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6 第六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雨点般的羽箭飞至,胡人的声音在风里传来,林飞喊道:“当心箭!会被追上的!”

胡人队伍追来了,赵超喝道:“分头跑!都分头跑!”

林飞道:“朝北边逃!进延边!”

李治烽闷哼一声。

赵超大喝道:“咱们引开他们!犬戎人!你带着他向南边逃!上官道!进了梁州地界就安全了!”

李治烽的战马拐了个弯,游淼从兽裘袄外望出去,看见赵超,林飞带着一群兵引开了上百名胡人,耳中传来赵超的声音。

“游淼!珍重!”

李治烽策马带着游淼从西边冲进了一片树林,拐了几个弯,又从南边冲出,冲上了官道,在茫茫风雪里一路狂奔,追兵渐远,已被甩得不见踪迹。

骏马足足飞驰一日,游淼既饿又困,倚在李治烽怀里睡了一路,直到李治烽的声音响起,不大,却十分清楚。

李治烽:“到了,你去罢。”

游淼睁开双眼,官道尽头是个不大的关卡,已被积雪淹去近半,倏然间身后一轻,李治烽从马上摔了下来,一声不响地栽倒在雪地里。那一下惊动了骏马,它再次嘶鸣一声,带着游淼朝前飞奔。

“李治烽!”游淼大叫。

那马不住颠簸,将游淼带出数丈外,游淼死命挣扎,也摔下雪地里,转身跑向李治烽,看到他的后腰上钉了一柄箭,伤口处的破衣上,淤血已现出紫黑色。游淼跪伏在雪地上,把李治烽翻过来,不住摇晃他。

“你醒醒,不能死……不能死!”游淼在他耳边大叫道,“你他妈花了老子二百五十两银子呢!!”

李治烽艰难地出着气,游淼又俯到他胸膛前去听,听到他的心脏仍在跳。片刻后,他感觉到李治烽的大手摸上自己的头。

他怔怔看着李治烽的双眼,李治烽的目光变得温柔起来。

“你撑着。”游淼说,“我去找人来救你!我去喊人!”

李治烽不住咳,游淼起身看远处,那积雪的关隘前也不知有人无人,马匹在远方回头看,游淼大喊道:“有人吗?!”

他使尽力气,把李治烽的手臂放在自己肩上,半抱着他起来,李治烽重得像一座山,快把游淼压垮了,游淼少年个头,拖着这么个男人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有人吗——?!”

游淼的声音在风里飘荡,李治烽披散的长发沾满碎雪,于风中散开,雪停了。

“什么人?!”

有人从关隘内骑马出来,是官兵,得救了。

关前巨石上刻着“正梁关”三个大字,这是塞内北方第一关,入关便是关东地区,真正进入了汉人的地界,其时岁末过冬,牌匾处驻了老兵十余人守关,再朝里沿着走,便是关东招讨使驻兵之地,东边则是梁州地界。

大启国士兵把游淼与李治烽让进关内小屋中,火生得正旺,雪水从两人身上化开,滴了满地,李治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老兵们对处理箭伤早有经验,端了烧酒过来,一人道:“让开让开!”

游淼焦急道:“他不会死罢?”

“不会不会!”兵们道,“小孩到一旁去玩,没你的事!他只是失血头晕!”

游淼道:“我刚才以为他要死了!”

“没你的事——”老兵们豪爽大笑,一人手里旋着小刀进来,绕了几圈绷带,打趣道:“嘿,是条汉子,撑了这么久?”

游淼单膝跪在榻旁,抓着李治烽的手,说:“你怎么让我自己走……”

“小情人是罢。”一油滑士兵调侃道,“中个箭都这么生离死别的。”

李治烽闷声不吭,一名士兵说:“按着他,给他拔箭了!”

啪一声箭杆被暴力折断,李治烽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游淼,接着又一人下刀,剜出箭头一挑,当啷一声铁制箭头落在地上。另一个老兵把烧酒浇了上去,李治烽的一手只是略紧了紧,唇抿着,眉头蹙了起来。

“好样的!”

士兵们给李治烽上金疮药,又用绷带厚厚裹上,校尉道:“起来。”

李治烽撑着床坐起,游淼见果然无事,才放了下心,校尉给他裹伤时注意到李治烽脖颈的刺青,蓦然蹙眉道:“犬戎人?”

