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47 第四十七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游淼到了下午时,整个人都有点昏昏欲睡,一直脑袋磕案板,提不起神来。孙舆还在与唐博说话,交谈声嗡嗡嗡的甚是催眠,到得后来,游淼实在撑不住了,便在案前一趴,不管其余人,自顾自睡了起来。

不知睡了多久,有人在一旁摇他,游淼蓦然醒来,口水湿了奏折,众给事中都在笑。

游淼茫然道:“什么?”

一名宫人道:“陛下请游大人进宫。”

游淼便只得把奏折收拾收拾,起身朝孙舆告别,跟着宫人走。出门已是黄昏了,秋风吹来,游淼脑子瞬间清醒了不少,想到新法,再想到李治烽的军队,倏然间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咱们最开始这步棋就走错了。”游淼朝赵超道。

赵超眉头深锁,手指揉眉心,说:“我要当朝下旨,你不让,现在又是回到老样子,拖个三五月,到了明年开春,还不是和最初一样?”

“不不。”游淼忙笑道,“我有办法了,你先看军报。”

游淼把军报在御案上铺开,先让赵超过目,这一刻,游淼心里全是坏水,打算把所有人将上一军。如果计划顺利,朝中大臣们十个里至少有八个要称病罢朝了。

“李治烽在这里。”游淼画了一根线,为赵超示意江州与兖州接壤之处,“陈兵不动,对面是黄袍将军涂日升的军队。”

“什么黄袍将军。”赵超不屑道,“还做着当皇帝的大梦。”

游淼不敢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示意道:“我今天晚上派出加急军报,让李治烽把叛军驱逐到这里,设法收回江州府。然后你明天早朝再当朝下旨,召回李治烽。”

赵超吓了一跳,说:“你有病!”

游淼狡黠一笑,摆手,说:“林正韬不是咄咄逼人,要弹劾李治烽么,你把李治烽召回来,就收进大牢里,让朝廷再派个将领去。”

赵超道:“现在无将可派!你到底在想什么?牛旭、黄文英、流州军的李昊都不足以独当一面……这样一撤,叛军怎么办?”

游淼道:“就让他们留在那里,然后我再写封信,让聂大哥朝西进八十里。这么一来——”

游淼又画了根线,代表扬州军与征北军的两条线朝着中间叛乱之地一夹,留了个口子,通往扬州西北。

“阵前换将。”游淼笑道,“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两天时间。叛军见大哥带兵压下来,肯定会朝东南撤。两天时间,足够撤到扬西。”

“再过一条河,就是唐家的地盘了。”游淼扔了笔说,“他们不接受新法,就让他们派兵去剿匪。”

赵超:“……”

游淼:“你把李治烽收押了,别放他出来。”

赵超:“你他妈的太黑了,这种事你都能拿来当筹码……不行,这得想清楚。万一流寇冲进扬州怎么办?”

游淼道:“我相信李治烽,我到时候亲自上去督军。”

赵超:“十万人!要挡不住,被乱军冲进扬州,可就玩儿完了。”

游淼道:“你怕什么啊,鲜卑人都打了,你还怕老百姓?何况这一仗本来就不该打,都是你的子民。先陈兵清河南岸,再派大臣去当场颁布新法,再发粮食。这样一来,全部人就都回家了。你再招涂日升入朝为官,封他个官……”

赵超倏然就炸了:“你开玩笑吧!他想杀了老子自己当皇帝,我还给他封官?”

游淼无奈道:“你先招进来,看看能用不,不能用就杀了,后面的事随你。”

赵超道:“不行,绝对不行!造反还能封妻荫子的,哪有这种道理?”

游淼道:“你自己想罢。”

游淼笑嘻嘻的甚高兴,赵超却是脑子里一团乱麻,在殿内走来走去,游淼便去找点心吃,径自吃了几块绿豆糕,赵超简直整个人都要混乱了。游淼吃完喝茶,抖开扇子挥了几下,倏然间朝赵超面前一冲,直是要把扇面杵到赵超鼻子下。

赵超:“……”

游淼又嘿嘿笑,退开,问:“想好没有?我这就去给李治烽和谢权写信了。”

赵超摆手,示意游淼先别吭声,坐到案前发了会儿呆,天色一点一点黯下来,宫人进来点灯。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赵超方开口道:“你很聪明。”

游淼欣然点头,期待地看着赵超。

赵超:“这么一来,不变法也得变法了。新法可以推行,明年春天,江南就是另一副格局,况且当着百姓的面宣布,这一下就敲钉转角,谁也赖不掉。可是你怎么确保涂日升能安安静静听你的话?”

