延去,该不会是要对付聂丹罢。

聂丹如今一无权二无势,赵超若要安个罪名将他收监,也并非全无可能。但若将聂丹收入大牢,军队系统马上就会哗变。一来碍于结义兄弟的情面;二来有游淼在前头扛着;三来顾忌军队。赵超应当还是不会这么做,就算真要想办法治聂丹的罪,也得事出有因。

游淼虽不住安慰自己不会的,却终究有点担心,下了早朝后直接往墨烟楼里去。

早春时节,江南栽种的柳树已渐渐焕发出新芽,天气虽乍暖还寒,却有了几分绿意与生机。游淼回到墨烟楼时,见聂丹正在临河的木楼中奏琴,乔蓉于一旁坐着,笑意盈盈。

春风拂过墨烟楼,聂丹换了一身暗红色的武袍,乔蓉轻纱笼着,莺红翠绿,好一番优美景色,游淼看得不自觉地停步,在廊下听二人交谈。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聂丹停了琴声,唏嘘道。

乔蓉笑道:“你今年也才三十二,别总是一副看破人间红尘的样子成不?”

聂丹莞尔道:“人未老,心已老了。”

乔蓉:“今天想吃点什么?”

聂丹道:“不要麻烦了罢,家常点就行。回来半个月,日日在此麻烦你们,太过意不去。”

乔蓉笑道:“你来陪我说说话,反而是求之不得,淼子的钱多得都能养朝廷了,你倒是不须在乎他这点。”

说毕乔蓉起身,循着走廊过来,与游淼撞见,吓了一跳,游淼却莞尔作了个“嘘”的动作,示意她去就是,自己蹑手蹑脚过来,聂丹侧对着走廊,望着河水发呆。游淼便悄悄过去,双手朝他眼上一蒙。

游淼正要开口道:“猜猜我是谁。”玩个江南孩童惯用的把戏,孰料聂丹却不和他客气,反手一勾,游淼马上出手格挡。却被聂丹顺势一拖,半个人倒进他怀里,又被聂丹大手抵着腰。

聂丹:“去!”

随即一股柔中带刚的大力推在游淼腰间,将游淼推得直飞出去,稀里哗啦地带翻了案几,整个人摔在角落里。

游淼:“大哥,你……”

聂丹看着游淼灰头土脸的狼狈模样,只觉甚是有趣,笑了起来。

游淼恶狠狠拿着墨砚要上来报仇,聂丹却笑着起身以手格挡,说:“不玩了,胡闹!”

游淼哭笑不得,只得把案几摆好,忽又打量聂丹,眼里带着笑意。

聂丹把琴放平,正色道:“陛下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游淼无奈道,“陛下没说话,我就不能来找你了么?”

聂丹道:“自然可以,只是你这人坏主意多,大哥还得防着你。”

游淼郁闷道:“又被吃又被喝,还被防着,天底下像我这么苦命的,也再没有别的人了。”

聂丹看着游淼,又乐了,游淼只是笑笑,不怎么和聂丹计较,知道这个大哥心里也是待他很好的。收拾东西时又看到聂丹给乔蓉写的字,欣然道:“聂大哥你写的字好看,是出了名的。”

聂丹道:“多年没练,生疏了。写几幅字给你表姐挂着。”

游淼心知肚明,乔蓉定是仰慕聂丹,聂丹说不定也对乔蓉有那么点意思,但一句话也没问,聂丹也不明说。毕竟大家又不是小孩,自该知道轻重。聂丹真喜欢上乔蓉了,必定会来求亲。游淼倒是半点不担心。

游淼把字挨个看了,见都是乔蓉喜欢的诗词,侧旁又搁着聂丹自己的扇子,显是给乔蓉看的。游淼道:“大哥,你再给我写个扇面罢。”

聂丹倒是爽快,问:“要什么?”

游淼道:“我先看看你的扇子上写什么。”

当年四兄弟结义,聂丹一人赠了把扇,李治烽的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赵超的是“国破山河在”,而游淼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游淼一直以来都十分好奇,聂丹扇子上写的是什么,要抓来看,聂丹却不让看,说:“这么好奇做甚?”

游淼道:“让我看看嘛——”

聂丹却把扇子收了起来,游淼要去夺,却根本不是聂丹的对手,抢了半天抢不到,聂丹只道:“你要写字大哥就给你写,尽抢我扇子做什么?”

游淼也只是好奇,堵着一口气,抢了半天没抢着,登时怒了。黑着个脸,也不理聂丹了,起身就朝外走。

聂丹乐道:“四弟,这就生气了?过来过来,给你看就是了,大哥逗你玩而已。”

“不看!”游淼气冲冲地走了。

聂丹简直是拿游淼没办法,朝廷上人前还挺正常的,人后怎么就变了这么个模样?!简直不可理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2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