一语出,房内都静了,士兵们纷纷退后,以手按着腰畔刀柄。

游淼马上道:“别动手!他是我家奴!我敢打包票,绝对不会杀人!别欺负他!”

校尉没有再说什么,将绷带扔在榻上,转身出去,笑道:“嘿,有意思,今儿还救了条犬戎狗。”

士兵们都走了,房里剩下游淼与李治烽二人。

游淼拾起绷带比了比,给李治烽腰腹缠上,李治烽始终不发一言,默默地坐着。

“待会儿我出去说说。”游淼道,“别怕,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李治烽嗯了声,游淼又说:“明明箭伤没有多大事,为什么骗我?”

李治烽终于开口答道:“你没说让我跟着。”

游淼既好笑又是心酸,将绷带一束,李治烽登时绷紧了健壮的上身,游淼把裘袄扔给他,让他披着,推门出去找校尉说话。

天又放晴了,校尉与几个老兵正在雪地里站着,似在商量,游淼走过去道:“各位哥哥,我有话说。”

数人都怀疑地看他,游淼一抱拳,校尉似有四十来岁,武勇精瘦,朝游淼抱拳回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游淼早已在京城练得熟了,知道这些兵痞子们吃软不吃硬,拿甚么少爷身份去压,拿银钱去使唤终归是无用的,遂只得实话实说。

包括如何从李延手中得到这人,又如何把他带到塞外延边城放他回去,路上被胡人所劫,李治烽又如何带着兵士前来突围……

一老兵笑道:“倒是个忠奴。”

校尉缓缓点头,正要说话时,正梁关外又有一骑来报。

“通报王校尉——”

那兵士身穿延边军军服,下马递来文书,王校尉只是展开看了一眼,便朝游淼吩咐道:“跟我来。”

游淼被带到军务房中,王校尉道:“延边派人来送信,让寻你二人下落。”

游淼暗道太好了,如此说来,赵超已平安回到延边城了。

“赵超呢?”游淼道,“他也脱险了是不?”

王校尉似乎有点奇怪,看了游淼一眼,说:“是。”

游淼道:“我给他回个信罢。”

王校尉道:“犬戎奴之事,素来是民不告,官不究,这人也是好汉,一口气护着你,将你送到此处来,当年我们弟兄和犬戎人开战,两国交兵,各为其主,虽说都是没办法的事,但想到死在犬戎人手下的弟兄,我还是……你和三……赵公子是甚么关系?”

游淼伏案给赵超回信,点了点头,抬头道:“怎么?”

王校尉将信给他看,说:“赵超提及你是他小弟,让我们一定得找着你。”

游淼笑了笑,赵超既这么说,游淼便笑嘻嘻地称他为兄了,一封信写得抑扬顿挫,情谊满满,大意是已脱险,无忘同甘共苦之时,现将前往梁城,寻路回家云云。

王校尉在一旁看游淼写字,啧啧称赞他字写得漂亮,又道:“商队一日前刚经正梁关下东南去,你现过去寻还来得及。”

游淼道:“行,我马上就去。”

游淼摸怀中私印,却早已丢了,只得按了个朱砂指纹,将信给王校尉,借了个车,王校尉还给他派了个人,连夜匆匆赶往梁城。

正梁关前只有一辆破破烂烂的马车,还是数十年前公主和亲时乘过的,马车简陋不堪,兵士驾着车,游淼坐在马车里,倚着李治烽,却觉得舒服了许多。仿佛一回到关内,天地便显得如此的宁静,安全。

归根到底,这是汉人的地方,从前不觉,到塞外经过这么一次,回到中原时只觉所遇之人皆是好的,所见之景皆是美的。游淼见李治烽依旧望着窗外,又想到他身上去,自己在塞外是个异乡人,想必李治烽在中原也是如此,况且还带着一个奴隶的身份。

“我让你回去。”游淼正儿八经道,“原是想让你离开中原这个伤心地。”

李治烽看了游淼一眼,游淼又道:“再回中原,你不会思乡么?”