游淼道:“我自然有我的办法。”

赵超又道:“好罢,我信你,你这人没把握的话不会说,但你要怎么让聂大哥调兵南下?他守着前线,朝廷不会让他乱动的。你一走兵部出调兵令,其余人就会发觉不妥。”

游淼笑道:“你给他个密诏,让他直接南下。到时候朝廷问起,就说是叛军中有人与氐族互通消息,追捕探子,调查底细。”

赵超不言语,游淼道:“机不可失,陛下。”

赵超终于果断道:“办罢,这一次全副身家都赌上去了。”

游淼马上扯过纸,给李治烽当场写信,嘱咐李治烽带兵逼近笔峰山,将流民驱进峡谷内,穿过峡谷后进入粱西平原最南端。然后按兵不动,等候下一步指示,并提醒如果朝中派人来,切勿抵抗,跟着来人回扬州就是。

这么写好后,游淼盖了私印,又让赵超加了一道圣玺,封好火漆,回去连夜送信。

第二天早朝,游淼没有去,孙舆继续称病罢朝,唐博去了早朝。当天就有兵部的人来报,整个兵部炸开了锅。

“尚书请您过去一趟。”侍郎道。

游淼蹙眉道:“走不开,让他按陛下说的做就行。”

侍郎只得回去,下午平奚却亲自过来了。

政事堂内诸给事中嘴角都略略上翘,看也知道是幸灾乐祸的神情,平奚一进来先见孙舆,拱手道:“孙大人,下官有事与游子谦说几句话。”

孙舆点头,游淼便搁下笔,带着平奚到后院里没人的地方,示意平奚稍等,回屋去。

平奚一副坐立不安,焦躁难当的神情,看到游淼捧着茶具出来的瞬间,终于彻底疯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泡茶——!”平奚怒吼道。

游淼忙示意嘘——坐下,狡黠一笑。

平奚脸色变了变,怀疑地看着游淼。

游淼问:“早朝怎么样?早上看唐博回来跟其他人嘀咕,我没去听。”

平奚道:“朝上都吵翻了!陛下要把李治烽调回来,你昨晚是不是把他给气着了?快入宫去说说情,他吃你那套。”

游淼笑了笑,平奚道:“你还笑!文书我正给你压着,不为你也为了朝廷,阵前换将乃是大忌!这么一来还怎么打?”

游淼又问:“现在派谁出征了?”

平奚:“唐怀理,原交州辅将,唐家的人。唐伩举荐的,我将印扣着还没给他。只怕他今天晚上等不到,就要拿着圣旨去接管李治烽的军队了。”

游淼道:“你让他去。有什么责任我来担。”

平奚无奈道:“老天,你究竟在想什么?那家伙带带水军还可以,你让他打招降战,对方又都是农民军,这是要开屠杀么?”

游淼说:“不会的,涂日升不会跟他正面交战。眼下估计李治烽估计已经开始动了。”

平奚莫名其妙,游淼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时间点了,又道,“李治烽现在正在用兵,把他们赶进笔峰山。明后天唐怀理去接管军队时,涂日升的叛军队伍应当就在平原上了。”

平奚道:“那也不行,北边就是聂将军的……”

平奚掌管兵部已久,瞬间就反应过来,喃喃道:“游淼,你胆子太大了。你想让唐怀理吃败仗,再让李治烽去换回来?”