李治烽摇摇头。

游淼道:“不思乡也好,以后便跟着我罢。”

李治烽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游淼,依旧是他的卖身契,游淼说:“你救了我一命,要不是你来,我和赵超说不定都得死,以后咱们兄弟相称就行,你不再是奴了。”

游淼不接那物,李治烽又朝他递,说:“保护你是我该做的,再多也不嫌多。犬戎人原本就无乡可言,也没有思乡一说。”

游淼嗯了声,抱着李治烽的腰,埋在他怀里,李治烽的帽子很奇特,像个狼头去了一半,两道獠牙般掩着刚毅的俊脸,与曾经的他已判若两人。

游淼蜷在他的怀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双手环着他的腰,李治烽则以有力的手臂搂着他,游淼入睡前最后想的事是:李治烽这家伙很不错,二百五十两,简直是买到宝了。

马车行了一天,抵达大梁城,兵士自去寻官府,找到了在大梁城内滞留的京城商队,郝三钱侥幸脱身,商队上下丢了游家少爷,早已乱成一团,然而当时情况混乱,车夫又死了不少,能保命的都逃了,有再多的钱,没命花又有什么用?

逃到大梁时,郝三钱方朝官府内塞钱,请人去找寻游淼下落,大梁城,正梁关,延边城三地足有数天车程,消息一来一去,又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候,商人们俱是心急如焚,及至见得游淼归来,众人颇有点讪讪。

游淼却是不甚在意,只是嗨嗨一笑道:“回来就好了,别担心,这次给你们添麻烦了。”

商人们都是松了口气,郝三钱不住过来诉苦,说这次丢了多少货,又害少爷经了这么多风波,回去只怕要完蛋,游淼又好言安慰一番,心知商人趋利避害天性使然,也不能全怪他们。

当天车队在大梁休整一日,准备翌日再出发。

大梁虽不及延边塞外贸易繁荣,却也是关东的一处重地,游淼在客栈里狼吞虎咽地吃下半斤手抓羊肉,二两牛肝,一大碗马|奶|子茶,总算又活过来了,提着串葡萄,翘着二郎腿,边吃边看风景。

李治烽则端着个碗,里面是一大碗羊肉泡馍,蹲在食肆外埋头吃。

商人们纷纷称他是忠仆,大梁是出塞前的最后一站,四面八方的行商都在此地汇集,游淼耳中不时传来各地的事,大部分都在说北方胡族起来了,这几年边疆越来越乱,只怕做不得几年长久生意。

游淼起身,两手揣着袖子,李治烽把吃到一半的碗搁到一旁起身,游淼道:“你继续吃。”

李治烽道:“不吃了。”

游淼笑嘻嘻道:“吃罢,吃饱了才好陪我。”

李治烽又拿过碗,吃了起来,游淼躬身,摸了摸他头上的狼头帽子,李治烽抬头看他一眼,游淼笑了。

游淼带着李治烽,穿过泥泞遍地的市集去买衣服,此处蜀绢苏锦繁杂,价格也比江北一地要贵,但成衣款式繁多,不拘一格。再朝南走,天气就要暖和些了,锦裘不用总穿着,李治烽这身狼皮狼头,夹袄后还拖着条狼尾巴,不能穿着带回自己家里去,须得给他换一身。

“就这件罢。”游淼看中一件靛蓝色的天青云纹袍,俱以密针绣法,看上去不显,穿起来也精神,游淼自己锦衣玉袍的,跟的人也不可太寒碜了去。

李治烽二话不说,将战裙折起来,脱了夹袄,现出古铜色健壮的肌肤,一身肌肉瘦削坚硬,犹如铁打的一般,围上单衣,系上腰带,引得周围女子纷纷注目。

“奴隶……”有人发现了李治烽脖畔的刺青,小声议论。

“是胡人?”

“这胆子可真够大的,把胡奴朝塞内带,手脚也不拴着……”

“不知道是哪家的少爷……”

游淼充耳不闻,伸手为李治烽整理衣领,将他的刺青遮住,说:“到了我家里,千万不能说错话。”

“唔。”李治烽点头。

游淼:“到时候咱俩串通好,告诉他你是李延送我的,别的不可胡说八道。”

“知道了。”李治烽乖乖道。

游淼又说:“问你是什么人,你就说是汉人。”

李治烽没有说话,游淼忽地想到一事,连汉人都说不可数典忘祖,认贼作父,对犬戎人来说,似乎也是如此罢。

李治烽应当不愿意把自己说成汉人,毕竟他的身上流淌着犬戎人的血,况且他的眉他的眼,也实在不像汉人。

游淼正要说点别的时候,李治烽却道:“好的。”

“算了。”游淼道,“你就说实话罢,我爹那里我再去想法子。”

游淼牵着李治烽的食中二指,一晃一晃,离了成衣店,回商队去。在大梁城内花用,一律记商队的账上,如此数日,商队再度启程,前往此次冬商的最后一站——江北。

江南江北分流州、扬州、苏州等地,临近长江,天便渐渐暖和起来,这一路又是十来天,虽说还会时不时地下点小雪,却是雪里夹着雨,在丘陵与翠绿的山野间纷纷扬扬,较之塞外那种一下起来就铺天盖地,寒风如刀的怒雪,江北的冬天简直是人间胜景。

“到了家里,见我爹要叫老爷,懂吗?”

“嗯。”

“只住上一个月,你可别和下人们吵起来了……”

“唔。”

“游府不像京师那间,有的下人不能进房,你是我的人,能进我的房,可不能进厅堂,也不能在别的地方随便乱走……”

“知道了。”

游淼一路上反复耳提面命李治烽,期间又说了不少家里的事,对着京城那帮子纨绔哥们不能炫耀,须得藏富,但对着自己家仆,炫耀炫耀总归是可以的。

“总之。”游淼总结道,“吃穿用度,就算是当朝天子,也是见不到的,跟了我,也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嗯。”李治烽的嘴角微微一牵,欣然看着车外。

“来过流州么?”游淼又问。

李治烽摇了摇头。

商队驻留于江城府内,郝三钱又特地派了辆马车,将游淼送去沛县游府。

沿途茶山一片墨绿色,茶农正赶在大寒前摘这最后一波冬茶苗,良田万顷,茶庄上千,窗户大开,游淼倚在窗前,朝李治烽得意地说:“你看这山,这地,这河。”

“……山上栽的树,河里养的鱼,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游淼笑嘻嘻道,“都是我家的产业,都是我的。”

李治烽眼中不禁现出惊诧之色,缓缓点头,游淼一脚搭在李治烽大腿上,马车行行停停,茶山中雾气初升,刚下过雨的道路十分湿润,呼吸一口山野间的清气,较之人声嘈杂的京畿,黄沙滚滚的塞北,此处简直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中午时分,马车在路边停下,车夫请游淼下去用饭,蒸茶四样,二色炒饭,又有油炸活虾,片成蝉翼的冬雪鱼裹着蛋与面粉以滚油炸至七成金黄三成酥,入口即化,一顿饭吃得游淼心情大好。

离家三年,太久未吃过流州的好菜了,游淼又朝李治烽说:“待得到了家,吃的还比这好得多。”

李治烽点点头,捧着个海碗,蹲在食肆门口吃鱼丸面,鲜味十足。

老板娘给游淼上了茶,笑道:“游少爷可是好几年没回家了。”

“可不是么?”游淼笑着接过茶杯,碧雨天晴毛尖在碎花瓷杯里载浮载沉,满盏茶水香气四溢,游淼从前素来平易近人,又长得俊,附近一带的茶农在给游家当长工,见了他都疼他。

但今日老板娘又有点欲言又止的神色,游淼归家心切,只是未察,指着李治烽说:“这是我京城的伙计,人可实诚。”

老板娘笑着点头,问:“游老爷让少爷回家来,可是有什么吩咐,少爷知道么?”

游淼想了想,说:“不是让我娶媳妇,就是让我接手这碧雨茶庄罢,还能有甚么事?”

父亲虽执着于送他去京城读书,谋个一官半职,若说半路改了主意,想留他在江北也是未必不可知,游淼又笑嘻嘻道:“来日待我接了茶庄,该如何还如何,绝不会涨你们一分钱的租,放心就好。”

老板娘道:“少爷自然是个念旧的人,能跟着少爷,也是我们的福气。”

游淼点点头,老板娘出去晾衣服,叹了口气,正在吃面的李治烽神色一动,抬眼看她。

吃毕午饭,游淼便吩咐那马车回去,距离碧雨山庄只有不到十里路了,近乡时游子之思满溢于心怀,打算就这么一路走回去。

路面湿漉漉的,李治烽说:“少爷,我背你。”

游淼也不客气,跃上他背,李治烽背着他慢慢地走,沿途有人赶着牛车过,游淼便喊他,路人看到游淼,都说:“是游少爷啊。”

“游少爷回来了——”

“怎的不坐车?”