游淼嘿嘿一笑,说:“你回去发将印就是,别的都不提。”

平奚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当天送走平奚后,游淼又回去批复奏折,一副黯然神情。唐博却是观察了游淼一下午,孙舆走后,两人还在堂内。

唐博道:“游大人。”

“什么也不必说。”游淼抬眼看了唐博一眼,云淡风轻地笑了笑,答道,“再过段时日,把该办的事办了,我就回去种种地,养养鱼,不再在这里讨嫌了。”

唐博瞬间动容,未料游淼却是已生退意,半晌无话可说。

“游大人。”唐博沉吟再三,叹了口气,说,“我知道游大人不愿交我这个朋友。”

“不不。”游淼忙笑道,“你我同属江南子弟,少时便敬仰夷县神童,唐大人的大名,早该当个朋友的。只是这世上……许多事不遂人愿。”

唐博叹了口气,游淼又收拾东西,起身道:“待我卸任后,唐大人若愿意来山庄一叙,自当扫榻相迎。”

唐博看着游淼,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点头。

游淼出政事堂时忍笑忍得快呛着,唐博还不知道他私底下和赵超玩了那么一手,但回想前事,游淼确实有点唏嘘。若非立场相左,自己本可与唐博当个朋友。只可惜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当天晚上,游淼又接到李延的消息:唐怀理已经出城去接管李治烽的军队了。

天子大怒,要将李治烽从阵前召回,就连游汉戈也听说了,急急忙忙过来通知,游淼和他对坐,喝了一晚上的茶,谈到朝中局势,游淼只是让游汉戈安心。自己心里有数。

“回去种种地也好。”游汉戈说,“好久没回去了。”

游淼嗯了声,游汉戈又道:“前几日家里来的人还在说,扬州地赤,到处都是饿着的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山庄外聚了不少人,都在讨吃的。”

游淼诧道:“有这事?”

游汉戈点头道:“乔舅爷知道你朝中烦心事多,便不让人告诉你。”

游淼道:“有多少人?”

游汉戈道:“没多少人,几千个罢,想朝乔舅爷讨口饭吃,答应开春来种地还,舅爷和咱们流州的堂叔伯们正在想法安置。再过十天半月,应当是能安顿好了,你也正好回家看看去。”

游淼点了点头。

当天晚上游汉戈走后,游淼喝茶喝多了,一晚上辗转反侧地睡不着觉。

又过了两天,李治烽回茂城了。

李治烽一进来便被押进了大牢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游淼又等在大牢中,把李治烽放了出来,说:“走了。”

李治烽愤怒道:“究竟在做什么?!等等!我还有话要说!”

“别说了。”游淼道,“我自己都险些在朝廷上动刀子捅人,你一跟那群老家伙说起来,又吵不过他们,多半就得血溅五步了。”

“阵前把我换下来!”李治烽大怒道,“派个没带过骑兵的家伙接管我的军队,还把不把我放在眼里……唔。”

李治烽正怒火滔天,游淼却一个吻赌上去,李治烽的火瞬间就平了。

“回家。”游淼道。

游淼以银钱使了取保候审,将李治烽保出来,两人一匹瘦马,晃悠晃悠地回山庄去了。

李治烽听游淼解释了一路,才似懂非懂地点头。

“聂大哥的信已经送出去了。”游淼说,“姑且就哄他这一次,让他调动一部分兵力南下,压着虎咆河北。等唐怀理折腾个焦头烂额,再让三哥派你第二次出征。我和你一起去,这样不管是变法,还是弹劾你,朝中大臣的嘴就都堵上了。”

李治烽有点诧异,问:“谁想的办法?这也太黑了。”

游淼乐道:“当然是我,你说还有谁?”

李治烽莞尔,吁了口气,两人骑马在平原上晃悠,蓝天白云,黄昏如血,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日了。

当天刚到山庄前,便看到路边大大小小的篝火,映着不少棚子。满地密密麻麻的人,那景色壮观至极。江波山庄前的平原上,星罗棋布,全是饥民。还有人在煮东西,程光武带着一队人在巡逻。

“少爷!”程光武道,“少爷回来了!”

游淼每次回来整个山庄都跟过节似的,搞得游淼都有点过意不去了。

“他们在做什么?”游淼蹙眉道,“怎的外面聚了这么多人?”

程光武骑着马在前面解释:“在捡稻穗壳子,舅爷答应了,灾民太多,让小孩子白天进山庄里来,田地里捡秋收后的稻穗壳,里头还有谷子,他们就在外面煮着吃。”

游淼一听只觉太造孽了。

“开仓了没有?”游淼问。

程光武摇头,说:“舅爷想等过段日子,到撑不住的时候再开仓。”

李治烽开口问:“收成么样?”

程光武笑道:“山庄吃穿不愁,连着泉山那头的地,今年一共收了五十五仓粮食呢!”

游淼松了口气,今年是东西两大山庄里的地第一年收成,一仓百石,春秋两收共五千多石,足够江波山庄吃一辈子了。

游淼刚到山庄里,乔珏便亲自出来迎,问:“听说阵前把李兄弟换了下来?”

李治烽难得地朝乔珏笑了笑,答道:“有起有落,正常的。”

乔珏点头,安慰道:“回来住几天也好,反正入冬了。”

游淼似笑非笑,瞥了李治烽一眼,说:“就怕住不了几天,又要去劳碌了。”

李治烽无奈摇头,当夜乔珏摆了顿饭,游淼提到外面的人,乔珏便一口答应,明日起煮粥赈济百姓,便当是少爷回来了,借游淼的名声。

翌日一起来,整个山庄外的百姓都来了,山庄内起了十口大锅,开始施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原流州有不少人没了田地,南迁后又无钱,便在山庄外等着,纷纷过来讨粥喝。

更有不少人过来恳求游淼,想进山庄内帮工,然而山庄里几近饱和,游淼只得答应他们,这里的粥不会断,至少不会有人饿死。至于田地之事,还要等明年开春。

山庄外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李治烽看着那一幕,叹了口气。

“明年开春的粮种怎么样了。”游淼问。

“都备下了。”乔珏拿出账本,给游淼过目,游淼噼里啪啦地打算盘,说:“拨三千石粮食给我。”

乔珏道:“要这么多做什么?”

三千石是三十万斤,养个军队都够了,游淼还觉得有点少,说:“十月底多半朝廷就来消息了,李治烽还得去出征,我至少要押一百万斤粮食去,当场散给叛军,这样才压得下暴民。”

乔珏叹了口气,说:“今年至少饿死上万人了。我刚从江州一路回来,幸亏咱们家自己养了家兵,否则这一路上过都过不去。”

游淼听乔珏说起江州的情况,乔珏两个月前亲自去西川购置粮种与油菜种子,沿途全是易子而食,起着大锅在吃人的百姓。李治烽听得眉头深锁,说:“我出征时也听说的。”

游淼悠然叹了口气,晴月千里,如今的南朝已到风雨飘摇之时,虽还有聂丹镇着,然而天灾人祸,层出不穷,游淼有时候真怕天启就这么亡了。天启若亡,自己该做什么去?

和李治烽浪迹天涯?一代新朝替旧朝,若是被鞑靼人统治,游淼想想只觉不寒而栗。到了那时候,自己就是没有家的人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游淼隐约能感觉到一点当时他们的惆怅。

“不会的。”李治烽道,“天启不会亡,还有那么多人呢。”

“那么多人。”游淼道,“该死的时候就死光了。”

李治烽道:“我带兵之后,才知道为什么犬戎人强盛不起来。”

游淼心中一动,看着李治烽,问:“为什么?”

李治烽想想,说:“犬戎人不像你们汉人,有读书,有这么多聪明的人。”

游淼笑道:“你觉得汉人聪明么?我倒是觉得有时候反而聪明得过了头呢。”

李治烽点点头,不言语,似乎对天启的命运颇有唏嘘感。

又回到江波山庄了,游淼每次回来,都感觉这里与茂城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当真是与世隔绝的一块净土,山庄里的人既不知朝廷有那么多倾轧,斗来斗去的,也不关心外面出了什么事,所有的消息都是小厮们,扬州的掌柜们来来去去,带过来的。

每次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小厮们便热闹般兴奋地说半天,再喝茶,吃点心,吃饭,看地。乔珏还带着几个人亲自去江北采茶,末了回来晒茶炒茶。农闲之时,几个小厮便凑在一处扎风筝,去山坡上放风筝。