游淼笑着说:“回家看看。”

游淼包袱全被劫了,东西也没了,唯一的财产就只有李治烽,沿途说说笑笑,直到碧雨山庄于半山腰上现出全貌,方跃下地来。

时近傍晚,两名小厮在扫地,远远地看了他一眼,一名小厮要进去通报,另一名小厮却拉住他,摆了摆手。

游淼终于感觉到不对了,忽然就想到许多先前未曾细想的事来——这是怎么个说法?自己都到沛县了,家里怎的也没人来接?

“少爷。”

“少爷回来了。”

两名小厮拱袖行礼,游淼道:“回来了,怎么也没个人来接?胡叔呢?”

游淼朝大门里走,一名正打盹的小厮儿见是游淼回来,登时就醒了,另两名小厮上前踹他,说:“睡昏你了这是!少爷回家了呢!”说着又朝游淼笑道,“这新来的。”

游淼道:“无妨,轿子呢?怎的也没预备下轿子?”

那小厮朝另两名同伴使眼色,数人神色迟疑,一人答道:“回少爷的话,老爷今天和大……大……和……出去了一趟,小轿在山庄里,这就去吩咐人送下来。”

“胡叔在吗?”游淼道,“让他制个牌子给这人。”

说着指指李治烽,说:“他叫李治烽,天太冷,就没让石棋儿跟回来了。有他跟着我呢。”

“是是。”小厮们一起点头,一小厮又道:“少爷这也……没行李?”

游淼笑道:“路上被劫啦,有惊无险的。”

三名小厮互相看看,一人忽道:“少爷,胡叔回家去了。”

游淼道:“回家去了?”

“是。”那小厮答道,“告老回去了,府上换了个管家,名唤林四的就是,二管家王叔也走了,现下是新请的账房先生管着银钱,马姨娘请来的。”

怎的换管家也没见来信说一声,连账房都换了。游淼拂袖道:“罢了,轿子还没下来,我自己上去罢。”

山庄大门前竖着一道影壁,李治烽负着个包袱,跟在游淼身后,开始爬山,偶尔锻炼锻炼也是好的,薄暮时分,远方的雾气都散了,现出卷云间隙的一道夕阳染的金边,群山中成千上万的茶树沐浴于暮色之中,令游淼起了对故乡的眷恋之心。

进了山庄二门,游淼笑道:“我回来啦。”

几个在泉井旁打水的丫鬟看了游淼一眼,竟是都有点惴惴,许久后,一名丫鬟福了一福,小声道:“少爷回来了。”

游淼心中一沉,终于知道不对了。

“哎哟,这可回来了——”女子人未到,声先到,顷刻间一女人走了出来,身穿藕色长裙,簪着一朵粉花,脸上胭脂色抹得厚厚的。

这人是游淼之父游德川的小妾马氏,小厮口中称“马姨娘”的就是她。游淼之母过世后,未见马姨娘给游德川生过一男半女,而游淼身为嫡子,平日见了她也只是客客气气,不多闲聊。

但这时马姨娘身前,却站了另一个女人,笼着身淡色天青锦绣围,脖系一袭狐裘领,拢了个堕马髻,簪着一枚碧玉簪,坠子上金镶玉在夕阳下摇摇晃晃,折射着流光。

观那女人容貌,当有五十岁上下了,眼角带着鱼尾纹,不施唇红,自有股凌人的气势,游淼只道是家里来了女亲,却未见过这女人,要开口见礼,那女人却先一步开了口。

那女人丝毫没有半分客气,朝马姨娘问:“这就是游淼?”

游淼眉毛一扬,还未出声,马姨娘却抢在游淼之前说话了。

马姨娘望向那女人,说:“这是咱们家夫人,游淼,按规矩,你得叫她太太。”说着又笑吟吟地看游淼,观察他脸色。

夫人?!!

游淼简直是莫名其妙,他娘才是明媒正娶的游夫人,怎么离家三年,又冒出来个夫人了?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谁?”游淼简直是难以置信,电光石火间,他倏然想起了一个人,那是尚在很小之时,于父母争执之时听到的人:王氏。

“你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你。”女人沉稳的声音略透露出紧张的意味,缓缓道,“你娘是乔珂儿,啧啧,这眼睛这眉毛,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那女人略抬下巴,目光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一抹厌恶,游淼比她略高了些,居高临下地审视她。

“王夫人。”游淼淡淡道,“幸会幸会,怎么跑我家来了?现在该唤你作王姨娘了?”