小厮里最小的少微手也最巧,从前家乡便是专门糊风筝的,游淼一回来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一群十来二十岁的美少年在山坡上放风筝,那景象当真是赏心悦目。

白天过午才起来,吃个午饭,眨眼就是下午了。要么就是拿根竹竿,跟李治烽到湖边去钓鱼,要么就是下江边去捞螃蟹。或是在水渠里剥被水车带上来的江螺。

渐渐地,秋后开始下雨了。然而阴雨惨淡,一下起雨来,凄凄切切地只觉阴冷,旱灾过去,这时节再下雨,天便刹那冷了下来,直是雪上加霜。外头的百姓一天两顿,只守着江波山庄里的粥喝,不少人被冻病了。

游淼只好又让李治烽去请大夫来,在山庄外看诊,凡是染了风寒的,便带进山庄里治病。

下雨天时游淼便在山庄里涂涂画画,照着《墨经》的图纸做些犁车,小型机括玩,李治烽则在屋里当木工给游淼锯木头。

直到十一月初三,茂城那边有消息过来,扬州恐慌了,因叛军势大,唐将军错失战机,十万农民军号称“新军”,已兵压清河,再过一步,就将进入扬州。

扬州城距州境两百二十四里地,首当其冲的,唐家所在的丁县面临迁族之危。而丁县一被抢,接下来就轮到冲县了——林家的地盘。

走的那天已给孙舆打过招呼,既然变法不成,自己便暂避风头,游淼提出这话时孙舆先是一怔,却没有多问,只因看到游淼眼中的笑意。游淼告知孙舆,这次一走,快则十天,迟则一月,定会归来,孙舆也就不再多问。游淼是打定主意,到得涂日升的军队一跑,孙舆便知道自己的计划了。

果不其然,事情都按照自己的猜测,按部就班地发展,聂丹一南下,叛军领袖涂日升根本不敢一搦战神之威,实是聂丹武威太盛,又是保家卫国的大将。给涂日升十个胆子都不敢与聂丹开战,前有征北军,背后有朝廷的部队,只好朝东南跑。

游淼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再不启用李治烽,扬州就要告危,所以朝廷必然会派人到山庄来,低声下气地把李治烽与游淼请回去。

但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前来的人,居然是唐博。

游淼坐在厅堂内,满腔千言万语,当真是不知从何说起。要笑,又不好笑出声来,只得苦忍着,一时摸摸额头,一时捏捏鼻子,像个猴儿一般。

唐博喝了口茶,淡淡道:“好茶配好杯。”

李治烽也淡淡道:“家里自己种的,我也喜欢喝。”

江波乌龙配着汝窑的瓷具,唐博不禁赞叹道:“雨过天晴盏,莫非是百年前乔七公子用的那套?”

“是。”游淼笑道,“茶圣陆羽游访江南,在乔七爷家里喝了三巡绿茶,赠了乔家这套茶盏,成了传家宝,后来我娘出嫁,又带了过来。”说毕又自嘲道:“唐公子家大业大,也没甚好招待的,寻常器具不值一哂,只得请出江波山庄最好的这套茶具。”

李治烽道:“到底是仿的还是真的?你上次又说是仿的?”

游淼上回只是随口说说,逗李治烽玩,没想到李治烽还记得,当即大笑,看着李治烽莞尔好玩,李治烽也惯了被游淼哄着,一脸无奈。

李治烽:“总是逗我,逗我很好玩?”

游淼笑吟吟道:“好玩,看你认真的模样最好玩了。”

唐博无奈摇头,看二人打情骂俏,又说:“游大人说笑了。”

游淼一本正经道:“不瞒唐兄说,还真是仿的。虽说是陆羽赠与乔家的,但并非真正的汝窑。只是我娘喜欢,又有些味道,便一直留着。”

这下轮到唐博尴尬了,李治烽忍不住大笑。

唐博连连点头道:“既是在游大人手里,是仿的,是真的,倒也无甚干系。”

游淼乐道:“是这么个道理,但还得唐兄说了算,唐兄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唐兄不在乎,它自然就是个假货。”

唐博听游淼话中似乎别有所指,便不作声,点了点头,游淼又道:“在贺沫帖儿帐中,我还曾经为他煮过一次茶,贺沫帖儿说,汉人醉心古玩器具,无怪乎会亡国。虽说我天启四书五经博大精深,胡人之言不足一哂。但放眼如今,又确实有这么几分道理。一套茶壶茶杯虽显精致,又怎么比得过人?”