王氏登时色变,重重哼了一声,马姨娘道:“现在可是太太了,游淼,你可……”

王氏拦住马姨娘,冷冷道:“算了,待他爹回来,让亲口跟他说。”

游淼也不耐烦与王氏多啰嗦,朝跟她的丫鬟问道:“我爹什么时候回来?”

丫鬟惴惴一福,抬眼看王氏,马姨娘插口答道:“你爹和大少爷到扬州查账去了……”

一句话未完,游淼脑子里便是嗡的一声,霎时天旋地转。

大少爷……

游淼冷笑一声,马姨娘那句话简直是攻人攻心,游淼一瞬间就明白了家中异常因何而起,在自己上京读书的这三年里,父亲不仅续了弦,还把王氏扶了正。

家里更多了个儿子……

这意味着什么?

游淼转身就走,留下马姨娘掩嘴而笑,王氏却不容他这么轻巧就走了,又道:“站住。”

游淼脸色又一变,问:“怎的?”

王氏说:“这人是跟着你的?怎的半点不识礼数?听说石棋儿跟了你上京……”

游淼答道:“李治烽没进过家门,夫人还想把他杖责一通,杀杀我威风不成?”

王氏确是抱着这心思,治不了游淼,将跟着他的下人拿住一顿打,游淼却先一步料到了她的意思,笑吟吟道:“李治烽,说说,你以前杀过多少人?”

李治烽看着院里的一口青瓷大缸,缸中色彩鲜艳的金鱼游来游去,倒映着天际晴空白云。

许久后,李治烽说:“一百一十五个。十六个汉人,七十一个鞑靼人,一个犬戎人,两个乌狄人,十二个羌人,一个鲜卑人,四个羯人,七个匈奴人,一个小孩。”说毕抬眼看游淼。

数人都没有说话,马姨娘现出那神情,明显的心下在嘀咕。

游淼也被吓到了,他表面上虽不动声色,心道这些人应该以为李治烽在骗人,但以李治烽这人,应该不会骗他。

“你不是……十五六岁就到中原来了么?”游淼道。

李治烽说:“都是出关前杀的。”

游淼笑了起来,朝着王氏一扬眉毛,看着她的表情,嘴上却朝李治烽说。

“在家里住的时候,要是有人想打你,拿你,除非我点了头,否则你一律可以不管,有人敢对你动手,你还手就是,别把人打死了就成。”

“知道了。”李治烽说。

“走罢。”游淼笑着说。

王氏脸色阴晴不定,不敢贸然再说什么,游淼与李治烽循着二门走廊离开,刚一过走廊,游淼脸上笑容便倏然全消失了,一张脸黑了下来。

李治烽依旧是那模样,跟在游淼身后。

游淼走了一小段路,倚在廊柱旁,喘了会儿气,脑子里所有念头都是一团乱麻,得先歇歇,把所有事都理清楚。

“走。”游淼的声音变得沙哑,他带李治烽穿过花园,一名丫鬟抱着猫,张了张嘴。游淼停下脚步。

“少爷,您住东厢。”一名丫鬟说。

“嘿。”游淼不气反笑,“连房间都给我改了?”

嫡长子住堂屋,次子住东厢,女儿与小妾住西厢,没有游德川的命令,谁敢动游淼的房?趁着他不在,将他的物事都挪到东厢去,也就是说,自己已经被降格为次子了。

但游淼没有发火,也没有走,父亲不在家,现在闹也没有用,只是让人看笑话。他循路穿过堂屋花园,朝自己曾经的房前看了一眼,只见三年前养的,挂在屋檐下的鹩哥、种的花、琉璃缸里的金鱼,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凤尾竹,挡着屋门。

游淼到了东厢前,这处似乎翻修过一次,假山前的池塘垒了新石,柱栏,廊檐都漆了新漆,鸟笼一字排开,挂在屋檐下。

父亲多少还是上了心的,然而游淼却觉心里窝火更甚,院里一名小厮正扫地,是从前伺候游淼的,名唤木棋,此刻忙扔了笤帚,叫道:“少爷!”

游淼知道自己的脸色一定很难看,他连话也不说,进房去,随手摔上了房门。

李治烽与木棋站在院子里,互相看看,半晌无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734s