“是。”唐博欣然道,“正是这么说,古董字画,甚至黄金白银,都是身外之物,若无人成全,扔在角落里,不过也就是一堆废瓷片罢了。”

这话李治烽是不懂的,然而话中之意,游淼与唐博都了然于心——如今唐家所在之处即将要被十万流民攻陷,唐怀理疲于奔命。不日间唐家就要逃亡,再大的家业,也要玩儿完了。

游淼又道:“晚上横竖无事,唐兄就睡后园里,背后就是听竹小院,与我小舅住隔壁。”

唐博唏嘘道:“沈园风光甚好,游贤弟这院子,别说是附近,就连整个扬州,也是屈指可数的。”

“哪里哪里。”游淼谦让道,“都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

唐博将空杯扣着,又取出一盒茶,笑道:“这是家里给我捎的秋露饮。游兄尝尝。”

唐博递过,游淼总算可以和世家子弟附庸风雅一番了,笑道:“哟,这也是名茶,不比咱们的美人吻差。”

“差远了。”唐博哭笑不得道,“游贤弟从前碧雨山庄里的贡茶,在江南可是一两茶叶一两金,只可惜……也不知流州何日能再种上茶山。”

“北征之事飘渺无期。”游淼唏嘘道,“只怕是难了。”

唐博不停地把话朝战事上引,游淼却不停地把话岔开,搞得唐博十分尴尬。本来游淼只要顺着问几句唐博近况,又或是点评些战事,唐博便可入正题。结果游淼绕来绕去,尽在外围打机锋,唐博实在是被整怕了,只得低声下气道:“这里还有一幅画。也是家中捎来的。上次贤弟说我无事便可过来,当初还不知道,后来才知居然是沈园之主,平常物也不敢拿来落个俗套……”

游淼精神一振,展开那画,登时呆住。

“这这这……”游淼傻眼了,“这不是宫里挂的那幅么?”

唐博送来的竟然是一幅九马春原图,乃是前朝名家所画,当年太子书房里就是挂的这幅画。

唐博点头,笑道:“这幅才是真迹。宫中的是太|祖年间,国师张小小所仿。”

这幅画价值连城,唐博就这么送了出手,游淼平素虽不爱字画,却知这些风雅之物的价值,当下也不好再刁难唐博,只得道:“多谢唐兄。”

唐博又指出下面的印章,并告知游淼真伪之辨,游淼听得连连点头,心里还是不失钦佩的。

“游贤弟的金饭碗还在政事堂内。”唐博又莞尔道,“不知贤弟何时回来?”

游淼心道你终于懂了,也罢,唐博本来也就是个聪明人。当初他没把金饭碗带走,想必唐博也知道游淼只是暂时归隐,迟早有一天会回来的。然而纵使所有人想破了头,也没想到游淼会这么狠。

“过几日就回去。”游淼答道,唐博已经心甘情愿地来认输请人,自己也就不再得了便宜卖乖,开门见山地说算了,毕竟在眼前的局势之下,他们可以说是站在同个阵营里的。

李治烽问:“朝中情况如何?”

唐博叹了口气,说:“还是得尽快,如今不知有何变数,涂日升的乌合之众正在清河北岸,再过一步,就要进入扬州境内。扬州军兵分两路,一路经过茶马古道再次南下,一路则回到茂县,朝中争论不休。”

李治烽喝了口茶,沉吟片刻后朝游淼道:“明天早上回去?”

游淼嗯了声,打量李治烽,心道你这人平时看不出来,现在倒是挺负责的嘛,心里不禁好笑。本以为李治烽会对此事漠不关心的。

唐博问:“今天能入朝么?”

游淼与李治烽都是一怔,唐博有这么急?然而细想起来倒也不错,军情如救火,耽误一天,也是不行的。

“行。”游淼爽快点头道,“换身衣服,这就走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0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